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学生问我:“我侄女有一次不吃鸡蛋,我让她吃结果她大发脾气,用头撞地,太可怕了,结果我把她拉到阳台上去让她反省。她开始什么都不在乎,后来慢慢软下来了,最后才知道错了,用手一下一下拍门,跟我说‘我错了’我才让她进屋。老师,你说我这样做对不对?”
我没有立刻回答她,心里一直在想那个在阳台上不断拍门的小女孩,从开始的愤怒到最后的妥协,她的心在那一下一下的拍门声中,经历了怎样一个历程。而这样的经历,对她今后的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我没有直接告诉这个学生她做的对还是错,只是反问她:“她不吃那两口鸡蛋的话,对她会有什么影响呢?”没有等她回答,我接着问:“一个人挑食,真的就是那么不可容忍吗?你见过有哪一个人是任何东西都吃绝不会有丝毫挑食行为的吗?”学生们都笑着摇头。我又问:“那为什么一个孩子挑食大家就会认为是错的呢?可能大家都希望孩子不要挑食,希望她能够什么都吃,达到营养均衡,可现在几乎大部分孩子的营养应该都是够的,比起以前那些什么都吃不上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可能会营养过剩而不是营养缺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孩子吃上这口鸡蛋而爆发那么激烈的冲突,结果孩子身心都受到了伤害,大人也因此而经历了从愤怒到自觉胜利的剧烈心理波动,这样对孩子反而造成了更严重的影响,因为她最终的屈服可能会让她产生这样的认知:‘大人赢了是因为大人比我厉害,我要是想赢我就必须也要很厉害。’这样的认知很容易让她在和同伴相处时产生与大人相同的做法:以暴力和武力取胜。如此来看的话,身体上的健康与心灵上的健康比起来,到底哪个更重?心理学上一再强调,心理健康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强迫孩子吃她不喜欢吃的东西,即使她最终吃下去了,补充的那点营养可能远远弥补不了她心灵上受到的伤害。孰重孰轻,不是很明白吗?”
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挑食,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淡然由之,那真不妨换一种角度,用另一种心态来看这个问题:挑食,说明孩子有了自我选择的能力,有了自己对食物好恶的判断。我们应该为孩子的这种成长感到高兴。另外,孩子和大人不同,他们面对所有的事都是听从自己的心做决定。喜欢或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是他们的心的真实反映。作为大人,尊重孩子的心就等于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对任何人而言,心灵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都将对这个人的一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样去想的话,面对孩子的挑食,我们的心态可能就会更平和,更包容。
但是,允许孩子喜欢或讨厌某种食物,并不表示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可以对其好恶完全听之任之,爱吃的就让他吃个够,不爱吃的就从此一点都不给他做。永远要记住的一点是:作为家长,我们有引导自己孩子健康成长的义务,更要有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能力。这里的健康成长,包括身体,也包括心灵。这种能力,有的家长天生就有,但大部分家长,需要在不断学习与不断反思中获得。
多买一些与健康饮食有关的绘本或书,下载一些相关的动画片,通过和她一遍一遍地阅读与观看,慢慢引导她对健康饮食重要性的认识,这类绘本或动画片有很多,比如:《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考拉宝宝吃饭了》《我不挑食》等绘本,另外巧虎、布奇等都有教育孩子不挑食的专辑图书和动画片,家长如果碰到孩子挑食的情况,应该有意识地收集此类信息放给孩子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碰到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不妨变一种做法给她吃。比如不喜欢吃鸡蛋的孩子,家长可以在煎鸡蛋上用番茄酱画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还可以用油菜摆成头发的样子,这样,一个很可爱的蛋饼宝宝就展现在孩子面前了。多数孩子在看到这样可爱的蛋饼时都会高兴地尝一口的。
如果经过了种种努力孩子仍然坚持不喜欢某样食物,家长也不必为此揪心,那可能代表孩子真的天生不喜欢这种味道。把它放到一边,只做给自己吃就好了。食物种类如此多样,何愁找不到一些孩子既爱吃又有同样营养的呢?
正如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一样,面对孩子的挑食,家长也可以非常智慧地解决,暴力或者强迫绝对是下下策。心态平静一点,开放一点,灵活一点,家长与孩子都会更开心,更幸福,也会更健康。
我没有立刻回答她,心里一直在想那个在阳台上不断拍门的小女孩,从开始的愤怒到最后的妥协,她的心在那一下一下的拍门声中,经历了怎样一个历程。而这样的经历,对她今后的人生,又会有怎样的影响。
我没有直接告诉这个学生她做的对还是错,只是反问她:“她不吃那两口鸡蛋的话,对她会有什么影响呢?”没有等她回答,我接着问:“一个人挑食,真的就是那么不可容忍吗?你见过有哪一个人是任何东西都吃绝不会有丝毫挑食行为的吗?”学生们都笑着摇头。我又问:“那为什么一个孩子挑食大家就会认为是错的呢?可能大家都希望孩子不要挑食,希望她能够什么都吃,达到营养均衡,可现在几乎大部分孩子的营养应该都是够的,比起以前那些什么都吃不上的孩子来说,他们更可能会营养过剩而不是营养缺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孩子吃上这口鸡蛋而爆发那么激烈的冲突,结果孩子身心都受到了伤害,大人也因此而经历了从愤怒到自觉胜利的剧烈心理波动,这样对孩子反而造成了更严重的影响,因为她最终的屈服可能会让她产生这样的认知:‘大人赢了是因为大人比我厉害,我要是想赢我就必须也要很厉害。’这样的认知很容易让她在和同伴相处时产生与大人相同的做法:以暴力和武力取胜。如此来看的话,身体上的健康与心灵上的健康比起来,到底哪个更重?心理学上一再强调,心理健康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身体的健康。所以,强迫孩子吃她不喜欢吃的东西,即使她最终吃下去了,补充的那点营养可能远远弥补不了她心灵上受到的伤害。孰重孰轻,不是很明白吗?”
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挑食,如果我们不能做到淡然由之,那真不妨换一种角度,用另一种心态来看这个问题:挑食,说明孩子有了自我选择的能力,有了自己对食物好恶的判断。我们应该为孩子的这种成长感到高兴。另外,孩子和大人不同,他们面对所有的事都是听从自己的心做决定。喜欢或不喜欢吃某种食物,是他们的心的真实反映。作为大人,尊重孩子的心就等于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对任何人而言,心灵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都将对这个人的一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样去想的话,面对孩子的挑食,我们的心态可能就会更平和,更包容。
但是,允许孩子喜欢或讨厌某种食物,并不表示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可以对其好恶完全听之任之,爱吃的就让他吃个够,不爱吃的就从此一点都不给他做。永远要记住的一点是:作为家长,我们有引导自己孩子健康成长的义务,更要有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能力。这里的健康成长,包括身体,也包括心灵。这种能力,有的家长天生就有,但大部分家长,需要在不断学习与不断反思中获得。
多买一些与健康饮食有关的绘本或书,下载一些相关的动画片,通过和她一遍一遍地阅读与观看,慢慢引导她对健康饮食重要性的认识,这类绘本或动画片有很多,比如:《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考拉宝宝吃饭了》《我不挑食》等绘本,另外巧虎、布奇等都有教育孩子不挑食的专辑图书和动画片,家长如果碰到孩子挑食的情况,应该有意识地收集此类信息放给孩子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碰到孩子不喜欢吃的食物,不妨变一种做法给她吃。比如不喜欢吃鸡蛋的孩子,家长可以在煎鸡蛋上用番茄酱画上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还可以用油菜摆成头发的样子,这样,一个很可爱的蛋饼宝宝就展现在孩子面前了。多数孩子在看到这样可爱的蛋饼时都会高兴地尝一口的。
如果经过了种种努力孩子仍然坚持不喜欢某样食物,家长也不必为此揪心,那可能代表孩子真的天生不喜欢这种味道。把它放到一边,只做给自己吃就好了。食物种类如此多样,何愁找不到一些孩子既爱吃又有同样营养的呢?
正如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一样,面对孩子的挑食,家长也可以非常智慧地解决,暴力或者强迫绝对是下下策。心态平静一点,开放一点,灵活一点,家长与孩子都会更开心,更幸福,也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