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动态系统,它既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也有自然的组成要素。而城市绿地系统是唯一具有净化环境的组成要素。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等方面,城市绿地系统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自然而然的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从生态公园驳岸建设出发折射出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公园滨水区;生态驳岸
1 城市生态公园
1.1 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 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是一个集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群落学、景观建筑学、植物造景学、节约型园林和可持续技术等多学科、跨学科的概念[1]。即“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以保留或模仿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或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园林”[2]。
1.2 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 城市生态公园源自城市公园建设。从中央公园开始,奥姆斯特德领导的城市公园运动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城市公园。英国是最早开始探讨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来指导生态公园建设的国家之一。1977年,英国一个志愿者团体在伦敦塔桥附近建设了具有典范意义的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而城市生态公园发展的过程一直遵循着三个原则:①对场地的尊重。在城市生态公园建设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尊重是首要原则,不仅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反而应该重视它们、充分利用这些条件。②尊重自然。国外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中都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场所条件,最小限速的改造、改变原貌。③以人为本。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在符合生态的前提下来更好的满足人类需求。
1.3 城市生态公园的滨水区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城市滨水区拥有相当的活力,因为她优质的景观条件、良好的亲水性、清洁的水质来吸引市民。在滨水区,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相对水而言也是陆域的最前沿。因此,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 生态驳岸
2.1 目前国内驳岸建设存在的问题 ①整体性差。硬质型护坡工程减少了水与土壤接触面积,将水和陆地直接分开,缺乏透气性和透水性,破坏了水体和土壤之间的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减少了生物的活动空间。②将游人“拒之门外”。城市公园中的水体是主要景观营造和休闲游览区域,驳岸作为结构载体,对于亲水空间的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某些公园驳岸材料的选择和尺度设计缺乏合理性,使亲水空间缺失。
2.2 建设生态驳岸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驳岸的处理上,提倡采用软式稳定法,也就是推广生态驳岸。①维持城市生态公园水体水位平衡。生态驳岸就是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在水量充沛时期,公园内水体渗透到堤岸外的地下水层并储存,缓解洪灾;在水位下降、枯竭时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同时起到滞洪、补枯和调节水位的作用。
②为水体自净提供更有利条件。生态驳岸把堤内植被与湖泊内的植被统一成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滨水生态系统,植物自身具有生物净化功能可以净化水体。③为生物的繁衍提供场所。
生态驳岸的坡脚处设计有高空隙率,生物生长带多、鱼类巢穴多,可以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栖息和避难场所。
2.3 建设的生态驳岸的几种方法 生态设计还应当尊重场地,因地制宜的选择合理的驳岸材料、乡土植物进行施工设计,是城市公园生态驳岸的设计依据。可利用树枝枝条、树桩、草袋和竹篱等可再生材料,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定驳岸,修建或修复驳岸,使其生态化[3]。生态驳岸一般采用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的形式。
①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原型驳岸针对坡度缓或腹地较大的滨水区,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并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流驳岸的作用。这类驳岸由于容易接近水面,人流较集中,驳岸采用接近自然的材料,常水位部分要根据河流的特点来考虑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活区域。②自然型驳岸。自然型驳岸是在滨水区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石笼等工程措施,这种驳岸既能稳定滨水区的河床,又能改善生境。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生态袋、石笼、内部灌有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还可以给水生动物提供生活空间,能够改善河流的生境。③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是对于防洪要求较高且腹地较小的滨水区,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墙时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抗洪能力,如以钢筋混凝土材料稳固或形成框架,其间投入自然块石,沿河种植水生植物,使驳岸显得草木茂盛。
3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中应顺应自然过程,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最大程度展现原生态。在建设生态公园时应当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还应尊重自然,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公园。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概念,本文谈及一些观点只是作者摸索之言,尚有不足之处。但是,对于风景园林工作者来说创建出更好的生态设计是毕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峰,《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
[2]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J],《南方建筑》 2004年01期;
[3] 刘新聆,《浅议滨水区域生态驳岸的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7期;
关键词:城市生态公园;公园滨水区;生态驳岸
1 城市生态公园
1.1 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 城市生态公园的概念是一个集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植物群落学、景观建筑学、植物造景学、节约型园林和可持续技术等多学科、跨学科的概念[1]。即“位于城市城区或近郊,以保留或模仿地域性自然生境来建构主要环境,以保护或营建具有地域性、多样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提供与自然生态过程相和谐的游览、休憩、实践等活动的园林”[2]。
1.2 城市生态公园的发展 城市生态公园源自城市公园建设。从中央公园开始,奥姆斯特德领导的城市公园运动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城市公园。英国是最早开始探讨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来指导生态公园建设的国家之一。1977年,英国一个志愿者团体在伦敦塔桥附近建设了具有典范意义的William Curtis生态公园。而城市生态公园发展的过程一直遵循着三个原则:①对场地的尊重。在城市生态公园建设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尊重是首要原则,不仅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反而应该重视它们、充分利用这些条件。②尊重自然。国外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中都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场所条件,最小限速的改造、改变原貌。③以人为本。活动的最终目标都是在符合生态的前提下来更好的满足人类需求。
1.3 城市生态公园的滨水区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中自然因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丰富的地域,城市滨水区拥有相当的活力,因为她优质的景观条件、良好的亲水性、清洁的水质来吸引市民。在滨水区,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界线,相对水而言也是陆域的最前沿。因此,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滨水区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 生态驳岸
2.1 目前国内驳岸建设存在的问题 ①整体性差。硬质型护坡工程减少了水与土壤接触面积,将水和陆地直接分开,缺乏透气性和透水性,破坏了水体和土壤之间的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减少了生物的活动空间。②将游人“拒之门外”。城市公园中的水体是主要景观营造和休闲游览区域,驳岸作为结构载体,对于亲水空间的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某些公园驳岸材料的选择和尺度设计缺乏合理性,使亲水空间缺失。
2.2 建设生态驳岸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驳岸的处理上,提倡采用软式稳定法,也就是推广生态驳岸。①维持城市生态公园水体水位平衡。生态驳岸就是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在水量充沛时期,公园内水体渗透到堤岸外的地下水层并储存,缓解洪灾;在水位下降、枯竭时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同时起到滞洪、补枯和调节水位的作用。
②为水体自净提供更有利条件。生态驳岸把堤内植被与湖泊内的植被统一成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滨水生态系统,植物自身具有生物净化功能可以净化水体。③为生物的繁衍提供场所。
生态驳岸的坡脚处设计有高空隙率,生物生长带多、鱼类巢穴多,可以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栖息和避难场所。
2.3 建设的生态驳岸的几种方法 生态设计还应当尊重场地,因地制宜的选择合理的驳岸材料、乡土植物进行施工设计,是城市公园生态驳岸的设计依据。可利用树枝枝条、树桩、草袋和竹篱等可再生材料,利用植物的根系固定驳岸,修建或修复驳岸,使其生态化[3]。生态驳岸一般采用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型驳岸、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的形式。
①自然原型驳岸。自然原型驳岸针对坡度缓或腹地较大的滨水区,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并配合植物种植,达到稳定河流驳岸的作用。这类驳岸由于容易接近水面,人流较集中,驳岸采用接近自然的材料,常水位部分要根据河流的特点来考虑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活区域。②自然型驳岸。自然型驳岸是在滨水区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石笼等工程措施,这种驳岸既能稳定滨水区的河床,又能改善生境。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生态袋、石笼、内部灌有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还可以给水生动物提供生活空间,能够改善河流的生境。③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是对于防洪要求较高且腹地较小的滨水区,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墙时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抗洪能力,如以钢筋混凝土材料稳固或形成框架,其间投入自然块石,沿河种植水生植物,使驳岸显得草木茂盛。
3 结语
总而言之,城市生态公园建设中应顺应自然过程,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最大程度展现原生态。在建设生态公园时应当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还应尊重自然,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公园。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是一个涵盖非常广泛的概念,本文谈及一些观点只是作者摸索之言,尚有不足之处。但是,对于风景园林工作者来说创建出更好的生态设计是毕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峰,《城市生态公园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
[2] 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设计方法探析》[J],《南方建筑》 2004年01期;
[3] 刘新聆,《浅议滨水区域生态驳岸的设计》[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