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境检查官翻着我的护照,纸页上,不同国家五颜六色的出入境章。他的手指指着个圆圆的戳记:“这是什么地方?”那个图章比其他的都要大些,正当中很显眼地站着一只北极熊。我笑了,说:“这个不是出入境章,是去加拿大小镇丘吉尔的纪念。”边境检查官有点困惑、有点怀疑地看着我。他的长官正好从边上走过,听到我们的对白,开心地插话:“啊哈,丘吉尔!北极熊!北极光!我的护照里也有这样一个戳!”我们会心地对视了一眼,嘴角都露出了微笑。
哈德逊湾畔的小镇
如果你看一眼世界地图,加拿大的形状很像一条翘着头尾的大鱼。翘起的鱼头和鱼尾巴间环绕着的,是浩瀚的哈德逊湾。这是北冰洋探入加拿大北部内陆的一片内海,海水不深,一年中倒有过半时间因为冰封无法通航。从北极呼啸而下的冷风一吹,更是冷得彻骨。小镇丘吉尔 (Churchill)就坐落在哈德逊湾的海边。
我们的小飞机从马尼托巴省会温尼伯起飞,只几分钟就远离了人类活动的一切痕迹。机翼下白色的是冰原,嵌着大大小小无数的冰湖,一洼洼倒映着天幕,延伸到无尽的天边。这是最后的冰川纪推过和消融后留下的痕迹,绝对的大自然。直到飞机开始降低高度、快着陆时才出现零星的几株黑松,地下很浅就是永久冻土层,让树根无法扎深,风吹雪压,一株株长得东倒西歪。
机舱门打开,沿着舷梯走进北极的寒风,瞬间裸露的手就已经冻僵。身上穿的滑雪羽绒服压根无法抵御这里的严寒,好在来接机的丹尼早有准备,给我预备了有着长毛兽皮帽、面料防风御水的超级羽绒服。钻进厚厚的外套,套上羽绒裤,换上加厚雪靴,瞬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爱斯基摩“土著”。
丹尼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之一,有过两张封面专辑的成就,现在是世界北极熊保护协会的摄影师,冬天的丘吉尔就是他的家。有他带着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转悠,心里很踏实。镇子很小,走路半小时就转了个遍。镇上只有一条主要街道,所有的大小买卖,吃饭喝酒购物,都在这条上下不足半里路的范围内。镇里长住居民不足千人,联邦政府为他们建了座巨大的综合中心,从餐厅到医院、到学校、到图书馆,一应俱全,再冷的天,只要能挣扎到这大房子里,所有的问题就都能一次搞定了。
也许因为大房子是小镇的产业,邮局是联邦政府的机构,是“两家人”,所以邮局就另起炉灶,在大房子的马路对面起了个木屋。我护照里的那个图章其实是小镇的邮戳——每个来这里旅行的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纪念。不说别的,这地方实在太远了,离开小镇,四周几百公里都没什么人烟,来一次不容易,难以想象会有机会故地重游。更要紧的是,这地方虽然小,却又有趣得很。也许造物主有点私心,嫌人类造的那些大城市太嘈杂,给自己留了这么个偏僻的后院,在里面安了大自然最奇妙的场景,只留给有缘人一见:丘吉尔的北极光和北极熊,给这个极北的小地方,笼上了一层神秘又浪漫的面纱。
飘逸在天幕的北极光
入冬后的白天越来越短,到了9点,天就已经全黑。下榻的酒店在主路边的一条小巷子里,门口冰天雪地。撩起窗帘往外看,路灯昏黄,光投在雪地上却渗出一丝幽幽的蓝色。入夜后的气温更低,已经到零下40℃。把自己又一次从头到脚地全副武装起来,再在手套和袜子里塞进几个热宝。等装备完,笨拙地走到大堂,正好遇到丹尼推门进来,火炉烤得暖和的屋里顿时充满寒气。他翻下大帽子:“车在外面等着呢。”我扭头看窗外,一个巨大的车轮,充满了整个窗框。
冰原车不是丘吉尔人的首创,但却在这里被做到了极致。这车也太特别了,别说小镇和外面的世界不通公路,即便有,也不会有谁疯狂到开这样的车去旅行。冰原车其实就是个会走的房子,车身足有两层楼高。“楼下”是近四个人高的轮胎,又宽又厚。车的发动机其实并不大,但也不需要赶路,慢悠悠地用步行的速度推着大轮胎在冰雪上前进后退,既不会打滑,也能保护车上的人——居高临下,不会变成附近出没的北极熊的晚餐。
跟着丹尼,沿着从车厢平台放下的楼梯爬上车。车厢就是个大房间,屋角的壁炉里火光熊熊,顿时浑身一暖。桌上有热巧克力,有咖啡,真想不到旅行北极还能有这样的舒适。我们在沙发上坐稳,司机挂上档,车身轻轻震动了一下,缓缓向镇外开去。
小镇的点点灯火依然在地平线上闪烁,但已经遮挡不住满天星光灿烂。夜空晴朗,第一道极光缓缓从天边升起,游龙般渐渐升向天顶。极光肯定还会出现,但第一次的极光,无论有多神奇还是平凡,却绝对不能错过。停车,大家抓起设备,扶着梯子下到冰原,四处散开,寻找自己钟爱的角度开始拍摄。靠近岸边的地方,冰面很滑,可以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然后推着走,好像拄着三条腿的拐棍。
极光飘逸了一会儿,渐渐消失。我们上车,大轮子碾压着冰雪攀上河岸。直到绕过一道山脊,丘吉尔已经离开文明世界很远了,此刻的我们更连那最后的几点灯火也不再看见。我们停车在一片空地,极北的松林环绕着。这样的环境里,独木很难生存,生长的季节本就短,到了漫长的冬天,卷着冰棱的寒风更似锐利的锉刀,能割断枝叶。但一旦能长成树林,就是另外一个故事。密林里的树木相互遮挡着风寒,上风的慢慢死去,下风的渐渐破土而出。
夜空下的松林有些森然,同伴们都停在空地上拍摄。我爱树,便独自往林中走去。这里离开海湾足够远,正等待海面冰封的北极熊不会在这里出没。星光,月光,能看见雪地里狐狸的足迹。将毛茸茸的大帽子摘了,露出耳朵,便能听清周围的声音,靴子踏在压得坚实的雪壳上,咔咔作响。走进树林里,雪变得松厚,没几步就踏破了表面的冰壳,一直陷到膝盖。无法再往深处走,仗着一身防寒服隔水且暖和,索性躺倒,横卧在雪中。
大自然的环绕里,仰面月光皎洁,松林树梢在夜幕上投出纵横的黑影。极光又起,绿色的丝带,舒展着飘过天空,盘旋着,扭曲着,一层层地变亮,一缕缕地变暗,不时还会嵌上道粉色的镶边。
再美的照片也无法表达出此刻的场景。索性在身边砸个雪窝,将相机放在里面,大致对个方向,按下快门,让它自己去记录天空里飘逸起伏的极光。戴好手套,将胳膊当枕头,垫在套着大帽子的脑袋下面,仰面向天。树梢上的夜空里,星空、月色、极光,大自然的神奇层层展开,令人目瞪口呆。
最后的北极熊
来丘吉尔最重要的事情是看北极熊。哈德逊湾的海水很浅,入冬后比别处都要早开始冰封。北极熊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是从冰封的海面上捕食到的海豹,入冬时分,饿了几个月的北极熊云集在海滨,等待着可以踏冰出海。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丘吉尔的冰封在这一带最早开始,动物的本能让熊比我们更早明白这个自然现象。丘吉尔是世界上最大的北极熊聚集地之一,有近千只北极熊在附近生息,小镇也因此有着世界北极熊之都的美誉。
丹尼告诉我,别因为纪念品店里那些可爱的毛绒玩具就以为北极熊是可以抚摸的宠物。北极熊是地球上最危险的野兽,更是这个地球上最大个儿的食肉动物,除了凶悍的猎人,没有任何自然天敌。想看熊,自然也就不能走着去。好在这里有着巨大的冰原车,离开地面近三米高的车身平台,再加上周围的铁板防护,即使是最大号的北极熊站在后腿上也够不着车内的乘客。安全为本,我们再爱北极熊,也没有任何把自己变成它们晚餐的计划。
在这方圆几百里,大概只有丘吉尔小镇才是人类的地盘,剩下的冰原世界,都属于北极熊。我们的冰原车离开小镇没多远,就遇到了这次行程中的第一只北极熊。丹尼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说:“这是只年轻公熊,健康状况非常好。”同车的不是职业摄影师就是超级发烧友,再就是野生动物爱好者,似乎每个人都有着最顶级的“长枪短炮”,沿着车窗排成一溜,颇有些器材博览会的感觉。
我相信车上的每个人都见过无数北极熊的照片,但当这些庞然大物真真实实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再没人能按捺住按快门的冲动。这是属于自己的瞬间,用相机记下自己的感受并和亲朋好友们分享。拍了一会儿,就走去车尾的开放平台。这里没有车里的火炉温暖,寒风扑面,即使有防寒帽也能感觉到凛冽的风割面的疼痛。但这里也没了窗框,全视角的视野,冰原在面前无限展开。把相机收好,静下心,就听见了风的呼啸,听见了风中夹杂而来的熊掌踏裂雪原的脚步。
总能看到年轻的北极熊捉对角斗。没有食物的季节,也不是争夺配偶的季节,这角斗完全是在等待海湾冰封时,用来消磨无聊的社交和娱乐。没了真正的利益之争,也就没了动物界竞争的血腥,更多了些游戏和有趣。雪尘飞扬中,两只耿耿对视的北极熊同时直立起来,前掌在空中挥舞着,相互推揉着,“肥胖”的身子扭打在一起,直到失去平衡,才拥抱着轰然倒在雪中。直到两只熊都气喘吁吁,刚才的互殴场景忽然消失,并排躺在雪原里酣然入睡。
很难想象,这样雄壮的动物居然会面临灭亡的威胁。按照现在的气候趋势,北极冰盖再有几十年就会全部消失。对于靠海面冰封才能出海捕食的北极熊,这实在是个糟糕得无法再糟糕的消息了。不是所有的北极熊都如那些角斗中的年轻公熊般健壮。哈德逊湾还得有些日子才能冰封,不知那些苦苦坚持的老弱病残是否能坚持到这个冬季的第一顿大餐。如果全球变暖的势头不减,北极冰封期持续缩短,对北极熊整个群体的生存就会是致命的打击。看着窗外的北极熊,丹尼不无忧虑地说:“也许,再等个几十年,丘吉尔的附近就只剩下了空荡荡的荒野,再没有北极熊的踪影。”
夕阳渐渐落下,渐渐变强的极地寒风带起的雪尘,呼啸着如道道纱雾流过地面。无法想象出没了北极熊的哈德逊湾场景。一片真正荒凉的极北冰原,会很孤独。
旅行攻略
丘吉尔位于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北部,除了经由省会温尼伯的航班外,只有一条耗时两三天的铁路才能到达。乘坐冰原车观看北极熊和北极光的,必须通过当地旅行公司安排 (Frontiers North Adventure: www.tundrabuggy.com)。行程可以是在附近游览当天来回(400加币左右),也可以参加深入自然保护区一周以上的豪华摄影团 (1万加币以上,包括温尼伯来回的全部交通食宿)。北极熊观赏时间为每年的10~11月。北极光整个冬天都会出现,以3月最佳。
冬季的丘吉尔,气温可达零下30℃以下,通常的滑雪衫裤和靴子无法满足这里的低温保暖,专为极地探险设计的羽绒服和加厚靴子是必需的。如果不想花费大笔预算,镇上有出租防寒品的商店。镇上也有旅游配套的旅店和餐厅,大部分旅店都提供网络服务。
摄影贴士:
严寒摄影要求摄影师有足够的事先考虑,最要紧的是必须带足够的备用电池(至少三四块)。如果在室外停留时间过长,建议在进入室内前将设备包好,避免水汽在设备上凝结。太低温的设备(尤其是镜头)如果直接进入温暖环境,表面会立刻结上一层难以除去的冰。
设备选择上,长焦镜头是野生动物摄影师的首选,400-800焦段的焦距能将远处的场景拉近,也可以减小因为冰原车高度导致近距离拍摄时无法避免的俯角。但昂贵的镜头并不是必需的,北极熊的好奇心很重,一定会出现在离车很近的地方,普通的广角到中长焦镜头也一样能拍到好照片。
在有很多人的车里摄影,三脚架基本没有用武之地。使用超长焦的摄影师们,更实用的是使用能搁放在窗框上的沙袋(可以带空口袋,在超市买米或者豆粒填满)。
哈德逊湾畔的小镇
如果你看一眼世界地图,加拿大的形状很像一条翘着头尾的大鱼。翘起的鱼头和鱼尾巴间环绕着的,是浩瀚的哈德逊湾。这是北冰洋探入加拿大北部内陆的一片内海,海水不深,一年中倒有过半时间因为冰封无法通航。从北极呼啸而下的冷风一吹,更是冷得彻骨。小镇丘吉尔 (Churchill)就坐落在哈德逊湾的海边。
我们的小飞机从马尼托巴省会温尼伯起飞,只几分钟就远离了人类活动的一切痕迹。机翼下白色的是冰原,嵌着大大小小无数的冰湖,一洼洼倒映着天幕,延伸到无尽的天边。这是最后的冰川纪推过和消融后留下的痕迹,绝对的大自然。直到飞机开始降低高度、快着陆时才出现零星的几株黑松,地下很浅就是永久冻土层,让树根无法扎深,风吹雪压,一株株长得东倒西歪。
机舱门打开,沿着舷梯走进北极的寒风,瞬间裸露的手就已经冻僵。身上穿的滑雪羽绒服压根无法抵御这里的严寒,好在来接机的丹尼早有准备,给我预备了有着长毛兽皮帽、面料防风御水的超级羽绒服。钻进厚厚的外套,套上羽绒裤,换上加厚雪靴,瞬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爱斯基摩“土著”。
丹尼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之一,有过两张封面专辑的成就,现在是世界北极熊保护协会的摄影师,冬天的丘吉尔就是他的家。有他带着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转悠,心里很踏实。镇子很小,走路半小时就转了个遍。镇上只有一条主要街道,所有的大小买卖,吃饭喝酒购物,都在这条上下不足半里路的范围内。镇里长住居民不足千人,联邦政府为他们建了座巨大的综合中心,从餐厅到医院、到学校、到图书馆,一应俱全,再冷的天,只要能挣扎到这大房子里,所有的问题就都能一次搞定了。
也许因为大房子是小镇的产业,邮局是联邦政府的机构,是“两家人”,所以邮局就另起炉灶,在大房子的马路对面起了个木屋。我护照里的那个图章其实是小镇的邮戳——每个来这里旅行的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纪念。不说别的,这地方实在太远了,离开小镇,四周几百公里都没什么人烟,来一次不容易,难以想象会有机会故地重游。更要紧的是,这地方虽然小,却又有趣得很。也许造物主有点私心,嫌人类造的那些大城市太嘈杂,给自己留了这么个偏僻的后院,在里面安了大自然最奇妙的场景,只留给有缘人一见:丘吉尔的北极光和北极熊,给这个极北的小地方,笼上了一层神秘又浪漫的面纱。
飘逸在天幕的北极光
入冬后的白天越来越短,到了9点,天就已经全黑。下榻的酒店在主路边的一条小巷子里,门口冰天雪地。撩起窗帘往外看,路灯昏黄,光投在雪地上却渗出一丝幽幽的蓝色。入夜后的气温更低,已经到零下40℃。把自己又一次从头到脚地全副武装起来,再在手套和袜子里塞进几个热宝。等装备完,笨拙地走到大堂,正好遇到丹尼推门进来,火炉烤得暖和的屋里顿时充满寒气。他翻下大帽子:“车在外面等着呢。”我扭头看窗外,一个巨大的车轮,充满了整个窗框。
冰原车不是丘吉尔人的首创,但却在这里被做到了极致。这车也太特别了,别说小镇和外面的世界不通公路,即便有,也不会有谁疯狂到开这样的车去旅行。冰原车其实就是个会走的房子,车身足有两层楼高。“楼下”是近四个人高的轮胎,又宽又厚。车的发动机其实并不大,但也不需要赶路,慢悠悠地用步行的速度推着大轮胎在冰雪上前进后退,既不会打滑,也能保护车上的人——居高临下,不会变成附近出没的北极熊的晚餐。
跟着丹尼,沿着从车厢平台放下的楼梯爬上车。车厢就是个大房间,屋角的壁炉里火光熊熊,顿时浑身一暖。桌上有热巧克力,有咖啡,真想不到旅行北极还能有这样的舒适。我们在沙发上坐稳,司机挂上档,车身轻轻震动了一下,缓缓向镇外开去。
小镇的点点灯火依然在地平线上闪烁,但已经遮挡不住满天星光灿烂。夜空晴朗,第一道极光缓缓从天边升起,游龙般渐渐升向天顶。极光肯定还会出现,但第一次的极光,无论有多神奇还是平凡,却绝对不能错过。停车,大家抓起设备,扶着梯子下到冰原,四处散开,寻找自己钟爱的角度开始拍摄。靠近岸边的地方,冰面很滑,可以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然后推着走,好像拄着三条腿的拐棍。
极光飘逸了一会儿,渐渐消失。我们上车,大轮子碾压着冰雪攀上河岸。直到绕过一道山脊,丘吉尔已经离开文明世界很远了,此刻的我们更连那最后的几点灯火也不再看见。我们停车在一片空地,极北的松林环绕着。这样的环境里,独木很难生存,生长的季节本就短,到了漫长的冬天,卷着冰棱的寒风更似锐利的锉刀,能割断枝叶。但一旦能长成树林,就是另外一个故事。密林里的树木相互遮挡着风寒,上风的慢慢死去,下风的渐渐破土而出。
夜空下的松林有些森然,同伴们都停在空地上拍摄。我爱树,便独自往林中走去。这里离开海湾足够远,正等待海面冰封的北极熊不会在这里出没。星光,月光,能看见雪地里狐狸的足迹。将毛茸茸的大帽子摘了,露出耳朵,便能听清周围的声音,靴子踏在压得坚实的雪壳上,咔咔作响。走进树林里,雪变得松厚,没几步就踏破了表面的冰壳,一直陷到膝盖。无法再往深处走,仗着一身防寒服隔水且暖和,索性躺倒,横卧在雪中。
大自然的环绕里,仰面月光皎洁,松林树梢在夜幕上投出纵横的黑影。极光又起,绿色的丝带,舒展着飘过天空,盘旋着,扭曲着,一层层地变亮,一缕缕地变暗,不时还会嵌上道粉色的镶边。
再美的照片也无法表达出此刻的场景。索性在身边砸个雪窝,将相机放在里面,大致对个方向,按下快门,让它自己去记录天空里飘逸起伏的极光。戴好手套,将胳膊当枕头,垫在套着大帽子的脑袋下面,仰面向天。树梢上的夜空里,星空、月色、极光,大自然的神奇层层展开,令人目瞪口呆。
最后的北极熊
来丘吉尔最重要的事情是看北极熊。哈德逊湾的海水很浅,入冬后比别处都要早开始冰封。北极熊最主要的食物来源是从冰封的海面上捕食到的海豹,入冬时分,饿了几个月的北极熊云集在海滨,等待着可以踏冰出海。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丘吉尔的冰封在这一带最早开始,动物的本能让熊比我们更早明白这个自然现象。丘吉尔是世界上最大的北极熊聚集地之一,有近千只北极熊在附近生息,小镇也因此有着世界北极熊之都的美誉。
丹尼告诉我,别因为纪念品店里那些可爱的毛绒玩具就以为北极熊是可以抚摸的宠物。北极熊是地球上最危险的野兽,更是这个地球上最大个儿的食肉动物,除了凶悍的猎人,没有任何自然天敌。想看熊,自然也就不能走着去。好在这里有着巨大的冰原车,离开地面近三米高的车身平台,再加上周围的铁板防护,即使是最大号的北极熊站在后腿上也够不着车内的乘客。安全为本,我们再爱北极熊,也没有任何把自己变成它们晚餐的计划。
在这方圆几百里,大概只有丘吉尔小镇才是人类的地盘,剩下的冰原世界,都属于北极熊。我们的冰原车离开小镇没多远,就遇到了这次行程中的第一只北极熊。丹尼用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说:“这是只年轻公熊,健康状况非常好。”同车的不是职业摄影师就是超级发烧友,再就是野生动物爱好者,似乎每个人都有着最顶级的“长枪短炮”,沿着车窗排成一溜,颇有些器材博览会的感觉。
我相信车上的每个人都见过无数北极熊的照片,但当这些庞然大物真真实实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再没人能按捺住按快门的冲动。这是属于自己的瞬间,用相机记下自己的感受并和亲朋好友们分享。拍了一会儿,就走去车尾的开放平台。这里没有车里的火炉温暖,寒风扑面,即使有防寒帽也能感觉到凛冽的风割面的疼痛。但这里也没了窗框,全视角的视野,冰原在面前无限展开。把相机收好,静下心,就听见了风的呼啸,听见了风中夹杂而来的熊掌踏裂雪原的脚步。
总能看到年轻的北极熊捉对角斗。没有食物的季节,也不是争夺配偶的季节,这角斗完全是在等待海湾冰封时,用来消磨无聊的社交和娱乐。没了真正的利益之争,也就没了动物界竞争的血腥,更多了些游戏和有趣。雪尘飞扬中,两只耿耿对视的北极熊同时直立起来,前掌在空中挥舞着,相互推揉着,“肥胖”的身子扭打在一起,直到失去平衡,才拥抱着轰然倒在雪中。直到两只熊都气喘吁吁,刚才的互殴场景忽然消失,并排躺在雪原里酣然入睡。
很难想象,这样雄壮的动物居然会面临灭亡的威胁。按照现在的气候趋势,北极冰盖再有几十年就会全部消失。对于靠海面冰封才能出海捕食的北极熊,这实在是个糟糕得无法再糟糕的消息了。不是所有的北极熊都如那些角斗中的年轻公熊般健壮。哈德逊湾还得有些日子才能冰封,不知那些苦苦坚持的老弱病残是否能坚持到这个冬季的第一顿大餐。如果全球变暖的势头不减,北极冰封期持续缩短,对北极熊整个群体的生存就会是致命的打击。看着窗外的北极熊,丹尼不无忧虑地说:“也许,再等个几十年,丘吉尔的附近就只剩下了空荡荡的荒野,再没有北极熊的踪影。”
夕阳渐渐落下,渐渐变强的极地寒风带起的雪尘,呼啸着如道道纱雾流过地面。无法想象出没了北极熊的哈德逊湾场景。一片真正荒凉的极北冰原,会很孤独。
旅行攻略
丘吉尔位于加拿大马尼托巴省北部,除了经由省会温尼伯的航班外,只有一条耗时两三天的铁路才能到达。乘坐冰原车观看北极熊和北极光的,必须通过当地旅行公司安排 (Frontiers North Adventure: www.tundrabuggy.com)。行程可以是在附近游览当天来回(400加币左右),也可以参加深入自然保护区一周以上的豪华摄影团 (1万加币以上,包括温尼伯来回的全部交通食宿)。北极熊观赏时间为每年的10~11月。北极光整个冬天都会出现,以3月最佳。
冬季的丘吉尔,气温可达零下30℃以下,通常的滑雪衫裤和靴子无法满足这里的低温保暖,专为极地探险设计的羽绒服和加厚靴子是必需的。如果不想花费大笔预算,镇上有出租防寒品的商店。镇上也有旅游配套的旅店和餐厅,大部分旅店都提供网络服务。
摄影贴士:
严寒摄影要求摄影师有足够的事先考虑,最要紧的是必须带足够的备用电池(至少三四块)。如果在室外停留时间过长,建议在进入室内前将设备包好,避免水汽在设备上凝结。太低温的设备(尤其是镜头)如果直接进入温暖环境,表面会立刻结上一层难以除去的冰。
设备选择上,长焦镜头是野生动物摄影师的首选,400-800焦段的焦距能将远处的场景拉近,也可以减小因为冰原车高度导致近距离拍摄时无法避免的俯角。但昂贵的镜头并不是必需的,北极熊的好奇心很重,一定会出现在离车很近的地方,普通的广角到中长焦镜头也一样能拍到好照片。
在有很多人的车里摄影,三脚架基本没有用武之地。使用超长焦的摄影师们,更实用的是使用能搁放在窗框上的沙袋(可以带空口袋,在超市买米或者豆粒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