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4—0095—01
高效课堂的概念提出很长时间了,但作为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却不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没能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长足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地区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一、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 学生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笔者对本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有80%的学生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学不学都能考个差不多的分数。很多学生忙着补短板,将大量的时间用在难学的科目上。这种对语文学科的忽视态度,导致语文学科高分不多,甚至有些学生只能考到六七十分,这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
2. 学生语文素养整体不高,缺少主动探究意识。就本校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积累较少,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缺少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读书习惯,知识面窄,语文素养不高。一旦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他们很难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一些学生上课比较被动,对问题的解决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对问题的主动探究意识。
3. 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课改意识不强。虽然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很长时间,但很多教师课改意识不强,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很难改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花费大量时间在教,课堂上以知识点讲没讲清楚、全不全面为主,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不到应有发挥,教与学严重分离。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很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很难激起学习热情。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方法探究
1. 改变教师思想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师总是以自我为主体,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参与度不高。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课堂体验的过程,教学才会活起来,学生的获得感才会更多,教学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达到高效。
2. 教师重视备好学案,提高学生听课效率。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备课,针对当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好学案,布置好当天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對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寻求教师帮助,增强听课的主动性。学案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对学生听课意识的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性越强,课堂的参与度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会越高。
3. 注重学生课堂体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虽然农村地区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但教师可利用小组课题研究的方式,增加其学习的深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能力。比如,在《项脊轩志》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建立小组课题研究,充分挖掘归有光的家族变迁过程,从而理解“多可喜,亦多可悲”。小组课题研究的开展,不但使学习的重心落在了学生身上,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是高效课堂形成的基础,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也就代表了语文能力的提升。就目前农村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学生平时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整体语文素养不高;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让学生学会这一层次上,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欠缺,学生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比较普遍。
总之,作为农村普通高中,一方面教师要兼顾学生基础,加强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从而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编辑:马德佳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4—0095—01
高效课堂的概念提出很长时间了,但作为农村地区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却不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没能得到有效激发,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长足发展。本文就如何提高农村地区高中语文教学效率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一、农村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1. 学生对语文学科不够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笔者对本学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不够重视。有80%的学生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学不学都能考个差不多的分数。很多学生忙着补短板,将大量的时间用在难学的科目上。这种对语文学科的忽视态度,导致语文学科高分不多,甚至有些学生只能考到六七十分,这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
2. 学生语文素养整体不高,缺少主动探究意识。就本校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地区,积累较少,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缺少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读书习惯,知识面窄,语文素养不高。一旦进入高中阶段学习,他们很难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一些学生上课比较被动,对问题的解决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对问题的主动探究意识。
3. 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师课改意识不强。虽然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很长时间,但很多教师课改意识不强,传统的教学观念依然很难改变。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依然花费大量时间在教,课堂上以知识点讲没讲清楚、全不全面为主,一味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不到应有发挥,教与学严重分离。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上很少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很难激起学习热情。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方法探究
1. 改变教师思想观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师总是以自我为主体,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参与度不高。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意味着师生关系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课堂体验的过程,教学才会活起来,学生的获得感才会更多,教学才能在最大限度上达到高效。
2. 教师重视备好学案,提高学生听课效率。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备课,针对当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好学案,布置好当天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對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寻求教师帮助,增强听课的主动性。学案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备学生,就是对学生听课意识的调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性越强,课堂的参与度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会越高。
3. 注重学生课堂体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虽然农村地区学生的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但教师可利用小组课题研究的方式,增加其学习的深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主动获取能力。比如,在《项脊轩志》一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建立小组课题研究,充分挖掘归有光的家族变迁过程,从而理解“多可喜,亦多可悲”。小组课题研究的开展,不但使学习的重心落在了学生身上,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4.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文学鉴赏水平的提高是高效课堂形成的基础,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也就代表了语文能力的提升。就目前农村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学生平时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整体语文素养不高;教师的教学还停留在让学生学会这一层次上,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欠缺,学生的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比较普遍。
总之,作为农村普通高中,一方面教师要兼顾学生基础,加强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要从思想上改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从而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