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上的教学细节是教师的教学习惯、教学经验、教育艺术及智慧的反映。细节决定成败,确实,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做到关注细节、创造细节、把握细节,就可以成就课堂的精彩,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本文结合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些具体实例,谈谈如何从创设兴趣点、抓好生成点、巧用错误点、创造思辨点、挖掘延伸点等方面入手,更好地把握课堂上的教学细节,实现有效课堂。
[关键词]科学教学 细节 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45-01
一、创设兴趣点——从好奇到投入
科学课新课导入时,往往通过魔术、游戏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既为开展教学起了一个好的开端,又使学生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使用工具》时,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已经将学习的主题内容放在桶内,让学生去想办法打开铁桶。学生大家纷纷开动脑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打开盖得严严实实的铁盖,而当揭开以后,学生们发现了“使用工具”这张纸条。在学生打开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尝试了使用了不同的工具,此时学生对学习使用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接下来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探究、去发现,教学效果当然毋庸置疑。
再如在教学《轮轴》一课时,教师准备了一把螺丝刀,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能转动谁”。教师可故意挑选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这场力量悬殊的比赛在学生们的笑声中开始,比赛结果,小女孩竟出乎意外的获得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轮轴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把游戏相进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开始投入新的学习,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抓好生成点——从简单到灵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是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如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课堂上让学生检验身边的材料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很多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铅笔盒是绝缘体时,有一位同学发现他的铅笔盒是导体。面对这个“特例”,我让这位学生上台来,演示这个实验。经过大家仔细观察,学生大家发现在此次实验中,导线的两端连接的是铅笔盒上漆面磨掉,有锈迹的地方,电路通路,小灯泡亮了。而其他同学测得铅笔盒是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导线分别连接的两点都在铅笔盒的油漆面上。再例如,上《磁铁的两极》时,一位学生不小心将磁铁摔断了,拿起以后他发现拼接不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摔断的磁铁南北极分别在哪里。
三、巧用错误点——从迷惑到启智
在课堂上要正确巧妙的利用错误资源,让错误变废为宝,让课堂生机盎然。《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中,比较水、洗洁精、食用油谁流动快。实验结论本应该是水流得最快,其次是洗洁精,最后是食用油。其中一组学生却观察发现食用油比洗洁精流动得快,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展示这组的液体流动演示板,原来三个凹槽中水滴和食用油液滴比较大,而洗洁精的液滴很小。水滴和食用油液在往下流时,洗洁精的液滴还在凹槽中,没有“出发”,所以流动得慢。学生这才明白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其中的一个前提是液滴一定要一样大。
学生的错误让这样的一堂课一波三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荡漾,情感得到了释放,课堂也充满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四、创造思辨点——从困惑到顿悟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有的学生说塑料尺在水中是沉的,有的学生说塑料尺在水中是浮的,两组学生各不相让,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让尺子沉在水中的,你在怎样让尺子浮在水面上的。让学生交流后再演示,在交流碰撞后,学生一下子明白原来放入的方式也可能改变同一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再例如,三年级《冰融化了》一课中,让学生想办法加快冰的溶解,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将冰块放在厚毛巾中。当教师询问其他学生对此观点的想法时,很多学生表示了赞同。由此教师提出问题,既然冰块放在毛巾中可以让冰块融化,那为什么以前人们保存冰棍时,将冰棍放在厚棉被中,这样难道是为了加快它的溶解。
智慧与智慧的相碰,就会溅出无数的火花。在科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利于学生思辨的细节,让学生在思辨中,思维不断走向深入,智慧也将随之迸发。
五、挖掘延伸点——从课堂到课外
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教材中课内学习的“延伸点”进行“前后延伸”,尽力挖掘科学内在的价值,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蜗牛》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吃食等进行了观察并有了初步的了解。有的学生提问“蜗牛是否遇到食盐会化成水”“蜗牛在陆地上生活,到了水中它会淹死吗”“蚯蚓有再生能力吗?是不是随意把它切断,它都能变成两条蚯蚓存活”。当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产生了很多这样的新问题,教师可以顺势利导,让学生通过课外探究,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继续自主探究。这样小小的细节问题处理,会让我们的科学课堂留有余香。
细节是一种习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让我们关注细节、创造细节、把握细节,让细节成就课堂的精彩,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难道不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吗?
责任编辑:武聪
[关键词]科学教学 细节 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4-0145-01
一、创设兴趣点——从好奇到投入
科学课新课导入时,往往通过魔术、游戏等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既为开展教学起了一个好的开端,又使学生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使用工具》时,教师告诉学生今天这节课已经将学习的主题内容放在桶内,让学生去想办法打开铁桶。学生大家纷纷开动脑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打开盖得严严实实的铁盖,而当揭开以后,学生们发现了“使用工具”这张纸条。在学生打开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尝试了使用了不同的工具,此时学生对学习使用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学生接下来带着愉悦的心情去探究、去发现,教学效果当然毋庸置疑。
再如在教学《轮轴》一课时,教师准备了一把螺丝刀,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能转动谁”。教师可故意挑选班上身材较高大的男同学与身材较瘦小的女同学作为对手。这场力量悬殊的比赛在学生们的笑声中开始,比赛结果,小女孩竟出乎意外的获得胜利,这是什么道理?同学们学习轮轴的兴趣一下子激发起来了。把游戏相进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开始投入新的学习,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二、抓好生成点——从简单到灵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是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如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课堂上让学生检验身边的材料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很多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铅笔盒是绝缘体时,有一位同学发现他的铅笔盒是导体。面对这个“特例”,我让这位学生上台来,演示这个实验。经过大家仔细观察,学生大家发现在此次实验中,导线的两端连接的是铅笔盒上漆面磨掉,有锈迹的地方,电路通路,小灯泡亮了。而其他同学测得铅笔盒是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导线分别连接的两点都在铅笔盒的油漆面上。再例如,上《磁铁的两极》时,一位学生不小心将磁铁摔断了,拿起以后他发现拼接不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摔断的磁铁南北极分别在哪里。
三、巧用错误点——从迷惑到启智
在课堂上要正确巧妙的利用错误资源,让错误变废为宝,让课堂生机盎然。《谁流得更快一些》一课中,比较水、洗洁精、食用油谁流动快。实验结论本应该是水流得最快,其次是洗洁精,最后是食用油。其中一组学生却观察发现食用油比洗洁精流动得快,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展示这组的液体流动演示板,原来三个凹槽中水滴和食用油液滴比较大,而洗洁精的液滴很小。水滴和食用油液在往下流时,洗洁精的液滴还在凹槽中,没有“出发”,所以流动得慢。学生这才明白比较谁流得更快一些,其中的一个前提是液滴一定要一样大。
学生的错误让这样的一堂课一波三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荡漾,情感得到了释放,课堂也充满了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四、创造思辨点——从困惑到顿悟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有的学生说塑料尺在水中是沉的,有的学生说塑料尺在水中是浮的,两组学生各不相让,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让尺子沉在水中的,你在怎样让尺子浮在水面上的。让学生交流后再演示,在交流碰撞后,学生一下子明白原来放入的方式也可能改变同一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再例如,三年级《冰融化了》一课中,让学生想办法加快冰的溶解,一位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将冰块放在厚毛巾中。当教师询问其他学生对此观点的想法时,很多学生表示了赞同。由此教师提出问题,既然冰块放在毛巾中可以让冰块融化,那为什么以前人们保存冰棍时,将冰棍放在厚棉被中,这样难道是为了加快它的溶解。
智慧与智慧的相碰,就会溅出无数的火花。在科学的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的创造利于学生思辨的细节,让学生在思辨中,思维不断走向深入,智慧也将随之迸发。
五、挖掘延伸点——从课堂到课外
教师要善于捕捉、发现教材中课内学习的“延伸点”进行“前后延伸”,尽力挖掘科学内在的价值,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学《蜗牛》一课时,课堂上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吃食等进行了观察并有了初步的了解。有的学生提问“蜗牛是否遇到食盐会化成水”“蜗牛在陆地上生活,到了水中它会淹死吗”“蚯蚓有再生能力吗?是不是随意把它切断,它都能变成两条蚯蚓存活”。当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以后产生了很多这样的新问题,教师可以顺势利导,让学生通过课外探究,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继续自主探究。这样小小的细节问题处理,会让我们的科学课堂留有余香。
细节是一种习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让我们关注细节、创造细节、把握细节,让细节成就课堂的精彩,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难道不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吗?
责任编辑:武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