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动教育作为当今素质教育的重点关注内容,能够逐步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促进幼儿劳动技能的形成,并帮助幼儿构建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责任意识,是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而大班幼儿随着身心的不断发展,对于全面素质教育也有了初步的要求,其中劳动教育就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良好的劳动习惯是促进大班幼儿进一步成长的关键性因素。本文将从目前幼儿的劳动教育现状、劳动习惯养成的意义、如何通过主题活动培养大班幼儿的劳动习惯等方面入手,以探求大班幼儿劳动习惯养成的策略。
【关键词】大班幼儿;劳动教育;劳动习惯养成;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2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幼儿的努力和尝试给予肯定,不因做的慢或做的不好而包办代替”。出于对后代的重视与怜惜,许多家长都形成了“包办代替”的习惯,幼儿在家中几乎不劳动,更遑论形成劳动习惯了,而“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一环,其对幼儿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与幼儿教师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
一、大班幼儿的劳动教育现状
虽然我国目前逐步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据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幼儿园中的幼儿依旧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独生子化容易导致家长产生溺爱心理,对幼儿百般呵护,使得幼儿逐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惰习,直接导致了幼儿在接受幼儿园关于劳动方面的教育时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此方面的教育。
另一方面,全面素质教育虽然开展多年,但其中心依旧是“智育”方面,对于劳动方面的教育一直停留于口头纸面,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这就导致了幼儿园方面对于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方面不甚重视也几乎没有特定的课程教育,这一方面的教育缺失对于身心相对成熟的大班幼儿影响尤为强烈,大部分大班幼儿虽然产生了劳动意识,也有了一定的劳动基础,但受限于相关方面的教育缺失,一直无法付诸于实践,使得大班幼儿的劳动习惯迟迟得不到养成,最终产生了懒惰、缺乏同理心、难以体谅父母做家务的辛苦等现象。
二、劳动习惯养成的意义
(一)符合幼儿生长规律
大班幼儿的身心发育已经初步成熟,精力旺盛、体力恢复极快,对运动量的需求较大,如果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能够发泄多余的精力,有助于幼儿良好的作息并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二)有助于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
随着大班幼儿的身心发育,对世界认知的不断加深,社会会对大班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提出“社会化”的要求,即各种人类特有的良好品格。例如:共情能力、三觀构建等较高的要求。而在科学合理的适当劳动中,大班幼儿能够通过劳动体谅父母的辛苦,感知父母的不易,最终形成良好的共情能力;并且劳动能够构建正能量的三观,使得大班幼儿能够以正确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的变化。
三、主题活动下大班幼儿劳动习惯养成的策略
幼儿园课程研究领域中的“主题”是指某课程学习中某一单元或者时段所要讨论的中心话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话题,旨在对话题中蕴含的问题、现象、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探究,让幼儿能够获得新的、联系的、整体的经验。因此“主题活动”是幼儿获取经验、养成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身心初步发育的大班幼儿来说更是如此。
(一)绘本主题活动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文本阅读能力,因此在进行劳动习惯养成教育之前,可以通过进行绘本的主题阅读活动使得大班幼儿树立初步的劳动意识,正确的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与有益性,以便于之后实践层面的主题活动的开展。
首先,挑选如《小水牛》《小蜜蜂》等讲述劳动、歌颂劳动的儿童绘本引导大班幼儿们进行阅读,形成对劳动的良好印象之后,再选择例如《古利和古拉大扫除》、《能干的小海狸》等教习劳动技能的书籍引导大班幼儿们进行阅读,在阅读完毕后由教师进行引导讨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书中所讲述的知识付诸实践,以便于大班的幼儿们更好的理解劳动,爱上劳动。
(二)开展主题式游戏活动
《指南》中强调“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而大班幼儿在接受了两年多幼儿园的游戏教育之后,对于游戏活动的接受度较高,在进行劳动主题式游戏活动时不会遇到幼儿兴趣度不高的情况。
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美食制作”主题游戏活动,带领大班幼儿的搓汤圆、做面包饼干等。教师可以在班上提前通知幼儿们第二天带一些关于烘焙方面的食材,例如面粉、黄油等来园。之后,可以通过教程来引导大班幼儿进行食物制作。例如搓汤圆、用黄油和面粉制作饼干等,在制作完成之后,可以委托食堂的师傅们将汤圆煮好,或者借用食堂的微波炉、烤箱等,将饼干完整的做出来,增加幼儿的成功感。
在此类游戏活动中,首先大班幼儿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考能力和劳动能力,意外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其次,黄油面粉等材料成本较低、便于携带且几乎不存在不安全的情况,符合教育的“安全性”原则;最后借食堂师傅之手,将游戏的成果端上餐桌,是对大班幼儿们参与游戏最好的反馈与奖励,能够非常良好的激发大班幼儿们对于劳动、家务的积极性,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培育大班幼儿们良好的劳动习惯,促使其热爱劳动、学会劳动,为大班幼儿们的成长构建一个良好的开端,培养大班幼儿们的生存劳动技能、锻炼大班幼儿们的意志品质,促进“德智体美劳”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开展主题活动则应该考虑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综合考虑,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经验,促进大班幼儿们独立思考、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展灵.试析《指南》实施背景下大班社会活动的组织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3).
[2]陈亚静.《指南》理念下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创设[J].教育界,2016(12).
[3]黄月香.大班幼儿创造性角色游戏的开展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3(5).
作者简介:于朦出生年月,1988年5月28日性别:女籍贯:内蒙古兴安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高春慧出生年月日,1987.2.28性别:女籍贯:吉林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关键词】大班幼儿;劳动教育;劳动习惯养成;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02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对幼儿的努力和尝试给予肯定,不因做的慢或做的不好而包办代替”。出于对后代的重视与怜惜,许多家长都形成了“包办代替”的习惯,幼儿在家中几乎不劳动,更遑论形成劳动习惯了,而“劳动教育”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一环,其对幼儿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与幼儿教师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
一、大班幼儿的劳动教育现状
虽然我国目前逐步开放了二胎政策,但据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幼儿园中的幼儿依旧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独生子化容易导致家长产生溺爱心理,对幼儿百般呵护,使得幼儿逐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惰习,直接导致了幼儿在接受幼儿园关于劳动方面的教育时产生逆反心理,拒绝此方面的教育。
另一方面,全面素质教育虽然开展多年,但其中心依旧是“智育”方面,对于劳动方面的教育一直停留于口头纸面,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效果。这就导致了幼儿园方面对于幼儿劳动习惯的养成方面不甚重视也几乎没有特定的课程教育,这一方面的教育缺失对于身心相对成熟的大班幼儿影响尤为强烈,大部分大班幼儿虽然产生了劳动意识,也有了一定的劳动基础,但受限于相关方面的教育缺失,一直无法付诸于实践,使得大班幼儿的劳动习惯迟迟得不到养成,最终产生了懒惰、缺乏同理心、难以体谅父母做家务的辛苦等现象。
二、劳动习惯养成的意义
(一)符合幼儿生长规律
大班幼儿的身心发育已经初步成熟,精力旺盛、体力恢复极快,对运动量的需求较大,如果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能够发泄多余的精力,有助于幼儿良好的作息并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
(二)有助于幼儿良好品格的养成
随着大班幼儿的身心发育,对世界认知的不断加深,社会会对大班幼儿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提出“社会化”的要求,即各种人类特有的良好品格。例如:共情能力、三觀构建等较高的要求。而在科学合理的适当劳动中,大班幼儿能够通过劳动体谅父母的辛苦,感知父母的不易,最终形成良好的共情能力;并且劳动能够构建正能量的三观,使得大班幼儿能够以正确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的变化。
三、主题活动下大班幼儿劳动习惯养成的策略
幼儿园课程研究领域中的“主题”是指某课程学习中某一单元或者时段所要讨论的中心话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话题,旨在对话题中蕴含的问题、现象、时间进行合理有效的探究,让幼儿能够获得新的、联系的、整体的经验。因此“主题活动”是幼儿获取经验、养成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身心初步发育的大班幼儿来说更是如此。
(一)绘本主题活动
大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文本阅读能力,因此在进行劳动习惯养成教育之前,可以通过进行绘本的主题阅读活动使得大班幼儿树立初步的劳动意识,正确的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与有益性,以便于之后实践层面的主题活动的开展。
首先,挑选如《小水牛》《小蜜蜂》等讲述劳动、歌颂劳动的儿童绘本引导大班幼儿们进行阅读,形成对劳动的良好印象之后,再选择例如《古利和古拉大扫除》、《能干的小海狸》等教习劳动技能的书籍引导大班幼儿们进行阅读,在阅读完毕后由教师进行引导讨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书中所讲述的知识付诸实践,以便于大班的幼儿们更好的理解劳动,爱上劳动。
(二)开展主题式游戏活动
《指南》中强调“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而大班幼儿在接受了两年多幼儿园的游戏教育之后,对于游戏活动的接受度较高,在进行劳动主题式游戏活动时不会遇到幼儿兴趣度不高的情况。
例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美食制作”主题游戏活动,带领大班幼儿的搓汤圆、做面包饼干等。教师可以在班上提前通知幼儿们第二天带一些关于烘焙方面的食材,例如面粉、黄油等来园。之后,可以通过教程来引导大班幼儿进行食物制作。例如搓汤圆、用黄油和面粉制作饼干等,在制作完成之后,可以委托食堂的师傅们将汤圆煮好,或者借用食堂的微波炉、烤箱等,将饼干完整的做出来,增加幼儿的成功感。
在此类游戏活动中,首先大班幼儿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思考能力和劳动能力,意外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其次,黄油面粉等材料成本较低、便于携带且几乎不存在不安全的情况,符合教育的“安全性”原则;最后借食堂师傅之手,将游戏的成果端上餐桌,是对大班幼儿们参与游戏最好的反馈与奖励,能够非常良好的激发大班幼儿们对于劳动、家务的积极性,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培育大班幼儿们良好的劳动习惯,促使其热爱劳动、学会劳动,为大班幼儿们的成长构建一个良好的开端,培养大班幼儿们的生存劳动技能、锻炼大班幼儿们的意志品质,促进“德智体美劳”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而开展主题活动则应该考虑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循序渐进,综合考虑,通过活动获取知识经验,促进大班幼儿们独立思考、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展灵.试析《指南》实施背景下大班社会活动的组织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3).
[2]陈亚静.《指南》理念下幼儿园活动区域的创设[J].教育界,2016(12).
[3]黄月香.大班幼儿创造性角色游戏的开展策略[J].新课程(教研版),2013(5).
作者简介:于朦出生年月,1988年5月28日性别:女籍贯:内蒙古兴安盟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高春慧出生年月日,1987.2.28性别:女籍贯:吉林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