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教学已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课的制作已经成为众多语文老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然而大多数微课只能用于观看,不具备交互功能。运用Flash软件可以很好地实现微课与学生的交互,从而更好地发挥微课对学生自学的指导作用。另外,如何提高高三复习的效率也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分别从微课的作用与制作理念、学习任务单对于翻转课堂的重要性及其设计的方法、翻转课堂教学中活动的组织以及高三复习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高三复习
曾几何时,翻转课堂于笔者而言,还仅仅是一个“传说”,笔者不曾见过它的真实面目,更谈不上对它深入的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笔者学会了运用Flash、After Effects等软件进行微课的制作,慢慢地揭开了“翻转课堂”的神秘面纱,并通过对高三复习课教学模式的不断思考与探索,逐步改变了自己对复习课传统而落后的认知。
一、微课之“微”,乃“知著”之微
微课,其特点在于微,也就是时间短、内容精,它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程,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虽“微”,却包含着大学问,发挥着大作用。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微”而知“著”也。
微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承担着“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也就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传统课堂上由老师所传授知识的习得。由于此过程缺少教师监督,因此微课的设计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做到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等。
微课之用,不在于“授业”,而在于“诱思”与“解惑”。因此在微课中,无论知识的讲解、方法的指导,还是能力的提升,都应有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作为背景,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不能直接呈现结论。运用Flash软件的交互功能可以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设计成简单的选择题,学生在学习微课时,不再是被动地“看”和“听”,而是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与教师思维过程的同步,从而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提高其自学的效率。
二、學习任务单,重在“检测”与“反馈”
翻转课堂的活动主要在于微课设计,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通过学习任务单去了解。因此,要科学地设置学习任务单,以此作为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纽带,否则将会降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学习任务单绝不是将简单罗列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题,否则,这样的任务单没有任何的意义。另外,任务单的设计应该着力于“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知识习得的结果,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去设计课堂活动,去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设置有两种方案:一是承接微课情境,延续其问题设置的思路,进一步挖掘情境的问题价值;二是设置与微课中情境相似的新情境,迁移运用到已形成的思维过程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能较好地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微课内容,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完成任务单并非最终目的,重点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到问题。任务单的分析结果不应只是定性的问题描述,还应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级细化,并定量统计,从而为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提供更直观、更准确的依据。
三、翻转课堂,在活动中实现“知识内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微课制作最为关键,但如何支配因教学重构而多出的课堂时间,才是翻转课堂真正的问题所在。
翻转课堂要求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为学生导师,而学生应突出其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还必须对学生家长做好宣传,让其理解并支持新的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中,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能力的提升及情感的升华。课堂活动首先要求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实施,而情境的设置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必须是真实的情境,虚构的情境可能存在科学性差的问题,且不利于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的、一般性的方法和思路;(2)情境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依据教学目标去进行选择、设置;(3)情境贴近生活,最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教学内容生活化,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4)高三复习课的情境设置应尽量贴近高考的要求,还可以直接运用高考题中的情境或对高考题进行适当的调整、改编。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地讨论,充分地交流,最好是根据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分好学习小组(注意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让学生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发扬学生的协作精神,解决问题并生成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对任务单完成较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由于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的成果一般较为发散,因此教师要进行恰当的点评,适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以简洁而规范的语言表述,或是课前制作好的一段总结性微课视频,总之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约束或规范,做到既能“放”亦能“收”。
四、复习,“回归”教学的本源——课程
复习,并非简单的“重复学习”,也并非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梳理,更不是讲资料、教模板、采用题海战术等。我们不能满足于从教学环节的层面去应付复习,而应该从整个中学语文课程的视野去审视复习。
首先,复习要立足完善认知的知识结构。复习之目的,是帮助学生把握已学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对相关知识的宏观的、本质的认识,这也是运用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关键。但完善知识结构,并非将知识结构展示给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必须是学生通过有效复习而实现的自我建构,而这又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去引导。基于此目的,教师需要对课标进行深入剖析,从知识结构的要求出发,建构课标群系,如学习古代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点,就需要制作主题、形象、技巧、体裁等方面的微课群,并以此为基础,对整个中学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据此设置恰当而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其次,复习要立足应对高考的解题训练。复习的最现实目的,是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因此,在形成了必要的知识结构以后,就要在课堂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在复习具体的知识点时,选择一些针对该知识点的高考题,也可以是在某一知识群复习结束后,选择相应的综合性较强的高考题,还可以是在一个阶段的复习后,进行一次高考题组的专题训练课。总之,高考题的训练应该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规范化描述、讨论、质疑、补充并最终形成较完整且符合高考答题要求的模式,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形成。
最后,复习要立足培养并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并把它作为新时期中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学习学科素养相关的理论,努力将学科素养的培育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深入挖掘中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责任编辑:丁 蔚
关键词:微课 翻转课堂 高三复习
曾几何时,翻转课堂于笔者而言,还仅仅是一个“传说”,笔者不曾见过它的真实面目,更谈不上对它深入的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笔者学会了运用Flash、After Effects等软件进行微课的制作,慢慢地揭开了“翻转课堂”的神秘面纱,并通过对高三复习课教学模式的不断思考与探索,逐步改变了自己对复习课传统而落后的认知。
一、微课之“微”,乃“知著”之微
微课,其特点在于微,也就是时间短、内容精,它是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微”课程,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展开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虽“微”,却包含着大学问,发挥着大作用。正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见“微”而知“著”也。
微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承担着“信息传递”的重要功能,也就是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完成传统课堂上由老师所传授知识的习得。由于此过程缺少教师监督,因此微课的设计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做到声情并茂、形象生动等。
微课之用,不在于“授业”,而在于“诱思”与“解惑”。因此在微课中,无论知识的讲解、方法的指导,还是能力的提升,都应有恰如其分的问题情境作为背景,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不能直接呈现结论。运用Flash软件的交互功能可以很好地达成这一目标,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设计成简单的选择题,学生在学习微课时,不再是被动地“看”和“听”,而是能通过简单的操作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与教师思维过程的同步,从而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去,提高其自学的效率。
二、學习任务单,重在“检测”与“反馈”
翻转课堂的活动主要在于微课设计,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而学生的学习情况,需要通过学习任务单去了解。因此,要科学地设置学习任务单,以此作为微课与翻转课堂的纽带,否则将会降低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学习任务单绝不是将简单罗列的知识点设计成填空题,否则,这样的任务单没有任何的意义。另外,任务单的设计应该着力于“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知识习得的结果,这样才能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去设计课堂活动,去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任务单中的问题设置有两种方案:一是承接微课情境,延续其问题设置的思路,进一步挖掘情境的问题价值;二是设置与微课中情境相似的新情境,迁移运用到已形成的思维过程去解决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设置,不仅能较好地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学会了微课内容,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完成任务单并非最终目的,重点是通过分析学生的完成情况找到问题。任务单的分析结果不应只是定性的问题描述,还应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级细化,并定量统计,从而为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提供更直观、更准确的依据。
三、翻转课堂,在活动中实现“知识内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微课制作最为关键,但如何支配因教学重构而多出的课堂时间,才是翻转课堂真正的问题所在。
翻转课堂要求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从传统的圣人角色转变为学生导师,而学生应突出其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还必须对学生家长做好宣传,让其理解并支持新的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中,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能力的提升及情感的升华。课堂活动首先要求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实施,而情境的设置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必须是真实的情境,虚构的情境可能存在科学性差的问题,且不利于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正确的、一般性的方法和思路;(2)情境的设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依据教学目标去进行选择、设置;(3)情境贴近生活,最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教学内容生活化,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4)高三复习课的情境设置应尽量贴近高考的要求,还可以直接运用高考题中的情境或对高考题进行适当的调整、改编。
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地讨论,充分地交流,最好是根据任务单的完成情况分好学习小组(注意小组成员的合理搭配),让学生在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发扬学生的协作精神,解决问题并生成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对任务单完成较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由于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的成果一般较为发散,因此教师要进行恰当的点评,适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以简洁而规范的语言表述,或是课前制作好的一段总结性微课视频,总之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当的约束或规范,做到既能“放”亦能“收”。
四、复习,“回归”教学的本源——课程
复习,并非简单的“重复学习”,也并非对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和梳理,更不是讲资料、教模板、采用题海战术等。我们不能满足于从教学环节的层面去应付复习,而应该从整个中学语文课程的视野去审视复习。
首先,复习要立足完善认知的知识结构。复习之目的,是帮助学生把握已学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对相关知识的宏观的、本质的认识,这也是运用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关键。但完善知识结构,并非将知识结构展示给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必须是学生通过有效复习而实现的自我建构,而这又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去引导。基于此目的,教师需要对课标进行深入剖析,从知识结构的要求出发,建构课标群系,如学习古代诗歌鉴赏方面的知识点,就需要制作主题、形象、技巧、体裁等方面的微课群,并以此为基础,对整个中学语文课程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据此设置恰当而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探索,从而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其次,复习要立足应对高考的解题训练。复习的最现实目的,是提高学生应对高考的能力。因此,在形成了必要的知识结构以后,就要在课堂活动中去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练习的形式可以是在复习具体的知识点时,选择一些针对该知识点的高考题,也可以是在某一知识群复习结束后,选择相应的综合性较强的高考题,还可以是在一个阶段的复习后,进行一次高考题组的专题训练课。总之,高考题的训练应该贯穿于复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规范化描述、讨论、质疑、补充并最终形成较完整且符合高考答题要求的模式,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形成。
最后,复习要立足培养并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并把它作为新时期中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学习学科素养相关的理论,努力将学科素养的培育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深入挖掘中学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