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水质工程类课程中的运用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_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质工程类课程是环境工程等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存在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和维持、运用所学原理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欠缺的问题.采用基于建构主义的“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任务设计、任务分析、任务完成和总结评价等过程,改变知识传授式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任务为导向、问题解决为目标、学生为中心的多维互动式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水质工程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学位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构成、组分比例和化学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它是化工、生工、环工、环科及相关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学校国际化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战略之一,应当大力推进课程及专业建设的国际化进程.分析化学(双语)课程体系的建设,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分析化学人才、提高毕业生国际就业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探讨了目前分析化学(双语)课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学位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地学人才,2013年学校成立了创新实验班.创新实验班在大一大二实施学科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加强基础学科理论和技能培养.大二开设基础课综合化学实验.本文就在创新实验班的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中,结合地质大学的特点,开设了以硅酸盐分析为主化学实验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化学素质教育.就课前、课中及课后需要改进的方面等谈谈教学中的体会及分析.
从范旭东先生的“四大信条”出发,按照专业技能、职业态度以及人文素养三个层次,将范旭东精神与高校化学化工专业育人过程结合.通过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联动,合力打造化学化工专业范旭东精神培养与实践的平台.
今年正好是我国建党一百周年,党带领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我们要发扬党性精神,坚持科技创新.作为一名从事兰十年《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的教师,笔者对当前形势下的教学改革也提出了一些看法:第一在课堂上引入思政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第二坚持科技创新,将书本知识与科研前沿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三充分发挥慕课的作用,线上线下教学同时进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位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为了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化工原理课程也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文章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对课程思政与化工原理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索,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大纲和提升教师素养等途径践行了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
《物理化学》课程因公式多、难度大一直成为教学的难点,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新形势下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第一、强调课程思政,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思政教育;第二、坚持科技创新,将科研前沿与书本知识巧妙结合;第三、梳理知识框架,使教学内容条理清晰.通过以上几方面的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培养社会主义优秀的接班人.
高等教育是全面培养我国优秀大学生的重要环节,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是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新工科”背景下,《普通化学》作为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合作精神、历史教育、职业素养及家国情怀等德育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