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要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的新途径,不仅让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 识图能力 创新精神 考评模式
中职机械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因此,掌握机械图样的初步识读能力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也是生产第一线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职业技能。随着职高生素质的逐年下降,在校时间的逐步缩短,教学课时越显不足,故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和生产实践对学生的要求出发,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改革。
一、以应用为原则,合理精简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目前学校采用的教材多为高教出版社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该书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都较强,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发挥《机械制图》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呢?因此有必要以应用为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对教材内容合理取舍,优化整合,使教材内容更适合学生,更贴近实际需要,以达到识图的教学目标。
培养识图能力的核心是如何用二维平面来表达空间形体,再由二维平面图想象三维空间物体的形状,也即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教材中“点、线、面的投影”这一内容虽对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但由于其理论性较强,缺乏实际应用性,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信心丧失。因此,可将这部分内容精简为点、线、面相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以此指导读图。几何作图虽是基础,但对识图帮助不大,随着CAD的普及,手工制图将被淡化,故可将这部分要求降低。
对于教材中难以处理的环节如相贯线、尺寸标注这些内容,要从实用和应用为主的原则出发,对其精简,将重点转化到识读这一任务中来。同样,常用件的特殊表达法是应用型知识,也应将重点放在标注和画法的识读上,而不是如何去画、如何标注。
识图能力是建立在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以识图为主,并不是放弃画图训练。识图是目的,画图是手段,只有“读画结合”、“以画促读”才能取到良好效果。为此,应增加三维形状即由物画图的训练,因为轴测图的直观性较好,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增加简单装配体的测绘练习。在此过程中可加强徒手草图的训练,因其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的特点,在现场记录捕捉灵感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学生读图的正确性和满足生产一线对技术工的要求,还应适当增加公差配合的内容,促使学生的质量意识加强。
如此精简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更强调了基础性和应用性,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开放、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拘泥于拿来主义式的吸收,从而抑制了创造潜能的发展。而中职培养的是毕业后即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能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应用型、创造型人才。
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因此要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教学思路和全新的教学观,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设计开放、新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教学可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法。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常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教学时,采用讨论式,教师开设“病图门诊”,由学生会诊。在这种生生交互讨论的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动手实践能力、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由于制图课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进行识读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的教学中,可从直观性入手,从学生角度出发,多利用CAD和多媒体手段,将静态模型转变为动态演示,创造一个多层次,多视觉的主体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提高其学习兴趣,激活创新思维。
建立开放、创新的教学模式并非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给传统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元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由于制图课程自身特点,在讲授应用性、规定性、信息性较强的知识时,仍离不开讲授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踏实、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这样,由于教师自身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创新,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创建多元、互动的考评模式,推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忽视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就难以真正收到实效。传统的评价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期中、期末)为单一评价标准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此來调控教学,即注重总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应用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也即轻视过程评价。这直接动摇了部分学生学习的信心,阻碍了学生识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制图教学的改革,如没有与之配套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最终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有实质性的收效。
针对制图课程的特点,应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出发,构建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既要强调科学性,重视基础性,又要突出实用性,可以是书本基础知识的理论题,也可是知识应用的能力题。考核形式要从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笔试转化为多元、互动的考核模式。比如,补视图、补漏线测试可采用自测自评、互测互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考试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由于考核形式的变化而掌握得更为主动,实际应用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和发展。
与考核形式改革相适应地,还需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中,教师不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分数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评价也不再只是具有鉴定与选拔的功能,它应是一个注重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发掘学生创新与开拓能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可加大课堂提向,作业测验、学习态度与兴趣习惯、运用知识能力的计算,也即加强形成性、评价性的力度,并将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应注重学生互评和自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合。
如此,形成多元的动态的考评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掘了学生的最大限度的潜能。
综上所述,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要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的新途径,不仅让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职教中心校)
[关键词]中职机械专业 识图能力 创新精神 考评模式
中职机械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产品的生产和应用。因此,掌握机械图样的初步识读能力是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也是生产第一线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职业技能。随着职高生素质的逐年下降,在校时间的逐步缩短,教学课时越显不足,故有必要从学生的实际和生产实践对学生的要求出发,以应用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改革。
一、以应用为原则,合理精简整合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目前学校采用的教材多为高教出版社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该书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都较强,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如何更好地发挥《机械制图》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呢?因此有必要以应用为原则,以“必需、够用”为度,对教材内容合理取舍,优化整合,使教材内容更适合学生,更贴近实际需要,以达到识图的教学目标。
培养识图能力的核心是如何用二维平面来表达空间形体,再由二维平面图想象三维空间物体的形状,也即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教材中“点、线、面的投影”这一内容虽对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但由于其理论性较强,缺乏实际应用性,导致部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信心丧失。因此,可将这部分内容精简为点、线、面相对于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以此指导读图。几何作图虽是基础,但对识图帮助不大,随着CAD的普及,手工制图将被淡化,故可将这部分要求降低。
对于教材中难以处理的环节如相贯线、尺寸标注这些内容,要从实用和应用为主的原则出发,对其精简,将重点转化到识读这一任务中来。同样,常用件的特殊表达法是应用型知识,也应将重点放在标注和画法的识读上,而不是如何去画、如何标注。
识图能力是建立在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以识图为主,并不是放弃画图训练。识图是目的,画图是手段,只有“读画结合”、“以画促读”才能取到良好效果。为此,应增加三维形状即由物画图的训练,因为轴测图的直观性较好,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还可增加简单装配体的测绘练习。在此过程中可加强徒手草图的训练,因其具有快速、灵活、高效的特点,在现场记录捕捉灵感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学生读图的正确性和满足生产一线对技术工的要求,还应适当增加公差配合的内容,促使学生的质量意识加强。
如此精简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更强调了基础性和应用性,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益。
二、以能力为导向,构建开放、创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拘泥于拿来主义式的吸收,从而抑制了创造潜能的发展。而中职培养的是毕业后即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能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应用型、创造型人才。
作为职业中学的教师因此要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平台,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教师首先要有创新的教学思路和全新的教学观,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设计开放、新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组合体视图教学可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法。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只起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常用件的特殊表达方法教学时,采用讨论式,教师开设“病图门诊”,由学生会诊。在这种生生交互讨论的创新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动手实践能力、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由于制图课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在进行识读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的教学中,可从直观性入手,从学生角度出发,多利用CAD和多媒体手段,将静态模型转变为动态演示,创造一个多层次,多视觉的主体学习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提高其学习兴趣,激活创新思维。
建立开放、创新的教学模式并非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给传统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元素,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由于制图课程自身特点,在讲授应用性、规定性、信息性较强的知识时,仍离不开讲授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踏实、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这样,由于教师自身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的创新,将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创建多元、互动的考评模式,推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如忽视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就难以真正收到实效。传统的评价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平时、期中、期末)为单一评价标准来评定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以此來调控教学,即注重总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应用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也即轻视过程评价。这直接动摇了部分学生学习的信心,阻碍了学生识图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制图教学的改革,如没有与之配套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最终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很难有实质性的收效。
针对制图课程的特点,应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出发,构建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考试内容既要强调科学性,重视基础性,又要突出实用性,可以是书本基础知识的理论题,也可是知识应用的能力题。考核形式要从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笔试转化为多元、互动的考核模式。比如,补视图、补漏线测试可采用自测自评、互测互评形式,让学生参与整个考试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这样,学生的基础知识由于考核形式的变化而掌握得更为主动,实际应用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锻炼和发展。
与考核形式改革相适应地,还需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在此评价体系中,教师不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分数不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评价也不再只是具有鉴定与选拔的功能,它应是一个注重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发掘学生创新与开拓能力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可加大课堂提向,作业测验、学习态度与兴趣习惯、运用知识能力的计算,也即加强形成性、评价性的力度,并将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还应注重学生互评和自评与教师评定相结合。
如此,形成多元的动态的考评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掘了学生的最大限度的潜能。
综上所述,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改革要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的新途径,不仅让学生获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职教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