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讨价还价,家长怎么办?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58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些育儿QQ群里,家长们讨论得最多的就是孩子伶牙俐齿地与家长讨价还价的问题。育儿专家表示,孩子爱“还价”,家长需要对症下药。
  孩子“还价” 家长威信受损
  鹏鹏妈最近被鹏鹏讨价还价的行为弄得心烦意乱。“早上,希望他在喝完牛奶后刷牙,他会说‘刷牙可以,但今晚光看动画片不学英语’。周末要求他弹一小时钢琴,他会花半个小时跟你讲条件,例如‘下周要带我去动物园’,或是‘弹完琴后让我吃3块巧克力’。”鹏鹏妈发现,儿子上小学后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但都没用对地方,全都用在和家长讨价还价上。
  鹏鹏妈表示,作为家长,要求儿子做件事都要被讨价还价,家长的威信越来越低了。
  鹏鹏妈介绍,不仅是鹏鹏,鹏鹏的不少同学也存在与家长讨价还价的情况。“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和其他家长一谈,发现孩子讨价还价的现象很普遍。”
  果果妈也表示,她5岁的女儿也喜欢讨价还价。例如,当她要求女儿画画的时候,女儿要求先听故事,听了十分钟的故事她才肯画画。“孩子的要求永远比大人还要多。”果果妈感慨。
  孩子不感兴趣就“还价”
  “对于孩子不感兴趣的事情,他的借口也就会很多。”育儿专家表示,孩子任何行为都是有动机驱使的,对于他不喜欢的事情,他就会找借口。例如,孩子也许不喜欢画画,所以才会拖延,要求先听故事,满足一下自己的欲望,然后再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
  育儿专家建议,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如果孩子真是不感兴趣,确实不喜欢练琴、画画,需要条件来交换,那么家长需要反思,是否要继续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建议家长不要强求孩子,应该顺着孩子的兴趣爱好去培养,因材施教。”育儿专家如是说。
  少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在要求孩子做好某件事之前,会对孩子提出交换条件。例如练琴就可以吃糖,乖乖洗手就可以买玩具等。
  其实一开始,交换条件是家长先提出来的,而家长的交换条件会助长孩子的欲望。小时候也许一颗糖就可以满足孩子的欲望,但长大后,也许需要更多物质上的条件才能满足。而且家长的交换条件会使孩子的成长处于被动状态,他会认为“这些事是大人的事,他们满足我,我才帮他们做”。
  故此,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不应给孩子提供太多交换条件,即使是给予孩子奖励,也应该注重精神上的鼓励,而不能一味地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
其他文献
去年丈夫过世后,70岁的王阿婆就一直陷入悲伤,沉默寡言,也很少出门,总是感到不开心。她还变得特别健忘,出门不是忘带钱包就是忘带钥匙,还怪保姆偷了,跟保姆大发脾气,并把自己的房间加了锁,但她对外人则很讲礼貌。送去综合医院后,王阿婆被诊断为老年痴呆,但治疗了大半年,效果却不明显。后来被精神专科医生诊断为老年抑郁症,治疗仅两周后,病情就出现明显好转。  有些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时,会出现与
本文意在对《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两个全译本,即饶述一译本和赵苏苏译本进行比较研究.论文以原作为参照,分析这两个诞生年代相差近70年的译本在性爱描写翻译上的差异,并且运用
“宝宝快3岁了,每次给他看绘本,总是翻不了几页就跑去找玩具了。”在亲子论坛上,常能看到类似的求教帖。作为重要的早期阅读材料,绘本因为有利于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社会性发展以及社会性建构而越来越受到家长的关注,但家长在具体实施上也面临上述诸多困惑。  宝宝人生的第一本书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儿童经典绘本被公认为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学龄前儿童读物中70%是图画书。绘本不同于小人书,它的图画一般是手绘之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视角入手,对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丧俗描写进行了全面观照与阐释,旨在透过丧葬习俗这一窗口从文学层面揭示民众心理与社会变迁,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从丧葬价
近年来,沈阳市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借助高校资源优势,深入社区服务大众,初步形成了政府、高校、社区“三位一体”人口早教工作模式,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明确提出人口计生部门负责0-3岁人口早期教育工作,沈阳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沈阳大学成立了沈阳市人口早教发展中心,下设区县级的人口早教指导站,街道人口早教指导所,社区人口早教指导室,学科教授、高级育婴师、受过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