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保护机械通气用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依从性差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dey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低潮气量通气(low tidal volume ventilation,LTVV)在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ediatric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PARDS)中的应用频率,并评估提高LTVV依从性的人口统计学或临床因素。

设计

对4项多中心PARDS研究进行描述性析因分析。

场所

26家学术型PICU。

对象

315例PARDS患儿。

方法和主要结果

纳入于PARDS发生后0及第24小时接受常规机械通气,且理想体重(ideal body weight,IBW)计算数据完整的所有患儿。对LTVV中两个截点进行评估:潮气量≤6.5 ml/kg IBW及≤8 ml/kg IBW。共纳入患儿555例,排除其中240例应用其他呼吸支持方式或存在数据缺失者。最终纳入315例患儿,中位P/F比值140(90~201) mmHg(1 mmHg=0.13 kPa),LTVV组与非LTVV组人口统计学数据无显著差异。 LTVV截点为TV≤6.5 ml/kg IBW者,0 h依从性32%,24 h则为33%。 截点为≤8 ml/kg IBW者,0 h依从性58%,24 h则为60%。 LTVV应用与PARDS严重性无关,且依从性不随时间提高。在第0小时,超重患儿接受LTVV≤6.5 ml/kg IBW者比例更低(超重11% vs.非超重38%,P=0.02);而在第24小时并没有观察到此差异。此外,在超重组,使用入院体重替代IBW致使高达14%的患儿被错误归类于LTVV组。

结论

LTVV并未在PARDS发病24 h内充分应用。年龄、儿童死亡风险评分Ⅲ以及PARDS严重性与LTVV依从性提高无关,其亦不随时间而提高。超重患儿于起病首日接受LTVV可能性更低。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PICU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 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005至2014年10年间,PICU的总体病死率为8.5%。与2005至2009年比较,2010至2014年期间PICU病死率从9.7%降至8.0%。2005至2014年间736例死亡病例中,婴儿329例(44.7%),幼儿191例(26.0%),学龄前
期刊
目的探讨床旁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在抢救儿童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中的作用。方法总结本院PICU收治的HUS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和儿童死亡危险评分Ⅲ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对4
期刊
目的尽管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死率有所下降,其仍与高达1/3的PICU内死亡有关。最近召开的儿童急性肺损伤共识大会概述了此领域的研究重点,包括对患儿精确床旁风险分级的需求。本研究旨在建立一项简单而有效的ARDS患儿病死率风险模型,以促进高风险试验性治疗方案定向应用及临床试验纳入对象分级。设计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场所5家学术型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对象308例>1个月,但≤18岁的PICU住
PICU中的患儿在生命体征稳定程度及疾病的严重性方面明显不同于其他患儿,PICU实施介入肺科学诊疗技术尤其适用于这些不容易或不能安全移动的危重症患儿。因此,在PICU加强介入肺科学技术的建设与规范化发展是救治患儿和儿童重症医学科建设的需要。
目的分析中学生对徒手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掌握现状及培训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长沙市15所中学的7 687名中学生,通过现场理论授课和模拟人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知识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CPR抢救对象、怎么判断患者需要进行CPR、多长时间可引起大脑不可逆损伤、2010年心肺复苏的标准化流程、胸外按压的部位、胸外按压的深度及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7个关于徒手心肺复
目的比较在体外生命支持(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ECLS)中心或由移动心肺支持团队(mobile cardio-respiratory assistance unit,MCAU)于地方医院床旁启动ECLS患儿的特点及预后。方法在一家PICU内进行为期6年的回顾性研究。ECLS于该院ECLS中心(对照组)或地方医院(MCAU组)启动。采集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EC
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住院费用高的"三高"特点,是ICU危重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脓毒症心肌抑制发生率约37%~50%,与脓毒症心功能正常患者相比,脓毒症心肌抑制者病死率增加20%。尽管对脓毒症心肌抑制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脓毒症心肌抑制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脓毒症心肌抑制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床旁超声、有创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
目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与危重症患儿不良预后独立相关。然而AKI的主要生物标记物血清肌酐却为损伤晚期标记物,且可造成诊断延迟。本研究旨在采用电子病历(electronic health record,EHR)数据于综合性PICU建立并验证一项基于数据的AKI多变量临床预测模型。设计采用回顾性数据推导并验证一项预测模型。对象2003年5月至2015年3月间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