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常常将教师或教参的观点作为对文本解读的最佳答案。笔者通过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新课标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要求,提出了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以及教师要有开放的态度三点建议,使得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的交流。
关键词:阅读空间;角色定位;态度开放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将教学参考书或教师的总结作为唯一正确的答案,缺乏自己的见解与思考。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人生阅历、思考方式各不相同,面对同一文本,其思考角度也各有不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组织他们去直接地感受文本的魅力。
一、问题出现原因
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文本的生动,有众多原因。
首先是网络的影响。用阅读软件或通过公共交流平台进行“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使得我们难以静下心来去思考文本。同时,直接吸收他人的评价与看法,易使读者们产生懒于独立思考的坏习惯。
其次是教师的直接灌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因而很难与文本产生直接对话。
最后是多媒體的广泛运用。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直观的展现出文本中的意境与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学生不能够品味到作品语言的魅力。
二、阅读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一)留给学生阅读空间
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语文教课书中的选文都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并用凝炼、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经典作品。阅读作品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进行阅读,如果有所感悟,学生可以及时写下批注,标明自己的见解。文本具有自身的生成价值,面对同一个作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不能武断地给予否定。教师应当理解结合了学生个人体验的观点,不要强求学生一步达到老师及教科书编写者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想要学生更好的根据自己的阅历去理解文本,我们还要鼓励学生有积累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留意观察生活,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养成学日记的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要有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意识,可以清晰准确地运用这些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参与者,学生不能将老师当做真理的化身,认为老师的答案是唯一的答案。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促进者、引导者、激发者,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精读、略读及浏览的方法。教师还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能够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对文本进行分析判断、可以随时做阅读笔记。此外,学生还要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及阅读方法将他们的生活体验融入到对作品的理解之中,组织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
(三)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
教师的开放态度,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一起提高阅读的效率与质量。针对参与者的发言,其他成员应该认真听取,珍视他人独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个人的发言都值得被尊重。同时,在听取过程中,还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学生可以指出发言者的不足,给出合理的建议或补充。还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用集体的讨论结果去取代个人的观点,小组要将所有合理的观点汇总出来。交流彼此的观点,不仅仅是为了判断对方观点的合理与正确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各个观点总结起来,通过集体讨论去不断完善这些观点,并将观点内化为自身的。
待学生有了稳定的阅读经验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新课标所说,要“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监控和学习管理,探索个性化学习方法”。除了指定读物,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在这里教师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放手或全盘禁止,而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引导学生选好书、读好书。
应该指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鼓励肯定所有的观点,教师要防止学生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教师在这时候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规则和文本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明白作者的用意。
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无间隔的深度交流。作为高中生,学生已经有了自己丰厚的人生阅历与生活感悟,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教师不是唯一的真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将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文本结合,形成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勇于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做的,就是和校方、社会、学生家庭一起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保护好学生和文本对话时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1―13、35―44.
[2]郑国民.阅读经典,诵读诗文――一个需要充分认识的教育和社会话题[N].人民日报,2003―7―20.
[3]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2017(1):4―7.
[4]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5):22―26.
作者简介:
梁珠珠,女,汉族,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侯姣姣,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关键词:阅读空间;角色定位;态度开放
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在阅读时,总是将教学参考书或教师的总结作为唯一正确的答案,缺乏自己的见解与思考。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人生阅历、思考方式各不相同,面对同一文本,其思考角度也各有不同。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组织他们去直接地感受文本的魅力。
一、问题出现原因
学生不能真正体验到文本的生动,有众多原因。
首先是网络的影响。用阅读软件或通过公共交流平台进行“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使得我们难以静下心来去思考文本。同时,直接吸收他人的评价与看法,易使读者们产生懒于独立思考的坏习惯。
其次是教师的直接灌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直接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中心思想,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因而很难与文本产生直接对话。
最后是多媒體的广泛运用。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直观的展现出文本中的意境与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学生不能够品味到作品语言的魅力。
二、阅读教学建议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
(一)留给学生阅读空间
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语文教课书中的选文都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并用凝炼、简洁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的经典作品。阅读作品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进行阅读,如果有所感悟,学生可以及时写下批注,标明自己的见解。文本具有自身的生成价值,面对同一个作品,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不能武断地给予否定。教师应当理解结合了学生个人体验的观点,不要强求学生一步达到老师及教科书编写者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想要学生更好的根据自己的阅历去理解文本,我们还要鼓励学生有积累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留意观察生活,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养成学日记的习惯。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学生要有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意识,可以清晰准确地运用这些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参与者,学生不能将老师当做真理的化身,认为老师的答案是唯一的答案。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给自己的角色定位应该是促进者、引导者、激发者,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人。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比如精读、略读及浏览的方法。教师还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能够从不同角度与层面对文本进行分析判断、可以随时做阅读笔记。此外,学生还要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引领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及阅读方法将他们的生活体验融入到对作品的理解之中,组织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
(三)教师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
教师的开放态度,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观点,一起提高阅读的效率与质量。针对参与者的发言,其他成员应该认真听取,珍视他人独到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个人的发言都值得被尊重。同时,在听取过程中,还要有敏锐的判断力,学生可以指出发言者的不足,给出合理的建议或补充。还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用集体的讨论结果去取代个人的观点,小组要将所有合理的观点汇总出来。交流彼此的观点,不仅仅是为了判断对方观点的合理与正确性,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各个观点总结起来,通过集体讨论去不断完善这些观点,并将观点内化为自身的。
待学生有了稳定的阅读经验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新课标所说,要“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监控和学习管理,探索个性化学习方法”。除了指定读物,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在这里教师要做的不是一味的放手或全盘禁止,而是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引导学生选好书、读好书。
应该指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要保持开放的态度,但这并不意味着鼓励肯定所有的观点,教师要防止学生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教师在这时候应该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规则和文本去思考问题,使学生明白作者的用意。
新课标强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和文本进行无间隔的深度交流。作为高中生,学生已经有了自己丰厚的人生阅历与生活感悟,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经验。教师不是唯一的真理,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将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文本结合,形成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勇于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做的,就是和校方、社会、学生家庭一起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保护好学生和文本对话时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1―13、35―44.
[2]郑国民.阅读经典,诵读诗文――一个需要充分认识的教育和社会话题[N].人民日报,2003―7―20.
[3]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2017(1):4―7.
[4]吴欣歆.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J].课程.教材.教法,2017(5):22―26.
作者简介:
梁珠珠,女,汉族,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侯姣姣,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