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胃癌患者的院外管理策略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减少人员流动性的管控措施有助于遏制疫情蔓延,但对于诊断与治疗中的胃癌患者可能会延长预期等待时间。在充分认识胃癌不同分期特点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院外管理策略,一方面确立有效的医患沟通渠道,患者能够在院外得到合理指导;另一方面与患者共同制订、调整治疗策略并充分告知院外注意事项,可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肿瘤治疗造成的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掀起肿瘤治疗的革命,多种ICIs治疗肝细胞癌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其良好的应用前景,迎来了肝细胞癌的免疫治疗时代。近来一项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疗效和安全性优于标准治疗,有望成为肝细胞癌新的一线标准治疗。目前ICIs联合放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及局部治疗的研究正在全世界开展,将进一步刷新肝细胞癌系统治疗的格局。
目的探讨机器学习算法和COX列线图在肝细胞癌术后生存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375例肝细胞癌行根治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04例,女71例;中位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21~79岁。375例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方法以8∶2比例分为训练集300例和验证集75例,应用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
目的比较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索拉非尼序贯微波消融(MWA)和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两家医疗中心收治的61例(潍坊医学院附属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30例、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31例)肿瘤直径>5 cm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采用TACE联合索拉非尼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中供肝血管的影像学解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39例活体肝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29例;年龄为(31±7)岁。同时收集39例活体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男26例,女13例;年龄为8个月(4~68个月)。供者术前常规行腹部增强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查、三维血管重建判断供肝血管
目的构建基于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影像组学早期肝细胞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预测模型,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国内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243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5例、无锡市人民医院78例)行肝切除术治疗早期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82例,女61例;中位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30~86岁。243例患者通过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目的探讨术前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评估壶腹周围癌(PACs)相邻器官侵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81例PAC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2例,女29例;平均年龄为62岁,年龄范围为41~80岁。观察指标:(1)手术和病理学检查情况。(2)CT与MRI检查评估PACs相邻器官侵犯情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虽已得到控制,但形势仍然严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性强,临床表现多样,肝功能受损是其中之一。笔者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肝损伤发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提出相关防治措施以供同道参考。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急腹症患者急诊手术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18日至2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0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7例;平均年龄为57岁,年龄范围为25~82岁。所有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行肺部CT检查,必要时完善咽拭子核酸检测。患者排除新冠肺炎后按常规选择麻醉方式;疑似和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可根据
目的探讨混合入路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52例,女44例;平均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29~75岁。患者均施行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2)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3)术后化疗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