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始终站在我的背后(组诗)

来源 :诗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g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始终站在我的背后


  从乌尔根河谷到松嫩平原上的沙丘
  苦难是垫高童年的三千级台阶
  从蜗居小镇到城市有了立锥之地
  挫折是折断在人生路上的无数根拐杖
  六十年栉风沐雨
  故乡一直跟随着我,是始终
  站在背后的那座山,那双手
  让我无路可退
  我要感谢村口的那棵大树
  是它一路为我的灵魂遮风挡雨
  我要感谢山顶那些石头
  无论遇到多大的压力,都是它们帮我撑着
  我要感谢冬日那轮暖阳
  每当严寒逼近,它都能让我
  找到偎在墙根的感觉
  心里会生出阔大的慰藉
  还有那些月光,那些萤火
  一直在黑暗中给我照路
  让我躲开许多坑洼和荆棘
  依然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只要灵魂干净


  人,如同草芥。人的一生,就是
  草木的一生。从春天长到秋天
  从山下爬到山上,即使
  有一天盘踞峰顶
  也无法高过云端
  如此,莫如老老实实生长
  与天地偕行,顺应四季
  生长即是修炼
  把爱奉献给
  生养自己的泥土
  与万物为善,以慈悲为怀
  做最好的自己。随世俗的
  青蛙如何聒噪,不为所惑
  不为所动,像天上
  那轮月
  相信自己,只要灵魂干净
  肉体就不会堕落,花朵被
  强行摘下,一定慢慢枯萎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祖宗的话,记住

童年的麦秆垛


  好多年过去,从麦秆垛
  滑落的感觉还在。仰面朝天
  不知被谁推了一把
  好像在飞
  滑下来,再爬上去
  没人记得往返的次数
  直到大人呼唤回家吃饭
  满身沾满阳光和麦秆的香味
  那时乡村还过着集体生活
  人们在生产队里一起劳动
  大片的麦子拉进场院
  金黄的麦秆堆成一座小山
  孩子和麻雀都是小山的主人
  轮番轰炸,一群来了另一群
  快速飞走,目的不同
  各取所需
  那时,大人们都期待
  把麦子马上磨成面粉
  我们则希望,麦秆不要
  分到各家各户,放学后
  继续来捉迷藏

那座石头砌成的小院


  一个人,如果心中装满了爱
  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温暖
  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有
  阳光普照
  一株草,一朵花,一片树木
  一个人,一个家,整个世界
  都会,在那个叫作心的
  地方,茁壮成长
  这些年,我走过许多地方
  巴黎郊外的皇宫,塞纳河畔的
  古堡,最美还是乌尔根山坡上
  那座石头砌成的小院
  最快乐,是茅草屋里的童年
  最幸福,是母亲的怀抱
  最难忘,是在星空下迷路
  被玉米地收留
  常想,如果沒有庄稼
  土地一定失恋。如果没有
  粮食,再美好的爱情
  也会因为饥饿而死
  父母去世以后,乌尔根河谷的
  羊群也迁走了,那里也种上了
  庄稼。故乡变成一部手机
  揣在兜里,铃声一响
  就能听到那条河
  流水的声音

我需要你这张脸


  故乡这两个字,一落纸上
  就有些失重。我还是喜欢
  那些熟悉的沟沟岔岔刻在脸上
  那年,回老家给母亲迁坟
  之后,一直这么想
  那天,去了许多乡亲
  原本只想找个人带路
  毕竟离家四十多年
  那些曾经走过的羊肠小道
  已飘散成烟
  曾经的邻居还在,只是
  不再是两小无猜的伙伴
  除了名字还是原来的名字
  身子佝偻,牙也掉了
  脸,就是一张地图
  同样的沧桑,异样的感觉
  他是一片土地,我是一片叶子
  几十年漂泊,无论写过多少
  关于故乡的文字,也没有
  面对着他这么亲切
  他说,把母亲接走
  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心里一阵酸楚。说,会的,会的
  你得好好活着,我需要你这张脸
  如果回来,还得靠它指路
  故乡的山
  故乡的山,其实没有那么高大
  它却在我心里顶到了天空
  来到平原,几十年里
  时常会在梦中耸立
  一草一木,抑或一块石头
  都因它的存在,变得亲切
  那些树,特别是那些大树
  每当累了,都想靠上一会儿
  会想到杏花,想到青杏,摘下
  背到城里去卖,五分一碗
  还有杏花丛中那些秘密,只有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知道
  有段时间,工作遭遇不顺
  抱怨命运不济,没有依靠   如有一个权贵的父母
  境况,也许大不相同
  那时,便再次想到故乡
  想到那座并不高大的石头山
  把它,作为迷茫时的精神支柱
  拉过来,放在背后

麦田守护者


  麦穗黄了的时候
  爷爷就多了一个替身
  穿着爷爷的衣服
  戴着爷爷的草帽
  手里还挥动着爷爷的白毛巾
  他和爷爷一起守护麦田
  一个在田里走动
  一个在田边站立
  麻雀和大山雀不敢靠近
  猪獾也望而却步
  中午,爷爷回家休息
  他一个人在田里守護
  麦浪在风中涌动
  他不断挥动手臂
  从不偷懒
  麦子收割了,爷爷很少
  再来田里,他还在那儿坚守
  白天,看一群群野鸟
  捡食遗落的麦粒,晚上
  数天上的星星
  那是爷爷分给他的麦子
  他把它们扬到了天上

忽然想到秋收


  一想到秋收,就有一种沉甸甸的
  感觉,就有金灿灿的玉米棒子
  在传送带上逆向流淌,就有
  玉米站子像放大了的金砖
  摆在村子路边
  这是一种习惯思维形成的定式
  也是东北秋天常见的景象
  有时,也会有收割机跳
  出来,甚至听到突突声
  却分不清是幻像,还是现实
  很少想到场院,一群入围着小山
  一样的玉米堆,用手扒下
  玉米叶子,然后再把玉米
  攒到一起,让银山
  变成金山
  那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事情
  乡村过着集体生活。集体生产
  集体劳动,一个村子是一个
  扩大了的家庭。队长
  就像家长
  也很少想到玉米地里,粮车跟在
  收割机侧面,玉米喷射出来
  像金色的雨点,应该是在
  电视上见过,感觉
  不那么真实
  至于一张张笑脸,那也都是广告
  秋收时节,贪黑起早,粮食
  进家,人已累得瘫软
  吃了便睡,哪里
  还有力气微笑
  还能想到的,是小时候搓苞米
  一锥子下去,血便流了出来
  我哭,母亲也心疼得掉泪
  父亲却冷冷地说,活该
  谁让你硬要逞能
  2020.8.7 整理
其他文献
乡村是传统中国的生存样态,是传统社会超稳定的结构,使中国呈现出费孝通所说的“乡土中国”的特征。现代文明的莅临,全球化的席卷,改变了乡村的面貌,使之难免走向沦陷和疼痛。新文化运动的一代体验和书写着这一乡土经验和沦陷之痛,构成现代文学的一大母题。时至今日,作家们的乡土情结与乡愁感受更为浓烈,在评论界引起的关注与反响,也是与日俱增的。  乡村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自然空间,它历来都是一个文化空间,也是一个
期刊
我是从一首长诗认识南鸥的,那首《断碑,或午夜的自画像》的长诗也许不应当被忽略和遗忘,我至今仍然认为,那是他建立起自我诗人形象的一次非常漂亮的出场,尽管那时他已经是一位具有相当辨识度的诗人。自那时起,一个有重量的诗人南鸥定格在我的视野,他的“我在自己的家乡成为异乡人”的生存恐惧和精神孤独成为滋养他诗歌魂魄的乳汁。可贵的是,他一路写来,像一名无畏的勇士,又像一个委屈的孩子,深刻地嵌入历史的记忆与个体的
期刊
云,或从军轶事  左前方老式卡车腾起的水雾,  接踵看不见的云,  在闷闷不乐穿梭。  我在想,是哪块云  会砸下击落我,  它们把比光跑得还快的我,  粗暴地左右一揽,拧成绳。  有人忙里偷闲示范,  重要文件,进入保险箱。  二十年前,我在其中放置诗稿。  几张面目模糊的纪念钞,  薄薄的,夹在诗集中间。  好像我在读诗时,拥有  双重之财富。  这癖好挖了一个大大的坑。  某个光顾的贼跳进去
期刊
乡村作为人类从自然到社会最初的存在场域,作为社会存在的原初空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与社会演绎的最初的基点,数千年来,存续着人类农耕时代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承载人们的思想、情感、习俗,让人类的存在得以从自然形态到社会形态逐步演化,进而演进为城镇和高度繁荣的城市形态。一、乡村从来就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初资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文明的国度,乡村抒写源远流长,数千年来,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
期刊
诗歌的有我和无我之论现已不新鲜,但绝非过时。我手写我心,读吴少东的诗歌,一个鲜明印象是几乎每一首都凸显强烈的自我意识,可谓无“我”不成诗。中年写作也不新鲜,泱泱诗国,除了一些“后浪”汹涌而来还够不着中年的河堤外,相当数量的诗人跌入了中年写作的旋涡。中年的疏松及疏松并发症,让大多数人的体力、心力和笔力相继松垮坍塌。所谓“月到中秋清辉减,人到中年万事休”。吴少东的迥异处在于身处中年,或有左右摇晃之时但
期刊
对称的夜晚  亥时将尽时,雨倏然停下了  沿河的沥青路面清爽,暗过  两旁茂盛的杂树,杂树暗过  天空,天空暗过灰色的云。  万物暗过我  驾车顺着看不见的流水回家  园林灯点拨的狭长丛林  与河水与彼岸成为阔大的整体。  一边霓虹灯愈发明亮的城市  比起厚重的另一边,此时轻浮。  我一人一车压着  我很少想到自己的分量。  我不是砝码。不是驼背上的稻草  国道上疾驰太多超载的重卡。  中年以来,
期刊
漂泊在寻找着落的途中  定位于:凡夫俗子一个  吃饭,走步,睡觉  身价之外,什么都不闻不问  没有做到。对人世的忧虑  时不时簇生出波涛  一匹匹马膘肥体壮  四下,找不着缰绳,笼头,嚼子  掌铁也大多破旧  养马的人只顾膘情,不思调教  何以让它们驰骋疆场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  无法按捺。于是  压得很低的天空下  一颗心常常漂泊在——  寻找着落的途中连阴雨  那么多的云彩  浇了透水 
期刊
我常说  金华,不止有横亘于城邑之北的龙门山脉、双龙洞和香传千年的金华火腿  不止有骆宾王、吕祖谦、陈亮和黄宾虹……  我常言  金东,不仅有潜溪和积道山  不仅有沈约、宋濂、艾青、施光南  不仅有山头下的智慧和蝴蝶村落  阵阵流香的金华佛手  一块能被称作故乡的土地  一块能让游子梦牵魂绕的故乡  是因为它的宽阔如春天的天空  是因为它的宽厚如秋日的手掌  这块从不悲哀的土地啊  无时不刻  迎
期刊
有一种疼结痂于马掌  一个外乡人,在栈道上行走  不比乡间羊肠道上稳当  我摔倒不止一次  每一次,我都更加小心  等待下一次摔倒  第三次之后,我已经有免疫  摔倒的前几秒,总会有一小块铁  从鼻尖到心尖,钉入脚底  有一种疼结痂于马掌一匹马胆怯的响鼻  我咽炎加重,怕突然一声咳嗽  让一种病毒潜伏于湿气中  快五十岁的年龄,惧怕任何一场瘟疫  怕我的,也怕人类共同的  于脏腑中拎着的,是匹夫的
期刊
朝鹤  1  在天空,翅膀是一种仪仗  它的羽毛上镶满阳光,鸟群的前程  正在微凉的气流里向远处推进  我最初见到的鹤,仪态舒展  安恬地滑翔在祥云繚绕的神话里  风是一种颂扬,吹热了苇塘里的黑水  另外一种事实也匆匆赶来,一场秋雨  正在给干瘪的星辰打气,以便让  向日葵里的黑夜更加饱满  这是展开的北部平原的一角  沉重而绚烂,没有一丝衰老的折痕  我听到了,它是一部歌剧的开篇  2  云是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