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语言和文化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同时理解外国文化,对异域文化持包容的态度,逐步形成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识;包容
  【作者简介】张巧飞,福州市长乐区航城中学。
  引言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广义的角度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的交流既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作支撑,也要了解彼此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增进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理解度,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聚焦教材礼貌文化,培养学生礼貌交际
  语言是显性的,而文化是隐性的。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材里蕴含有很多异域他国的礼貌文化,教师要在教学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解读课文,这既是文化理解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深层次理解文本的有效举措。例如,仁爱七年级英语教材在编排时就有意将不同文化知识和文化差异融入到语言知识中,在Unit1Topic1 Welcome中,当学生见面时立即呈现出对话“Hello, Good Morning!”“Hi”“Thank You”看似是一个简单的对话,但对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意义非同小可,因为,在中国,一般人们见面时基本以“吃过没有?”“去哪儿”“有事吗?”等作为问候语或开场白,而回答语也较少出现“谢谢”。再如,西方人较为开放直白,因此,他们更乐于接受别人的表扬或恭维,并表感谢以回敬对方。相反,在中国文化里,人们以谦逊为上,很难直接接受对方直截了当的夸奖。比如,在中国如果你当面赞扬一个女子“How beautiful you are!”,对方往往会无所适从,甚至露出尴尬之态。为此,教师在课文教学时要适时点拨礼貌文化差异,并让学生在交际时,有意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来点缀自己的文化涵养,让对话呈现出浓浓的文化味。
  二、透过教材称谓文化,培养学生适切称呼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文化犹如散落的珍珠,只要用心发现,随处可见。例如,称谓就是其中的一种。一般来说,在中国,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见到老师会说“某老师好”,但在西方文化里,teacher更多的是一种职务,而为了表示尊敬,西方人常以“Mr”“Miss”“Mrs”“Ms” “姓”来称呼对方,在英语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称谓已经约定俗成地固化在人们的心目中,并沿用至今。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中国人在餐馆就餐时往往会直呼“服务员”,但在西方国家,服务员通常被顾客称呼为“Sir”或者叫“Madam”以示尊重。再比如,對长辈的称谓中,西方人将外公和爷爷统称为“Grandpa”,将外婆和奶奶又统称为“Grandma”,而在中国往往将他们分开,显得更加清楚明白;同样,外国人对男性长一辈亲戚往往统一称谓为“uncle”,将女性长一辈亲戚统称为“aunt”,而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人们的称呼较为复杂,显得更加明晰,更有层次,更显亲切。所有这一切都是称谓文化的集中体现,初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醒目视之,扩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形成礼貌随身的文化修养。
  三、比较中外节日文化,培养学生文化洞察力
  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1921)一书中写道:“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节日文化在中外文化比较中具有较为特殊的意义,因为,节日往往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和风俗有关,节日背后往往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起着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载体作用。通过比较节日文化,学生在理解和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能更加理解和敬畏本国的传统节日,从而培养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例如,在仁爱教材Unit8 Topic 3 Let’s celebrate!中,课文提到了很多中外节日,有春节、中秋节、复活节、圣诞节等,教师要以此节日为基点,引导学生关注节日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涵义,让学生明历史、懂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特别是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更要注重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中外节日的比较中提升文化品格,并通过不断地学习,养成热爱历史、珍惜文化、尊重文化的情怀。
  节日文化的教学方式要多样化,教师要摒弃一讲到底,抄背默记的传统填鸭式教学,而要以节日文化为纽带,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并通过上网查阅,进图书馆翻阅等方式进行,了解每一个节日的历史经纬和来龙去脉,不断在节日文化的探索中开阔视野,加深对文化的认同和包容,意识到语言和文化间的内在关系。
  四、领会中外语言差异,培养实际语用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传达信息,二是为了交流思想和增进感情。因此,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教师一定要让学生领会并透过中外语言的表述差异,让学生意识到语言与思维、语言与交流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在实际运用中发展语用能力。
  对于目的语学习者来说,了解目的语国家的语言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因为文化和历史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各有差异。英语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两者间的表达方式也因此而产生较大差异。无论是字词的读音、拼写还是用法,都有显著差异,而表达方式的差异尤为初学者关注,若学习者仅以本族语的思维方式和传统习惯来理解和表达,一定会造成交际困惑甚至是误解。例如,在仁爱版英语九上Unit3 Topic 2 Section C的教学中,教师发现,“龙”在中国代表和象征着中华民族,但在西方人眼里,龙却是有着“危险”、“攻击”等性格的动物;再如“狗”在中国语境里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从一些习惯用语中可以看出:如a mad dog, a running dog, the dog acting like a gentleman等等,然而,在西方语境里,狗却具有一定的褒义色彩,它更多地充当人们的忠诚朋友或信得过的伙伴。例如,英语习语Every dog has its day(每人都有他的出头之日),You are a lucky dog(你的运气好极了)等等。当然,英语表达的文化差异还有很多,除了语言的表达,还有肢体语言、体态语言等,如点头在中国表示同意,然而在印度摇头却有肯定之意。这些都需要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时予以展示并提醒学生注意,因为,语用能力的培养既包括语言的表述,也包括文化的包容,只有语言表达和文化相融,学生才能真正习得地道的语用技能,开展丰富的人际语言交际活动,从而提高语用能力。
  五、结语
  总之,文化和语言不可分隔,初中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创造性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培养文化认同感,并在语言的习得中增进文化理解力。同时,教师也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思,让学生在用中学文化,理解并领悟不同文化的魅力和特征。长期开展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课堂活动,教师既能让学生习得文化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品位,从而发展思维品质,最终形成良好的文化品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黄超群.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2).
  [3]徐军岚.渗透文化背景 减少文化冲击——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07):42-43.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对学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现如今,如何打造高中英语高效课堂,已经成为了教师主要关注的话题。对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为高中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升高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以推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打造。本文以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为出发点,着重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互动式;英语模式;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摘要】对于大多数高中生来说,学习英语并非难事,学习英语口语却是一个难题。其实,学好英语口语并没什么快捷的途径,只有我们勤加练习,才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了提高目前高中生英语口语的学习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对学习英语口语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享自身的学习心得,为高中同学的口语学习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口语学习;学习成效;对策分析  【作者简介】王艳博,辽宁省本溪市高
【Abstract】The long march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which is full of Chinese culture and reflects the common value of all mankind. The Long March Cultur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乃至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发展潜能的桥梁,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新课程标准》)从新课程标准中表述不难理解,自主学习就是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动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
【摘要】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单一的语言人才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需求。外语专业自身发展的局限和当下形势都呼吁外语人才多元化。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国家急需掌握多重技能的外语人才,以及在国际组织中能代表中国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外交沟通的人才。本文将阐述培养多元外语人才必要性,并试图探索多元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多元外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作者简介】刘佳宁,女,河北沧州人,河北大学外国
学习动机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原因,对于学习活动有很大影响。本次研究以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个人发展目标和个人长远目标等情况。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学习三分之一的同学出自外在动机,三分之二同学出自个人发展需要和服务社会意识的内在动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英语的实际应用、融入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一、引言  
【摘要】阅读在英语学习和考试中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从学生兴趣,单词量,阅读量和测试中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的水平。  【关键词】阅读;能力;提高  【作者简介】司徒志梁,广东省开平市教伦中学。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在各类型的英语考试中,阅读占了很大有比例。拿高考题目来说,几乎每道题目都涉及阅读内容。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的考
【摘要】英国人十七世纪在美洲大陆建立殖民地,将英语带到美国,当时英语中的一些用法后来英国人不再使用,而美国英语历经战争及外国移民的涌入后不断发展,因此英美英语产生了差异。首先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然后从同词异义、同义异词、特有词三个方面分析英美英语的差异。  【关键词】英国英语;美国英语;词汇差异  【作者简介】汤语婧(1993.12-),女,山东济南人,山东科技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
【摘要】文章概述了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介绍了奥苏贝尔把学校情景中的成就动机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在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发和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关键词】成就动机;初中生;英语学习  【作者简介】原慧敏,莘县莘城镇中学。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学习动机的强度、水平、性质等对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会产生
【摘要】随着21世纪初以来,我国教育改革的的开始和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学习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方法,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知识的欲望。所以,本文旨在基于人教版英语教材《Go for it》对中学阶段英语教学方法进行浅析,并探索该教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方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