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根据论——兼评梁慧星先生的“立法权源”观

来源 :井冈山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法根据问题并未引起我国学界的重视乃至分析、研究,而立法根据在现行立法例中的表述也是不妥当的。立法根据仅指立法者立某个法的法的根据,所谓的事实根据、理论根据、经验根据等都不是立法根据。因立法根据的功能仅在于从形式上表明所立之法的合法性。当立法根据指称的是"立法权源"时,表述立法根据是必要的,除此之外则是可以选择的。
其他文献
在石油农业遭遇生态和经济双重困境的背景下,通过生态经济教育来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转变农业生产经济方式,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鉴于农村生
井冈山精神与毛泽东思想都是孕育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井冈山斗争的实践中,都源自于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探索和实践;在内涵上,它们都贯穿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人们一谈起学外语,不外乎单词与语法,似乎外语就是讲练词和句.以前的旧式教材,对于死抠语法,死记单词的现象司空见惯.过多侧重语言形式和语法、单词、句型,而忽视与语言内容
高校德育的"主体性"、"生活化"特点决定了潜在课程对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德育潜在课程的实质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能动而现实的交往实践过程。这一交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