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语文课教“活”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caiyu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活”呢?有人把它理解为热闹,有人将其理解为活跃。我们认为,这些理解不但没抓住本质,而且搞不好会导致教学的无序杂乱。活跃只是“活”的表征之一,而且活跃绝不是只有教得“活”的课堂教学所独有的表征,也就是说活跃热闹的课堂,不一定就是上得“活”。
  它应当表现为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汉语的民族特色、能充分体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叶老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充分利用好教材而又不囿于教材;能充分体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开发智力的统一;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功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活”不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不但涉及教育思想,教材体系,考试制度,学识水平,教学方法等,还涉及社会的许多非教育因素,就语文教学自身而言,以下四方面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活”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一、教师的“匠气重”
  
  我们还必须承认,当前语文教师的水平是极不平衡的,不但还有相当比例的教师学历不达标,即使在学历达标的教师中也还有不少学识达不到语文教师的要求。
  更有甚者,由于受到社会因素、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教师丧失或本身就没有具备敬业精神,不思上进,上课照搬教参,或一个教案终身用。这样的教师“匠气”笼罩教师是语文课堂“活”不起来的深层次原因,也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脱离时代发展要求
  
  当今世界文化科技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我国亦逐渐进入了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社会生活内容必须要求新的教育与之适应;先进的教育不但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还应有超前性。作为母语教学的中学语文更应具有这样的特色。
  遗憾的是,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却没有跟上这一时代潮流,还处在较封闭的状态,这主要反映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尚有模糊认识,语文教材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有一段距离,语文训练的科学序列还没形成等。
  诸多因素掺合在一起,使得语文课不具备现代教育特色,以此来面对现代生活,必然格格不入,毫不生气,激不起教学主体--学生的兴趣。教学一旦失去了教学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哪还会活得起来?
  
  三、穷于应试,新“八股”盛行
  
  当前应试教学高居不下,语文教学不但逃脱不了,而且首当其冲。语文课的轴心是应试,更应该教学的听、说已名存实亡。剩下的读写也狭隘化为应试内容。课堂上教师讲的是应试,学生练的还是应试,题海无边。
  更为有害的是,在不断的应试中,各种应试“诀窍”“套路”泛滥,垄断课堂,形成典型的新“八股”,使得语文课堂教学背离生活,失去其丰富性和科学性。教师和学生只能在这应试的死胡同里越钻越深。课堂越变越窄,哪还有“话”可言?
  四、成功的科研成果没得到广泛的推广
  新中国的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注入式,题海式教学方法的影响和政治运动的冲击,变得僵化死板。针对此,一批优秀的教师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创造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整体改革成果,这些成果如果有效地推广到广大教师中去,将对语文课堂产生深刻影响,对扭转沉闷死板的课堂起积极作用。
  但事实上,这些成果远远没得到广泛深入的推广。另一方面,一些急功近利的“成果”却到处充斥。由于急功近利,往往缺乏深入思考,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最突出的现象是盲目引进,生硬套用国外“新理论”或停留在一时的感知经验上,这样的结果,最明显的就是一方面丢掉了作为母语教学的中国语文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失去了语文的人文性,没有了审美过程等。课堂教学成了干巴巴的程式,还哪来的活力?
  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得“活”起来呢?我们认为需要教师素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努力。
  1.抓住师资这个根本
  吕叔湘先生在给全国中语会第六届年会的书面发言中说:“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根本问题是语文师资问题。教师水平高,才能出好学生;教师水平不高,学生中也会有少数或个别的由于自己用功有了成就,但多数学生需要有老师来提携,来指导,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师资问题、名师出高徒!”
  吕老的话是就语文效率的提高而言的,用来分析思考语文课堂的“活”,也极为适用。我体会:“教师水平”绝不仅仅指教师的知识高低,而是指教师在其综合素质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教学水平,其中包含教师的人生理想道德情操,审美修养,教学观念,知识技能等。
  只有备方面素质都有的教师,才可能使其综合素质在教学中变成丰富的智慧和鲜明的个性。唯有这样,他的课堂才能上得“活”。关于这一点,我们的鲁迅、闻一多、朱自清、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不同时代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例中都可得到印证。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教师自己的综合素质或语文水平呢?这是一篇大文章,概言之,最要紧的,还是古人所说的:“河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有“源头活水”的诀窍是不断学习,努力钻研一点问题。
  钻研出:“凡是经常钻研一种事物的人,很容易就事论事,把注意力局限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如果能稍微拿出点时间来,站远些,站高些,对所钻研的事物的整体作鸟瞰,包括它的背景和前景,一定能够获得对那个事物的更通达的理解,能够按照实际的、长期的而不是表面的需要安排自己钻研的力量。”
  那么又怎样才能“站远些,站高些”呢?我体会,一方面要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理论来要求自己;另一方面,又要始终抓住语文自身的特点、规律等来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研究和实践。
  2.自觉端正教育思想,着眼于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一旦不活,必定妨碍素质教育的实施;坚持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会也必须充分地施展出自已的才智,使课堂教学具有准确性和独创性。坚持素质教育,语文课堂就会自觉地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狭隘病,使课堂教学上显示出丰富性和完整性。
  如果不着眼于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就会因穷于应试教育而无法展示教学的丰富性,甚至连学生的灵气也被扼杀。如果不坚持素质教育,语文教师在课堂就跳不出一味分析讲解的误区,就会眼里没有学生,学生也就无法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样的课堂必定亳无生气可言。
  所以说,抓住了素质教育,就抓住了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关键。语文课的“活”,既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同时它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当前,坚持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是应试教育的干扰。
  虽然应试教肓不是语文教学法所能消除的,但就语文教师自身而言,如果能从未来的角度,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审视白己的课堂教学,从认识素质教育并不妨碍学生取得优异的升学成缋这一道理来思考和处理语文课,那么,这样教师的语文课就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特色,就会使自已的课堂“活”起来。
  3.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
  要语文课“活”起来就必须着眼于素质教肓,但仅此还不够,如果我们不再从语文教学的性质特点去探讨,语文课仍然活不起来。因为准确把握某一事物的性质特点,是完整认识,利用改造该事物的前提。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从这性质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语文学科较之其他学科,更有丰富性和生动性,语文学科的性质不但对语文课提出了要“活”的要求,也为课堂的“活”奠定了内在基础。
  只有准确地把握住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来组织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才不会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才会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
  在教学内容上,才不会片面地把语文的语言视为语法理论上的“语盲”,而视为语言交际中的“话言” 才能去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特征,重视美育和德育的渗透。
  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才不会陷入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才会拿得出各种教学方法上的总钥匙--活,依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取其所长,舍其所短,随机应变,有效地组织课堂,使课堂教学充分地“活"起来。
  (河南省太康县)
其他文献
做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这样几类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独立性;对数学学习没有目标;学习数学自暴自弃。这就是我们数学教学中的学困生,造成学困生的原因很多,但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否则,会影响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转化学困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分析、发现其表现有下面几种:  1.自学能力差:学习时不分主次,只看表面。理解教材不深刻,阅读速度慢,不专心,自觉性
期刊
摘要:生物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才能收效。在教学中常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加以运用。文章主要论述了生物比较法教学、伙伴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等几种教学方法。  关键词:比较法录象片计算机软件教学方法辅助教学    生物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才能收效。在教学中常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结合  其他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如用讲解法进行教学,中间也
期刊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都是从一个小小的自信开始的,自信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目前在全国推行的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粗浅的经验:    一、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如何使课上得生动活泼,我想应做到以下三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生动活泼。在课堂上,教师的旁征博引、
期刊
一、教材依据    本次活动选自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多元整合幼儿园活动课程》大班上册第二个主题活动《我生活的环境》。此书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编制。    二、设计思路    在主题活动《我生活的环境》开展中,我发现班里有孩子把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写在一张小小的纸上与好朋友交换,上面有电话号码和自己的名字,成了一张小小的名片。  《纲要》中指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期刊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要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主学习。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这一学习品质  呢?    一、强化学生的“自我成就感”
期刊
在小学组建起一支好的合唱队,既能体现这支合唱队指导老师的综合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合唱训练能力、指挥能力等)的水准,也可反映这所学校学生整体的艺术素质。  组建合唱队之前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本校的现状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师资的力量水平,来确立一个目标——合唱队短期内达到的水平,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依此来确定所建合唱队的规模和它的声部配置。  这样,在组建合唱队时会使组建者心中有底,并为今后的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做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沦的自觉。  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
期刊
新课改已经进入全面的实行阶段,通过一阶段的教学我感觉到,新的理念、新的标准、新的教材,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新的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青少年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而提供的丰富的图片和有趣的卡通人物以及和青少年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又正好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下面结合笔者对新课改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