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8月3日上午,闻名遐迩的中國雕刻之乡福建省惠安,迎来了“磊艺缘”第四届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的开营活动。创作营由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惠安雕刻研究会协办,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承办,活动为期15天。炎热的盛夏阻挡不住大家的热情,来自各地的艺术家、领导、企业代表、新闻媒体以及各地艺术爱好者齐聚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与会到场的嘉宾有:中國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先生、中國西部美术馆馆长著名画家江舟先生、辽宁省雕塑协会会长著名雕塑家刘毅教授、泉州市城镇集团工业联合社党组成员副主任蔡文雄先生、副调研员黄辉鹏先生、惠安县人大主任曾玉山先生、惠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许贞丽女士、惠安县政协主席蔡荣清先生、惠安县政协副主席陈锦满先生、县人火调研员康丽红女士、惠安县商会会长蒋细宗先生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惠安县直属有关部门、东岭镇、涂寨镇、惠东工业区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是全國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的延续活动,自08年始,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联合惠安的雕刻食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海峡情”“西岸风”“鼎立行”3届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可以说与惠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参加石雕创作营的15件作品均选自“2012全國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实物展”及“雕塑在线”网展作品中的优秀作品,是从40余所艺术院校500余件雕塑中严格遴选出来的,这些雕塑毕业作品分别出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呼伦贝尔大学等12所艺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之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院校与企业互动”是举办此届石雕创作营的宗旨。运用石材这种传统材料,创作富有新意的雕塑作品,探索更加丰富的空间造型语言表达形式,是艺术创作者共同追求的方向。因此,雕塑创作营主办方将以石材为媒介,在学生和雕塑企业之间构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石材性质、特点和工艺流程的认识,增强学生动手和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尝试将艺术创新的理念注入到企业文化发展进程中,为繁荣中國石雕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惠安这片充满了大海气息的土地,有着惠女风情、渔文化、石文化、更有号称“中华一绝”延续了1600年的惠安石雕艺术。这些特质深深吸引着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年轻学子们。他们在创作营中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5天与石相伴过程带给他们不一样的创作体验。还记得他们刚到惠安的时候,满眼所见除了石雕就是石头,兴奋之余,他们初次领略到石雕师傅们所练就的精湛技艺,被他们准确的观察力和到位的雕凿技术所折服。在那石粉弥漫的制作车间,同学们与助手师傅们共同探讨作品的制作方案,遇到问题时虚心向师傅们请教,看着自己的作品从一块原石慢慢蜕变成一件雕塑作品,他们的心情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感动,激动的是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完整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感动的是亲眼看到了一块石头被神奇地赋予了艺术的生命。
在对石头这种原始自然的材料创作加工过程中,学生们在感悟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尝试着对艺术的本质进行探求。如西南大学王海洲同学的作品《持续性记忆》,保留石头本身固有原始状态的造型,通过局部细化的处理,使作品呈现出粗矿中带有细腻,精致中又保有本真的特点,具有这种与材料之间“欣合和畅”的创作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通过创作营这个机会他对石材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无疑对他今后的石雕艺术创作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北京服装学院金大朝同学的作品《渡一氐人》,作品元素取材于中國古代图志《山海经》,作者将个人对于中國历史传统文化元素的解读融入在雕塑创作中,通过个人的理解把概念化的图志传说运用雕塑形态展现出来。这件风格独特的石雕作品在作者和助手师傅的共同努力下被圆满呈现出来。沈阳大学任伟光同学的作品《芯海》以整体的意象观念概括个观音复杂的手和脚,以饱满整体的线条来表现出观音的气度,而对观音的形象则是以秀气脱俗的方式和女性的面部结构来代替以往的观音棱角分明的表现方式,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通过创作营的艺术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年轻的雕塑学子他们对中國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这种传承精神体现在创作中使得他们的作品颇具感染力。
8月18日上午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宾客云集,地方领导和来自全國各地的艺术家、学者等共同参加“磊艺缘”第四届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的闭幕式。出席闭幕式的嘉宾有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尚熹先生、中國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先生、《雕塑》杂志社执行主编宋伟光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小蕙女士、泉州惠安县人大主任曾玉山先生、惠安县政协主席蔡荣清、惠安县委常委陈海涛、惠安县商会会长蒋细宗先生、中國石材协会石雕石刻专业委员会与会代表们及县直属有关部门、东岭镇、涂寨镇、惠东工业区等有关部门的领导。闭幕式上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尚熹先生宣读了获奖名单并对获奖作品分别进行了简单的点评。中國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先生、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朱尚熹先生等嘉宾为获一、二、三等奖的5位同学颁发奖状,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其聪先生在闭幕式发言中也表示对此次活动的肯定及支持,期望借助这个活动为企业和艺术院校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闭幕式最后由张其聪先生为获一、二、三等奖同学颁发了奖金。
经过专家组认真讨论再三斟酌。本届创作营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一名,奖金2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1万5千元。三等奖2名,奖金一万元。不仅如此,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将永久收藏了此次参加大学生石雕创作营的全部作品。获奖作品如下:
一等奖《征途四象》,这件作品从形式到艺术语言都结合得比较完整,作品借鉴西汉瓦当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造型,以轮胎的形式与传统文化中的相结合。轮胎本身有“征途”的意义与四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意义上相吻合。同时以轮胎造型形式出现,既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又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二等奖《束缚》,作品通过一个捆绑着的电视机对当代高科技信息发展进行一种自我反思,传达出作者的要表达的观点即电脑、网络、媒体这些东西虽然。能使人类开阔眼界,但同时也是对人性思想的束缚。二等奖《黎曼的猜想》,这件作品借鉴了欧几里德空间理论,使简单的平行关系变成一种强烈的视觉扭曲,引发人们在对传统的空间认识与反思的同时感受到习惯性思维与真实世界的距离。三等奖《生化武器》,通过石头这种硬质材料,将作品的张力及流淌柔软的感觉很好地体现出来,武器与人体的肉体结合,体现武器与生命的对话,将武器的金属用肉体的脂肪骨骼等来体现,将双方的材质发生转化。作者表达了一种反战主题——武器的使命是终结生命,而生命的使命却不应该是生产武器。三等奖《父与子》,作品以蒙古族人物为题材,表现父亲托起孩子幸福的那一刻!孩子像雏鹰般在父亲怀抱中飞翔,整体体现出父亲雄鹰般自由翱翔的身姿,形象生动感人。
随着礼花响起,“磊艺缘”第四届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的闭幕式也落下了帷幕,然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和“磊艺”结下的深厚情感却永不落幕。15天的创作营,时间虽然短暂但内容却是丰富的。这几天大家克服了各种困难,共同切磋石雕艺术。工作闲暇时大家参观了当地的石雕企业并进行交流与学习,参观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双塔寺、爬清源山看老君像;忙碌了一整天,学生们手牵着手漫步在海滩,跑步、捡贝壳、海边烧烤、回忆着校园美好时光。创作营将近尾声,学生们在座谈会上与艺术家们共同交流这15天的经历,分别畅谈了个人对创作的启发、对石雕认识和对惠安产生的情感等等。这些宝贵美好的经历会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的。
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是全國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的延续活动,自08年始,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和惠安雕刻艺术研究会联合惠安的雕刻食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海峡情”“西岸风”“鼎立行”3届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可以说与惠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此次参加石雕创作营的15件作品均选自“2012全國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实物展”及“雕塑在线”网展作品中的优秀作品,是从40余所艺术院校500余件雕塑中严格遴选出来的,这些雕塑毕业作品分别出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呼伦贝尔大学等12所艺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之手。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院校与企业互动”是举办此届石雕创作营的宗旨。运用石材这种传统材料,创作富有新意的雕塑作品,探索更加丰富的空间造型语言表达形式,是艺术创作者共同追求的方向。因此,雕塑创作营主办方将以石材为媒介,在学生和雕塑企业之间构建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石材性质、特点和工艺流程的认识,增强学生动手和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尝试将艺术创新的理念注入到企业文化发展进程中,为繁荣中國石雕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惠安这片充满了大海气息的土地,有着惠女风情、渔文化、石文化、更有号称“中华一绝”延续了1600年的惠安石雕艺术。这些特质深深吸引着来自不同院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年轻学子们。他们在创作营中彼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5天与石相伴过程带给他们不一样的创作体验。还记得他们刚到惠安的时候,满眼所见除了石雕就是石头,兴奋之余,他们初次领略到石雕师傅们所练就的精湛技艺,被他们准确的观察力和到位的雕凿技术所折服。在那石粉弥漫的制作车间,同学们与助手师傅们共同探讨作品的制作方案,遇到问题时虚心向师傅们请教,看着自己的作品从一块原石慢慢蜕变成一件雕塑作品,他们的心情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感动,激动的是看到了自己的作品完整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感动的是亲眼看到了一块石头被神奇地赋予了艺术的生命。
在对石头这种原始自然的材料创作加工过程中,学生们在感悟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尝试着对艺术的本质进行探求。如西南大学王海洲同学的作品《持续性记忆》,保留石头本身固有原始状态的造型,通过局部细化的处理,使作品呈现出粗矿中带有细腻,精致中又保有本真的特点,具有这种与材料之间“欣合和畅”的创作思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通过创作营这个机会他对石材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无疑对他今后的石雕艺术创作起到很好地促进作用。北京服装学院金大朝同学的作品《渡一氐人》,作品元素取材于中國古代图志《山海经》,作者将个人对于中國历史传统文化元素的解读融入在雕塑创作中,通过个人的理解把概念化的图志传说运用雕塑形态展现出来。这件风格独特的石雕作品在作者和助手师傅的共同努力下被圆满呈现出来。沈阳大学任伟光同学的作品《芯海》以整体的意象观念概括个观音复杂的手和脚,以饱满整体的线条来表现出观音的气度,而对观音的形象则是以秀气脱俗的方式和女性的面部结构来代替以往的观音棱角分明的表现方式,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艺术形象。通过创作营的艺术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年轻的雕塑学子他们对中國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这种传承精神体现在创作中使得他们的作品颇具感染力。
8月18日上午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宾客云集,地方领导和来自全國各地的艺术家、学者等共同参加“磊艺缘”第四届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的闭幕式。出席闭幕式的嘉宾有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尚熹先生、中國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先生、《雕塑》杂志社执行主编宋伟光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王小蕙女士、泉州惠安县人大主任曾玉山先生、惠安县政协主席蔡荣清、惠安县委常委陈海涛、惠安县商会会长蒋细宗先生、中國石材协会石雕石刻专业委员会与会代表们及县直属有关部门、东岭镇、涂寨镇、惠东工业区等有关部门的领导。闭幕式上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朱尚熹先生宣读了获奖名单并对获奖作品分别进行了简单的点评。中國石材协会会长邹传胜先生、中國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朱尚熹先生等嘉宾为获一、二、三等奖的5位同学颁发奖状,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其聪先生在闭幕式发言中也表示对此次活动的肯定及支持,期望借助这个活动为企业和艺术院校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闭幕式最后由张其聪先生为获一、二、三等奖同学颁发了奖金。
经过专家组认真讨论再三斟酌。本届创作营最终评选出一等奖一名,奖金2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1万5千元。三等奖2名,奖金一万元。不仅如此,福建磊艺石业有限公司将永久收藏了此次参加大学生石雕创作营的全部作品。获奖作品如下:
一等奖《征途四象》,这件作品从形式到艺术语言都结合得比较完整,作品借鉴西汉瓦当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造型,以轮胎的形式与传统文化中的相结合。轮胎本身有“征途”的意义与四象“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意义上相吻合。同时以轮胎造型形式出现,既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距离,又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二等奖《束缚》,作品通过一个捆绑着的电视机对当代高科技信息发展进行一种自我反思,传达出作者的要表达的观点即电脑、网络、媒体这些东西虽然。能使人类开阔眼界,但同时也是对人性思想的束缚。二等奖《黎曼的猜想》,这件作品借鉴了欧几里德空间理论,使简单的平行关系变成一种强烈的视觉扭曲,引发人们在对传统的空间认识与反思的同时感受到习惯性思维与真实世界的距离。三等奖《生化武器》,通过石头这种硬质材料,将作品的张力及流淌柔软的感觉很好地体现出来,武器与人体的肉体结合,体现武器与生命的对话,将武器的金属用肉体的脂肪骨骼等来体现,将双方的材质发生转化。作者表达了一种反战主题——武器的使命是终结生命,而生命的使命却不应该是生产武器。三等奖《父与子》,作品以蒙古族人物为题材,表现父亲托起孩子幸福的那一刻!孩子像雏鹰般在父亲怀抱中飞翔,整体体现出父亲雄鹰般自由翱翔的身姿,形象生动感人。
随着礼花响起,“磊艺缘”第四届全國高校毕业生石雕创作营的闭幕式也落下了帷幕,然而对于同学们来说,和“磊艺”结下的深厚情感却永不落幕。15天的创作营,时间虽然短暂但内容却是丰富的。这几天大家克服了各种困难,共同切磋石雕艺术。工作闲暇时大家参观了当地的石雕企业并进行交流与学习,参观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双塔寺、爬清源山看老君像;忙碌了一整天,学生们手牵着手漫步在海滩,跑步、捡贝壳、海边烧烤、回忆着校园美好时光。创作营将近尾声,学生们在座谈会上与艺术家们共同交流这15天的经历,分别畅谈了个人对创作的启发、对石雕认识和对惠安产生的情感等等。这些宝贵美好的经历会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记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