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毅天老师准备上一节“品德与社会”的区级教研课,她选择的内容是《怎样到达目的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这课可算是各种公开课的首选,我自己就在不同场合听过四、五次。既然陆老师还想上,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帮助她上出新意来,老调重弹,对人对己都是不够尊重的。
以前大家都是怎么上这一课的呢?翻翻近几年的听课笔记一比较,发现同行们的教学流程竟然惊人相似。
活动1:创设多种情景,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势;
活动2:交通工具擂台赛,比比谁的本领大;
活动3:创设一个情境,自主选择交通工具。
那么,大家为什么这样设计?首先得看看教材是如何编写的(见图1)。不难看出,同行们如此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揭示“交通与生活息息相关”、“知道常见的交通工具及其特点”。我不禁要问:生活在城市里、出门离不开交通工具的孩子们,他们对此难道一无所知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他们都知道或大体都了解,那么品德与社会课究竟应该让他们再得到些什么呢?
作为江苏省首批“做中学”项目的实验校,我校一直都在开展相关研究,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也就很自然地借鉴了“做中学”的基本原理。所谓“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问题。通过陆老师的备课、试教、修改,一堂“做中学”式的品德课终于展示在大家面前。教研员在听课后作如此评价:“这节课像‘做中学’。我理想中的品德课应该是这样的。”那么,这次“做中学”式的教学尝试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表征1:从生活中取材,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
要关注和重视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这是没有统一教材的“做中学”确立研究课题的宗旨,像“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冰块快些融化”、“猫是如何划分势力范围的”、“从自行车研究省力问题”等课题都是从儿童正在经历的生活中选取的,操作材料也是孩子们身边易于获得和有教育价值的物品。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陆老师在执教《怎样到达目的地》时就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怎样到达上海参观“世博会”?她分几个步骤展开教学。
步骤1:“以我为中心”。
通过教师提问:“以前你去过上海吗?当时是怎么去的?”进而纵览沪宁交通发展状况,了解儿童的旧知,分析各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缺点,感受交通设施的巨大发展变化。
步骤2:“为他人着想”。
通过教师提问:“‘世博会’是全世界的盛会,不仅我们这些上海周边省市的人要去,全国各地、我们的邻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想去上海。他们该怎么到达上海呢?”让孩子们给身处中国拉萨、韩国、英国的3个小朋友出主意,让学生知道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交通工具的巨大发展变化,学会合理选择交通工具,遵守交通管理条例。
步骤3:“怎样到园区”。
通过教师提问:“上海并不是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怎么去‘世博’园区呢?请看一则新闻短片。”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交通指南。
我们通过分析教材不难看出,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交通与生活息息相关,本课编者设计了货运、客运两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方面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大家的思路。翻看众多老师的教学设计,均是先提及货物运输,再创设情境讨论如何选取交通工具,这几乎成了统一模板。作为《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的主编,鲁洁先生一再强调:“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负责课程实施的教师是教材的再创造者,也是课程的重要开发者之一。”据此理解教材,我以为,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希望为一线教师提供进入儿童生活的多种线索。如果地处铁路沿线,就可从铁道线上南来北往的火车谈起;如果地处乡村,则可以聊聊自家大棚里的蔬菜是如何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的;如果身在旅游景区,就可以说说各地游客是怎么到达景区的。通过课前调查,陆老师发现“世博会”是近期孩子们最关注的话题。于是,她大胆删减,舍弃了货物运输,抓住了“世博会”的契机,整节课的教学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课堂上,孩子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表现充分证明,只要从周围生活取材,设置真实教学情境,就能让儿童在课堂中找到熟悉的生活,产生亲切感,愿意投入其中。
表征2:用开放性问题,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
开放性问题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结构不良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问题的构成总是含有三个要素:条件、目标和途径。一般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条件和目标清楚、解决途径较为单一的问题,称为结构良好问题。这类问题对于巩固学生对某个概念、原理或规律的认识或提高熟悉程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但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大。因此,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整合与运用相关知识,有必要采用开放性问题。
在以往听过的《怎样到达目的地》的课例中,几位老师无一不是创设“交通工具擂台赛”的情境,通过呈现不同任务考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将煤从秦皇岛运往上海、将大兴安岭林区的木材运往城市、将本地牛奶从奶场运往超市,事实上,这里的每一项任务所需交通工具几乎都是唯一的:秦皇岛——轮船、大兴安岭——火车、本地奶场——汽车。先不说秦皇岛的地理位置对于生活在江南的孩子来说太过陌生,就是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大兴安岭”,孩子们也不太了解其交通状况。这样的问题看似开放,其实是封闭的。
陆老师则让孩子们为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拉萨、韩国、英国想去“世博会”的小朋友出主意。为此,她提供了一系列信息:
1.交通工具时速:飞机800公里/小时、汽车90公里/小时、火车120公里/小时、轮船60公里/小时;
2.到上海的距离:拉萨3651公里、首尔1100公里、伦敦9280公里;
3.出行时间选择:暑假、中秋假期(韩国有3天,中国有1天)、国庆(中国有3天)。
这些信息的呈现促使孩子们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自然也就会出现不同的解答,但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的多样性,而是学生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重建。同时,老师在和孩子们交流过程中,随机渗透了青藏铁路建设前后的变化、中国人徐德琼乘船去英国参加第一届世博会等相关知识。
当陆老师请孩子们就选择交通工具提建议时,经过自主探究的学生畅所欲言:“要注意路程的远近”、“根据出行时间进行选择”、“依据现有经费量力而行”、“交通设施的便利情况”等,不一而足。
在课堂上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能够让儿童主动、自发地对材料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运用,对规律加以归纳和发现,这对于一个人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表征3:借已有原始经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作为法国“做中学”项目的领导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
以前大家都是怎么上这一课的呢?翻翻近几年的听课笔记一比较,发现同行们的教学流程竟然惊人相似。
活动1:创设多种情景,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优势;
活动2:交通工具擂台赛,比比谁的本领大;
活动3:创设一个情境,自主选择交通工具。
那么,大家为什么这样设计?首先得看看教材是如何编写的(见图1)。不难看出,同行们如此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揭示“交通与生活息息相关”、“知道常见的交通工具及其特点”。我不禁要问:生活在城市里、出门离不开交通工具的孩子们,他们对此难道一无所知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他们都知道或大体都了解,那么品德与社会课究竟应该让他们再得到些什么呢?
作为江苏省首批“做中学”项目的实验校,我校一直都在开展相关研究,我们在设计这节课时也就很自然地借鉴了“做中学”的基本原理。所谓“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问题。通过陆老师的备课、试教、修改,一堂“做中学”式的品德课终于展示在大家面前。教研员在听课后作如此评价:“这节课像‘做中学’。我理想中的品德课应该是这样的。”那么,这次“做中学”式的教学尝试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表征1:从生活中取材,设置真实的教学情境
要关注和重视孩子们在生活中感兴趣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教育内容的重要来源。这是没有统一教材的“做中学”确立研究课题的宗旨,像“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冰块快些融化”、“猫是如何划分势力范围的”、“从自行车研究省力问题”等课题都是从儿童正在经历的生活中选取的,操作材料也是孩子们身边易于获得和有教育价值的物品。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陆老师在执教《怎样到达目的地》时就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怎样到达上海参观“世博会”?她分几个步骤展开教学。
步骤1:“以我为中心”。
通过教师提问:“以前你去过上海吗?当时是怎么去的?”进而纵览沪宁交通发展状况,了解儿童的旧知,分析各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缺点,感受交通设施的巨大发展变化。
步骤2:“为他人着想”。
通过教师提问:“‘世博会’是全世界的盛会,不仅我们这些上海周边省市的人要去,全国各地、我们的邻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想去上海。他们该怎么到达上海呢?”让孩子们给身处中国拉萨、韩国、英国的3个小朋友出主意,让学生知道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交通工具的巨大发展变化,学会合理选择交通工具,遵守交通管理条例。
步骤3:“怎样到园区”。
通过教师提问:“上海并不是我们此行的最终目的地。怎么去‘世博’园区呢?请看一则新闻短片。”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交通指南。
我们通过分析教材不难看出,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交通与生活息息相关,本课编者设计了货运、客运两条线索同时并进,一方面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大家的思路。翻看众多老师的教学设计,均是先提及货物运输,再创设情境讨论如何选取交通工具,这几乎成了统一模板。作为《品德与社会》(苏教版)的主编,鲁洁先生一再强调:“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负责课程实施的教师是教材的再创造者,也是课程的重要开发者之一。”据此理解教材,我以为,之所以如此设计,是希望为一线教师提供进入儿童生活的多种线索。如果地处铁路沿线,就可从铁道线上南来北往的火车谈起;如果地处乡村,则可以聊聊自家大棚里的蔬菜是如何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的;如果身在旅游景区,就可以说说各地游客是怎么到达景区的。通过课前调查,陆老师发现“世博会”是近期孩子们最关注的话题。于是,她大胆删减,舍弃了货物运输,抓住了“世博会”的契机,整节课的教学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课堂上,孩子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表现充分证明,只要从周围生活取材,设置真实教学情境,就能让儿童在课堂中找到熟悉的生活,产生亲切感,愿意投入其中。
表征2:用开放性问题,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
开放性问题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结构不良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个问题的构成总是含有三个要素:条件、目标和途径。一般课堂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条件和目标清楚、解决途径较为单一的问题,称为结构良好问题。这类问题对于巩固学生对某个概念、原理或规律的认识或提高熟悉程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一定作用,但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大。因此,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整合与运用相关知识,有必要采用开放性问题。
在以往听过的《怎样到达目的地》的课例中,几位老师无一不是创设“交通工具擂台赛”的情境,通过呈现不同任务考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比如:将煤从秦皇岛运往上海、将大兴安岭林区的木材运往城市、将本地牛奶从奶场运往超市,事实上,这里的每一项任务所需交通工具几乎都是唯一的:秦皇岛——轮船、大兴安岭——火车、本地奶场——汽车。先不说秦皇岛的地理位置对于生活在江南的孩子来说太过陌生,就是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大兴安岭”,孩子们也不太了解其交通状况。这样的问题看似开放,其实是封闭的。
陆老师则让孩子们为三位分别来自中国拉萨、韩国、英国想去“世博会”的小朋友出主意。为此,她提供了一系列信息:
1.交通工具时速:飞机800公里/小时、汽车90公里/小时、火车120公里/小时、轮船60公里/小时;
2.到上海的距离:拉萨3651公里、首尔1100公里、伦敦9280公里;
3.出行时间选择:暑假、中秋假期(韩国有3天,中国有1天)、国庆(中国有3天)。
这些信息的呈现促使孩子们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自然也就会出现不同的解答,但重要的不是答案本身的多样性,而是学生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认知结构的重建。同时,老师在和孩子们交流过程中,随机渗透了青藏铁路建设前后的变化、中国人徐德琼乘船去英国参加第一届世博会等相关知识。
当陆老师请孩子们就选择交通工具提建议时,经过自主探究的学生畅所欲言:“要注意路程的远近”、“根据出行时间进行选择”、“依据现有经费量力而行”、“交通设施的便利情况”等,不一而足。
在课堂上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能够让儿童主动、自发地对材料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和运用,对规律加以归纳和发现,这对于一个人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表征3:借已有原始经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作为法国“做中学”项目的领导者,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乔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