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摘 要 】数学是关于“数”与“图”的科学,本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有着高度的抽象性与严谨性。毕达哥拉斯学派曾经试图用“图”的直观性和逻辑性去解决一切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来说,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更有助于他们把握重点、难点。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提高有着更全面、更务实的要求。在数学教育领域,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中的信息技术,无疑为教育信息的传递提供了最优的方法手段,能多渠道、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数学教学中的即定目标,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条件。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学科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因其在教育和教学中发挥的具体形象的作用,成为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在数学教育领域,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信息传递提供了最优的方法手段,能多渠道、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数学教学中的即定目标,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条件。
一、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与逻辑性都很强的科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纵、横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学习知识必须从感知教材入手,然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教材,同时数学学习活动又受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影响。而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并且使教材内容变的形象、生动、直观,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概率”中随机投掷硬币实验时,我先将班里的学生分成4人一组,一人投掷,其他人记录正面、反面超上的次数。原来我的打算是让每组投掷200次,然后算出平均数来估计正面超上的概率。刚开始学生兴趣还很高,但做到大约100次的时候,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注意力不够集中,最后计算出正面超上的概率大约是0.47 。这时,我利用电脑做模拟实验演示给同学们观察,他们的思维又开始活跃,短短的几分钟,模拟了几千次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在惊叹高科技的方便快捷之余,也进行了积极的数学思考,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在传统教学手段下是不可想象的。
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往往是从浓厚的兴趣开始的,学生对感知的教材发生浓厚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材感知的效果。利用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感知教材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有效地诱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愿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为了给学生进一步感知教材、学好数学提供保证。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大量节约教学时间,增加课堂练习内容,提高教学密度。
不管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标准,都强调“精讲多练”,这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加上数学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等,教师必须要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那段时间里完成讲授部分的教学内容,尤其在数学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形成能力这是很有必要的。利用电教手段可以省去板书和擦拭的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就可以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多媒体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另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实现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往往在数学课后半节,学生最容易产生疲劳,少数学生会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如不及时的调控,将会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如果能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再次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教师语言再生动,描述的再逼真,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仍然不够深刻,很难达到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公理、定理都非常抽象,给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往往是教师费了很大力气去讲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还是不能真正理解。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抽象的知识动态化,更直观的显现出来,借助一些具体的图表、模型促使学生理解、把握他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学过程在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不同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具体、直观,并且动静结合,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虽然信息技术有它极大的优越性,但是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很大,如果每节课所有的数学教学活动都用信息技术来进行那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好钢要使在刀刃上,所以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两者即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平行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电教手段的应用,关键在于“恰当”二字。在同一节课中,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同时使用,各自发挥其特长。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确定用与不用、用多和用少、怎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2]《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3]《教师素质新论》
【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学科整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因其在教育和教学中发挥的具体形象的作用,成为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在数学教育领域,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的信息技术手段,为教育信息传递提供了最优的方法手段,能多渠道、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数学教学中的即定目标,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条件。
一、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与逻辑性都很强的科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纵、横联系十分紧密,学生学习知识必须从感知教材入手,然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掌握教材,同时数学学习活动又受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的影响。而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设教学情境方面,具有其它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并且使教材内容变的形象、生动、直观,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概率”中随机投掷硬币实验时,我先将班里的学生分成4人一组,一人投掷,其他人记录正面、反面超上的次数。原来我的打算是让每组投掷200次,然后算出平均数来估计正面超上的概率。刚开始学生兴趣还很高,但做到大约100次的时候,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注意力不够集中,最后计算出正面超上的概率大约是0.47 。这时,我利用电脑做模拟实验演示给同学们观察,他们的思维又开始活跃,短短的几分钟,模拟了几千次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新被调动了起来,他们在惊叹高科技的方便快捷之余,也进行了积极的数学思考,很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在传统教学手段下是不可想象的。
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往往是从浓厚的兴趣开始的,学生对感知的教材发生浓厚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材感知的效果。利用电教手段来激发学生感知教材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蕴藏的学习潜力,有效地诱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愿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为了给学生进一步感知教材、学好数学提供保证。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大量节约教学时间,增加课堂练习内容,提高教学密度。
不管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新课程标准,都强调“精讲多练”,这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有限,加上数学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下降等,教师必须要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那段时间里完成讲授部分的教学内容,尤其在数学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形成能力这是很有必要的。利用电教手段可以省去板书和擦拭的时间,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容量就可以大大增加,这时可以预先拟好题目运用多媒体设置多种题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突出重难点,另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实现不同层次的练习巩固,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
往往在数学课后半节,学生最容易产生疲劳,少数学生会表现出不安的情绪,如不及时的调控,将会导致教学效率的下降,如果能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再次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教师语言再生动,描述的再逼真,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仍然不够深刻,很难达到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把一些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数学中的很多概念、公理、定理都非常抽象,给学生理解、掌握带来一定的困难,往往是教师费了很大力气去讲解,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还是不能真正理解。而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使静态的、抽象的知识动态化,更直观的显现出来,借助一些具体的图表、模型促使学生理解、把握他们的本质属性,让教学过程在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解决教学中的难点、重点。
不同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形象、具体、直观,并且动静结合,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就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虽然信息技术有它极大的优越性,但是教师课前准备的工作量很大,如果每节课所有的数学教学活动都用信息技术来进行那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好钢要使在刀刃上,所以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两者即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平行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电教手段的应用,关键在于“恰当”二字。在同一节课中,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可以同时使用,各自发挥其特长。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来确定用与不用、用多和用少、怎样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
[2]《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3]《教师素质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