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根据Talmy运动事件理论,分析了汉英两种语言在表达运动事件时的异同。本文选择了《红楼梦》及杨宪益和霍克斯的译文做比较,进一步分析认知框架成分的不同在语言成分上的反应。
一、文献综述
Talmy在对运动事件框架中运动、路径、原因或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可划分为两大类型: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Talmy的分类法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Aske 以西班牙语为例,提出动词构架语言里同样存在着附加语构架类型的句子,即“方式动词+路径小品词”的形式,这主要是由路径的性质决定的。他认为,路径可分为“目的路径”和“非目的路径”两大类。Slobin等人则认为,Talmy的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語言似乎不属于这两种语言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像泰语、汉语等连动式结构语言里,作为区分语言类型重要手段的“词根动词”和“附加成分”之间的区别不十分明显。
例一: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H:She has left her willow-tree house, from her blossoming bower stepped out.
Y:Leaving the willow bank, she comes just now through the flowers.
分析:该句原文是典型的古白话文表达方式,但经过仔细推敲也不难发现其是一个省略了背景的运动事件。霍译本用倒装句进行表达,还原后为“stepped out from her blossoming bower”,是一个很标准的运动事件,意者通过变动句型,还原了运动事件的背景、路径和方式;杨译本发则将“方离”转换为伴随状语,将乍出译为“come through”,句型简单明了而且易懂。从本句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古白话文的表达方式,汉语和英语也都是卫星框架语言,在运动事件中,有着极为相似的表达方式。
本文认为,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同属卫星框架语言,但二者又由于思维方式、认知框架的不同,又有一定的差别。为了更好的呈现汉英思维的不同,本文以《红楼梦》为例,分别选择了中国人(杨宪益)和英国人(霍克斯)的译本加以分析。
二、英汉叙事风格的差异
不同语言在文本叙述风格上也表现出类型差异,同一类型语言在叙述风格上也多有不同。比如,英语和汉语同为附目框架性语言,但从运动方式与途径的表达看,英语句子重自然时空,顺空间结构(途径) 移动,即通过途径,造成一种化零(途径之零)为整(运动事件之整)的格局;而汉语句子重心理时空,顺时间事理(运动+途径)移动,通过连续铺排动词性词组,造成一种化整(运动事件)为零(运动语之零)的格局。与汉语重复的动态画面描写相比,英语的描写状态为单一的动态画面,相对呈静态。英汉不同的运动事件表达对于各自的叙述文体风格产生了明显影响。就《红楼梦》的两个译本而言,杨宪益是中国人,霍克斯为英国人,二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认知结构的不同,译作的叙事风格也有所不同。
例二: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
H:Shi-yin was on the point of following them …… with his little daughter Ying-lian in her arms.
Y:The nurse came up then with Yinglianin her arms, and it struck Shiyin that his daughter was growing.
分析:原文中“奶母抱了英莲走来”中的“走来”是一个运动事件,其中“走”是动词,表示方式,“来”是路径。在译文中,霍译本用复合结构“with his little daughter Ying-lian in her arms”来表达,而杨译本则在此基础上加了动词结构“came up”。这样看“came”是动词,“up”为小品词,“with复合结构”表示方师。这说明,杨译本受汉语影响十分明显,汉语为动态语言,英语为静态语言,霍译本语言整体更为静态。
三、两个译本对于运动事件翻译的比较
翻译中的词汇化过程不是原文词汇化过程的复制,在翻译过程中会发生与原文不对应的现象,跨语的再词汇化的结果与原文也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那么我们不禁会想,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英国译者与中国译者的译本是否会存在差异呢?存在怎样的差异呢?哪一种的译法更为贴切呢?
例六:
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即转身去了。
H: Bao-yu went straight past her and saluted his grandmother, who told him to come after he had seen his mother,whereupon he turned round and walked straight out again.
Y: Baoyu paid his respects to the Lady Dowager and upon her instructions went to see his mother.
分析:原文中“转身去了”是一个运动事件,其中“转身”是“去”的方式。霍译本中,将此译为“turn round and walk straight out”,其中“turn,walk”都是动词,而“round,out”为小品词;而杨译本将此译为“went to”,“went”为动词,“to”为小品词。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二者都是用“动词+小品词”的结构,但我认为,二者翻译都有欠缺。霍译本有些画蛇添足,“walk out”有“to leave a meeting, performance, etc. Suddenly, especially in order to show your disapproval”,但宝玉“转身出去”见母亲,是受了贾母的指示,并不是突然离去或表示有异议。而杨译本只是译为“went to”,没有译出“转身”的意思。所以在“转身去了”这个运动事件上,二者皆有不足。
四、结论
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理论使我们能够对叠加于动词或附加语上的意义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使我们对原文的运动事件理解更加深入透彻。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二者译本各有千秋:霍克斯版本运用的词汇较杨宪益版本丰富、灵活;霍克斯版本更能体现出英语的静态,而杨宪益版本则稍显中式思维;霍克斯版本更注重形合。
【参考文献】
【1】Talmy, Leonard.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Ⅱ) :Ty 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Cambridge:MITPress, 2000.
一、文献综述
Talmy在对运动事件框架中运动、路径、原因或方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语言类型学角度出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可划分为两大类型: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Talmy的分类法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Aske 以西班牙语为例,提出动词构架语言里同样存在着附加语构架类型的句子,即“方式动词+路径小品词”的形式,这主要是由路径的性质决定的。他认为,路径可分为“目的路径”和“非目的路径”两大类。Slobin等人则认为,Talmy的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語言似乎不属于这两种语言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像泰语、汉语等连动式结构语言里,作为区分语言类型重要手段的“词根动词”和“附加成分”之间的区别不十分明显。
例一:方离柳坞,乍出花房。
H:She has left her willow-tree house, from her blossoming bower stepped out.
Y:Leaving the willow bank, she comes just now through the flowers.
分析:该句原文是典型的古白话文表达方式,但经过仔细推敲也不难发现其是一个省略了背景的运动事件。霍译本用倒装句进行表达,还原后为“stepped out from her blossoming bower”,是一个很标准的运动事件,意者通过变动句型,还原了运动事件的背景、路径和方式;杨译本发则将“方离”转换为伴随状语,将乍出译为“come through”,句型简单明了而且易懂。从本句也可以看出,即使是古白话文的表达方式,汉语和英语也都是卫星框架语言,在运动事件中,有着极为相似的表达方式。
本文认为,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同属卫星框架语言,但二者又由于思维方式、认知框架的不同,又有一定的差别。为了更好的呈现汉英思维的不同,本文以《红楼梦》为例,分别选择了中国人(杨宪益)和英国人(霍克斯)的译本加以分析。
二、英汉叙事风格的差异
不同语言在文本叙述风格上也表现出类型差异,同一类型语言在叙述风格上也多有不同。比如,英语和汉语同为附目框架性语言,但从运动方式与途径的表达看,英语句子重自然时空,顺空间结构(途径) 移动,即通过途径,造成一种化零(途径之零)为整(运动事件之整)的格局;而汉语句子重心理时空,顺时间事理(运动+途径)移动,通过连续铺排动词性词组,造成一种化整(运动事件)为零(运动语之零)的格局。与汉语重复的动态画面描写相比,英语的描写状态为单一的动态画面,相对呈静态。英汉不同的运动事件表达对于各自的叙述文体风格产生了明显影响。就《红楼梦》的两个译本而言,杨宪益是中国人,霍克斯为英国人,二者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认知结构的不同,译作的叙事风格也有所不同。
例二:士隐意欲也跟了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
H:Shi-yin was on the point of following them …… with his little daughter Ying-lian in her arms.
Y:The nurse came up then with Yinglianin her arms, and it struck Shiyin that his daughter was growing.
分析:原文中“奶母抱了英莲走来”中的“走来”是一个运动事件,其中“走”是动词,表示方式,“来”是路径。在译文中,霍译本用复合结构“with his little daughter Ying-lian in her arms”来表达,而杨译本则在此基础上加了动词结构“came up”。这样看“came”是动词,“up”为小品词,“with复合结构”表示方师。这说明,杨译本受汉语影响十分明显,汉语为动态语言,英语为静态语言,霍译本语言整体更为静态。
三、两个译本对于运动事件翻译的比较
翻译中的词汇化过程不是原文词汇化过程的复制,在翻译过程中会发生与原文不对应的现象,跨语的再词汇化的结果与原文也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那么我们不禁会想,在汉译英的过程中,英国译者与中国译者的译本是否会存在差异呢?存在怎样的差异呢?哪一种的译法更为贴切呢?
例六:
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即转身去了。
H: Bao-yu went straight past her and saluted his grandmother, who told him to come after he had seen his mother,whereupon he turned round and walked straight out again.
Y: Baoyu paid his respects to the Lady Dowager and upon her instructions went to see his mother.
分析:原文中“转身去了”是一个运动事件,其中“转身”是“去”的方式。霍译本中,将此译为“turn round and walk straight out”,其中“turn,walk”都是动词,而“round,out”为小品词;而杨译本将此译为“went to”,“went”为动词,“to”为小品词。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二者都是用“动词+小品词”的结构,但我认为,二者翻译都有欠缺。霍译本有些画蛇添足,“walk out”有“to leave a meeting, performance, etc. Suddenly, especially in order to show your disapproval”,但宝玉“转身出去”见母亲,是受了贾母的指示,并不是突然离去或表示有异议。而杨译本只是译为“went to”,没有译出“转身”的意思。所以在“转身去了”这个运动事件上,二者皆有不足。
四、结论
Talmy的运动事件框架理论使我们能够对叠加于动词或附加语上的意义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使我们对原文的运动事件理解更加深入透彻。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发现,二者译本各有千秋:霍克斯版本运用的词汇较杨宪益版本丰富、灵活;霍克斯版本更能体现出英语的静态,而杨宪益版本则稍显中式思维;霍克斯版本更注重形合。
【参考文献】
【1】Talmy, Leonard.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umeⅡ) :Ty 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M].Cambridge:MITPress,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