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有一位诗人曾这样概括过散文表现生活的艺术特点:“一粒沙一个世界,一朵花一个天堂。”陆蠡的散文《囚绿记》正是体现了这样的特点。读《囚绿记》能使我们享受到绿色天堂里的欢快和喜悦,一种生命﹑希望之树常绿的审美感,一种不怕挫折、执著、向上的激情。这是绿的呼唤。
《囚绿记》是现代优秀的散文作家陆蠡1938年在上海“孤岛”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借物抒情,以小见大。全文没有故事,只是记叙了作者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精神。满怀爱国激情的作者,正是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而联想起被“幽囚”的常春藤吧。因此他写下了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念、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熔铸在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忆述当中。
《囚绿记》没有华丽、热烈的文辞,也没有激越飞扬的感情浪漫。它的动人在真切与平易之中。生动细致的描写交织着渗透其中的感情细流,撰写出绿叶上一首动人的诗。散文开卷,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苦夏,蛰居于斗室。而这“高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环境给人一种心理上的窒息感、炎热感。突然,作者笔锋一转,为我们在狭小、简陋的天地里,打开了通向绿色天堂的窗户:“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于是“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喜悦而满足”驱散了窒息与炎热,而“我”也在一片绿影里找到了“生命”、“希望”、“安慰”、“快乐”,它滋润了一颗等焦了的心,情不自禁对“绿”发出了赞叹。感情的波纹随着徐舒的描述荡开,使我们在平易中感受到作者急切的“恋绿”之情,急于去寻觅“恋绿”的真谛。
看来“恋绿”的缘由并不复杂,“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绿”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我望着这小圆洞”外的常春藤,犹如找到了生活中的伴友,心里充满着“爱和幸福”。一切孤独、困倦和不快都抛到九霄云外了。然而,散文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只是向我们表明“恋绿”的理由,而是真实、形象地为我们展开了“恋绿”情怀里的行动和心理变化过程。很自然地把我们引进了绿的世界,和作者一起开始了与绿叶的对话。
人何以与自然界的植物进行交流呢?作家的写法既高明又朴实,一个平平常常的“看”字,却写得那样有情致:每天望着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卷须,攀缘绳索;看它怎样长出嫩叶,变青,变老;看它纤细的脉络、芽儿……接着是妙手偶得的一个“牵”字;由于爱绿叶,爱这代表生命的常春藤,忍不住从窗玻璃的空隙中把两支浆液丰富的柔条引进了房。他爱绿至极,即使它不了解自己的爱抚和善意,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但仍固执地还要“囚系住它”。在“看”和“牵”的行动变化中蕴含着作者深沉、真切的感情层次,而这种情感又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意念和审美追求。
常春藤的枝条垂在案前了,按说文章到此也颇有一番境界和诗意了。然而,作者的心和寓于绿叶的感受又在下文得到质的飞跃:“幽囚的‘绿’,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来的方向。”来自细微观察的发现是客观生活中的真实,我们不由得为作家的细心所动。这些描写,为表现青藤的性格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青藤形象跃然纸上。但更动人的是他从没有把绿叶当作冷漠的自然对象,而赋予它人的活力,视它为自己感情交流的“囚友”。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孤独、郁闷的“我”就是在“幽囚”的“绿友”“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生命力里得到解脱并激起去认识生活,追求生活的信念。
散文不长,仅二千来字,但作者娓娓道来的“我的绿友”却给人无穷的魅力,朴实无华不甘禁锢执著向前的绿叶,有着其独到的审美价值和感召力。散文写作的视野仅斗室之外的尺幅之内,作者经过深入细致的描写,使散文反映的审美意义却非同一般。文章中只有点滴文字显现那是个黑暗的年代——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句点明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使故事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如烛炬点亮全篇,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即我们在作者恋绿——囚绿——思绿的行文变化中,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的所思、所爱、所憎、所求,完完全全地了解了那个黑暗的年代。散文中那个“囚人”所居的那个环境是个富有深刻含义的典型环境,如果离开这个典型环境,那么“我”和“绿叶”的对话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文章的主题没有现在这样的深度。
总之,陆蠡的《囚绿记》使我们看到了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美好心灵,以及在这种追求下他那善良的个性和朴实、亲切的文风。对今天的我们在挫折面前具有一定的感召力,这就是绿的呼唤。
《囚绿记》是现代优秀的散文作家陆蠡1938年在上海“孤岛”创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借物抒情,以小见大。全文没有故事,只是记叙了作者旅居古都北平,选定可以看到绿色的房间和“囚绿”、“放绿”这样几个很小的生活细节,通过深入挖掘于平淡中包藏深邃的意蕴和丰富的哲理,在常见的绿色中凝聚了自己的情感和民族精神。满怀爱国激情的作者,正是从忧虑祖国大好河山的沦亡,而联想起被“幽囚”的常春藤吧。因此他写下了本文,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并借“有一天”重见常春藤的期望,祈祝沦亡的祖国河山早日获得解放。他的眷念、他的感叹、他的祈祝,完全寄寓在对常春藤的深情怀念里,熔铸在层次分明、波澜起伏的忆述当中。
《囚绿记》没有华丽、热烈的文辞,也没有激越飞扬的感情浪漫。它的动人在真切与平易之中。生动细致的描写交织着渗透其中的感情细流,撰写出绿叶上一首动人的诗。散文开卷,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苦夏,蛰居于斗室。而这“高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环境给人一种心理上的窒息感、炎热感。突然,作者笔锋一转,为我们在狭小、简陋的天地里,打开了通向绿色天堂的窗户:“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于是“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喜悦而满足”驱散了窒息与炎热,而“我”也在一片绿影里找到了“生命”、“希望”、“安慰”、“快乐”,它滋润了一颗等焦了的心,情不自禁对“绿”发出了赞叹。感情的波纹随着徐舒的描述荡开,使我们在平易中感受到作者急切的“恋绿”之情,急于去寻觅“恋绿”的真谛。
看来“恋绿”的缘由并不复杂,“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绿”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我望着这小圆洞”外的常春藤,犹如找到了生活中的伴友,心里充满着“爱和幸福”。一切孤独、困倦和不快都抛到九霄云外了。然而,散文的成功之处,不在于只是向我们表明“恋绿”的理由,而是真实、形象地为我们展开了“恋绿”情怀里的行动和心理变化过程。很自然地把我们引进了绿的世界,和作者一起开始了与绿叶的对话。
人何以与自然界的植物进行交流呢?作家的写法既高明又朴实,一个平平常常的“看”字,却写得那样有情致:每天望着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卷须,攀缘绳索;看它怎样长出嫩叶,变青,变老;看它纤细的脉络、芽儿……接着是妙手偶得的一个“牵”字;由于爱绿叶,爱这代表生命的常春藤,忍不住从窗玻璃的空隙中把两支浆液丰富的柔条引进了房。他爱绿至极,即使它不了解自己的爱抚和善意,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但仍固执地还要“囚系住它”。在“看”和“牵”的行动变化中蕴含着作者深沉、真切的感情层次,而这种情感又强烈地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意念和审美追求。
常春藤的枝条垂在案前了,按说文章到此也颇有一番境界和诗意了。然而,作者的心和寓于绿叶的感受又在下文得到质的飞跃:“幽囚的‘绿’,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来的方向。”来自细微观察的发现是客观生活中的真实,我们不由得为作家的细心所动。这些描写,为表现青藤的性格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青藤形象跃然纸上。但更动人的是他从没有把绿叶当作冷漠的自然对象,而赋予它人的活力,视它为自己感情交流的“囚友”。在“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孤独、郁闷的“我”就是在“幽囚”的“绿友”“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生命力里得到解脱并激起去认识生活,追求生活的信念。
散文不长,仅二千来字,但作者娓娓道来的“我的绿友”却给人无穷的魅力,朴实无华不甘禁锢执著向前的绿叶,有着其独到的审美价值和感召力。散文写作的视野仅斗室之外的尺幅之内,作者经过深入细致的描写,使散文反映的审美意义却非同一般。文章中只有点滴文字显现那是个黑暗的年代——卢沟桥事件发生了,这一句点明了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使故事具有了鲜明的现实感和深刻的思想性,如烛炬点亮全篇,突出了文章的主题。即我们在作者恋绿——囚绿——思绿的行文变化中,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的所思、所爱、所憎、所求,完完全全地了解了那个黑暗的年代。散文中那个“囚人”所居的那个环境是个富有深刻含义的典型环境,如果离开这个典型环境,那么“我”和“绿叶”的对话只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创新,文章的主题没有现在这样的深度。
总之,陆蠡的《囚绿记》使我们看到了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美好心灵,以及在这种追求下他那善良的个性和朴实、亲切的文风。对今天的我们在挫折面前具有一定的感召力,这就是绿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