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已不是容颜的留影,而是灵魂的肖像”
展厅里静悄悄的,人们凝望着那一张张黑白肖像:亚当、夏娃、亚伯、大卫、撒母耳、马利亚……冯君蓝以普通人为模特拍摄的这些《圣经》人物形象,脸上却有种神性的光芒。
“一个冬日的早晨,我百无聊赖地坐在教会外面的院子里,光线刚好,我抬头晒太阳,注意到空气中飘舞着很多灰尘,它们在日光映照下闪耀,忽然间就很感动,连这细小的微尘都可以反射光照,我们人也都是些纤尘,虽然微贱粗鄙,但在某个生命时刻,我们也能或多或少反射上帝的荣光,我们都是被光照的微尘。”
熟悉冯君蓝的人都称他“阿蓝牧师”,这位台湾摄影师的正职是基督教会的神职人员,照片里的模特都是他的教友,拍摄地点就在他们教会楼上租来的工作室。
冯君蓝惟一的摄影专业教育来自二十多年前摄影家阮义忠面向公众开设的12节“当代摄影大师与黑白暗房技巧班”。阮义忠回忆多年后与学生们重逢:“聚会那天比我早到的学生只有一位,那就是外形一直比作品让我有印象的冯君蓝。打从21年前来报名上课时,他就是布衣棉裤、长发披肩,再加上体形削瘦、气色欠佳,每次都让我觉得他好像处于半饥饿状态。当时的他虽还不到三十,整个人看起来却像老了十几岁。这么多年过了,岁月在我和其他学生身上都明显地刻下了痕迹,他却还是当年模样,看起来反而比实际的半百年轻。”
那次聚会结束前,冯君蓝提及自己有8张作品正在隔壁一个联展中展出,想请阮老师指教。那是一小段只容错身而过的走廊,一边是老式的木框窗户,一边是陈旧的泥灰墙。这组《微尘圣像》每幅一米多长,两面各挂四幅肖像,照片里的八双明眸直透心灵底层,立刻就把阮义忠震住了——“那已不是容颜的留影,而是灵魂的肖像。”
鲜少推荐摄影师的阮义忠主动为其撰写评论:“这是我多年来在华人世界看过最有深度的作品之一……冯君蓝的作品透过一张张脸孔传达了赤子的无邪、性灵的纯净、宿命的枷锁、探索的迷惘、救赎的渴求、悔悟的了然以及信仰的坚贞。”
一台用了20年的尼康FM2、一个标准镜头、一块反光板、一扇垂挂着窗帘调节自然光进入的大窗,这些简单元素构成了冯君蓝的光影创作条件。他谦逊地表示,自己的艺术天分是上帝的给予,而这个才能是为了替人类本具的灵性显影、是一种感化他人的奉献。
作为牧师,冯君蓝平日里带查经、关怀人、牧养教会。拿起相机拍摄人物肖像,只为表达《圣经》的宇宙观和人观。“《微尘圣像》一系列肖像摄影,可以看成是单张的戏剧,我找到一个模特,不是为了帮他拍肖像,而是让他出演一个角色。”
每当冯君蓝透过相机观看模特,世俗的美丑观念远远退后,他看到的是独一无二、不可思议的形象:人的局限性与超自然性纠缠交叠,映于眼前。
冯君蓝1961年生于香港,3岁时随宣教士父亲来到嘉义开拓教会,从此在台湾落脚。他自幼喜欢美术,1979年进入协和工商美工科。“我念高职的时候,常常需要买绘画材料,但总觉得跟我父亲拿钱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所以一直在外打工,每天放学到一个电工厂焊接电路板,一小时两块钱,就这样赚取材料费,但到创作毕业作品时需要的钱就多一点,老师说,跟你们父母商量下,每人回去拿五千块,那我就跟父亲说,你方便给我三千块吗?我记得父亲那天就从口袋里拿出五百块,我心里觉得很屈辱,就跟他讲,不用!他说你肯定?我说我肯定,他就把五百块钱也拿回去了。当时眼泪都快飙出来了,暗地里就想骂他混账,后来我帮好多同学当枪手做作品,问他们换取材料,最终还是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了。直到父亲过世,追思礼拜上他原先牧养的学生跟我说,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缴不起学费打算退学,是我父亲帮他们缴了学费,那其实就是当年我快毕业的时候,这事连我母亲都不知道,我知道后觉得挺骄傲的,父亲是个真实的基督徒,他不是没有缺点,但他很努力、挣扎着实践基督的教导,这是他留给我最大的资产。”
自职校毕业后,冯君蓝进入了平面广告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做广告其实就是接一个个case,卖一段时间给别人,服务你的业主,后来有段时间还做房地产广告,收入是好,但我真觉得像是一个出卖的过程,我写广告文案所要卖的东西是我不认同的,我试图在里面加入些人文元素,但业主不欢迎:这是个商业行为,你要做得霸气点,那么风雅做什么?所以我不是很开心,有段时间收入相当不错,但收入跟快不快乐其实是两回事,签了个合同等于为了一笔钱而卖命,后来导致家里也出了问题。”
“父亲临终前提醒我,你十多岁时立过志要做传道人,还记得吗?我说当然记得,但我觉得自己不配,当时我都三十多岁了,如果要念神学院,我至少得念7年书。我觉得自己年纪好像也大了,来不及了。父亲就回了我一句:你任何时候兑现跟上帝的承诺都不会太迟。他走之后,这个话就在我心里很难太平。后来我半工半读开始念神学院,设计工作也做,但不接商业性的项目了,我接了个台北原住民博物馆的工作,给他们设计些展览,有时给基督教出版社的书籍设计封面,偶尔也靠摄影比赛的奖金等等,就这样念了7年书,最终成为了传道人。”
2006年,冯君蓝在台北士林创建有福堂,成为传道人后,他开始陆续展开《微尘圣像》的拍摄,选取教会里的普通信徒作为模特,或是拍摄《圣经》历史人物,或是根据《圣经》章节定下主题。
“摄影比较容易让一个人谦卑,因为它让你承认这不是我创造的。我拍摄一个对象,我永远知道这个对象先于这个作品,已然在彼,我纯粹是个观察者,只是选了个角度,用某种特别的方式把我对它的感受呈现出来,我从我的拍摄对象那里学到很多,其实,我本身首先是个领受者。” 从信仰重新抵达艺术的冯君蓝,对艺术创作本身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当代的艺术,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种堕落,它变成了信仰的替代物,因为它跟性灵有关,我用这个来安抚内在对于超越性灵的需要。”
《主的使女》是冯君蓝所有作品中他本人最珍爱的一张照片,严格来说,这是他为台湾排湾族福音歌手郭晓雯拍摄的一张遗照。“晓雯姊妹怀孕初期查出罹患直肠癌,医生要她立即拿掉孩子以利抗癌。经过一番天人交战,她祷告后告诉医生,我想不出母亲为了自保而牺牲自己孩子的道理,所以我没法答应。最终她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坚持保全胎儿。怀孕期间她吃足了苦头,肚子越来越大,挤压肿瘤,期间出现两次血崩,但她拒绝服用止痛药,最后产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但由于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癌细胞扩散,后来她陆续拿掉了多个器官,最后医生甚至要做一个网子,把她上半身的各个器官托住,因为整个下腹已经空掉了,就这样挣扎了近三年,最终没有办法。她离世前一周,她先生打电话给我,说她看过我之前拍的照片,问我愿不愿意为她拍一幅照片,她要把这个照片给先生和孩子留作纪念,也作为她基督徒这个身份的一个告白。我那天其实很慌张,就借了一口钟,拍照时随便拨了个时间挂上去,然后把教堂的烛台拿来点上蜡烛,她先生把她抱在座位上,我很怕她会摔下来,她发现我很紧张,无比温柔地安抚我:‘牧师,你不要紧张,你知道我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所以我拜托你,没有拍到你满意的照片之前,请你不要停,我一定配合,今天是我先生的生日,这是我可以留给他的最后的礼物。’拍的过程我几乎要掉泪,我觉得她非常美,拍完我送她回去,她坐在车上,眼睛都张不开了,她就笑:‘牧师,你知道我今年33岁,作为一个女人,我嫁给了爱我的男人,也是我深爱的男人,作为妻子的同时,我还成为了母亲,我给了孩子我所能给的,我的人生非常完整,我没有遗憾,我知道我要去哪里,我会回到上帝那里,我也不害怕。谢谢你,这个下午我非常快乐。’拍完第二天黄昏她就陷入昏迷,5天后就走了,走时早上8点多,恰恰是照片上钟定格的这个时间。镜头前的晓雯俨然是名圣徒,向人们见证了,爱更胜于求生,爱比死更坚强。”
冯君蓝拍摄的黑白肖像精致柔和,有种迷人的复古气息,他坦言自己偏爱老照片。“我个人很喜欢老照片,它常常让人感觉那不只是瞬间,有种想要突破时间限制的特别魅力,同时也让它产生一种比较庄严的姿态,让人想起西方的古典绘画。黑白其实算是一种抽象,它抽离了色彩,更让人联想起那个精神面,你看它是具象的,但它好像又不完全是具象的,就有这样的效果。”
“只是随着摄影日新月异的发展,此现代召魂术的神秘面纱也随之层层剥落。全家每年上一次照相馆,以取得难能可贵的一幅全家福相片的仪式经验,已经被一卷36张的廉价软片、一小时快速冲印店,以至一张记忆卡可容纳成百计的影像所取代。若说上帝以其自身的形象造人,因而使人负载上帝的形象,则这些大量的科技影像所呈现出来的,除了现代人对生命的漫不经心,剩下来的就只是一毁损、稀薄的上帝形象。”
(实习记者高伊琛协助整理录音)
灵魂的肖像
展厅里静悄悄的,人们凝望着那一张张黑白肖像:亚当、夏娃、亚伯、大卫、撒母耳、马利亚……冯君蓝以普通人为模特拍摄的这些《圣经》人物形象,脸上却有种神性的光芒。
“一个冬日的早晨,我百无聊赖地坐在教会外面的院子里,光线刚好,我抬头晒太阳,注意到空气中飘舞着很多灰尘,它们在日光映照下闪耀,忽然间就很感动,连这细小的微尘都可以反射光照,我们人也都是些纤尘,虽然微贱粗鄙,但在某个生命时刻,我们也能或多或少反射上帝的荣光,我们都是被光照的微尘。”
熟悉冯君蓝的人都称他“阿蓝牧师”,这位台湾摄影师的正职是基督教会的神职人员,照片里的模特都是他的教友,拍摄地点就在他们教会楼上租来的工作室。
冯君蓝惟一的摄影专业教育来自二十多年前摄影家阮义忠面向公众开设的12节“当代摄影大师与黑白暗房技巧班”。阮义忠回忆多年后与学生们重逢:“聚会那天比我早到的学生只有一位,那就是外形一直比作品让我有印象的冯君蓝。打从21年前来报名上课时,他就是布衣棉裤、长发披肩,再加上体形削瘦、气色欠佳,每次都让我觉得他好像处于半饥饿状态。当时的他虽还不到三十,整个人看起来却像老了十几岁。这么多年过了,岁月在我和其他学生身上都明显地刻下了痕迹,他却还是当年模样,看起来反而比实际的半百年轻。”
那次聚会结束前,冯君蓝提及自己有8张作品正在隔壁一个联展中展出,想请阮老师指教。那是一小段只容错身而过的走廊,一边是老式的木框窗户,一边是陈旧的泥灰墙。这组《微尘圣像》每幅一米多长,两面各挂四幅肖像,照片里的八双明眸直透心灵底层,立刻就把阮义忠震住了——“那已不是容颜的留影,而是灵魂的肖像。”
鲜少推荐摄影师的阮义忠主动为其撰写评论:“这是我多年来在华人世界看过最有深度的作品之一……冯君蓝的作品透过一张张脸孔传达了赤子的无邪、性灵的纯净、宿命的枷锁、探索的迷惘、救赎的渴求、悔悟的了然以及信仰的坚贞。”
一台用了20年的尼康FM2、一个标准镜头、一块反光板、一扇垂挂着窗帘调节自然光进入的大窗,这些简单元素构成了冯君蓝的光影创作条件。他谦逊地表示,自己的艺术天分是上帝的给予,而这个才能是为了替人类本具的灵性显影、是一种感化他人的奉献。
作为牧师,冯君蓝平日里带查经、关怀人、牧养教会。拿起相机拍摄人物肖像,只为表达《圣经》的宇宙观和人观。“《微尘圣像》一系列肖像摄影,可以看成是单张的戏剧,我找到一个模特,不是为了帮他拍肖像,而是让他出演一个角色。”
每当冯君蓝透过相机观看模特,世俗的美丑观念远远退后,他看到的是独一无二、不可思议的形象:人的局限性与超自然性纠缠交叠,映于眼前。
如父如子,摄影让人谦卑
冯君蓝1961年生于香港,3岁时随宣教士父亲来到嘉义开拓教会,从此在台湾落脚。他自幼喜欢美术,1979年进入协和工商美工科。“我念高职的时候,常常需要买绘画材料,但总觉得跟我父亲拿钱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所以一直在外打工,每天放学到一个电工厂焊接电路板,一小时两块钱,就这样赚取材料费,但到创作毕业作品时需要的钱就多一点,老师说,跟你们父母商量下,每人回去拿五千块,那我就跟父亲说,你方便给我三千块吗?我记得父亲那天就从口袋里拿出五百块,我心里觉得很屈辱,就跟他讲,不用!他说你肯定?我说我肯定,他就把五百块钱也拿回去了。当时眼泪都快飙出来了,暗地里就想骂他混账,后来我帮好多同学当枪手做作品,问他们换取材料,最终还是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了。直到父亲过世,追思礼拜上他原先牧养的学生跟我说,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缴不起学费打算退学,是我父亲帮他们缴了学费,那其实就是当年我快毕业的时候,这事连我母亲都不知道,我知道后觉得挺骄傲的,父亲是个真实的基督徒,他不是没有缺点,但他很努力、挣扎着实践基督的教导,这是他留给我最大的资产。”
自职校毕业后,冯君蓝进入了平面广告公司从事设计工作。“做广告其实就是接一个个case,卖一段时间给别人,服务你的业主,后来有段时间还做房地产广告,收入是好,但我真觉得像是一个出卖的过程,我写广告文案所要卖的东西是我不认同的,我试图在里面加入些人文元素,但业主不欢迎:这是个商业行为,你要做得霸气点,那么风雅做什么?所以我不是很开心,有段时间收入相当不错,但收入跟快不快乐其实是两回事,签了个合同等于为了一笔钱而卖命,后来导致家里也出了问题。”
“父亲临终前提醒我,你十多岁时立过志要做传道人,还记得吗?我说当然记得,但我觉得自己不配,当时我都三十多岁了,如果要念神学院,我至少得念7年书。我觉得自己年纪好像也大了,来不及了。父亲就回了我一句:你任何时候兑现跟上帝的承诺都不会太迟。他走之后,这个话就在我心里很难太平。后来我半工半读开始念神学院,设计工作也做,但不接商业性的项目了,我接了个台北原住民博物馆的工作,给他们设计些展览,有时给基督教出版社的书籍设计封面,偶尔也靠摄影比赛的奖金等等,就这样念了7年书,最终成为了传道人。”
2006年,冯君蓝在台北士林创建有福堂,成为传道人后,他开始陆续展开《微尘圣像》的拍摄,选取教会里的普通信徒作为模特,或是拍摄《圣经》历史人物,或是根据《圣经》章节定下主题。
“摄影比较容易让一个人谦卑,因为它让你承认这不是我创造的。我拍摄一个对象,我永远知道这个对象先于这个作品,已然在彼,我纯粹是个观察者,只是选了个角度,用某种特别的方式把我对它的感受呈现出来,我从我的拍摄对象那里学到很多,其实,我本身首先是个领受者。” 从信仰重新抵达艺术的冯君蓝,对艺术创作本身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当代的艺术,就其本质而言,乃是一种堕落,它变成了信仰的替代物,因为它跟性灵有关,我用这个来安抚内在对于超越性灵的需要。”
爱比死更坚强
《主的使女》是冯君蓝所有作品中他本人最珍爱的一张照片,严格来说,这是他为台湾排湾族福音歌手郭晓雯拍摄的一张遗照。“晓雯姊妹怀孕初期查出罹患直肠癌,医生要她立即拿掉孩子以利抗癌。经过一番天人交战,她祷告后告诉医生,我想不出母亲为了自保而牺牲自己孩子的道理,所以我没法答应。最终她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坚持保全胎儿。怀孕期间她吃足了苦头,肚子越来越大,挤压肿瘤,期间出现两次血崩,但她拒绝服用止痛药,最后产下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但由于错失最佳治疗时机,癌细胞扩散,后来她陆续拿掉了多个器官,最后医生甚至要做一个网子,把她上半身的各个器官托住,因为整个下腹已经空掉了,就这样挣扎了近三年,最终没有办法。她离世前一周,她先生打电话给我,说她看过我之前拍的照片,问我愿不愿意为她拍一幅照片,她要把这个照片给先生和孩子留作纪念,也作为她基督徒这个身份的一个告白。我那天其实很慌张,就借了一口钟,拍照时随便拨了个时间挂上去,然后把教堂的烛台拿来点上蜡烛,她先生把她抱在座位上,我很怕她会摔下来,她发现我很紧张,无比温柔地安抚我:‘牧师,你不要紧张,你知道我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所以我拜托你,没有拍到你满意的照片之前,请你不要停,我一定配合,今天是我先生的生日,这是我可以留给他的最后的礼物。’拍的过程我几乎要掉泪,我觉得她非常美,拍完我送她回去,她坐在车上,眼睛都张不开了,她就笑:‘牧师,你知道我今年33岁,作为一个女人,我嫁给了爱我的男人,也是我深爱的男人,作为妻子的同时,我还成为了母亲,我给了孩子我所能给的,我的人生非常完整,我没有遗憾,我知道我要去哪里,我会回到上帝那里,我也不害怕。谢谢你,这个下午我非常快乐。’拍完第二天黄昏她就陷入昏迷,5天后就走了,走时早上8点多,恰恰是照片上钟定格的这个时间。镜头前的晓雯俨然是名圣徒,向人们见证了,爱更胜于求生,爱比死更坚强。”
冯君蓝拍摄的黑白肖像精致柔和,有种迷人的复古气息,他坦言自己偏爱老照片。“我个人很喜欢老照片,它常常让人感觉那不只是瞬间,有种想要突破时间限制的特别魅力,同时也让它产生一种比较庄严的姿态,让人想起西方的古典绘画。黑白其实算是一种抽象,它抽离了色彩,更让人联想起那个精神面,你看它是具象的,但它好像又不完全是具象的,就有这样的效果。”
“只是随着摄影日新月异的发展,此现代召魂术的神秘面纱也随之层层剥落。全家每年上一次照相馆,以取得难能可贵的一幅全家福相片的仪式经验,已经被一卷36张的廉价软片、一小时快速冲印店,以至一张记忆卡可容纳成百计的影像所取代。若说上帝以其自身的形象造人,因而使人负载上帝的形象,则这些大量的科技影像所呈现出来的,除了现代人对生命的漫不经心,剩下来的就只是一毁损、稀薄的上帝形象。”
(实习记者高伊琛协助整理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