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语》进行文本细读的策略举隅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泽厚先生在《(论语今读)前言》中有這样一段论述:“……虽然好懂,但毕竟是几千年前的语言文字了,好些地方对生活正急剧变化的今天和明天的年轻读者,已不是那么容易理解。”这“好些地方”正是我们应该细读的地方。
  儒家精神的核心思想是“仁”以及由此而生发的“和”的观念。但是由于《论语》语言的简约,对这些术语并没有详细的阐释,因而细读显得很必要。我在教学中重点进行了两种尝试。一种是对“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章节的细读,一种是对反复多次出现的“仁”及其所在句子的细读。
  一、关于“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即“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很多老师都喜欢这样引证。我以为不妥,如此印证似只在强调个人言论与思想的自由。参考译文也只是简单地翻译成“君子和谐却不同一,小人同一却不和谐”,很抽象,难理解。因而,我们借鉴了周振甫先生在《古代散文十五讲》中对《论语》散文特点的论述,试图引导学生由“和”这一术语的来源找到更具体的理解。于是设计了这样的细读方案:
  第一步,展示两则对此章的解读材料。
  ppt展示杨伯峻《论语译注》对此章节的一段解读:
  “和”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和谐,一定要有水、货、火、酱、醋各种不同的材料才能调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长短、疾徐各种不同的声调才能使乐曲和谐。晏子说:“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以去其否。”因此,史伯也说,“以他平他谓之和。”“同”就不如此,用晏子的話说“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如是也。”
  ppt展示晏子话译文:
  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臣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
  ppt展示李泽厚《论语今读》对此章节的一段解读:
  保持个体的特殊性和独立性才有社会和人际的和谐。虽政治,亦然。“同”……就容易失去或要求消灭这种独立性和差异性。这话今天还很有意思,强求“一致”“一律”“一心”,总没有好结果,“多极”“多元”“多样化”才能发展。
  第二步,阅读12.19章节“季康子问政”内容,分析孔子如何实践“和而不同”的原则。阅读乡愿章节,理解处事中的“和而不同”。
  第三步,结合日常生活,说说“和而不同”的意义。
  综合两则材料,可引导学生读出以下内容。第一层含义:“和”意味着事物多样性的同一,甚至是对立的统一,才能引起物质质变,使食有滋有味,使乐有和谐的声调。第二层含义:晏子将“和”“同”与政治对接,将君臣意见的关系用“和”与“同”来分类,认为臣民应该以“和而不同”的态度来对待统治阶级。孔子接受了这种观念。臣子应用自己正确的意见来纠正君王的错误意见,既强调君王意见的主导性,又要求臣子敢于发表不同意见,这才是在矛盾中寻求“和”,才能政事平和;否则,就是“同”,不利于君王为政。第三层含义:“和而不同”不仅仅是调和君臣意见的政治原则,也是调和人际关系的处事哲学,承认每个个体的差异,而后使差异调和,各得其所。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来谈“和而不同”的例子,则是引导他们能反观自我,观察社会,加深对儒家“和”文化精神的体悟,并在生活中践行这种处事哲学。
  二、关于“仁”
  《论语》一书出现了104次“仁”,《(论语)选读》文本中也出现了37次,我们认为有必要引导学生系统地细读体会“仁”在不同地方出现时不同的用法与含义。
  首先,列出选文中有关“仁”的语句。
  其次,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辨析“仁”的意义和用法差别,分类归纳。通过辨析分类,可以总结出,“仁”主要有“仁德”“仁德的”“推行仁德”这几种意思,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动词。有了这样一个系统的认识,学生在平常阅读或考试中碰到单个句子,就能从这些意义和用法中选择合适的一种代入,以正确理解文句。
  再次,在字面意思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这些句子探究“仁”的具体内涵,分析仁与礼、仁与义、仁与和等的关系。
  通过对“和”“仁”等核心术语的细读,学生才会明白,《论语》各个章节,不是为记言而记言,为记事而记事,它们背后都一以贯之孔子“仁”“和”的核心思想,学生对《论语》的文化内涵感悟才能具备整体性。
  《论语》文本虽“质朴”但非贫瘠枯燥,正如巴尔扎克所言“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表现了最大量的思想”,正是这样的文字特点,呼唤我们对文本进行细读,读出其间的思想,完成文化的探究。我们努力从文本出发,提出一些教学的思考,并把思考化为教学操作,引领着学生向最根本的东西靠拢,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希望更多的同仁能从文本细读入手,以本(文本)为本,寻找到更多的细读方法,进而把握《(论语)选读》文本中体现的儒家“道德”境界与精神气韵。
其他文献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还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要想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兴趣,充分体会到语文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发现语文之美。阅读则是帮助学生发现语文之美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对比之中体会文章语文的形象美,利用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在字斟句酌中体会用词之美,逐步提高学生的审
打开统编本教材七年级上册就,我们发现,统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版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每个单元既有"内容主题",又有"素养主题",写作在单元教学
<正>We present comparisons of the NO_2 regional Chemical Transport Model (CTM) simulations over North- eastern North America during the time period from May to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在生理心理逐渐成熟的年龄,对"爱情"既好奇又迷茫,如果不适时引导,容易误入歧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诸多教学工作者的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当今教育的突破口。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天然的优势。要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创设相应的开放型、发现型等教学模式;培养扩散思维、集中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能力;提高联想和想象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  关键词 :数学教学;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基于散布途径的连续顺序,为垂直地不同类的飞机平行媒介的一个完整的向量放射的转移模型(SOSVRT ) 被开发了。克服集中的计算负担,由截断与一个几何系列散布订单的一种简单近似
开始日期:2015-4-16结束日期:2015-4-18会展地点:北京展览馆承办单位:北京旺旅展览展示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中国低碳产业协会会展类型:化工/能源/环保国家,城市:北京展示范围:一、工业节
写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靠的是学生们长期的语言以及素材方面的积累,若是没有一定量的积累,那么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便会因为论据的缺乏而出现“无话可写”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这对学生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写作的要求一再强调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而通过对现实中存在的人或事进行分析和积累出来的论据才是最具真实性和说服力的。在现代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大背景下,话题以及
混凝土板的裂缝现象常有发生,所以要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已经产生裂缝的楼板采取积极的修复对策。而在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板的裂缝现象也是不可避免,要求我们在现场施
园林景观地面铺装工程能够比较直接的创造出精美的地面景观现象,给人们提供美的视觉享受,能够直接影响园林景观艺术的效果,园林景观铺装能否顺利完成施工对园林景观工程整体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