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切身体会到了班级管理的难处。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和摸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借此机会与老师们交流,以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尊重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新的教育理念指出,教育要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为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理解与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激励学生积极上进。要做好以上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正如有人所说的,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都蕴藏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留守儿童是班级管理的难点,因为他们的境遇甚至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们失去了同龄人应得到的一切,他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就是他们内心的痛处。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只有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多送一份关爱,让他们在学校也能得到温暖,这也是我们教师责任所在。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們同样会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的责任
一个班级由几十个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组成,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一日常规,培养自理能力
每带一个新班,我就把学习常规、生活常规、清洁卫生常规、课间活动常规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反复讲给学生,让同学们天天读、时时想、记在心、照着做,使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生(尤其是初一新生)还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情况下,作为他们的老师就应该为他们制定些规章制度。当然,这些制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地带有强制性,会使他们觉得不“自由”而时不时触犯,但是做为制度执行的监督者(老师或班委),只要能开诚布公地以理服人,久而久之,遵纪守规就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这也正所谓“习惯成自然”了。
2.因势利导,相互监督
具体做法是首先对班里守纪较好的同学大张旗鼓进行表扬,然后对一些违纪违规的例子进行剖析,使其认识到违纪违规带来的不良后果,以达到“警钟长鸣”的目的,从而因势利导,使学生产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欲望;之后再发挥班委的作用,全班同学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班纪班规,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使自己能健康成长。
3.学科渗透,培养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我时常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共同探讨培养良好习惯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有统一目标、统一标准,要求一致。
三、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教师的主要角色
一个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他的思想上能留下多少印记。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这对于现在大量的留守儿童更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确实比教给学生多少知识重要得多。
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有多顽皮,他们身上总会有闪光点,我只要能发现一丁点儿优点就及时表扬,并鼓励其克服缺点,努力做个可爱的好学生。对于学生的集体荣誉、自尊心、尊老爱幼等等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的培养,我往往采用班会、集体活动和个别沟通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班上有些同学考试作弊的现象,我召开班会讨论“考试作弊对吗”,从而教育他们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不能丧失人格的人。在一次体操训练中有位让很多老师头疼的学生表现很好,动作很到位,我就紧紧抓住这个契机表扬他。可能是因为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吧,他感到很兴奋,找回了自我,从此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对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组织各种特色活动,不仅能活跃学生课外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际的锻炼,提高其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增强其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组织班级活动应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如在组织篮球赛、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时,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在组织大型文艺晚会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班委骨干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还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基本形式。
一、尊重学生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新的教育理念指出,教育要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为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理解与沟通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激励学生积极上进。要做好以上工作,首先要做到爱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正如有人所说的,高超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方法,都蕴藏在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之中,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留守儿童是班级管理的难点,因为他们的境遇甚至比单亲家庭的孩子更糟糕,他们失去了同龄人应得到的一切,他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就是他们内心的痛处。面对这样的学生,我只有对他们多用一份心思、多送一份关爱,让他们在学校也能得到温暖,这也是我们教师责任所在。教师的爱一旦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他們同样会对老师充满爱,就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帮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的责任
一个班级由几十个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组成,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最重要的。具体做法如下:
1.建立一日常规,培养自理能力
每带一个新班,我就把学习常规、生活常规、清洁卫生常规、课间活动常规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反复讲给学生,让同学们天天读、时时想、记在心、照着做,使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在学生(尤其是初一新生)还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情况下,作为他们的老师就应该为他们制定些规章制度。当然,这些制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可避免地带有强制性,会使他们觉得不“自由”而时不时触犯,但是做为制度执行的监督者(老师或班委),只要能开诚布公地以理服人,久而久之,遵纪守规就会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这也正所谓“习惯成自然”了。
2.因势利导,相互监督
具体做法是首先对班里守纪较好的同学大张旗鼓进行表扬,然后对一些违纪违规的例子进行剖析,使其认识到违纪违规带来的不良后果,以达到“警钟长鸣”的目的,从而因势利导,使学生产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欲望;之后再发挥班委的作用,全班同学互相监督,共同遵守班纪班规,改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使自己能健康成长。
3.学科渗透,培养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因此,各科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进行行为的规范化训练。我时常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共同探讨培养良好习惯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有统一目标、统一标准,要求一致。
三、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教师的主要角色
一个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他的思想上能留下多少印记。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这对于现在大量的留守儿童更具有重要意义。初中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确实比教给学生多少知识重要得多。
对于学生来说,不管有多顽皮,他们身上总会有闪光点,我只要能发现一丁点儿优点就及时表扬,并鼓励其克服缺点,努力做个可爱的好学生。对于学生的集体荣誉、自尊心、尊老爱幼等等正确的道德思想观念的培养,我往往采用班会、集体活动和个别沟通相结合的方式。针对班上有些同学考试作弊的现象,我召开班会讨论“考试作弊对吗”,从而教育他们做一个诚实的人、一个不能丧失人格的人。在一次体操训练中有位让很多老师头疼的学生表现很好,动作很到位,我就紧紧抓住这个契机表扬他。可能是因为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吧,他感到很兴奋,找回了自我,从此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活动对促进班级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组织各种特色活动,不仅能活跃学生课外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实际的锻炼,提高其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增强其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组织班级活动应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文娱活动等。如在组织篮球赛、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时,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在组织大型文艺晚会的过程中,可以提高班委骨干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还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总之,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