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之父戴金星自述 为国争气壮山河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gehao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金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家,他被誉为“中国天然气之父”。本文为戴金星撰写的回忆文章。
  自幼投身地质的理想更明确
  我的地质梦始于小学五年级。记得在一节地理劳作课上,我用石膏板制作的全国煤矿和铁矿分布图赢得老师的称赞,兴奋、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为国找矿”的梦想的种子也开始在心中萌芽生长。1950原1956年,我正值中学时期,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兴,大规模建设急需矿产资源。彼时,李四光地质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彰显地质工作者风采的《勘探队员之歌》响彻中华大地。“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歌词中的豪迈气概给我深刻启迪和激励,我开始广泛涉猎地质科普读物,熟悉火山岩、沉积岩、矿物、化石、褶皱等术语,思考地质领域的问题,并时常向就读地质学院的学长请教。后来,学长赠我金闪闪立方晶体的黄铁矿、玲珑剔透柱状石英和鱼化石。我如获珍宝、爱不释手,投身地质的理想更明确、更坚定。
  高中阶段,同学之间时常聊将来选大学专业的话题,我就鼓动大家学地质,为国家找矿。班級活动时,我有意组织大家唱《勘探队员之歌》。记得有一次,我把学长送我的金闪闪的立方晶体矿物拿到班级,请同学们猜是什么矿物?大家都说是金矿,当我揭示正确答案时,他们都很诧异、好奇,有感于地质奥秘无穷。或许是受我鼓动影响,全班49名同学中有8名考上大学地质专业。
  第一志愿是南京大学地质系
  1956年,我以第一志愿考入南京大学地质系。一入学,我就如鱼得水,狂学勤读。大学期间,我修了普通地质学等18门地质课程,其中16门成绩为优,2门为良,毕业论文也获优。大二期间,我响应国家年产1070万吨钢号召,去福建建瓯、邵武山区,做找矿和地质填图方面的工作。其间,我真切感受到地质工作艰苦异常,不仅要直线穿行高过人的连片茅草地,脸手被草叶割得伤痕累累,而且还会遭遇野兽。记得有一次,我与同伴在武夷山东麓遇到豺,其他同事在野外曾与华南虎对峙。我们苦中作乐,笑对人生。对那段经历,我曾作一首打油诗:“山岳为书本,化石是文字。惟为神州好,立意读天书。”
  1961年8月,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石油工业部科学研究院。几个月后,我被安排到江汉油田锻炼。由于本科专业是大地构造,没学过石油领域课程,工作难度很大。勤能补拙,面对困难,我向书籍求教。7年间,我几乎把油田小图书馆里油气专业书籍看了一遍。对这段勤学时光,我曾以《读赞》为题作了首打油诗:“书刊为粮,钢笔为筷,读好书,三天三;摘记似林,资料如山,好读书,永无闲。”通过阅读分析,我逐渐认识到,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是先重视石油勘探开发,石油产量高,研究人员多;天然气则滞后,产量低,研究人员少;只有选择天然气专业,与别人站上同一起跑线,才能实现超越。
  1972年初,我奉命调回北京,到新建的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有了专攻天然气研究的好条件。当时石油界“重油轻气”,为了扭转在勘探和研究上“油旺气弱”的局面,我决定系统调研国内气田、系统取气源岩样、系统取气样、系统掌握产气大国天然气地质、系统熟悉国外大气田成藏条件和系统精读世界著名天然气学者代表作。
  8年实现研究跨越和突破
  经过8年拼搏,我基本完成了上述六大任务,获得了海量一手数据和资料,实现研究跨越和突破。1979原1980年,我发表了以《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气和石油》、《我国煤系含气性初步研究》为代表的中国煤成气理论论文,指出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是好气源岩,能生成大量煤成气。含煤地层是天然气勘探新领域,突破了传统认识:即油气均由含大量低等生物地层形成,称油型气,仅以油型气理论指导勘探找气,不去勘探煤成气。这些重大创新成果推动中国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油型气)发展为“二元论”(油型气和煤成气)。
  1978原1980年,在我的建议下,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召开了煤成气座谈会并启动煤成气研究,成为推动该领域发展的重要标志性事件。1981年11月,我主笔的《煤成气概论》报告得到中央肯定。由此,国家决定把《煤成气的开发研究》确定为“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我有幸担任“六五”至“九五”国家天然气和大气田4次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获得大量第一手数据,继续研究建立了“中亚煤成气聚集域”和“亚洲东缘煤成气聚集域”“天然气鉴别”“大气田富集六个主控因素”理论。这些理论为中国加速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战略支撑。
  1978年,中国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仅为约2200亿立方米,年产气约130亿立方米。2018年,中国探明的天然气储量超15万亿立方米,年产气约1600亿立方米。40年间,中国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产量、人均享储量和用国产气量,分别提高了66.5倍、12倍、40.6倍和7.3倍。中国从贫气国跃升为世界第六产气大国。
  中国天然气资源丰富,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和天然气产量将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中国天然气工业继续迎来重要发展期,预计天然气气产当量将超石油。2025年,中国天然气产量预计将达2400亿立方米,2035年,预估产气量将达3400亿立方米。
  邢大军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戴金星/文整理
其他文献
冯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学退休教授。他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金属物理》专著,天上有颗以其名字命名的“冯端星”。可更厉害的,是他给妻子说了一辈子甜甜的情话。大半生致力于钻研学问和科学,冯先生身上有许多人们羡慕的光环和头衔。  你能想象一个97岁的老人,为93岁的妻子写了65年的情书吗?你能想象这个老人,还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男吗?  简单而珍重  2020年4月1日,是冯先生夫妇
期刊
延庆小河屯村妫水河畔的钓鱼人,常见到一个“捡垃圾”的短发老人。她拿着一个破旧的抄网,弯着腰在钓鱼人身后来回走动,手上的塑料袋里,装满了塑料瓶、泡沫板等垃圾。她是贺玉凤,从小生长在妫水河边。24年来,她每天去河边好几趟,据她估算,在河边捡起的垃圾“有八九十万件了”。  因为捡垃圾,她出了名,被亲切地称为“环保奶奶”,还被评为“北京榜样”。一些环保志愿者也加入进来。贺玉凤说,现在被带动来捡垃圾的志愿者
期刊
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近段时间以来,由中宣部、中组部等部门部署开展的“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人气高涨,推荐“最美”、评选“最美”、学习“最美”形成热潮。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涌现出来的来自生产一线、群众身边的先进模范,作为“最美奋斗者”,他们是共和国建设者、新时代奋斗者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的不懈努力,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与祖国共成长、共奋斗的感人故事。 
期刊
头些天,和母亲聊天,说起了我们兄弟姐妹儿时的往事。我对母亲毫不掩饰地表示:“我童年最快樂的时光,就是和我爸一起在宣化生活的那段日子。”的确,那是一段完全属于小孩子的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时候,赶上假期,我一个北京孩子就来到宣化烟筒山中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了山村里的人们眼中的“稀罕物”。住在这里的人全是一个矿区的工友,爸就拉着我,挨家挨户地串门。现在仔细想,爸有点显摆。不过,每当我怯生生地按照爸的介绍
期刊
陈雄珍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1990年7月毕业于广西农业大学蚕学专业,之后便一直在基层从事种桑养蚕技术推广工作。二十年默默无闻扎根基层的工作经验,让她从一位初出茅庐的蚕学专业大学生慢慢地成长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蚕学高级农艺师。  2015年7月,广西省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选拔第16期中国援埃塞俄比亚(以下简称“埃塞”)农业职业教育技术项目的援助组成员,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的陈雄珍积
期刊
以下的讲述可能有些含混不清,因为它都是来自于50多年以前一个5岁孩子的记忆。  上世纪60年代末,我父母都被下放到了宁夏的一个干校,我也跟着去了。那个地方十分荒凉,之前应该也没有名字,大约是因为早去的人在那儿盖了十排土坯房,所以那儿就叫“十排房”了。  十排房的一边,是一列一眼望不到头的土山。那山都是光秃秃的,一点也不高大,坡都很缓。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连在一起的大土包。后来我想,它肯定不是因为地
期刊
四叔属猴,猴精猴精的,从未安稳过。他的“芳华”,前一半给了工厂,后一半给了文工团。身上那股子重情和仗义劲儿是鲜有人与他相提并论的。在文工团上下,他整个儿就是一个“活宝”“人来疯”。那个疯啊,想停都停不住。院里桂花树下,不知道留下过多少个出自他那张贫嘴的故事,也不知留下过多少分贝的欢笑声。  当年,四叔爱上了诗歌,出了一本诗集,还兼职做着厂广播站的通讯员。那时,从前线下来的伤员,被集中安排在河西某部
期刊
杭州城头巷四维里的小弄里,住着三位靠手艺“吃饭”的年轻人,他们闹中取静,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不紧不慢地在城头巷末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他们爱好手作,一拍即合,放弃了原本高薪的工作,选择花更多的时间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待在一起。而今天“匠人说”的主人公,便是其中的———徐轶蕾。  徐轶蕾,石生記创始人之一。初识轶蕾,是在一个名叫“有匠”的app上,在众多分享手艺的匠造视频中,一只只可爱的毛球动物极其吸睛
期刊
大祁老师是我高中三年的代数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大祁老师姓王,叫王大祁,但那时的学生们私底下都叫他大祁。2008年前,我和另外一位北大毕业的同学去过他北京的家里看望,如今这一晃又十多年了,一直没再联系,不知他近况如何。  大祁老师毕业于北大或清华,实在记不清了,媳妇是北京人,这个大家都记得。1988年我从陕西勉县第一中学考上大学后就一直在北京上学工作,安家立业。后来才知道大祁老师和媳妇调回了北京
期刊
敦煌莫高窟是舉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坚守在敦煌,为之付出毕生心血。常书鸿便是其中一位。他早年留学法国,是一位著名的画家,在事业有成的时候选择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筹备建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为首任所长。莫高窟有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工作由此展开。  如今常会有人好奇,为何常书鸿能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大漠?在最近热门的新书《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以下简称《此生只为守敦煌》)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