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形势下技工学校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的变化,以及技校学生的发展变化,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与要求。学生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学问。对学生的管理必须适合学生的特点,必须研究出好的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管理工作的效率。
一、学校高度重视,倡导正面引导
1.从育人根本出发,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育人为本,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就必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学校要通过多次调研,摸清目前学生思想状况,召开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其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疑惑,并制定如何做好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案,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2.创新德育载体,提高德育水平
学校以建党、建国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以及每周的升旗仪式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把校训、守则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上墙,建设文化走廊、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本无声的教科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3.抓好舆论宣传,创设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积极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功能,利用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刊、广播、黑板报等形式传达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国内外重要时事政治,宣传学校先进人物和事迹,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育人氛围;搞好教室环境布置,使教室具有庄重、文明、催人奋进的教育氛围;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如校园之星和每月之星的评选。
二、师生有效沟通,深入学生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师风促班风、学风、校风
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因此,要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倡导师德意识。在常规管理中,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增强每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并且建立了一整套教师管理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把师德建设与年度考核、评优、职称挂钩,对违反者实行一票否决。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侧重实现“三个转型”:在管理思想上,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在教学思想上,由“教书型”向“育人型”转变;在知识能力结构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2.掌握育人方式方法,激发学生自信心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优点要及时公开表扬,对学生出现的缺点、错误则通过谈话、谈心的方式进行教育,把谈话分为鼓励性谈话、告诫性谈话和指导性谈话。教师应坚持表扬为主,注意细心观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身上潜在的自信心,点燃他们自尊的火焰。对学生做到“动之以情”及“持之以恒”和“晓之以理”及“导之以行”,做到实践“情、理、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学生视为服务对象。
3.把握育人重点,加强学生心理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根据在校学生年龄多数都处于15-18岁之间,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其性格、自我认知、思维方式、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逐渐定型。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特点,学校可配备专职及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全体教职工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经常性通过宣传橱窗、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生主体参与,发挥学生自治作用
所谓“自治化管理”是指在学生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班团组织、社团组织的作用,丰富课余生活、拓宽知识面、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培养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广大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自觉地加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成为重大问题的参与者、决策者,在参与管理的实践中尝试管理、学会管理、懂得管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意识,实现学生干部队伍自我管理制度化
四、家校形成合力,联手教育学生
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联手加强学生教育的力度。要逐步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合力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坚持组织多种形式家访、家长会、家长信等形式,帮助家长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及时了解并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做到家庭学校两相知,两配合,共谱育人新篇章。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
一、学校高度重视,倡导正面引导
1.从育人根本出发,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育人为本,是学生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提高学生管理效率,就必须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学校要通过多次调研,摸清目前学生思想状况,召开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其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疑惑,并制定如何做好青少年学生德育工作的方案,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纪律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引导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2.创新德育载体,提高德育水平
学校以建党、建国等重大节日为契机,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以及每周的升旗仪式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把校训、守则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上墙,建设文化走廊、营造和谐的人文氛围,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这本无声的教科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3.抓好舆论宣传,创设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积极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功能,利用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刊、广播、黑板报等形式传达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国内外重要时事政治,宣传学校先进人物和事迹,倡导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育人氛围;搞好教室环境布置,使教室具有庄重、文明、催人奋进的教育氛围;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如校园之星和每月之星的评选。
二、师生有效沟通,深入学生队伍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师风促班风、学风、校风
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因此,要把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倡导师德意识。在常规管理中,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增强每位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并且建立了一整套教师管理制度,加大依法治教力度,把师德建设与年度考核、评优、职称挂钩,对违反者实行一票否决。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侧重实现“三个转型”:在管理思想上,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在教学思想上,由“教书型”向“育人型”转变;在知识能力结构上,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2.掌握育人方式方法,激发学生自信心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优点要及时公开表扬,对学生出现的缺点、错误则通过谈话、谈心的方式进行教育,把谈话分为鼓励性谈话、告诫性谈话和指导性谈话。教师应坚持表扬为主,注意细心观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身上潜在的自信心,点燃他们自尊的火焰。对学生做到“动之以情”及“持之以恒”和“晓之以理”及“导之以行”,做到实践“情、理、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学生视为服务对象。
3.把握育人重点,加强学生心理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根据在校学生年龄多数都处于15-18岁之间,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其性格、自我认知、思维方式、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逐渐定型。针对这个年龄阶段特点,学校可配备专职及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全体教职工广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地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问题信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经常性通过宣传橱窗、讲座、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生主体参与,发挥学生自治作用
所谓“自治化管理”是指在学生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教育管理模式。要充分发挥学生班团组织、社团组织的作用,丰富课余生活、拓宽知识面、增长才干、陶冶情操,培养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精神;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广大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自觉地加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成为重大问题的参与者、决策者,在参与管理的实践中尝试管理、学会管理、懂得管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意识,实现学生干部队伍自我管理制度化
四、家校形成合力,联手教育学生
学校、家庭要形成合力,联手加强学生教育的力度。要逐步建立学校与家庭、社会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合力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德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坚持组织多种形式家访、家长会、家长信等形式,帮助家长指导家庭教育,使家长及时了解并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做到家庭学校两相知,两配合,共谱育人新篇章。
(作者单位:浙江省建德市工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