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何改革的实施都是伴随着众多的问题的,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也是如此。本文从教师对待其他教学方式的态度、教学管理存着的问题、导学案质量、课堂教学气氛、教师工作强度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教学实践证明,这些问题解决的对策都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课堂改革;农村中小学;问题;对策
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针对农村中小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从2007年开始,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都有了极为明显的强化,也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肯定课堂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它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
一、 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一) 教师对其他的教学方式存在着盲目崇拜
课堂教学改革使得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涌现出来,很多教师没有良好的分析、总结能力,他们对于其他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就引用到了自己的教学中来。这种做法不仅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也不适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有些教师盲目采用外国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先学后教”以及“三三六”教学等,这都使得课堂走向了格式化、教条化的道路。将外来思想盲目应用到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来,“水土不服”是必然的结果,课堂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 教学管理与课改不同步
实施课改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但是,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都会采取一些评价激励机制,但是这些方式和机制都没有充足的广度与深度,有的则是缺乏可操作性与前瞻性,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改革的源头受到了阻碍。
(三) 导学案质量较低
很多教师没能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有的是没能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的则是没能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明确的定位;有的是没有实现知识点的问题化,没能将问题变得更加浅显有层次;有的是没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无法提升知识的层面;还有的是没能为学生提供科学、准确的学法指导,教师的语言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学起来一头雾水。
(四) 课堂教学太过热闹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新的学习方法,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是分不开的,合作、探究、讨论等也少不了交流,学生之间的质疑、解答更是常规存在的。我们提倡在课堂上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良性互动,但是,有些教师的课堂无论是问和答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提的问题也与本课的学习重点没有什么关联,只是引得学生一阵喧闹罢了,过于热闹却难以突破重难点,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五) 教师的工作强度过大
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教师方面来说,我们的身份和地位要进行转换,不能再做学生学习的包办者。课前,教师要对学生、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精心备课,设计导学案;课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导学案设计完成教学目标;课后,教师要改作业、批试卷,强化优生,帮助差生,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将本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下来。对于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班级的编制比较紧,班额大,这些常规的教学任务已经让教师忙得焦头烂额了,如果再为他们增加一些课程改革的任务,他们的工作强度就会加大,超出教师的负荷。并且,有些家长不能理解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这同样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 以本校、本班的实际为基础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参加和组织同行之间的探讨,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在沿用先进理念,提炼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提升教学理论方面,要针对本土特色的情况,形成极具本地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 强化管理,促进课改在本校的实施
从学校方面来说,在课改层面要设置有导向功能的方案,引领师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并设置评价激励机制,对教师参与课改提出一些刚性的、人文性的制度,让教师无论是备课、上课、评课还是听课都能有制度可以遵循,使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师发展和提升的平台,在促进教师提高的基础上,促进课改的全面健康运行。
(三) 注重导学案质量的提升
学校教导室要担负起提升导学案质量的责任,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导学案的编写与指导。可以先由任课教师编写,然后再交由教研组长进行初审,审核通过后由教导主任复审,再由教学副校长审核,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完善的导学案,实施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导学案编写的每个环节,教师和领导都要紧扣课程标准,对导学案的编写实施严格的要求,不合格的就要重写,使导学案“导学、导思、导练”的效应能够得到充分的彰显。
(四) 课堂要活泼而有序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目的是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学生可以放飞理想,张扬个性。因此,在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动静结合,避免没有任何意义的喧闹,对课堂实施科学的调控,做到活泼而有序。
(五) 教师重反思,学生重展示
课后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平台。教师的反思要注重实效,主要反思的内容有:导学案的优秀与不足之处、课堂生成的闪光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需要改进及努力的地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并在多次训练中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农村中小学生大部分都不爱发言,因此,教师要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
总之,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找到有针对性的策略,从全面、健康的发展角度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丕军.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年第Z1期.
[2]吴洪亮.新课堂模式实践中的成绩、问题与对策.《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陈尧.對课堂教学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现代教学》,2012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李海霞,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
关键词:课堂改革;农村中小学;问题;对策
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针对农村中小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从2007年开始,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进课堂教学的探索与改革,并且,在改革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都有了极为明显的强化,也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肯定课堂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它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
一、 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一) 教师对其他的教学方式存在着盲目崇拜
课堂教学改革使得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涌现出来,很多教师没有良好的分析、总结能力,他们对于其他的教学方式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就引用到了自己的教学中来。这种做法不仅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也不适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有些教师盲目采用外国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先学后教”以及“三三六”教学等,这都使得课堂走向了格式化、教条化的道路。将外来思想盲目应用到农村中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来,“水土不服”是必然的结果,课堂教学效率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 教学管理与课改不同步
实施课改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但是,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虽然很多教师都会采取一些评价激励机制,但是这些方式和机制都没有充足的广度与深度,有的则是缺乏可操作性与前瞻性,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改革的源头受到了阻碍。
(三) 导学案质量较低
很多教师没能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有的是没能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有的则是没能对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明确的定位;有的是没有实现知识点的问题化,没能将问题变得更加浅显有层次;有的是没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无法提升知识的层面;还有的是没能为学生提供科学、准确的学法指导,教师的语言指向性不明确,学生学起来一头雾水。
(四) 课堂教学太过热闹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新的学习方法,如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是分不开的,合作、探究、讨论等也少不了交流,学生之间的质疑、解答更是常规存在的。我们提倡在课堂上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良性互动,但是,有些教师的课堂无论是问和答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所提的问题也与本课的学习重点没有什么关联,只是引得学生一阵喧闹罢了,过于热闹却难以突破重难点,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五) 教师的工作强度过大
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教师方面来说,我们的身份和地位要进行转换,不能再做学生学习的包办者。课前,教师要对学生、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精心备课,设计导学案;课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导学案设计完成教学目标;课后,教师要改作业、批试卷,强化优生,帮助差生,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将本堂课的收获与不足写下来。对于一些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班级的编制比较紧,班额大,这些常规的教学任务已经让教师忙得焦头烂额了,如果再为他们增加一些课程改革的任务,他们的工作强度就会加大,超出教师的负荷。并且,有些家长不能理解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这同样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 以本校、本班的实际为基础
在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之前,教师要充分考虑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参加和组织同行之间的探讨,以科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在沿用先进理念,提炼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提升教学理论方面,要针对本土特色的情况,形成极具本地个性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 强化管理,促进课改在本校的实施
从学校方面来说,在课改层面要设置有导向功能的方案,引领师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并设置评价激励机制,对教师参与课改提出一些刚性的、人文性的制度,让教师无论是备课、上课、评课还是听课都能有制度可以遵循,使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教师发展和提升的平台,在促进教师提高的基础上,促进课改的全面健康运行。
(三) 注重导学案质量的提升
学校教导室要担负起提升导学案质量的责任,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导学案的编写与指导。可以先由任课教师编写,然后再交由教研组长进行初审,审核通过后由教导主任复审,再由教学副校长审核,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完善的导学案,实施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导学案编写的每个环节,教师和领导都要紧扣课程标准,对导学案的编写实施严格的要求,不合格的就要重写,使导学案“导学、导思、导练”的效应能够得到充分的彰显。
(四) 课堂要活泼而有序
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目的是为学生打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中,学生可以放飞理想,张扬个性。因此,在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动静结合,避免没有任何意义的喧闹,对课堂实施科学的调控,做到活泼而有序。
(五) 教师重反思,学生重展示
课后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平台。教师的反思要注重实效,主要反思的内容有:导学案的优秀与不足之处、课堂生成的闪光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以及需要改进及努力的地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并在多次训练中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培养。农村中小学生大部分都不爱发言,因此,教师要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展示自己。
总之,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找到有针对性的策略,从全面、健康的发展角度逐一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丕军.课堂教学改革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年第Z1期.
[2]吴洪亮.新课堂模式实践中的成绩、问题与对策.《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陈尧.對课堂教学问题的分析与对策.《现代教学》,2012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李海霞,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