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年前到江淮的广东移民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ang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历史上的移民很多,但多数是北方向南方的移民,南方向北方的移民则较少。从广东向北的移民本来就很少,迁移到长江以北的大规模移民更少,因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在明朝初年有两万多广东人迁移到了今天的江苏、安徽境内。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应天府,改称南京。朱元璋把南京周围划为直隶地区,直属中央。朱棣定都北京之后,在北京附近也设直隶,原来的直隶就改名为南直隶。南直隶地区包括最富庶的苏州、松江、常州等府,还有他的家乡凤阳府。凤阳府是史无前例的大府,有州县近20个。凤阳府是元末红巾军大起义的核心地区,本来饥荒很重,所以朱元璋才被迫出家,又有很多人死于战争,还有很多人成为朱元璋的文武将相后到了外地,因此凤阳府剩余人口不多。朱元璋为了建设凤阳府,从各地强行迁来很多富户。
  《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八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九月,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诸县的元将何真属下降民24400余人到泗州屯垦。卷一百五十六记载洪武十六年又迁广东清远县1307人到泗州屯垦,合计25700多人。
  何真是东莞人,在元末大乱中占据广东。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大将廖永忠率军南征福建,派人从海路到达潮州,何真立即投降明朝。何真的束手归降在明初非常罕见,所以朱元璋非常高兴,仍然任用其为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其后何真又任山东行省参知政事、山西右布政使、浙江布政使、湖广布政使,最后被朱元璋封为东莞伯。何真顺应形势,投降明朝。在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时,广东居然没有遭受战火的严重破坏,这为明清时期广东的崛起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不过何真毕竟是广东人,江西离广东比较近,所以朱元璋把何真调到山东、山西等地,还是对何真有所防范。后来何真的儿子何荣、何贵等都在蓝玉冤狱之中受到牵连,被朱元璋处死。何真的弟弟何迪大为惊恐,于是在广东叛乱,逃入海岛,最后被明军平定。
  早在洪武十五年,何真的旧部24000多人都北迁到了泗州。
  两万多人的广东移民,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多,但是正德《颍州志》记载洪武十四年时,凤阳府下的颍州人口只有1700户,不到一万人,而此时的颍州包括三个县,可见一个县只有几千人。《成化中都志》记载洪武十一年时,朱元璋的家乡凤阳县只有3324户,也就是一万多人。洪武三年、七年从江南移民十几万人到凤阳,洪武六年、九年还从山西、河北等地迁来了几万人。
  广东新移民的周围可能还有一些江南移民,所以这些广东人在泗州应该成为主要人口,至少有巨大声势。不过这些人主要是军事屯垦,所以居住集中。广东人到达泗州的早期,可能和当地人来往不多。但是六百多年过去了,在今天的江苏、安徽境内,早已看不到广东文化的影子。大概是在明末和清代,这些广东人已经被江淮人同化。因为广东离江淮太远,所以广东移民无法长期保持祖先文化。另外,这些广东人主要是军籍,从事屯田,与明朝高层联系较多,这也是他们的地方文化容易消失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盱眙、天长、明光境内,应该还有很多广东移民的后裔。前人没有寻找过这些广东人的分布,其实要寻找也不难。因为广东人有很多独特的姓氏,这些姓氏自古以来主要分布在华南。所以我们只要根据这些独特的姓氏,就可以在今天的江苏、安徽境内找到这些广东人的后裔。
  在今盱眙县盱眙镇西南有植港、植郢。植姓是一个很罕见的姓,主要分布在华南,广东尤多。今天的广东新兴、顺德、怀集、广州市花都区等地植姓最多,历史上的植姓名人还出自东莞、开建(今封开县)等地。
  盱眙县桂五镇有欧岗,泗洪县魏营镇也有欧岗,天长市汊涧镇有大欧营,五河县等地也有欧姓,明朝还有滁州人欧磐,滁州就在泗州之南。欧姓主要分布在华南,名人非常多,本文不再赘举。和欧姓同源的欧阳、区等姓都分布在华南,其源头都是百越之中的瓯人。
  天长县西部的张铺镇,有简庄、莫冲、翁集三个村庄,简、莫、翁三个姓,主要分布在华南,广东也有很多。特别是莫姓,是典型的华南姓氏,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广西省平乐县有45万人,莫姓有2万人,是中国莫姓比例最大的地区。天长市有莫家营,五河县有莫集,泗阳县有莫圩,莫姓在古代泗州周围也是大姓。
  张铺镇之西的盱眙县王店乡,还有饶家大庄。饶姓主要分布在南方,潮汕地区特别多,这里还有饶平县,当代有著名学者潮州人饶宗颐。
  天长市铜城镇有冼家岗,张铺镇有冼家营。冼是标准的广东姓氏,古代最著名的人物是南朝入隋的冼夫人,近代最著名的人物是广州人冼星海。天长市的冼姓无疑是从广东北迁的,应为明初移民。
  在盱眙县南部的来安县,也有很多广东人。来安县历史上一直属于滁州,不属泗州。但是明朝分为军籍、民籍,迁到泗州的广东人主要是军籍,所以其屯种地区不属地方州县,因此在泗州周围的其他州县也有广东移民。在今来安县城西部有大伍郢,西北有赖郢、麦郢,这些都是华南大姓。广东伍姓名人有近代的新会人伍廷芳,赖姓又见于江西、福建等地,但是麦姓则是地道的广东姓氏。第一个见于史书的麦姓名人是《隋书》记载的广东南雄人麦铁杖,麦姓至今仍然主要分布在广东、香港、澳门等地。
  在来安县西北部的舜山镇还有古郢、邱郢,这两个姓也是华南大姓,尤其是古姓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上述地名之中有郢、营二字,郢也应是营,在原凤阳府之地,营、郢是最常见的特色地名,营(郢)即明初屯垦的军营。广东移民主要分布在盱眙县南部、来安县西部、泗洪县南部、明光市东部等地,这里山丘较多,原来人口较少,所以广东移民在此屯垦。
  在今盱眙、天长、明光、来安等地,还有很多村落是陈、黄、潘、钟、吴、卢、苏、曾、廖、叶、谭、涂、萧、梅、何、林、蔡等姓建立的,这些姓氏也是华南大姓,而且在江淮其他地区分布较少,所以这些村落之中应该有一些是广东移民所建。但是这些姓氏在中国的分布比较广泛,所以我们要从中寻找广东人的后裔,还要进行田野调查。
  明朝初年的江淮大地,不仅有来自中国岭南、河北各地的移民,还有很多明朝军队收编的蒙古人、高丽人、女真人、色目人,来自中亚、西亚的各种色目人也没有全部变成后世的回族,有很多色目人和其他各族人一样,融合在了江淮汉族之中。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明朝初年到江淮的广东移民,这些广东移民跨过千山万水到达江淮,而后在建设江淮的过程之中,一定有数不胜数的故事,这些故事留待我们继续发掘。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
其他文献
大店,历史上曾称诸陈店、朱陈店、朱陈村,民国初年始称今名。考古发现,周边有多处龙山文化遗址,这里原是春秋向国故城。庄氏家族在这里已繁衍发展600余年,是鲁南苏北望族之一。  一  据《重修莒志》记载:大店西门里旧有兴福寺,墙上嵌有金大定四年(1164年)度僧牒刻石,碑阴书施主姓名,有庄洪,说明金代以前已有庄氏在莒南定居,但他们的后裔早已失考。  现在的大店庄氏,据宣统二年(1910年)刊行的《庄氏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主要是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文章以思维品质培养为切入点,以课文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为例,探究如
情境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以情境帮助学生感知情感,教师应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情境教学中,这更加贴近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能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内化。基于此,文章结
在幼儿教育中,阅读活动非常重要,是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教育活动。而情境教学法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可以强化幼儿的阅读体验。教师应合理设计情
古诗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人表明自己志向、表达思想感情、记录生活事物时都离不开古诗文,有时为了使创作的诗文更具有内涵,便会引
学生年龄较小,好玩好动,在课堂学习中难以聚精会神,学习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困难,教师应依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和足球课程主要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快乐足球"教学打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分层导引”模式运用于阅读教学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在面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时,采取不同的导引方式,具体可以分为控制型任务的英
摘 要: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动力,正在引领并拉动历史课程体系、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及历史学业评价、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变革。历史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核心素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