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率先在长篇小说《库娜图》中把土著人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本文主要剖析了小说女主人公库娜图, 在白人文化和男权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如何从一个自由的土著女孩沦落为“他者”的过程,暗示土著女性只有寻回自己的声音,才能摆脱“他者”的命运。
【关键词】土著人;库娜图;“他者”;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5-0015-02
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的长篇小说《库娜图》于1929年出版,一经问世就被认为是 “澳大利亚最炙手可热和最感人肺腑的小说”。著名小说家万斯·帕尔默曾写道:“如果说我们对土著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的话,这主要是因为凯瑟琳·普里查德把他们带到了我们的面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仍反复阅读着这部小说,在感受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不断去研究它背后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土著人主体地位的缺失
1788年1月26日之前,土著人曾是廣袤的澳洲土地的主
人。但当第一批流放犯抵达悉尼湾,土著人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此后的两百多年间,白人的屠杀,疾病的传染,土地的流失,语言的禁用,残酷的驱赶,使土著人口急剧下降。殖民者还将肥沃的土地占为己有,并颁布了各种限制土著人的法规。为了生存,土著人被迫到白人的牧场工作。当时的澳大利亚还一直存在“土著人下贱”①的思想,1938年墨尔本《雉鸡》杂志将土著人蔑称为“落后劣等的种族”②。在白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迫下,土著人丧失了昔日澳大利亚主人的主体地位,沦为白人的附庸者。小说中居住在怀塔利巴牧场的土著人正是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到牧场上充当牧场工人,一步步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主体性,成为这块土地的“他者”。
库娜图则正是千万个流落在白人牧场上,被边缘化的土著
人的代表。某天贝西夫人发现“在她的身上具有一种更大的价
值”③,希望把她培养成儿子休的好助手,于是贝西夫人教她
“写字,读书和算术”④,她的身份在顷刻间蒙上了“他者”的阴影。随着整个土著民族的衰落,库娜图一出场就失去对整个外在空间的主体性,从而为库娜图内在主体性的丧失做了铺垫,为她最终成为“他者”迈出了第一步。
二、库娜图自我主体性的缺失
拉康认为,“他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的是象征本身,是所有欲望发生的场所,决定了话语的主体。白人强势文化的侵袭,对于所有生活在怀塔利巴牧场的土著人而言,失去的是独立的生存空间。但对库娜图而言,她不仅要忍受作为一个土著人所要遭受的压迫、排挤和歧视,更糟的是,作为一位女性,她还要遭受男权意识的压迫。
这种意识以家庭为场所。家庭文化往往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在土著人的社会观念中,家庭就是缓解一切压力和痛苦的港湾。但在白人文化里,家庭则是男性行使权力的场所。被吸纳进白人生活圈子的库娜图自然要遵循白人的家庭法则,而对于主体—贝西夫人来说,库娜图是一个“他者”,但此时的“他”还仅仅是主体因其与自身存在差异性而主观定义的“异者”的另一种称谓。随着库娜图本身价值的呈现,贝西夫人先入为主的侵凌性反客为主地成为她自身主体生存的内在逻辑。这种侵凌与外部的暴力不同,是贝西夫人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形成但又未发泄的潜在欲望。虽然贝西夫人同为女性,但却是以牧场真正的主人身份出现。她是小说中唯一一位以女性性别出现又行使男性权利的人。因为在她的身上已经找不到任何女性性别的特质。为了儿子休能好好的管理牧场,她将库娜图置入了白人的生活法则中,成为该主体欲望发泄的对象。贝西夫人的行为促使了库娜图主体性的缺失。当休离开牧场,去外地上学后,贝西夫人将库娜图嫁给了沃缇达。列维·斯特劳斯在《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中说,将文化与自然区别开来的社会秩序,以及普遍昭示出社会秩序的乱伦禁恋,都建立在交换妇女的基础之上。女性作为一种财产,可以从一个男性的手中转移到另一个男性的手中。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她的价值得以保存,并为两位男性之间的心理和利益平衡做出巨大的贡献。褪去女性柔弱外衣的贝西夫人俨然是一个具有女性外表的潜在男性代表。就在这样一个变异的男性氛围中,库娜图无法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只能按照自己主人的安排从一个类似男性的主人手中交到另一个真正的男性手中。在贝西夫人个人意志的支配下,库娜图的出嫁,帮助她达到了把沃缇达彻底栓在怀塔利巴牧场上的目的,也使库娜图的 “他者”身份得到了第二次确认。
小说中,库娜图的说话次数寥寥可数,因为在这个充斥着强势文化压迫的空间中,她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缺失,使她的存在成为一种虚无。正如斯皮瓦克在发展福柯有关“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知识暴力”观点中所提到的,代表权力的话语(通常是西方的) 排斥另一种与之不相适应的话语(通常是殖民地的)。其实作为殖民地的土著人本身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书面语,土著女性自然也没有属于自己的话语。在这个男权遍布的关系网中,库娜图失去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这使她的在场理所当然的被他人忽视。于是库娜图逐渐沦一个被剥夺了话语权,处在白人社会等级最底层的廉价劳动力。正是这种弱势处境和边缘地位决定了她的“他者”形态,在无自我的状态下以“他者”的视角和“他者”的立场注视和存在于白人牧场主的生活空间。
普兰·德·拉·巴雷在1673年发表的《优两性平等》中说,男人利用优越的体力去支持他们自己的性别,而女人则因习惯而默认她们的依附地位。库娜图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期的白人教育,虽教会了她读书识字,却没有教会她如何成为自己的主人,再加上土著女性对家庭概念的惯有认识,使她被牢牢地禁锢在了家庭中,默认了她的“他者”地位。
意外死亡后,休与库娜图并未重修旧好。当休发现她失身之后,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辱骂道“库娜图,我可怜的库娜图,如果你是条狗,我可能不会那样对你……”⑤。库娜图终于负气出走。失去了她的怀塔利巴,很快陷入破产之中。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说:“她是大地,而男人则是种子;她是水,而他则是火。创造往往被认为是水与火的结合;是温暖和潮湿引起了生命体。太阳是大海的丈夫;太阳和火是男神;大海是母性符号组成的,大量存在的最一般概念之一”⑥。世界上的事物总是辨证的存在着,女性被赋予了一种和大自然一样的神奇魔力—孕育生命,这使作为“他者”的女人也能“充实”的存在,“这种充实感和男人感到的自身的生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⑦。正是这种对照,强化了男人的主体意识,使得他们能透过女人看到自己的位置。对于休,库娜图就是一个肯定其存在的“他者”。而库娜图的出走,意味着对立面的消失,没有外在的反映,没有这个“他者”的存在,休的主体身份自然也就崩塌了。
失去库娜图的牧场,就等于死亡。然而女性的这种生育能力并没有给她们带来独立和权力,男人仍然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她注定要服从于、归属于男人。于是库娜图最后还是回到了牧场,直到死去,她仍不明白休为什么不愿意娶她,最终彻底淹没在
“他者”的泥沼中。
三、结语
库娜图短暂而凄凉的一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斥着种族歧视和男权压迫的土著世界。土著文化的衰落和对女性的歧视导致了库娜图一步步沦为“他者”的悲剧。这一过程显示出土著人在白人世界里无法获得自我确认的困惑,也表现了土著妇女在等级森严的白人社会中,没有自己的身份和语言。土著人,尤其是土著女性要想在白人世界里有尊严的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出自己身份缺失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努力重塑自己的身份以赢
得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
【注释】
①②阮西湖编,《澳大利亚民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③④⑤Prichard, Katharine Susannah,Coornardoo,Melbourne: Australia by the Dominion Press-Hedges&Bell,1975,p.7,7,13。
⑥⑦西蒙·波伏娃著,《第二性》,李强选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第68,70页。
【参考文献】
[1]Prichard, Katharine Susannah,Coornardoo[M].Melbourne: Australia by the Dominion Press-Hedges&Bell,1975。
[2]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4]刘俊,《“他者”的存在和“身份”的追寻—美国华文文学的一种解读》[J].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40卷。
[5]阮西湖,《澳大利亚民族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6]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李强选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
[7]伊丽莎白·赖特(英)著,王文华译,《拉康与后女性主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土著人;库娜图;“他者”;语言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5-0015-02
凯瑟琳·苏珊娜·普里查德的长篇小说《库娜图》于1929年出版,一经问世就被认为是 “澳大利亚最炙手可热和最感人肺腑的小说”。著名小说家万斯·帕尔默曾写道:“如果说我们对土著的看法发生了变化的话,这主要是因为凯瑟琳·普里查德把他们带到了我们的面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仍反复阅读着这部小说,在感受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不断去研究它背后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土著人主体地位的缺失
1788年1月26日之前,土著人曾是廣袤的澳洲土地的主
人。但当第一批流放犯抵达悉尼湾,土著人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此后的两百多年间,白人的屠杀,疾病的传染,土地的流失,语言的禁用,残酷的驱赶,使土著人口急剧下降。殖民者还将肥沃的土地占为己有,并颁布了各种限制土著人的法规。为了生存,土著人被迫到白人的牧场工作。当时的澳大利亚还一直存在“土著人下贱”①的思想,1938年墨尔本《雉鸡》杂志将土著人蔑称为“落后劣等的种族”②。在白人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迫下,土著人丧失了昔日澳大利亚主人的主体地位,沦为白人的附庸者。小说中居住在怀塔利巴牧场的土著人正是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才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生活方式到牧场上充当牧场工人,一步步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主体性,成为这块土地的“他者”。
库娜图则正是千万个流落在白人牧场上,被边缘化的土著
人的代表。某天贝西夫人发现“在她的身上具有一种更大的价
值”③,希望把她培养成儿子休的好助手,于是贝西夫人教她
“写字,读书和算术”④,她的身份在顷刻间蒙上了“他者”的阴影。随着整个土著民族的衰落,库娜图一出场就失去对整个外在空间的主体性,从而为库娜图内在主体性的丧失做了铺垫,为她最终成为“他者”迈出了第一步。
二、库娜图自我主体性的缺失
拉康认为,“他者”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的是象征本身,是所有欲望发生的场所,决定了话语的主体。白人强势文化的侵袭,对于所有生活在怀塔利巴牧场的土著人而言,失去的是独立的生存空间。但对库娜图而言,她不仅要忍受作为一个土著人所要遭受的压迫、排挤和歧视,更糟的是,作为一位女性,她还要遭受男权意识的压迫。
这种意识以家庭为场所。家庭文化往往表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在土著人的社会观念中,家庭就是缓解一切压力和痛苦的港湾。但在白人文化里,家庭则是男性行使权力的场所。被吸纳进白人生活圈子的库娜图自然要遵循白人的家庭法则,而对于主体—贝西夫人来说,库娜图是一个“他者”,但此时的“他”还仅仅是主体因其与自身存在差异性而主观定义的“异者”的另一种称谓。随着库娜图本身价值的呈现,贝西夫人先入为主的侵凌性反客为主地成为她自身主体生存的内在逻辑。这种侵凌与外部的暴力不同,是贝西夫人在自身成长过程中形成但又未发泄的潜在欲望。虽然贝西夫人同为女性,但却是以牧场真正的主人身份出现。她是小说中唯一一位以女性性别出现又行使男性权利的人。因为在她的身上已经找不到任何女性性别的特质。为了儿子休能好好的管理牧场,她将库娜图置入了白人的生活法则中,成为该主体欲望发泄的对象。贝西夫人的行为促使了库娜图主体性的缺失。当休离开牧场,去外地上学后,贝西夫人将库娜图嫁给了沃缇达。列维·斯特劳斯在《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中说,将文化与自然区别开来的社会秩序,以及普遍昭示出社会秩序的乱伦禁恋,都建立在交换妇女的基础之上。女性作为一种财产,可以从一个男性的手中转移到另一个男性的手中。在这个转移的过程中,她的价值得以保存,并为两位男性之间的心理和利益平衡做出巨大的贡献。褪去女性柔弱外衣的贝西夫人俨然是一个具有女性外表的潜在男性代表。就在这样一个变异的男性氛围中,库娜图无法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只能按照自己主人的安排从一个类似男性的主人手中交到另一个真正的男性手中。在贝西夫人个人意志的支配下,库娜图的出嫁,帮助她达到了把沃缇达彻底栓在怀塔利巴牧场上的目的,也使库娜图的 “他者”身份得到了第二次确认。
小说中,库娜图的说话次数寥寥可数,因为在这个充斥着强势文化压迫的空间中,她没有自己的话语权。这种话语权的缺失,使她的存在成为一种虚无。正如斯皮瓦克在发展福柯有关“知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知识暴力”观点中所提到的,代表权力的话语(通常是西方的) 排斥另一种与之不相适应的话语(通常是殖民地的)。其实作为殖民地的土著人本身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书面语,土著女性自然也没有属于自己的话语。在这个男权遍布的关系网中,库娜图失去表达自己意愿的机会,这使她的在场理所当然的被他人忽视。于是库娜图逐渐沦一个被剥夺了话语权,处在白人社会等级最底层的廉价劳动力。正是这种弱势处境和边缘地位决定了她的“他者”形态,在无自我的状态下以“他者”的视角和“他者”的立场注视和存在于白人牧场主的生活空间。
普兰·德·拉·巴雷在1673年发表的《优两性平等》中说,男人利用优越的体力去支持他们自己的性别,而女人则因习惯而默认她们的依附地位。库娜图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长期的白人教育,虽教会了她读书识字,却没有教会她如何成为自己的主人,再加上土著女性对家庭概念的惯有认识,使她被牢牢地禁锢在了家庭中,默认了她的“他者”地位。
意外死亡后,休与库娜图并未重修旧好。当休发现她失身之后,非但没有安慰她,反而辱骂道“库娜图,我可怜的库娜图,如果你是条狗,我可能不会那样对你……”⑤。库娜图终于负气出走。失去了她的怀塔利巴,很快陷入破产之中。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说:“她是大地,而男人则是种子;她是水,而他则是火。创造往往被认为是水与火的结合;是温暖和潮湿引起了生命体。太阳是大海的丈夫;太阳和火是男神;大海是母性符号组成的,大量存在的最一般概念之一”⑥。世界上的事物总是辨证的存在着,女性被赋予了一种和大自然一样的神奇魔力—孕育生命,这使作为“他者”的女人也能“充实”的存在,“这种充实感和男人感到的自身的生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⑦。正是这种对照,强化了男人的主体意识,使得他们能透过女人看到自己的位置。对于休,库娜图就是一个肯定其存在的“他者”。而库娜图的出走,意味着对立面的消失,没有外在的反映,没有这个“他者”的存在,休的主体身份自然也就崩塌了。
失去库娜图的牧场,就等于死亡。然而女性的这种生育能力并没有给她们带来独立和权力,男人仍然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她注定要服从于、归属于男人。于是库娜图最后还是回到了牧场,直到死去,她仍不明白休为什么不愿意娶她,最终彻底淹没在
“他者”的泥沼中。
三、结语
库娜图短暂而凄凉的一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充斥着种族歧视和男权压迫的土著世界。土著文化的衰落和对女性的歧视导致了库娜图一步步沦为“他者”的悲剧。这一过程显示出土著人在白人世界里无法获得自我确认的困惑,也表现了土著妇女在等级森严的白人社会中,没有自己的身份和语言。土著人,尤其是土著女性要想在白人世界里有尊严的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出自己身份缺失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努力重塑自己的身份以赢
得自己应该享有的权利。
【注释】
①②阮西湖编,《澳大利亚民族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77页。
③④⑤Prichard, Katharine Susannah,Coornardoo,Melbourne: Australia by the Dominion Press-Hedges&Bell,1975,p.7,7,13。
⑥⑦西蒙·波伏娃著,《第二性》,李强选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第68,70页。
【参考文献】
[1]Prichard, Katharine Susannah,Coornardoo[M].Melbourne: Australia by the Dominion Press-Hedges&Bell,1975。
[2]黄源深,《澳大利亚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4]刘俊,《“他者”的存在和“身份”的追寻—美国华文文学的一种解读》[J].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40卷。
[5]阮西湖,《澳大利亚民族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6]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李强选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
[7]伊丽莎白·赖特(英)著,王文华译,《拉康与后女性主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