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景物描写为什么一定要虚实结合
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面一篇题为《选择》的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选 择
人生有无数次选择,但,不用怕。闭上眼,深呼吸,鼓起勇气,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起跑线。
——题记
去,还是不去?一大早,老师便问我要不要去参加比赛,这让我进退维谷:去,怕自己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被打得溃不成军;不去,又怕错失良机。回到家后一直愁眉不展,父亲了解了缘由,不置可否,却驱车把我带到了原来常去的小山村。
一下车,我愣住了:这还是原先那个冷清寂静的小山村吗?此刻,我才知道,阳春三月,大地也能轰然响亮起来:溪流在峡谷中游走,轰轰响;小鸟在树林里飞舞,喳喳叫;蜜蜂在花丛间劳作,嗡嗡响。太阳照在小麦上,麦叶油亮油亮;桃花映在池塘里,池塘粉亮粉亮;梨花开在篱笆上,篱笆银亮银亮。
但这一切,都不如油菜花,一眼望去,金黄色的一片,美丽极了。近看,油菜花更是姿态万千。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绽开了黄黄的花瓣,盛开的油菜花可以看见中间那淡黄色的花蕊。油菜花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一走过去,就可以闻到一阵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原先一言不发的父亲突然开了口:“看见了吧!这些花儿从不畏惧,她们面临着生长和继续埋没在泥土里的选择,但如果她们不选择成长,如今的我们还有机会看到这壮观的场面吗?她们知道,选择过后,等待着她们的便是风雨的洗礼,烈日的考验,可她们毅然选择了成长,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一个小小的比赛,如果连选择的勇气都没有,那你便连这些小小的花儿都不如呀!”
是呀,举棋不定有什么用?优柔寡断有什么用?瞻前顾后又有什么用?不如像这油菜花,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盛开,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整篇文章读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小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油菜花,小作者也能仔细观察,抓住油菜花勇敢盛开的特点,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感官,利用视觉、嗅觉等描摹出景物的外形、色彩、味道等,但我们总感觉作者只是实写,没有展开想象和联想,导致对油菜花的描写不够生动形象,文章的意境没有拓展,缺乏语音的美感,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不仅景物描写需要虚实结合,军事上更讲究虚实结合。《三国演义》一书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正行时,军士禀曰:“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那条路去?”操问:“那条路近?”军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操教前军便走华容道小路。诸将曰:“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诸将皆曰:“丞相妙算,人不可及。”这段文字中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就是指没有常理,手段无所不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来迷惑对方上当。
虚实结合指在寫作的过程中,既要真实地把正在发生的事写清楚,同时也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巧妙地融入一些与正在发生的事件相关的内容。因此,这里的实,就是对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叙写;:这里的虚,指的是与此相关的回忆、背景、联想、想象,甚至是一些特定的心理活动等。虚实结合,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名家的作品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就拿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说,文中既有对如“雪中捕鸟”等真实活动的叙写,也有对“美女蛇”传说故事的串入,又有对自己被送到三味书屋读书的原因的猜测。前者为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后者加重自己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这种虚实结合的行文方法,同学们可以认真琢磨一下,相信你会从中获得一些写作方面的新体会。
讲究景物描写的虚实结合,其实是一种充满辩证意识的写作方法。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都在注重虚实结合的问题,如画画中的明暗结合,唱歌中的轻重缓急,还有讲话时声调的抑扬顿挫等,而目的也都是共同的,就是通过这种结合,来寻找一种变化、一种起伏,从而赋予被表现事物多层次感、丰富感。而对于写作而言,就是为了追求生动形象、意境拓展、语音优美的表达效果。
二、景物描写如何做到虚实结合
1.虚实结合方法之一:浮想联翩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朱自清《绿》
画线句就是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柳树的树干是笔直的,颜色是棕褐色的,但枝条一顺下垂,每根枝条都很光滑,枝条上坠满绿色的叶子,翠绿翠绿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学生作文《春天毕竟是春天》
画线句就是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写出了柳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柳树是春天的标志以及柳树还蕴含美好祝愿的特点,赋予了柳树丰富的内涵,拓展了文章的意境。
2.虚实结合方法之二:以动衬静
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面一篇题为《选择》的例文,思考这篇例文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选 择
人生有无数次选择,但,不用怕。闭上眼,深呼吸,鼓起勇气,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起跑线。
——题记
去,还是不去?一大早,老师便问我要不要去参加比赛,这让我进退维谷:去,怕自己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被打得溃不成军;不去,又怕错失良机。回到家后一直愁眉不展,父亲了解了缘由,不置可否,却驱车把我带到了原来常去的小山村。
一下车,我愣住了:这还是原先那个冷清寂静的小山村吗?此刻,我才知道,阳春三月,大地也能轰然响亮起来:溪流在峡谷中游走,轰轰响;小鸟在树林里飞舞,喳喳叫;蜜蜂在花丛间劳作,嗡嗡响。太阳照在小麦上,麦叶油亮油亮;桃花映在池塘里,池塘粉亮粉亮;梨花开在篱笆上,篱笆银亮银亮。
但这一切,都不如油菜花,一眼望去,金黄色的一片,美丽极了。近看,油菜花更是姿态万千。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绽开了黄黄的花瓣,盛开的油菜花可以看见中间那淡黄色的花蕊。油菜花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味,一走过去,就可以闻到一阵清香,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原先一言不发的父亲突然开了口:“看见了吧!这些花儿从不畏惧,她们面临着生长和继续埋没在泥土里的选择,但如果她们不选择成长,如今的我们还有机会看到这壮观的场面吗?她们知道,选择过后,等待着她们的便是风雨的洗礼,烈日的考验,可她们毅然选择了成长,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一个小小的比赛,如果连选择的勇气都没有,那你便连这些小小的花儿都不如呀!”
是呀,举棋不定有什么用?优柔寡断有什么用?瞻前顾后又有什么用?不如像这油菜花,义无反顾地选择自己的人生,来一场轰轰烈烈的盛开,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整篇文章读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小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油菜花,小作者也能仔细观察,抓住油菜花勇敢盛开的特点,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充分调动起自己的感官,利用视觉、嗅觉等描摹出景物的外形、色彩、味道等,但我们总感觉作者只是实写,没有展开想象和联想,导致对油菜花的描写不够生动形象,文章的意境没有拓展,缺乏语音的美感,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不仅景物描写需要虚实结合,军事上更讲究虚实结合。《三国演义》一书中就有这样一段文字:正行时,军士禀曰:“前面有两条路,请问丞相从那条路去?”操问:“那条路近?”军士曰:“大路稍平,却远五十余里。小路投华容道,却近五十里;只是地窄路险,坑坎难行。”操令人上山观望,回报:“小路山边有数处烟起;大路并无动静。”操教前军便走华容道小路。诸将曰:“烽烟起处,必有军马,何故反走这条路?”操曰:“岂不闻兵书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诸葛亮多谋,故使人于山僻烧烟,使我军不敢从这条山路走,他却伏兵于大路等着。吾料已定,偏不教中他计!”诸将皆曰:“丞相妙算,人不可及。”这段文字中的“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就是指没有常理,手段无所不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来迷惑对方上当。
虚实结合指在寫作的过程中,既要真实地把正在发生的事写清楚,同时也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巧妙地融入一些与正在发生的事件相关的内容。因此,这里的实,就是对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叙写;:这里的虚,指的是与此相关的回忆、背景、联想、想象,甚至是一些特定的心理活动等。虚实结合,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名家的作品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就拿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说,文中既有对如“雪中捕鸟”等真实活动的叙写,也有对“美女蛇”传说故事的串入,又有对自己被送到三味书屋读书的原因的猜测。前者为文章增添了神秘色彩,后者加重自己对百草园生活的留恋。这种虚实结合的行文方法,同学们可以认真琢磨一下,相信你会从中获得一些写作方面的新体会。
讲究景物描写的虚实结合,其实是一种充满辩证意识的写作方法。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都在注重虚实结合的问题,如画画中的明暗结合,唱歌中的轻重缓急,还有讲话时声调的抑扬顿挫等,而目的也都是共同的,就是通过这种结合,来寻找一种变化、一种起伏,从而赋予被表现事物多层次感、丰富感。而对于写作而言,就是为了追求生动形象、意境拓展、语音优美的表达效果。
二、景物描写如何做到虚实结合
1.虚实结合方法之一:浮想联翩
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朱自清《绿》
画线句就是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融情于景,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柳树的树干是笔直的,颜色是棕褐色的,但枝条一顺下垂,每根枝条都很光滑,枝条上坠满绿色的叶子,翠绿翠绿的。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寓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学生作文《春天毕竟是春天》
画线句就是作者运用联想的手法,写出了柳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柳树是春天的标志以及柳树还蕴含美好祝愿的特点,赋予了柳树丰富的内涵,拓展了文章的意境。
2.虚实结合方法之二:以动衬静
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