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街头,偶遇一老人,卖鲜麦。麦穗一小把一小把地码在箩筐中,水煮过的。摘一粒,咀嚼,微咸,问:“有没有加作料?”老人回答:“没有,加作料,就失去原味了。”
于是,想起乡间食“麦鲜”的事情。
小麦八九成熟,即可采而食之,乡下人谓之“吃麦鲜”。此时,麦色由绿变黄,麦粒渐渐变硬,正是吃麦鲜的好时候。有时,采下几穗,放在两手掌间,用力地揉搓,搓一阵后,散开手掌,猛吹几下,麦糠飞走,掌心只剩下黄黄绿绿的鲜麦粒。手心向着嘴一扣,满把的鲜麦粒全进了口中,咀嚼着,满口糯香,这才是地道的麦鲜啊!
孩子们是最喜欢吃麦鲜的了。他们吃麦鲜,除了像大人那样用一双小手揉搓鲜麦外,更多的是“燎麦”。进入麦田里,选择那些壮硕的麦穗,用剪刀一株一株地剪下,穗头并在一起,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径直在田头“燎”食。燎麦,大多用干柴草生火。火生起后,拿捆好的“麦穗把”放在火上,翻转着烤。哔哔啵啵的声音响着,一会儿,麦粒就烤熟了。即燎即食,烤熟的麦粒,柔软可口,散发着一种淡淡的焦煳味。我们大多在田头“燎麦”,只因那里面,有一种饱满的野趣。
麦饭,是麦鲜的一种比较铺张的吃法。麦收前,家家户户都会熬上几顿麦饭的。做麦饭,需用较多的“燎麦”。生一大堆火,全家人手持麦穗,绕而“燎”之,景象蔚为壮观。如果只是主妇“燎麦”,是需要“燎”上很长一段时间的。将“燎”好的麦穗,放进一个簸箕中,脱粒。双掌揉搓,边揉搓边簸,直至麦粒颗颗脱出。饱满的麦粒,堆在簸箕中,阵阵的麦香,飘逸四散。“未成曲调先有情”,麦饭尚未熬出,已经是食欲大振了。熬麦饭,过程就简单了。将麦粒放进锅中,加水,加少许盐,细火慢熬,至麦饭黏稠,即可。麦饭,亦是散发着一种焦煳味,糯而香,一勺入口,經久难忘。
麦鲜饼,算是麦鲜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吃法了。将脱粒的鲜麦,放到石碾上碾压,轻轻碾过,不致成饼状,麦粒碎开即可。碾好的鲜麦,打入鸡蛋,搅拌成糊状,放进油锅中煎熟,即可食。煎好的麦鲜饼,嫩黄中透着些许绿意,既可菜用,又可作小食吃,风味独特。
食“麦鲜”,到底还是吃一种风情,吃一份乡下人的心情。
(孙伟玲选自《平顶山日报》)
于是,想起乡间食“麦鲜”的事情。
小麦八九成熟,即可采而食之,乡下人谓之“吃麦鲜”。此时,麦色由绿变黄,麦粒渐渐变硬,正是吃麦鲜的好时候。有时,采下几穗,放在两手掌间,用力地揉搓,搓一阵后,散开手掌,猛吹几下,麦糠飞走,掌心只剩下黄黄绿绿的鲜麦粒。手心向着嘴一扣,满把的鲜麦粒全进了口中,咀嚼着,满口糯香,这才是地道的麦鲜啊!
孩子们是最喜欢吃麦鲜的了。他们吃麦鲜,除了像大人那样用一双小手揉搓鲜麦外,更多的是“燎麦”。进入麦田里,选择那些壮硕的麦穗,用剪刀一株一株地剪下,穗头并在一起,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径直在田头“燎”食。燎麦,大多用干柴草生火。火生起后,拿捆好的“麦穗把”放在火上,翻转着烤。哔哔啵啵的声音响着,一会儿,麦粒就烤熟了。即燎即食,烤熟的麦粒,柔软可口,散发着一种淡淡的焦煳味。我们大多在田头“燎麦”,只因那里面,有一种饱满的野趣。
麦饭,是麦鲜的一种比较铺张的吃法。麦收前,家家户户都会熬上几顿麦饭的。做麦饭,需用较多的“燎麦”。生一大堆火,全家人手持麦穗,绕而“燎”之,景象蔚为壮观。如果只是主妇“燎麦”,是需要“燎”上很长一段时间的。将“燎”好的麦穗,放进一个簸箕中,脱粒。双掌揉搓,边揉搓边簸,直至麦粒颗颗脱出。饱满的麦粒,堆在簸箕中,阵阵的麦香,飘逸四散。“未成曲调先有情”,麦饭尚未熬出,已经是食欲大振了。熬麦饭,过程就简单了。将麦粒放进锅中,加水,加少许盐,细火慢熬,至麦饭黏稠,即可。麦饭,亦是散发着一种焦煳味,糯而香,一勺入口,經久难忘。
麦鲜饼,算是麦鲜的一种比较精致的吃法了。将脱粒的鲜麦,放到石碾上碾压,轻轻碾过,不致成饼状,麦粒碎开即可。碾好的鲜麦,打入鸡蛋,搅拌成糊状,放进油锅中煎熟,即可食。煎好的麦鲜饼,嫩黄中透着些许绿意,既可菜用,又可作小食吃,风味独特。
食“麦鲜”,到底还是吃一种风情,吃一份乡下人的心情。
(孙伟玲选自《平顶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