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王金涛老师的《未来阅读》,使我经历了一次阅读与学习的过程,接受了一次新阅读、大阅读的洗礼。
《未来阅读》是金涛的力作,是他阅读研究心血的凝结,是他教学研究视角的抬升,是他实践经验的深度提炼。可以说,是他目前所有著作、论文中最有分量、最有“研究”含量的,因而是最为优质的作品。我为他这本著作的出版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表示诚挚的祝贺。
金涛在大数据时代重新定义阅读,重新定义语文课程,重新定义学习,也在重新定义未来的教育。说到底,他是在重新定义自己。《未来阅读》可以诠释为“未来语文”“未来学习”,是金涛长期以来阅读范式的一次重大提升,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冲击。
首先是眼光和见解的冲击。金涛有敏锐性,捕捉到了阅读与学习的理论前沿,发现了阅读与学习理论的新走向。这不仅体现了他的理论敏锐性,而且体现了他的理论勇气,敢于触碰这么前瞻的话题。理论勇气来自理论素养的积淀,来自实践中的理论思考。研究未来阅读,他有理论准备,更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金涛的理论视角还表现在他的现代视野和观察问题的宏大视野。他站在现在,瞭望未来。他站在讲台,看到了一个偌大的世界。而这一切都在他自己广泛而精深的阅读之中,通过阅读了许多资料,做出了清晰梳理和合理整合,形成了一个结构,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金涛给我们的启发是,无论是现在阅读还是未来阅读,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大阅读,以大阅读为基础,讨论未来阅读才会有底气,才会有把握。
其次是未来阅读价值观给我们的引领。《未来阅读》关涉到对未来的认知。何为未来?未来是我们到达的目的地吗?既对又不对。金涛告诉我们:未来,实质是我们要创造的那个世界,而我们当下就是在不断地创造。因此,未来就在脚下,未来已来,我们正在未来的进行之中。这是一种未来的创造价值观,即未来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出来的。遗憾的是,我们在高呼未来的时候,又在无形中拒绝未来。“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学生,就是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他用杜威的判断告诫我们要从“过去的方法”中摆脱出来,要意识到我们正在做的一切,也许落后了,也许在剥夺孩子们的未来。我们的使命是要带领孩子们创造未来。金涛告诉我们:“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未来。”这就是对现代教育、未来阅读的价值澄清与价值引领。同时,大数据下的未来阅读,也会遇到一些诱惑,有可能让学生落入陷阱,未来阅读要引导学生对阅读的资料和大数据加以价值判断与选择,警惕网络世界中错误价值观的诱惑。金涛告诉我们,未来阅读仍是一个价值世界中追求理想的过程、重塑价值观的过程。
再次是未来阅读研究方法论的启示。金涛撰写《未来阅读》,有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论。他从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重要命题:“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工具赋能阅读,阅读方式的颠覆与重塑正在改变我们的认识视角与思维,未来阅读必将引来一次巨大的范式转型与变革。”他的预见是:“未来,一个可以期许的‘创意阅读新时代’。”由此建立起关联的核心概念串: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教育教学转型。未来阅读正是工具赋能以及支撐下的思维范式转型,思维范式转型带来阅读行为范式转型,阅读范式转型带动教育教学范式转型。而这一切的核心仍是儿童学习方式的转型,发生的是一次更为深刻的学习革命,而且这样的转型将会成为一种新常态。通过核心命题的层层推进,形成研究思路,逐步建构自己研究的方法论。就这样,未来阅读的理念、核心、意义、样态,逐一呈现在我们面前,绘制了未来阅读的蓝图。金涛告诉我们,教育研究与改革要走向方法论之路。
最后是未来阅读的实践架构。金涛既没有让自己的研究停留在技术、工具层面,也没有让价值理念虚空,而是在价值理念指引下进行了整体的、有深度的建构。“影响阅读转型的‘四个要素’”“助推阅读转型的‘八种思维’”“精塑阅读转型的‘八种形态’”,极富理论含量的未来阅读的要义一下子在实践中站立了起来。“数据发声:建构‘数据应用阅读’新范式”“工具助读:分享‘全唐诗’‘有趣的秘密’”“场景再造:借助‘互联网 ’讲好神话故事”“空间互联:‘快乐读书吧’的云间新样态”“阅读链接:链接属于自己的阅读‘话语圈’”“问题清单:‘问题化阅读’的‘清单革命’”“深度阅读:纸质书与‘一屏万卷’的博弈”“实践报告:技术促进阅读转型的行动研究”……一章一节,把未来阅读的具体样式清晰地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可触摸、可借鉴、可操作,拓展了未来阅读、创意阅读的大格局。金涛告诉我们,所有对于未来阅读的预言和构想,都是基于今天的实践与判断。
在金涛的笔下,未来阅读的画卷已经展开,我们的实践正在逐步推进,我们也正在未来阅读中朝向可期许、可预见的未来。当然,未来已来,而过去也未去。一切要站稳脚下的那片土地,在朝向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别丢弃所经历的过去。我们是从过去走到现在,又从现在走向未来,未来阅读中永远有可贵的“传统的影子”。技术的升级只是工具,未来阅读的主人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学生,还有我们自己——在研究中向前的教师。王金涛就是永远向前进的优秀教师队伍中,一位将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国家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