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分析沈阳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为基础,在国家城镇等级体系及东北地区城镇发展的背景下梳理了古代沈阳周边地区的城镇发展历程,进一步分析了这一地区以战争、移民为主要驱动力的城镇发展机制与布局特征。
关键词:古代;沈阳地区;城镇发展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1、历史地理环境概述
沈阳地处东北地区南部、辽河平原的东端,属于长白山与辽河平原的交汇地带,是东北地区最先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城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在西汉时期,辽河入海口还在黑山、辽中一线。唐代还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的记述。宋代的12世纪也曾有“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的说法。到明朝17世纪以后,沼泽化才逐渐被疏干,19世纪20、30年代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建国之后盘锦湾逐渐疏干,方始成为农田和苇场。受此影响,沈阳地区的城镇发展也较中原地区相对缓慢,直到战国时期才开始有城镇建设。
2、古代沈阳周边地区城镇发展历程
2.1、战国秦:城镇发展初创期
战国时期,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肃慎、高夷等游猎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域,仅辽东半岛、辽河平原、辽西走廊与辽西丘陵部分地区有了行政建制,属于燕国的辽东郡。此时辽阳(襄平)为辽东郡的治所,等级相当于采邑城,是东北地区最高级别的城市。这一时期沈阳地区的城镇发展还有燕“置辽东郡以拒胡”和燕为修筑长城在今沈阳城内故宫附近设置军事要塞——斥堠所的说法。可见战国时期是沈阳地区城镇空间发展开端,此时的城镇建设是以军事为主。
秦时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但是这一时期东北与沈阳地区的城镇建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是国家的防御边界没有发生改变,依然维持在战国时期燕长城一带;其次是在建制上只在医巫闾山以西增设了辽西郡,医巫闾山以东仍为辽东郡,除此外没有其他的城镇建设记载。
2.2、汉到唐:片断式的城镇发展
从汉代开始,东北地区的行政建制开始频繁变动,尤其是在东晋十六国之后,国家的防御边界也不断发生变化。西汉一方面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06年设置部刺史,“分全国一百多个郡国为十三部”。东北地区在原有辽东、辽西两郡的基础上,管辖范围扩大到燕长城外今清源、海龙、浑江市一带,并增设了玄菟郡,此三郡同属幽州刺史部管辖。
到东汉以后,国家在东北地区的行政管辖范围重新回到燕长城以内,玄菟郡治也迁至今沈阳上伯官附近。此时虽然形成了以辽西、辽东、玄菟三郡郡址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在城镇建设上却是有减无增。
在东晋十六国的北燕(410—436年)之前,辽东丘陵、辽河平原及辽西丘陵还基本归属国家统一管辖。到北燕时期,辽河平原及辽东半岛也被高句丽占领。一直到唐之前,除辽西丘陵的部分地区外,大部分东北地区被高句丽、契丹等民族占据。
唐朝,东北地区虽然纳入到国家统一管辖范围之内,归河北道管辖,并且也设置了都督府、州、县等地方行政体制。辽河流域分属安东都护府、营州、松漠都护府、渤海都护府等管辖,其中安东都护府治所的多次迁移,足以反映出当时这一地区民族间利益争夺对城镇发展带来的剧烈影响。
2.3、辽金元明:沈阳地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辽代各城镇发展依然是以军事职能为主。也因此辽代在沈阳地区虽然形成了“府、州、县”的建制体系,辽阳府也下辖沈州、辰州、苏州等州县,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城镇体系结构。
1115年在金取代了辽在东北的统治地位之后,基本延续了辽在人口与城市上的发展政策,每攻下一城都将战俘迁至东北本土。
金末,蒙古族兴起,东北地区又进入战乱年代,城镇的建设发展也一度被中断。1287年在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并逐渐形成路、府、州、县四级行政体制。
元朝在东北地区开辟的多条驿道,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仅商业得到重视,城镇规模较以前也又了较大发展。辽阳成为东北地区首位度最高的城市。
明朝初期,国家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来充实东北地区的居住人口,另一方面针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在辽南、辽中对峙的状态,在修建明边墙的基础上,将辽西作为军事布防的重点地带。
2.4、清:沈阳地区城镇体系功能结构逐步走向完善
清入关之后,沈阳也成为陪都,在东北地区满族等八旗人口大规模迁入关内的同时,清政府一方面将沈阳地区作为 “龙兴之地”加以保护,修建“柳条边”来阻止外族进入;另一方面又为巩固东北地区的战略防御,实施“招民墾荒和遣戌流入”政策,鼓励关内人口进入东北地区,并于1653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之后清政府为加强东北边疆防御,但沈阳地区也仅是以奉天(沈阳)为中心,逐步建立起府、厅、州、县城镇体系结构,城镇建设数量与规模也较明代有一定的差距。
3、古代沈阳周边地区城镇发展动力机制
3.1、战争是城镇发展的源动力
在清以前,中国的城镇发展主要集中在燕长城以南,尤其以长江、黄河流域最为发达。受到特殊地理区位的影响,位于燕长城与山海关之间的沈阳地区,一直是东北渔猎民族与中原国家的过渡地区,以辽阳等为核心的沈阳地区城镇职能也长期以军事为主。不同时期统治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或中原政权都将强化军事力量作为这一地区城镇发展的核心。
3.2、有计划的移民是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
出于地方发展考虑,在每一次民族间战争与政权更迭时期,国家政府都通过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来增加沈阳地区的居住人口规模、改变原有的民族构成,进而增强国家边疆防御能力和地区的稳定。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直接促进了古代沈阳地区城镇规模的增长。同时又为这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加促进东北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东北地区内部各民族以及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民族间的融合。
3.3、农业经济长期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
沈阳地区虽然作为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直到清朝末期营口开埠殖民经济进入、沙俄开始修建中东铁路及其支线,政府才放松对经济发展的管制,并出台了工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专门的培训学校和生产工厂,商品经济开始逐渐繁荣起来,采矿、工业生产迅速壮大,各城镇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3.4、水运对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与长江、黄河及珠江等大型河流相反,受河道及入海口变迁影响,辽河的漕运作用并不突出,直到营口开埠后才逐步兴起,但是仅仅发展了40余年就被日俄战争打断,相应的运输功能也全部中东铁路及其支线所取代。古代依托辽河、太子河、浑河等发展起来的城镇也相对较少,尤其是高等级、较重要的城镇主要是沿古驿道、国家防御边界布局,到清朝末期沿铁路布局的城镇开始迅速崛起。
参考文献:
[1]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晓光、王恩德、都基众、贾伟光.东北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未来工作方向探讨.地质与资源,2004(3)
[4]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5]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7]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关键词:古代;沈阳地区;城镇发展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1、历史地理环境概述
沈阳地处东北地区南部、辽河平原的东端,属于长白山与辽河平原的交汇地带,是东北地区最先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城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在西汉时期,辽河入海口还在黑山、辽中一线。唐代还有“辽泽泥潦,车马不通”,“辽东以西水潦坏道数百里”的记述。宋代的12世纪也曾有“地势卑下,尽皆萑苻,沮洳积水”的说法。到明朝17世纪以后,沼泽化才逐渐被疏干,19世纪20、30年代辽河口才延伸至营口之外。建国之后盘锦湾逐渐疏干,方始成为农田和苇场。受此影响,沈阳地区的城镇发展也较中原地区相对缓慢,直到战国时期才开始有城镇建设。
2、古代沈阳周边地区城镇发展历程
2.1、战国秦:城镇发展初创期
战国时期,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还处于肃慎、高夷等游猎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域,仅辽东半岛、辽河平原、辽西走廊与辽西丘陵部分地区有了行政建制,属于燕国的辽东郡。此时辽阳(襄平)为辽东郡的治所,等级相当于采邑城,是东北地区最高级别的城市。这一时期沈阳地区的城镇发展还有燕“置辽东郡以拒胡”和燕为修筑长城在今沈阳城内故宫附近设置军事要塞——斥堠所的说法。可见战国时期是沈阳地区城镇空间发展开端,此时的城镇建设是以军事为主。
秦时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但是这一时期东北与沈阳地区的城镇建设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首先是国家的防御边界没有发生改变,依然维持在战国时期燕长城一带;其次是在建制上只在医巫闾山以西增设了辽西郡,医巫闾山以东仍为辽东郡,除此外没有其他的城镇建设记载。
2.2、汉到唐:片断式的城镇发展
从汉代开始,东北地区的行政建制开始频繁变动,尤其是在东晋十六国之后,国家的防御边界也不断发生变化。西汉一方面沿袭了秦的郡县制,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06年设置部刺史,“分全国一百多个郡国为十三部”。东北地区在原有辽东、辽西两郡的基础上,管辖范围扩大到燕长城外今清源、海龙、浑江市一带,并增设了玄菟郡,此三郡同属幽州刺史部管辖。
到东汉以后,国家在东北地区的行政管辖范围重新回到燕长城以内,玄菟郡治也迁至今沈阳上伯官附近。此时虽然形成了以辽西、辽东、玄菟三郡郡址为核心的城镇体系,在城镇建设上却是有减无增。
在东晋十六国的北燕(410—436年)之前,辽东丘陵、辽河平原及辽西丘陵还基本归属国家统一管辖。到北燕时期,辽河平原及辽东半岛也被高句丽占领。一直到唐之前,除辽西丘陵的部分地区外,大部分东北地区被高句丽、契丹等民族占据。
唐朝,东北地区虽然纳入到国家统一管辖范围之内,归河北道管辖,并且也设置了都督府、州、县等地方行政体制。辽河流域分属安东都护府、营州、松漠都护府、渤海都护府等管辖,其中安东都护府治所的多次迁移,足以反映出当时这一地区民族间利益争夺对城镇发展带来的剧烈影响。
2.3、辽金元明:沈阳地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辽代各城镇发展依然是以军事职能为主。也因此辽代在沈阳地区虽然形成了“府、州、县”的建制体系,辽阳府也下辖沈州、辰州、苏州等州县,但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城镇体系结构。
1115年在金取代了辽在东北的统治地位之后,基本延续了辽在人口与城市上的发展政策,每攻下一城都将战俘迁至东北本土。
金末,蒙古族兴起,东北地区又进入战乱年代,城镇的建设发展也一度被中断。1287年在东北地区设立了辽阳行省,并逐渐形成路、府、州、县四级行政体制。
元朝在东北地区开辟的多条驿道,为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不仅商业得到重视,城镇规模较以前也又了较大发展。辽阳成为东北地区首位度最高的城市。
明朝初期,国家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的移民来充实东北地区的居住人口,另一方面针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在辽南、辽中对峙的状态,在修建明边墙的基础上,将辽西作为军事布防的重点地带。
2.4、清:沈阳地区城镇体系功能结构逐步走向完善
清入关之后,沈阳也成为陪都,在东北地区满族等八旗人口大规模迁入关内的同时,清政府一方面将沈阳地区作为 “龙兴之地”加以保护,修建“柳条边”来阻止外族进入;另一方面又为巩固东北地区的战略防御,实施“招民墾荒和遣戌流入”政策,鼓励关内人口进入东北地区,并于1653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之后清政府为加强东北边疆防御,但沈阳地区也仅是以奉天(沈阳)为中心,逐步建立起府、厅、州、县城镇体系结构,城镇建设数量与规模也较明代有一定的差距。
3、古代沈阳周边地区城镇发展动力机制
3.1、战争是城镇发展的源动力
在清以前,中国的城镇发展主要集中在燕长城以南,尤其以长江、黄河流域最为发达。受到特殊地理区位的影响,位于燕长城与山海关之间的沈阳地区,一直是东北渔猎民族与中原国家的过渡地区,以辽阳等为核心的沈阳地区城镇职能也长期以军事为主。不同时期统治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或中原政权都将强化军事力量作为这一地区城镇发展的核心。
3.2、有计划的移民是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
出于地方发展考虑,在每一次民族间战争与政权更迭时期,国家政府都通过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来增加沈阳地区的居住人口规模、改变原有的民族构成,进而增强国家边疆防御能力和地区的稳定。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直接促进了古代沈阳地区城镇规模的增长。同时又为这以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更加促进东北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东北地区内部各民族以及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民族间的融合。
3.3、农业经济长期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
沈阳地区虽然作为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直到清朝末期营口开埠殖民经济进入、沙俄开始修建中东铁路及其支线,政府才放松对经济发展的管制,并出台了工业发展扶持政策、建立专门的培训学校和生产工厂,商品经济开始逐渐繁荣起来,采矿、工业生产迅速壮大,各城镇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3.4、水运对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与长江、黄河及珠江等大型河流相反,受河道及入海口变迁影响,辽河的漕运作用并不突出,直到营口开埠后才逐步兴起,但是仅仅发展了40余年就被日俄战争打断,相应的运输功能也全部中东铁路及其支线所取代。古代依托辽河、太子河、浑河等发展起来的城镇也相对较少,尤其是高等级、较重要的城镇主要是沿古驿道、国家防御边界布局,到清朝末期沿铁路布局的城镇开始迅速崛起。
参考文献:
[1]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王晓光、王恩德、都基众、贾伟光.东北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未来工作方向探讨.地质与资源,2004(3)
[4]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5]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历史·现状·展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
[7]郐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