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理念的深入,促进着音乐教学工作的前进路程,同时对音乐教学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探讨了在音乐教学中在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音乐课堂;课堂教学;收放自如
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一线音乐教师更多地关注将课堂还给学生,最大化地做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被极大地提高,却常常又出现难以控制的现象;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困惑,在课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完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有些教师往讲台上一站,似乎学生的讨论或者是合作学习与自己无关,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指导。
我们打破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有时却越走越偏离了大道,完全放开就是民主吗?就像放出去的风筝,飞的再高再远,没有那根线控制方向,及时收紧,一旦断线,后果就是从蓝天跌落。要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深入理解放的正确含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真正的民主开放是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是一种有秩序的教学活动,而绝不是教师放任不管、听之任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表情严肃,学生毕恭毕敬,殊不知,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立场,课堂中过分的静会使学生思想僵化,沉闷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老师可以适当的“示弱”,以平等的心态和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一定纪律约束下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平等交流的氛围中,才有真正民主开放的教学。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更宽阔的学习空间中去自主学习,主动合作,积极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2 创设民主开放的情境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最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只有不断创设具有激发性的音乐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思考热情、主动学习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
3 有个性地开放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兴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行”给予否定,只要符合艺术规律,就要保护学生的独特思维活动。在新歌的教授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歌曲节奏,我要求他们用食指划拍,边划边唱。这时我发现有一名的同学双手上下挥动,便走过去问他在干什么?他说“老师,您不是叫我们用‘十’指划拍吗?这正是十个手指啊!”一边说着他还一边做着态势语,脸上洋溢出得意的笑容。我立刻明白了他是在用同音字对我刚才的话钻空子。这时就有部分学生在模仿他的动作开始捣乱了。但我并没有正面反驳他,而是轻轻地说:“老师让你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划拍呢,你的右手有十个指头吗?”这位同学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刚才模仿他的同学也停了下来。我接着就介绍歌唱指挥就是用双手给歌曲划拍的。这样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心,课堂纪律也得到调控。
4 课堂要动中有静,加强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以往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主要是以“我教你听”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只要安静听老师讲,学会老师教授的知识,学习过程也就结束了。而现在由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对教师课堂调控的要求就高了。无论是什么课堂都要有一定组织性,宽松的课堂氛围如果没有严明的课堂纪律作保障,教学质量是得不到保证的。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纪律,让学生有章可循。教师要做到奖惩分明,绝不能放任自流。有次听课,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个个神采飞扬,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并不很强,场面很快就变得有点混乱了,学生高兴的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机互相打闹嬉戏,教师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一定自由驰骋空间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放任自流,活跃地课堂必须动中有静,必须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动中之静,让学生学会思索,静中之动,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教师要加强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运用教学机智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纪律问题。有一次,我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大家都争先恐后抢着上台,但学生在讲台前表演的时候,却有些学生就趁机在座位上打闹,于是我微笑着说:“下面一定有同学觉得自己能演得比他们演得更好,可有些同学都按捺不住了,已经在座位上开演了,那等下我就只请没在下面表演的同学上来表演,好不好?”大家都说好,教室里一下安静了下了。这样做不仅引起了在打闹学生的注意,也告之了全班只有在下面安静看别人的表演才有机会自己来演。我没有呵斥那些故意捣乱的学生,简单的一句话巧妙地控制了局面,把捣蛋行为正确引导到学习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这样自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 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是展现美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全面的专心的品听音乐,赏析音乐,并且能够积极的思考音乐设置创造音乐,在品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存在的美感,享受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欣赏并体验到人类的美好情感,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同时在欣赏优美的音乐旋律之外,对于音乐作品的创作环境、时代背景、创作过程也应该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有助于体会音乐中赋予的特殊情感和特殊美感。
6 善于利用评价手段调控音乐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广,音乐课程的评价问题成为音乐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音乐课程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自信心,促进音乐审美能力。教学评价包含了多方面,这里主要指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样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也是对课堂纪律的一个有效调控。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反馈很多都是即兴的、不可预测的,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并非易事,这充分显示了教师应变能力的水平,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的重要标尺。我们可以多采用表扬鼓励,但要避免不管学生说的什么,一律都是好,使激励机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对学生产生不正确的导向。在学生回答不尽人意的时候,不要用“是吗”“嗯”等语言代替评价,这样会让对老师失去信任感。学生会渐渐失去对音乐课的兴趣,课堂凝聚力减弱,纪律也会越来越差。学生回答不出预期的答案时,我们在表扬激励的同时要善于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提示。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在音乐课堂中要做到收放自如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探索。让我们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
关键词:音乐课堂;课堂教学;收放自如
在新课标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一线音乐教师更多地关注将课堂还给学生,最大化地做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被极大地提高,却常常又出现难以控制的现象;有些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困惑,在课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中,教师布置完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有些教师往讲台上一站,似乎学生的讨论或者是合作学习与自己无关,结果使学生的学习缺乏有力的指导。
我们打破了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也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有时却越走越偏离了大道,完全放开就是民主吗?就像放出去的风筝,飞的再高再远,没有那根线控制方向,及时收紧,一旦断线,后果就是从蓝天跌落。要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深入理解放的正确含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真正的民主开放是指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方式和氛围,是一种有秩序的教学活动,而绝不是教师放任不管、听之任之。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表情严肃,学生毕恭毕敬,殊不知,这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和立场,课堂中过分的静会使学生思想僵化,沉闷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老师可以适当的“示弱”,以平等的心态和温暖的眼神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一定纪律约束下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种平等交流的氛围中,才有真正民主开放的教学。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更宽阔的学习空间中去自主学习,主动合作,积极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全面提高音乐素养!
2 创设民主开放的情境
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智慧,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他们获得最直接的体验,并激发其创造的欲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只有不断创设具有激发性的音乐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思考热情、主动学习探究,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
3 有个性地开放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兴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不行”给予否定,只要符合艺术规律,就要保护学生的独特思维活动。在新歌的教授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准确地掌握歌曲节奏,我要求他们用食指划拍,边划边唱。这时我发现有一名的同学双手上下挥动,便走过去问他在干什么?他说“老师,您不是叫我们用‘十’指划拍吗?这正是十个手指啊!”一边说着他还一边做着态势语,脸上洋溢出得意的笑容。我立刻明白了他是在用同音字对我刚才的话钻空子。这时就有部分学生在模仿他的动作开始捣乱了。但我并没有正面反驳他,而是轻轻地说:“老师让你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划拍呢,你的右手有十个指头吗?”这位同学的笑容立刻消失了,刚才模仿他的同学也停了下来。我接着就介绍歌唱指挥就是用双手给歌曲划拍的。这样既不伤学生的自尊心,课堂纪律也得到调控。
4 课堂要动中有静,加强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
以往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权威,主要是以“我教你听”的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只要安静听老师讲,学会老师教授的知识,学习过程也就结束了。而现在由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对教师课堂调控的要求就高了。无论是什么课堂都要有一定组织性,宽松的课堂氛围如果没有严明的课堂纪律作保障,教学质量是得不到保证的。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明纪律,让学生有章可循。教师要做到奖惩分明,绝不能放任自流。有次听课,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个个神采飞扬,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但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并不很强,场面很快就变得有点混乱了,学生高兴的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机互相打闹嬉戏,教师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在给学生一定自由驰骋空间的同时又要注意不能放任自流,活跃地课堂必须动中有静,必须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动中之静,让学生学会思索,静中之动,激发学生兴趣,这是保证课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同时教师要加强课堂调控的技能和技巧,运用教学机智应对课堂上出现的纪律问题。有一次,我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大家都争先恐后抢着上台,但学生在讲台前表演的时候,却有些学生就趁机在座位上打闹,于是我微笑着说:“下面一定有同学觉得自己能演得比他们演得更好,可有些同学都按捺不住了,已经在座位上开演了,那等下我就只请没在下面表演的同学上来表演,好不好?”大家都说好,教室里一下安静了下了。这样做不仅引起了在打闹学生的注意,也告之了全班只有在下面安静看别人的表演才有机会自己来演。我没有呵斥那些故意捣乱的学生,简单的一句话巧妙地控制了局面,把捣蛋行为正确引导到学习上,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这样自然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5 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是展现美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正确的方法让学生全面的专心的品听音乐,赏析音乐,并且能够积极的思考音乐设置创造音乐,在品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存在的美感,享受音乐带给人们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在音乐鉴赏的过程中,让学生欣赏并体验到人类的美好情感,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同时在欣赏优美的音乐旋律之外,对于音乐作品的创作环境、时代背景、创作过程也应该有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有助于体会音乐中赋予的特殊情感和特殊美感。
6 善于利用评价手段调控音乐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推广,音乐课程的评价问题成为音乐教学工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音乐课程评价应该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自信心,促进音乐审美能力。教学评价包含了多方面,这里主要指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样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也是对课堂纪律的一个有效调控。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反馈很多都是即兴的、不可预测的,而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反馈做出及时恰当的评价并非易事,这充分显示了教师应变能力的水平,是衡量教师教学机智的重要标尺。我们可以多采用表扬鼓励,但要避免不管学生说的什么,一律都是好,使激励机制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对学生产生不正确的导向。在学生回答不尽人意的时候,不要用“是吗”“嗯”等语言代替评价,这样会让对老师失去信任感。学生会渐渐失去对音乐课的兴趣,课堂凝聚力减弱,纪律也会越来越差。学生回答不出预期的答案时,我们在表扬激励的同时要善于对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提示。
教学是“教”与“学”的结合,在音乐课堂中要做到收放自如还需要我们不断去努力探索。让我们与学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