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春期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男女生随着生长过程会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生理现象,而这些现象往往又是让青春期的中学生羞于启齿,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景,给学生营造一个科学、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正确了解自己,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任务的完成,除了家长、班主任以外,生物教师更责无旁贷。
目前我国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生理上的早熟,女孩9岁左右月经初潮,男孩11左右岁初次遗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使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与生理上的发育产生严重失衡。由于心理发育远远赶不上生理发育的速度,许多孩子对所发生的生理现象产生恐惧。有的子女孩认为月经是“倒霉”,甚至初潮时吓得哭个不停,以为得了什么疾病;有的男孩认为遗精是思想问题,隐藏自己的现状不敢向家长和老师请教,终日萎靡不振;甚至有人怀疑自己得了性病,惶惶不可终日。凡此种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青少年阶段对性知识的渴望,如果不能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他们误入歧途。有些中学生便会从黄色音像制品或淫秽书刊中去涉猎性知识。受外界刺激, 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难以控制。这是一个最易发生“性罪错”的危险期,即心理学上的“心理断乳期”。由此而产生的早恋、早孕等现象不仅给他们个人带来很大痛苦,也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灾难。
近年来,“性罪错”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大都在十二、三岁,其中大部分涉及性犯罪。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我们生物教师,与其让他们懵懵懂懂,对性知识好奇、猜测、渴望,自己探究其中的奥秘,不如让他们彻底明了、知晓。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初中生物课《生殖》一章,适当增加一些有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有人认为青春期性教育即性知识教育,其实,性教育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课题,其中性心理教育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它对于解除中学生由于生理的变化而产生毫无准备的心理恐惧是极为重要的。结合《生殖》一章内容应在如下四方面进行性心理教育。
首先,正确对待月经教育女学生,特别是初潮较早的女学生要以镇定和坦然的心情对待月经初潮,要高兴地迎接青春期的到来——性成熟的开始。以正常的心态对待第二性特征的出现,这是女性的自然美,无须加以掩饰。同时也让她们清楚地认识到女孩有了月经即有了排卵现象,若在适宜的条件下(如遇到精子)是可能怀孕的道理,因此特别要注意青春期的冲动,学会保护自己。
其次,正确对待遗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讲清精子是怎样产生的,精液中有哪些成分,及精满自溢的道理。消除有些男生受错误观念影响,把精液看得比血液还重要,误认为遗精是失去了身体的精华,伤了元气等一些惊恐万分的错误想法。要教育学生养成早睡早起,醒来即起,避免频繁梦遗的现象出现。
再次,正确对待手淫,教师要使学生正确对待手淫,指出偶尔手淫是一种满足性欲的方法,但又必须明确,频繁手淫是性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目前在我校中,就有过男学生上课、甚至考试时,隔着裤子手淫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除生物课堂正面教育外,课下还应举行更多活动分散这类学生的注意力,将心放到学习和有益的活动中来,使多余的精力得到释放。
第四,正确对待异性吸引心理和早恋倾向,对于这一点,应明确地告诉学生,男女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就会有彼此接近的需要,生理学称为“异性接近期”。生理上的变化使他们在心理上对异性的注意越来越强烈,彼此都愿意在对方面前越来越多地表现自己,向异性同学请教,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想恋爱的心理倾向,这是非常正常的,并非大逆不道。但教师必须指出,中学生现在还很小,很不成熟,学习的任务又很重,早恋会分心,影响学习,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无法面对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同时也告诉他们,成年以后的世界会更精彩。这样不断地启发他们,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学生性道德观念的确立,不是简单的概念讲授所能解决的,而必须认真地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在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我们的任何行为,包括性行为都具有社会性,它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异性、家庭和社会。所以,我们必须用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性行为,以符合社会要求。在与人交往中,要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要自尊、自爱、自重更要自强。而对来自体内的性骚动,要理智地加以克制;对来自社会的性刺激、性骚扰能洁身自爱,不随波逐流。
当然,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靠一两堂生物课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结合起来,从各方面对青少年施以良好的影响。家长对孩子要作生活的表率,给孩子以正确的指导;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指导学生阅读,禁止一切黄色书刊、淫秽音像毒害学生;社会也要多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总之,青春期性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学校性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一个有待于长期探讨的课题。我们应当去掉“性”的神秘的外衣,还科学的真面目,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困惑,健康而愉快地走向自己人生的成熟之路。
目前我国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生理上的早熟,女孩9岁左右月经初潮,男孩11左右岁初次遗精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突如其来的生理变化,使他们的心理承受力与生理上的发育产生严重失衡。由于心理发育远远赶不上生理发育的速度,许多孩子对所发生的生理现象产生恐惧。有的子女孩认为月经是“倒霉”,甚至初潮时吓得哭个不停,以为得了什么疾病;有的男孩认为遗精是思想问题,隐藏自己的现状不敢向家长和老师请教,终日萎靡不振;甚至有人怀疑自己得了性病,惶惶不可终日。凡此种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青少年阶段对性知识的渴望,如果不能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他们误入歧途。有些中学生便会从黄色音像制品或淫秽书刊中去涉猎性知识。受外界刺激, 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难以控制。这是一个最易发生“性罪错”的危险期,即心理学上的“心理断乳期”。由此而产生的早恋、早孕等现象不仅给他们个人带来很大痛苦,也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灾难。
近年来,“性罪错”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大都在十二、三岁,其中大部分涉及性犯罪。因此,家长和教师都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我们生物教师,与其让他们懵懵懂懂,对性知识好奇、猜测、渴望,自己探究其中的奥秘,不如让他们彻底明了、知晓。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初中生物课《生殖》一章,适当增加一些有关内容,不失时机地对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性教育。
有人认为青春期性教育即性知识教育,其实,性教育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课题,其中性心理教育就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内容,它对于解除中学生由于生理的变化而产生毫无准备的心理恐惧是极为重要的。结合《生殖》一章内容应在如下四方面进行性心理教育。
首先,正确对待月经教育女学生,特别是初潮较早的女学生要以镇定和坦然的心情对待月经初潮,要高兴地迎接青春期的到来——性成熟的开始。以正常的心态对待第二性特征的出现,这是女性的自然美,无须加以掩饰。同时也让她们清楚地认识到女孩有了月经即有了排卵现象,若在适宜的条件下(如遇到精子)是可能怀孕的道理,因此特别要注意青春期的冲动,学会保护自己。
其次,正确对待遗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讲清精子是怎样产生的,精液中有哪些成分,及精满自溢的道理。消除有些男生受错误观念影响,把精液看得比血液还重要,误认为遗精是失去了身体的精华,伤了元气等一些惊恐万分的错误想法。要教育学生养成早睡早起,醒来即起,避免频繁梦遗的现象出现。
再次,正确对待手淫,教师要使学生正确对待手淫,指出偶尔手淫是一种满足性欲的方法,但又必须明确,频繁手淫是性心理不健康的表现。目前在我校中,就有过男学生上课、甚至考试时,隔着裤子手淫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除生物课堂正面教育外,课下还应举行更多活动分散这类学生的注意力,将心放到学习和有益的活动中来,使多余的精力得到释放。
第四,正确对待异性吸引心理和早恋倾向,对于这一点,应明确地告诉学生,男女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就会有彼此接近的需要,生理学称为“异性接近期”。生理上的变化使他们在心理上对异性的注意越来越强烈,彼此都愿意在对方面前越来越多地表现自己,向异性同学请教,甚至有的学生产生了想恋爱的心理倾向,这是非常正常的,并非大逆不道。但教师必须指出,中学生现在还很小,很不成熟,学习的任务又很重,早恋会分心,影响学习,如果现在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将无法面对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同时也告诉他们,成年以后的世界会更精彩。这样不断地启发他们,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学生性道德观念的确立,不是简单的概念讲授所能解决的,而必须认真地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规律。
在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我们的任何行为,包括性行为都具有社会性,它不仅影响个人,也影响异性、家庭和社会。所以,我们必须用社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性行为,以符合社会要求。在与人交往中,要分辨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要自尊、自爱、自重更要自强。而对来自体内的性骚动,要理智地加以克制;对来自社会的性刺激、性骚扰能洁身自爱,不随波逐流。
当然,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靠一两堂生物课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结合起来,从各方面对青少年施以良好的影响。家长对孩子要作生活的表率,给孩子以正确的指导;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指导学生阅读,禁止一切黄色书刊、淫秽音像毒害学生;社会也要多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总之,青春期性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学校性教育的教学方式是一个有待于长期探讨的课题。我们应当去掉“性”的神秘的外衣,还科学的真面目,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困惑,健康而愉快地走向自己人生的成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