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阐述了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培养学生智力因素的方法。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作用 培养
1 问题的提出
非智力因素是美国著名心理测量学家韦克斯勒于1950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而非智力因素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如自信心、价值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气质等。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智力因素固然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而非智力因素则是进一步学好化学的动力。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有先天遗传决定,相差不太大,学习成绩的好坏与非智力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性格,使其能以健康的思想品德对待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2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2.1 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概括来说主要有内动力和情动力两大类,所谓内动力是指有机体由内部或者外部刺激说唤起的,指向一定目标的某种内部倾向;所谓情动力是指伴随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而激起的某种内在倾向。不论内动力还是情动力它们不仅是驱动人们不断行动的内在力量,而且还具有始动作用。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先生正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制碱技术的情况下,激发了他要打破帝国主义制碱垄断的决心,潜心研究成功的发明了联合制碱发,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2.2 定向和引导作用
所谓定向和引导即表现为选择活动目标和活动途径。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有确立了远大的志向,使兴趣和情感对活动进行引导,才能取得成功。
2.3 维持和调节作用
所谓维持是指人能始终坚持达到目标的行为,如遇困难则表现为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所谓调节是指在活动中当行动偏离已定方向时,能合理的调整心理和行动,校正方向,以便达到既定目标。
2.4 补偿作用
所谓补偿是指非智力因素可以弥补智力或者能力上的某些缺陷或不足。像“勤能补拙”在学习和能力培养中成功的事例屡见不鲜。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满招损,谦受益”,过低的非智力水平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而过高的非智力水平又会干扰学习,使学习效率降低,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度的非智力水平,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银色的几条途径
3.1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结合化学这一学科的自身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实验是化学这一学科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那么家是就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以整齐洁净的仪器位置、迅捷标准的操作、显著的效果、变化莫测的现象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适时提出适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化学学科的另一特点是符号零乱、概念抽象,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觉得化学的学习枯燥无味,以至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如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异同点,编些顺口溜等,同时可以举办化学与社会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开展课外活动,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表现的机会,并更大程度的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对自己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大的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2 培养情感使学生酷爱学习
情感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等。情感教育和知识的传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有些学生学习没有目标,也没有动力,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这是由于忽视了情感的投入和思想教育的渗透。有些学生厌倦学习,对集体和教师冷漠,害怕实验,这与平时学习负担过重,教师要求苛刻,缺乏友情等因素有关。在教学中教师的感情是很主要的,学生的情感受教师情感的熏陶、支配。在化学课上,老师应以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追求真理,献身于科学事业。教师和颜悦色,亲切信任,使学生从中获取喜悦、自信的情感体验。教师结合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进行世界观、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3.3 磨练意志使学生刻苦学习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习活动来说,可以起到提高时间利用率,保证学习一贯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自觉性。良好的意志品质应该具有“四性”,即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在化学教学中药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抱负教育和成就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对学生敢于提问题和回答问题要及时给于表扬和鼓励,对学生中好的方法要及时肯定并加以提倡。分析试卷时,应强调回答问题要全面考虑,当机立断,使学生逐步形成有独立见解,办事果断的人。决定大而行动小,有信心而没恒心,是学生的同病,通过介绍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学生的自制力是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完善的,但自制力的培养必须使学生先学会吃苦。要使学生能心甘情愿地位学习而吃苦,只有从成功心理去激发。同时加强监督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来培养学生的自治性。为学生选择难度适当的任务,使其经过努力后即可完成;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
4 结论
在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具有智力因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如动力作用、定向和引导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补偿作用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采取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情感,磨练学生意志等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非智力因素 作用 培养
1 问题的提出
非智力因素是美国著名心理测量学家韦克斯勒于1950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而非智力因素就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如自信心、价值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和气质等。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智力因素固然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而非智力因素则是进一步学好化学的动力。人的智力水平主要有先天遗传决定,相差不太大,学习成绩的好坏与非智力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性格,使其能以健康的思想品德对待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2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2.1 动力作用
动力作用概括来说主要有内动力和情动力两大类,所谓内动力是指有机体由内部或者外部刺激说唤起的,指向一定目标的某种内部倾向;所谓情动力是指伴随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体验而激起的某种内在倾向。不论内动力还是情动力它们不仅是驱动人们不断行动的内在力量,而且还具有始动作用。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先生正是在帝国主义封锁制碱技术的情况下,激发了他要打破帝国主义制碱垄断的决心,潜心研究成功的发明了联合制碱发,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2.2 定向和引导作用
所谓定向和引导即表现为选择活动目标和活动途径。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有确立了远大的志向,使兴趣和情感对活动进行引导,才能取得成功。
2.3 维持和调节作用
所谓维持是指人能始终坚持达到目标的行为,如遇困难则表现为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所谓调节是指在活动中当行动偏离已定方向时,能合理的调整心理和行动,校正方向,以便达到既定目标。
2.4 补偿作用
所谓补偿是指非智力因素可以弥补智力或者能力上的某些缺陷或不足。像“勤能补拙”在学习和能力培养中成功的事例屡见不鲜。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在任何学习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满招损,谦受益”,过低的非智力水平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性,而过高的非智力水平又会干扰学习,使学习效率降低,因而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适度的非智力水平,保持良好的心里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3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银色的几条途径
3.1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药结合化学这一学科的自身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实验是化学这一学科的最大特点,也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那么家是就要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以整齐洁净的仪器位置、迅捷标准的操作、显著的效果、变化莫测的现象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适时提出适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化学学科的另一特点是符号零乱、概念抽象,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觉得化学的学习枯燥无味,以至丧失学习化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如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异同点,编些顺口溜等,同时可以举办化学与社会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开展课外活动,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表现的机会,并更大程度的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对自己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大的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2 培养情感使学生酷爱学习
情感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等。情感教育和知识的传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有些学生学习没有目标,也没有动力,遇到困难时轻易放弃,这是由于忽视了情感的投入和思想教育的渗透。有些学生厌倦学习,对集体和教师冷漠,害怕实验,这与平时学习负担过重,教师要求苛刻,缺乏友情等因素有关。在教学中教师的感情是很主要的,学生的情感受教师情感的熏陶、支配。在化学课上,老师应以热爱科学的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追求真理,献身于科学事业。教师和颜悦色,亲切信任,使学生从中获取喜悦、自信的情感体验。教师结合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进行世界观、方法论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3.3 磨练意志使学生刻苦学习
良好的意志品质对学习活动来说,可以起到提高时间利用率,保证学习一贯性的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自觉性。良好的意志品质应该具有“四性”,即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性。在化学教学中药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抱负教育和成就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对学生敢于提问题和回答问题要及时给于表扬和鼓励,对学生中好的方法要及时肯定并加以提倡。分析试卷时,应强调回答问题要全面考虑,当机立断,使学生逐步形成有独立见解,办事果断的人。决定大而行动小,有信心而没恒心,是学生的同病,通过介绍居里夫人等科学家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来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学生的自制力是随年龄的增长逐步完善的,但自制力的培养必须使学生先学会吃苦。要使学生能心甘情愿地位学习而吃苦,只有从成功心理去激发。同时加强监督并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来培养学生的自治性。为学生选择难度适当的任务,使其经过努力后即可完成;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感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有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
4 结论
在化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具有智力因素无法取代的作用,如动力作用、定向和引导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补偿作用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可采取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情感,磨练学生意志等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