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研制出马铃薯种薯纳米促芽剂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研制出马铃薯种薯纳米促芽剂,为马铃薯种薯的催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于促进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营养丰富,是我国第四大主粮,高发芽率是马铃薯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马铃薯种薯的发芽速度主要依赖于其表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比例。然而,对于大多数品种来说,因马铃薯种薯表皮水气比不适宜,导致其发芽率较低,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据介绍,该新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同时这项技术具有成本低、简便、环境友好等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大豆新品种“石885”通过国家审定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的大豆新品种“石885”豆荚通过国家认定。“石885”是石家庄市农科院大豆研究团队利用自己选育的大豆品种“石豆1号”和“化诱5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18年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区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
“石885”不但高抗花叶病毒,还是一个高油型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39.37%,粗脂肪含量达到21.79%,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部、山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我国口岸从进境芫荽种子中截获马铃薯斑纹片病菌
近日,在一批进境芫荽種子中截获危险有害生物马铃薯斑纹片病菌,这是全国口岸首次在大批量芫荽种子中截获这一有害生物,这批染疫芫荽种子近期将被监督实施退运处理。
据介绍,马铃薯斑纹片病菌是一种严重危害茄科、伞形花科作物的新病原。已知这种病菌可通过带菌薯块、种子等繁殖材料以及带菌媒介木虱进行远距离传播,除了对多种茄科作物形成危害,还会影响伞形花科作物,造成作物品质下降、产量大幅降低甚至绝收。目前,这一病害主要分布于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在中国尚无分布报道。
司尔特发布肥料新品助力土壤盐碱化治理
近日,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采用重质技术、有机质技术和微生物技术研制的新品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土壤调理剂富含有机质、钙、硫等多种营养元素,能有效调节土壤养分配比,治理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水渗透力,特别是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效果十分显著。另一款生物有机肥的特点在于:以多种植物秸秆为原料,科学添加多种土壤有益菌及蛋白质,采用纯植物源发酵,零污染,具有抗病防虫、生根壮苗、疏松土壤、增产提质等功能。实验结果证明,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的地块,无论是土壤肥力、农作物抗病能力,还是农作物产品和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大田作物增产约8%,经济作物增产约20%~30%。
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育成
日前,甘肃省平凉市农科院草畜研究所的“饲用型小黑麦套作式种植模式研究”项目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16的鲜草产量最高(亩产3.01吨),粗蛋白含量10%,复种饲用甜高粱亩产鲜草达4.3吨,复种青贮玉米亩产鲜草达3.35吨,每亩生物产量分别达到7.31吨和6.36吨。
据了解,该农科院草畜研究所从2017年9月底开始到2018年9月中旬结束,引进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品系)3个(C16、C27、甘农2号),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品系)具有抗逆性强,草产量高,营养价值好等特点,是草食家畜所喜食的饲草。
浆蜂调控蜂王浆高产机理被发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发现并明确了调控浆蜂咽下腺蜂王浆高产的关键代谢通路和蛋白质功能,对我国优良蜂种的保护及其基因资源的挖掘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蜂王浆高产蜜蜂(浆蜂)是我国在意大利蜜蜂(意蜂,ApismelliferaL.)基础上经过几十年选育,形成的遗传稳定、蜂王浆高产的蜂种。该研究通过对浆蜂和意蜂出房蜂、哺育蜂和采集蜂时期的咽下腺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验证,描绘了腺体的发育特征,以及行为对腺体蛋白质表达谱的决定性作用。在哺育蜂阶段,浆蜂咽下腺的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功能显著加强,提高了腺体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以保证蜂王浆高产的同时蛋白质含量不变。
国家农业科技园落户安徽小岗村
近日科技部公布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名单,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落地在村级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日前,作为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要组成部分,小岗村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工。
安徽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核心区在小岗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区域布局为“一体、四园、五区、五群”。 小岗村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项目总投资2935万元,治理面积6930亩。其中盼盼食品项目已经投产,可实现年精深加工马铃薯、玉米、小麦、大米等各类农副产品20万吨,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
叶子黄化基因可控
近日,日本一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控制长期干燥引起植物叶子黄化的遗传基因。该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该研究小组,利用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之一NAC(NAM、ATAFandCUC)遗传基因对脱落酸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利用植物模型荠菜,制作了至少100多个NAC遗传基因构成的大规模基因家族,之后在NAC基因群中挑选了与压力反应有关的7种基因(SNAC-As),制作出破坏了全部SNAC-As基因的7种变异体。通过仔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SNAC-As转录因子群在脱落酸处理条件下控制黄化的相关遗传基因。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研制出马铃薯种薯纳米促芽剂,为马铃薯种薯的催芽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于促进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营养丰富,是我国第四大主粮,高发芽率是马铃薯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表明,马铃薯种薯的发芽速度主要依赖于其表面的水分和空气的比例。然而,对于大多数品种来说,因马铃薯种薯表皮水气比不适宜,导致其发芽率较低,严重影响马铃薯产量。据介绍,该新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同时这项技术具有成本低、简便、环境友好等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大豆新品种“石885”通过国家审定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的大豆新品种“石885”豆荚通过国家认定。“石885”是石家庄市农科院大豆研究团队利用自己选育的大豆品种“石豆1号”和“化诱5号”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18年黄淮海中片,夏大豆区唯一通过国家审定的大豆品种。
“石885”不但高抗花叶病毒,还是一个高油型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39.37%,粗脂肪含量达到21.79%,适宜在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东中部、山西南部地区夏播种植。
我国口岸从进境芫荽种子中截获马铃薯斑纹片病菌
近日,在一批进境芫荽種子中截获危险有害生物马铃薯斑纹片病菌,这是全国口岸首次在大批量芫荽种子中截获这一有害生物,这批染疫芫荽种子近期将被监督实施退运处理。
据介绍,马铃薯斑纹片病菌是一种严重危害茄科、伞形花科作物的新病原。已知这种病菌可通过带菌薯块、种子等繁殖材料以及带菌媒介木虱进行远距离传播,除了对多种茄科作物形成危害,还会影响伞形花科作物,造成作物品质下降、产量大幅降低甚至绝收。目前,这一病害主要分布于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在中国尚无分布报道。
司尔特发布肥料新品助力土壤盐碱化治理
近日,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采用重质技术、有机质技术和微生物技术研制的新品土壤调理剂和生物有机肥。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土壤调理剂富含有机质、钙、硫等多种营养元素,能有效调节土壤养分配比,治理土壤板结,提高土壤透气性和肥水渗透力,特别是防治土壤盐碱化的效果十分显著。另一款生物有机肥的特点在于:以多种植物秸秆为原料,科学添加多种土壤有益菌及蛋白质,采用纯植物源发酵,零污染,具有抗病防虫、生根壮苗、疏松土壤、增产提质等功能。实验结果证明,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的地块,无论是土壤肥力、农作物抗病能力,还是农作物产品和品质,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大田作物增产约8%,经济作物增产约20%~30%。
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育成
日前,甘肃省平凉市农科院草畜研究所的“饲用型小黑麦套作式种植模式研究”项目试验取得了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饲草型小黑麦新品系C16的鲜草产量最高(亩产3.01吨),粗蛋白含量10%,复种饲用甜高粱亩产鲜草达4.3吨,复种青贮玉米亩产鲜草达3.35吨,每亩生物产量分别达到7.31吨和6.36吨。
据了解,该农科院草畜研究所从2017年9月底开始到2018年9月中旬结束,引进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品系)3个(C16、C27、甘农2号),饲用型小黑麦新品种(品系)具有抗逆性强,草产量高,营养价值好等特点,是草食家畜所喜食的饲草。
浆蜂调控蜂王浆高产机理被发现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蛋白质组学创新团队发现并明确了调控浆蜂咽下腺蜂王浆高产的关键代谢通路和蛋白质功能,对我国优良蜂种的保护及其基因资源的挖掘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蜂王浆高产蜜蜂(浆蜂)是我国在意大利蜜蜂(意蜂,ApismelliferaL.)基础上经过几十年选育,形成的遗传稳定、蜂王浆高产的蜂种。该研究通过对浆蜂和意蜂出房蜂、哺育蜂和采集蜂时期的咽下腺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验证,描绘了腺体的发育特征,以及行为对腺体蛋白质表达谱的决定性作用。在哺育蜂阶段,浆蜂咽下腺的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功能显著加强,提高了腺体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以保证蜂王浆高产的同时蛋白质含量不变。
国家农业科技园落户安徽小岗村
近日科技部公布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名单,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落地在村级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日前,作为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要组成部分,小岗村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工。
安徽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核心区在小岗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区域布局为“一体、四园、五区、五群”。 小岗村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农田项目总投资2935万元,治理面积6930亩。其中盼盼食品项目已经投产,可实现年精深加工马铃薯、玉米、小麦、大米等各类农副产品20万吨,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
叶子黄化基因可控
近日,日本一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发现了控制长期干燥引起植物叶子黄化的遗传基因。该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该研究小组,利用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之一NAC(NAM、ATAFandCUC)遗传基因对脱落酸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利用植物模型荠菜,制作了至少100多个NAC遗传基因构成的大规模基因家族,之后在NAC基因群中挑选了与压力反应有关的7种基因(SNAC-As),制作出破坏了全部SNAC-As基因的7种变异体。通过仔细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SNAC-As转录因子群在脱落酸处理条件下控制黄化的相关遗传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