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2004年12月,南京市力学小学确立了“简单语文,快乐语文,开放语文”的学科研究专题,旗帜鲜明地拉开了学校语文课程改革的序幕。此后,以“亲爱的同学,老师在书中等你”为主题的一系列整体性的课外阅读活动使学校的语文学科建设卓有特色,其间,由五十位语文教师共同编写的《习作校本教材》(1—6年级)问世,获得南京市校本教材评选一等奖、南京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优秀奖。学校语文学科组连续两届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
“十二五”期间,“基于儿童阅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被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力学小学语文学科的建设将着力点放在了“儿童”上,全体语文教师致力于“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的建设,现已基本完成各年级《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校本教材的编写。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力学小学“童年语文”的学科主张呼之欲出,这个主张承续了过往的研究,更凝炼了多年的积淀,成为学校“十三五”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鲜明主旨。
“童年语文”是力学小学历经十余年课改积淀而成的语文学科主张。我们用“儿童学习的语文”“语文学习中的儿童”两个短语来阐释对“童年语文”的追寻与思考。
“儿童学习的语文”,承载着我们对语文课程内容与价值意义的理解。我们认为,语文课程内容应当根据儿童此阶段身心发展水平合理开发与设置,既要夯实基础,落实语文双基目标,奠定学生言语交流的基本能力,又要面向未来,应民族、时代、学生未来发展之需,发展学生的民族情怀、审美情趣、文化品性等综合素养。
“语文学习中的儿童”,寄予着我们对语文学习主体——儿童的关注和期待。我们期望,在“童年语文”的课堂上,儿童学习是主动的,自主地设计学习目标,自主规划学习进程,自主反思并调节学习行为,质疑释疑,阅读积累,构思表达,语文学习中的儿童始终精神在场。我们更期待,语文学习中的儿童是幸福的,不仅是因为内容的趣味、智慧,还因为课堂生活的安全、和谐,更在于他们主动、智慧的语文创造。
都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为了“儿童学习的语文”更有魅力、“语文学习中的儿童”更加幸福,“童年语文”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一、教师应是一个“长大的儿童”
与儿童一起回到学习中的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知识拥有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施予者。能够走到儿童中间,走进儿童心灵的老师一定是一个“长大的儿童”。
1.“长大的儿童”不失儿童“初心”
儿童初心是什么?是对未知领域天生向往的好奇心,是喜欢尝试探索的勇敢心,是对世间万物都怀有同情喜爱的善良心。这样的儿童初心在李吉林老师的教学随笔里随处可见:“我要在花和月中寻找,寻找童年的眼睛……于是那小河里的蝌蚪,草丛中明灭的萤火虫,便有了魅力!一颗纯真的童心在胸中激荡,周围的一切,竟变得这样的新奇、美好。”想一想,这样具有童心想象力的老师站立于课堂、来到儿童的身边,会点亮多少盏智慧的火炬,带动多少颗童心的飞扬。
一个教师如果远离儿童初心,他的眼里便只剩下教材、知识与分数。他不揣摩儿童的心理,不屑走进儿童的世界。不走进,自然不了解,思想的脉动彼此不可能一个频率。他不明白儿童为何对一个个破石头之类的东西念念不忘,当宝贝收藏;不明白儿童为何要把一首首古诗改得毫无“诗趣”,还念得趣味十足,笑个不停。因为心理疏远,所以误会不断。“不失初心,方得始终。”教师的“初心”是点亮儿童学习热情和勇气的钥匙。
2.“长大的儿童”拥有理解儿童的慧心
有人说,理解先于教育。理解儿童,才能因材施教。而理解儿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蹲下身子,以儿童初心与儿童交流、交往。以理解为基础与儿童交往,就会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倾听儿童,辨识儿童“奇怪”话语后的思考,欣赏儿童“简单”思维后的创造。以慧心与儿童交往,就会选择用儿童的语言方式、交往方式处理教育问题。
如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把游戏引入课堂既是儿童初心的表现,更是理解儿童的教育慧心。理解儿童,就会想儿童之所想,在课程内容的开发设计上花心思、动脑筋。如在小学低年段把形象的绘本、朗朗上口的童谣、有趣的童话、充满想象力的童诗带进课堂;在中高年段,和儿童一起研究例如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的起源与特点;包容儿童“成长浪漫期”的种种迟缓,迷离,甚至错误,因为我们理解,成长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这样的“浪漫”是成长必经的路程,也是人生美好的瞬间。
二、做儿童学习路上的真诚伙伴
如果说“长大的儿童”强调老师要有童心,有儿童情怀,“做儿童的学习伙伴”则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角色的再理解和再出发。
1.和儿童一起经历学习的过程
有人讲,教育教学的改革从本质上说是一场“沟通革命”。“童年语文”也不例外。我们企望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报你写的控制式管理,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学、帮助学生有效学的伙伴式援助。
这首先是思想的转变。虽然陶行知七十多年前,就说“小孩不小”,但几千来,儿童始终处于一个“被忽略位置”,“小孩子懂什么”这是许多人的认知,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告知。课堂里的儿童始终难以获得学习的自由。没有学习的自由,何来思想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何来精神的创造?而创造才是生命力的彰显,才是让儿童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学习的力量。所以,放权,让学,是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的要求。学习就是建构,对知识的建构,对自我的建构。“情境”“合作”是学习建构的两大支柱。因此,从“让学”走向“共学”是“童年语文”最切实的期盼。“共学”,意味着老师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
想想吧,在学生朗读倦怠时,“我们来比赛读。老师也参加。”这样的召唤是不是让沉闷的课堂顿时精神起来?“哦,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好,你们想好了吗?”老师的隐退是不是会激发学生更多的参与?《小稻秧脱险记》中,于永正老师老顽童似地和儿童一起表演“争抢营养”,那情景让学生兴奋不已。下课了,同学们不肯离去。在孩子们的的眼里,于老师当然是师长,但又是一个学习的伙伴。
“十二五”期间,“基于儿童阅读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被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力学小学语文学科的建设将着力点放在了“儿童”上,全体语文教师致力于“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校本课程”的建设,现已基本完成各年级《儿童文学阅读与写作》校本教材的编写。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力学小学“童年语文”的学科主张呼之欲出,这个主张承续了过往的研究,更凝炼了多年的积淀,成为学校“十三五”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的鲜明主旨。
“童年语文”是力学小学历经十余年课改积淀而成的语文学科主张。我们用“儿童学习的语文”“语文学习中的儿童”两个短语来阐释对“童年语文”的追寻与思考。
“儿童学习的语文”,承载着我们对语文课程内容与价值意义的理解。我们认为,语文课程内容应当根据儿童此阶段身心发展水平合理开发与设置,既要夯实基础,落实语文双基目标,奠定学生言语交流的基本能力,又要面向未来,应民族、时代、学生未来发展之需,发展学生的民族情怀、审美情趣、文化品性等综合素养。
“语文学习中的儿童”,寄予着我们对语文学习主体——儿童的关注和期待。我们期望,在“童年语文”的课堂上,儿童学习是主动的,自主地设计学习目标,自主规划学习进程,自主反思并调节学习行为,质疑释疑,阅读积累,构思表达,语文学习中的儿童始终精神在场。我们更期待,语文学习中的儿童是幸福的,不仅是因为内容的趣味、智慧,还因为课堂生活的安全、和谐,更在于他们主动、智慧的语文创造。
都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为了“儿童学习的语文”更有魅力、“语文学习中的儿童”更加幸福,“童年语文”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教师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一、教师应是一个“长大的儿童”
与儿童一起回到学习中的教师,不是“无所不知”的知识拥有者,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施予者。能够走到儿童中间,走进儿童心灵的老师一定是一个“长大的儿童”。
1.“长大的儿童”不失儿童“初心”
儿童初心是什么?是对未知领域天生向往的好奇心,是喜欢尝试探索的勇敢心,是对世间万物都怀有同情喜爱的善良心。这样的儿童初心在李吉林老师的教学随笔里随处可见:“我要在花和月中寻找,寻找童年的眼睛……于是那小河里的蝌蚪,草丛中明灭的萤火虫,便有了魅力!一颗纯真的童心在胸中激荡,周围的一切,竟变得这样的新奇、美好。”想一想,这样具有童心想象力的老师站立于课堂、来到儿童的身边,会点亮多少盏智慧的火炬,带动多少颗童心的飞扬。
一个教师如果远离儿童初心,他的眼里便只剩下教材、知识与分数。他不揣摩儿童的心理,不屑走进儿童的世界。不走进,自然不了解,思想的脉动彼此不可能一个频率。他不明白儿童为何对一个个破石头之类的东西念念不忘,当宝贝收藏;不明白儿童为何要把一首首古诗改得毫无“诗趣”,还念得趣味十足,笑个不停。因为心理疏远,所以误会不断。“不失初心,方得始终。”教师的“初心”是点亮儿童学习热情和勇气的钥匙。
2.“长大的儿童”拥有理解儿童的慧心
有人说,理解先于教育。理解儿童,才能因材施教。而理解儿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蹲下身子,以儿童初心与儿童交流、交往。以理解为基础与儿童交往,就会尊重儿童,站在儿童的立场去倾听儿童,辨识儿童“奇怪”话语后的思考,欣赏儿童“简单”思维后的创造。以慧心与儿童交往,就会选择用儿童的语言方式、交往方式处理教育问题。
如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把游戏引入课堂既是儿童初心的表现,更是理解儿童的教育慧心。理解儿童,就会想儿童之所想,在课程内容的开发设计上花心思、动脑筋。如在小学低年段把形象的绘本、朗朗上口的童谣、有趣的童话、充满想象力的童诗带进课堂;在中高年段,和儿童一起研究例如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的起源与特点;包容儿童“成长浪漫期”的种种迟缓,迷离,甚至错误,因为我们理解,成长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这样的“浪漫”是成长必经的路程,也是人生美好的瞬间。
二、做儿童学习路上的真诚伙伴
如果说“长大的儿童”强调老师要有童心,有儿童情怀,“做儿童的学习伙伴”则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角色的再理解和再出发。
1.和儿童一起经历学习的过程
有人讲,教育教学的改革从本质上说是一场“沟通革命”。“童年语文”也不例外。我们企望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报你写的控制式管理,转为引导学生主动学、帮助学生有效学的伙伴式援助。
这首先是思想的转变。虽然陶行知七十多年前,就说“小孩不小”,但几千来,儿童始终处于一个“被忽略位置”,“小孩子懂什么”这是许多人的认知,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一味灌输,告知。课堂里的儿童始终难以获得学习的自由。没有学习的自由,何来思想的自由?没有思想的自由,何来精神的创造?而创造才是生命力的彰显,才是让儿童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学习的力量。所以,放权,让学,是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的要求。学习就是建构,对知识的建构,对自我的建构。“情境”“合作”是学习建构的两大支柱。因此,从“让学”走向“共学”是“童年语文”最切实的期盼。“共学”,意味着老师以一个学习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
想想吧,在学生朗读倦怠时,“我们来比赛读。老师也参加。”这样的召唤是不是让沉闷的课堂顿时精神起来?“哦,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好,你们想好了吗?”老师的隐退是不是会激发学生更多的参与?《小稻秧脱险记》中,于永正老师老顽童似地和儿童一起表演“争抢营养”,那情景让学生兴奋不已。下课了,同学们不肯离去。在孩子们的的眼里,于老师当然是师长,但又是一个学习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