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的紧迫任务,然而其现状却不容乐观。只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专业师资培训,畅通家校交流渠道,社会、学校、家庭各司其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出现新局面。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办法探索一、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而言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人员缺乏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较大的瓶颈。另外,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错位,有时甚至把德育工作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加以处理,从而导致了教育失效。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明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和教学内容
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发展自我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是发展性目标,二是防止性目标。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发展性目标上。
2.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办法探索
(1)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工作条件保障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基本条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共青团、少先队专职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所有教师都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或通过开设专题讲座、集体辅导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则聘请有关专家来帮助解决。同时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与各学科教育的关系。
(2)用校园文化建设的软环境,潜意识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十分重大。大多数学校仅停留在口号上的号召和宣传,缺乏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学校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各项设施,从绿化、净化和美化等角度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组织开展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创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班队活动等;要因地制宜,定期出好心理健康专栏,利用广播、电教设备,面向全体师生进行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抓好学科渗透,全方位延伸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如组织举办夏令营,到教育基地锻炼,参加社区公益活动。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
(4)建立学校和家庭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心理教育环境
学校要努力构建家校“心育”良好环境,实施学校、家庭同步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密切家校沟通联系,及时、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并与家长配合,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良好的情绪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促进学生身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现代科技,如手机短信等形式与广大家长进行家教知识的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使家长和教师目标一致,达成共识,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大合力。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各司其职,共同担负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我们的“心育”、素质教育乃至全方位教育一定会有一个新局面。
责任编辑 袁海波
[关键词]小学教育;心理健康;办法探索一、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薄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体而言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人员缺乏是当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较大的瓶颈。另外,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错位,有时甚至把德育工作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成思想品德问题加以处理,从而导致了教育失效。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明确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和教学内容
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发展自我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一是发展性目标,二是防止性目标。学校应将重点放在发展性目标上。
2.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办法探索
(1)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工作条件保障
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的基本条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团队干部(共青团、少先队专职干部)为主体,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所有教师都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或通过开设专题讲座、集体辅导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特殊学生则聘请有关专家来帮助解决。同时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与各学科教育的关系。
(2)用校园文化建设的软环境,潜意识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十分重大。大多数学校仅停留在口号上的号召和宣传,缺乏实际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学校要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各项设施,从绿化、净化和美化等角度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组织开展各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创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班队活动等;要因地制宜,定期出好心理健康专栏,利用广播、电教设备,面向全体师生进行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抓好学科渗透,全方位延伸和补充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延伸和补充。如组织举办夏令营,到教育基地锻炼,参加社区公益活动。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环境,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
(4)建立学校和家庭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心理教育环境
学校要努力构建家校“心育”良好环境,实施学校、家庭同步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密切家校沟通联系,及时、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并与家长配合,满足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良好的情绪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促进学生身健康发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现代科技,如手机短信等形式与广大家长进行家教知识的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使家长和教师目标一致,达成共识,形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大合力。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各司其职,共同担负起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我们的“心育”、素质教育乃至全方位教育一定会有一个新局面。
责任编辑 袁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