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最早关于茶的记载要追溯到神农时期,茶文化是中国宝贵的历史财富,经过长时间的传承与发展,茶元素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让传统采茶、饮茶等行为,逐渐成为我国优秀的文化象征。本文主要探究了进入"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承载着新使命。通过分析茶文化与生态育人的联系,探索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三位一体的生态育人新模式,在育人过程中,传承与发扬茶文化,树立生态理念,筑牢文化根基,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茶文化;文化优先;文化体验;生态育人
一、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对茶的认识和利用,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远古时代,由于人们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广泛的体会、饮用与创造,衍生出独特的茶文化,有了茶事、茶道、茶艺、茶德、茶文化作品(茶文学、茶画、茶工艺等),在中国可以说没有一种与人们饮食有关的物品在文化含量上能与茶相抗衡。茶文化以德为中心,以和为旨要,注重人的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努力寻求“美”的旋律,彰显“和”的呼唤,张扬“廉”的光彩,其本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的。随着当今社会物质文化不断发展,精神文化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而茶文化则很好地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特殊以及关键。我所任职的明通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学校,我们的校训是“读书明礼,求知通达”,其中的“礼”可以很好地与茶文化结合起来,以点带面传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们知书达礼,提升道德情操,对于培养青少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强调文化优先,构建生态学校
茶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次:物质文化包含关于茶叶的科学技术、种茶喝茶的实践经验、茶叶的生产流通形式、茶的生活消费、消费方式以及茶政设施等;精神文化指“一切有关茶的物质文化所反应到人们记忆中的学习,包括茶文化展示、茶文化技能、茶道茶艺等,不仅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并且对于茶的物质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茶文化经过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朴素、廉洁、宁静、淡泊、和睦、互敬的文化内涵,茶文化中的“清、净、雅、和”能够很好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是一条从老祖宗那里流来又流向未来的河”。当今,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已是一条泱泱大河,汇集历史上漫长河流和前贤的心血智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年少识茶,终年爱茶,无论身在何方,茶会播种四方。学校校园内已有多块生态茶园基地,学生可以从茶树的生长过程、茶叶的采摘、茶叶的炒制等方面体验茶文化的魅力,以茶文化为载体,与学校生态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构建生态教育学校。
三、渗透学科活动,强化文化体验
我们所指的主题活动是指围绕茶文化而进行的“茶的基础知识”、“茶之礼”、“茶之静”、“茶之历史”、“茶之美”、“茶之作品创作”系列主题活动。
3.1语文学科与茶文化
从陆羽的《茶经》,提升学生对古文的识读理解能力,进而了解祖国山川河流地形地貌,进一步提升学生感知古代隐士空旷豁达情怀的语感,鼓励学生追求自然,从茶树的一生去咏歌生命,鼓励学生珍惜热爱生命,发人深省。文学作品里的茶和茶文化也可以进行研究。老舍的《茶馆》,围绕茶与喝茶的人来讲述故事和时代的变迁;《红楼梦》里更是名茶纷呈、品茶入微;《水浒传》里也有饭后饮茶的习惯等等,茶对于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都有具体的作用。同样,影视作品中,茶楼也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地点,借用饮茶表现人物等也值得研究,也可以批判性研究。
3.2劳动和保健学科与茶文化
从功夫茶的手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茶艺,修身明德,养身静心。茶艺的表演,"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茶道"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处的一种和美仪式。希望通过此次课题研究,能更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茶文化。并将茶道礼仪融入校园特色课程中。少儿茶艺是一种将礼仪与礼节、礼貌溶于一体的艺术活动,它能使孩子在高雅有趣的茶艺活动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对青少年有一种比较综合的影响力。可结合我校的特点,利用三点半课堂开设茶艺礼仪特色活动。
3.3美术学科与茶文化
茶文化从古至今的名家作品欣赏
元赵孟頫《斗茶图》
明唐颜《事茗图》
明丁云鹏《玉川煮茶图》
明文征明《惠山茶话会》
茶马古道插画
关于茶具上的绘制
建水紫陶
茶色与莫兰迪色的色彩运用
茶文化的logo设计
民族文化中的礼节
现在城市里茶室、茶楼越来越多,茶礼、茶艺甚至走向世界,但真正属于中华各民族的,别具特色的茶文化却在慢慢消失,通过欣赏、品鉴这些优秀的画作、器皿,让学生把茶之作品创作的活动融入到美术学科的延伸教学之中。
3.4地方课程与茶文化
各种茶因产地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品种,从而赋予不同的名称,茶的种类繁多,地域与资源差异性造就了文化的差异,也造就了当前繁荣昌盛的茶文化。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绿茶历史最为悠久,盛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使得当地物产丰富,从而形成了清淡优雅的饮食习惯,当地的绿茶只在清明谷雨时节采摘,因此气味优雅清新。代表茶叶:西湖龙井。
红茶主产于福建武夷岩茶产地,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曾与安徽祁门红茶一起走进欧洲市场,后来因价格太贵,工业时代被英国人用快捷便利的茶包所替代。
黑茶盛产于云南而远销藏区、蒙古草原和新疆等地,引用地方多以肉食为主而喝茶富含维生素而廣受欢迎。珠三角地区也流行黑茶,由于其独有亚热带气质而导致地气湿热,使得当地喜欢解腻清热的黑茶。代表:普洱茶和砖茶。
茉莉花茶发源于福建却在四川大放异彩。四川盆地湿热气候形成了当地又麻又辣的饮食习惯,而一杯清新柔和的茉莉花茶正好解决了。而当地人不急不慢的生活节奏也是茶馆文化的起源。
每一种茶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区域,更是其几千年来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和人文精神的象征。
结语: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中既有“落月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悠闲,“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的安逸,“雪沫乳花浮午盛,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清旷,也有“廉、美、和、敬”的茶德。茶道喻人道,茶品见人品,茶文化进入小学校园,与相关课程进行融合的主题活动,能让学生诗意起来,高雅起来,并从茶中学会爱,学会善,学会感恩,学会孝道,知行合一,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达到生态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萍.茶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6):233-234.
[2]李焕有,李梅.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郑州师范教育,2019,8(05):26-30.
关键词:茶文化;文化优先;文化体验;生态育人
一、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是茶的故乡,中华民族对茶的认识和利用,可追溯到五千年前的远古时代,由于人们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广泛的体会、饮用与创造,衍生出独特的茶文化,有了茶事、茶道、茶艺、茶德、茶文化作品(茶文学、茶画、茶工艺等),在中国可以说没有一种与人们饮食有关的物品在文化含量上能与茶相抗衡。茶文化以德为中心,以和为旨要,注重人的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重视人的群体价值,倡导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努力寻求“美”的旋律,彰显“和”的呼唤,张扬“廉”的光彩,其本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高度契合的。随着当今社会物质文化不断发展,精神文化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而茶文化则很好地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知道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特殊以及关键。我所任职的明通小学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积淀的学校,我们的校训是“读书明礼,求知通达”,其中的“礼”可以很好地与茶文化结合起来,以点带面传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学生们知书达礼,提升道德情操,对于培养青少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强调文化优先,构建生态学校
茶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次:物质文化包含关于茶叶的科学技术、种茶喝茶的实践经验、茶叶的生产流通形式、茶的生活消费、消费方式以及茶政设施等;精神文化指“一切有关茶的物质文化所反应到人们记忆中的学习,包括茶文化展示、茶文化技能、茶道茶艺等,不仅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并且对于茶的物质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茶文化经过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朴素、廉洁、宁静、淡泊、和睦、互敬的文化内涵,茶文化中的“清、净、雅、和”能够很好的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是一条从老祖宗那里流来又流向未来的河”。当今,中国茶产业和茶文化已是一条泱泱大河,汇集历史上漫长河流和前贤的心血智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年少识茶,终年爱茶,无论身在何方,茶会播种四方。学校校园内已有多块生态茶园基地,学生可以从茶树的生长过程、茶叶的采摘、茶叶的炒制等方面体验茶文化的魅力,以茶文化为载体,与学校生态教育理念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构建生态教育学校。
三、渗透学科活动,强化文化体验
我们所指的主题活动是指围绕茶文化而进行的“茶的基础知识”、“茶之礼”、“茶之静”、“茶之历史”、“茶之美”、“茶之作品创作”系列主题活动。
3.1语文学科与茶文化
从陆羽的《茶经》,提升学生对古文的识读理解能力,进而了解祖国山川河流地形地貌,进一步提升学生感知古代隐士空旷豁达情怀的语感,鼓励学生追求自然,从茶树的一生去咏歌生命,鼓励学生珍惜热爱生命,发人深省。文学作品里的茶和茶文化也可以进行研究。老舍的《茶馆》,围绕茶与喝茶的人来讲述故事和时代的变迁;《红楼梦》里更是名茶纷呈、品茶入微;《水浒传》里也有饭后饮茶的习惯等等,茶对于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都有具体的作用。同样,影视作品中,茶楼也是故事发展的重要地点,借用饮茶表现人物等也值得研究,也可以批判性研究。
3.2劳动和保健学科与茶文化
从功夫茶的手法教学培养学生的茶艺,修身明德,养身静心。茶艺的表演,"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以身体动作作为媒介而演出的艺术。它包含了艺术因素、社交因素、礼仪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个因素。"茶道"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处的一种和美仪式。希望通过此次课题研究,能更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茶文化。并将茶道礼仪融入校园特色课程中。少儿茶艺是一种将礼仪与礼节、礼貌溶于一体的艺术活动,它能使孩子在高雅有趣的茶艺活动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对青少年有一种比较综合的影响力。可结合我校的特点,利用三点半课堂开设茶艺礼仪特色活动。
3.3美术学科与茶文化
茶文化从古至今的名家作品欣赏
元赵孟頫《斗茶图》
明唐颜《事茗图》
明丁云鹏《玉川煮茶图》
明文征明《惠山茶话会》
茶马古道插画
关于茶具上的绘制
建水紫陶
茶色与莫兰迪色的色彩运用
茶文化的logo设计
民族文化中的礼节
现在城市里茶室、茶楼越来越多,茶礼、茶艺甚至走向世界,但真正属于中华各民族的,别具特色的茶文化却在慢慢消失,通过欣赏、品鉴这些优秀的画作、器皿,让学生把茶之作品创作的活动融入到美术学科的延伸教学之中。
3.4地方课程与茶文化
各种茶因产地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品种,从而赋予不同的名称,茶的种类繁多,地域与资源差异性造就了文化的差异,也造就了当前繁荣昌盛的茶文化。
普洱茶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就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邦崴过渡型古茶树是古代濮人栽培驯化茶树遗留下来的活化石。
绿茶历史最为悠久,盛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得天独厚的气候使得当地物产丰富,从而形成了清淡优雅的饮食习惯,当地的绿茶只在清明谷雨时节采摘,因此气味优雅清新。代表茶叶:西湖龙井。
红茶主产于福建武夷岩茶产地,也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曾与安徽祁门红茶一起走进欧洲市场,后来因价格太贵,工业时代被英国人用快捷便利的茶包所替代。
黑茶盛产于云南而远销藏区、蒙古草原和新疆等地,引用地方多以肉食为主而喝茶富含维生素而廣受欢迎。珠三角地区也流行黑茶,由于其独有亚热带气质而导致地气湿热,使得当地喜欢解腻清热的黑茶。代表:普洱茶和砖茶。
茉莉花茶发源于福建却在四川大放异彩。四川盆地湿热气候形成了当地又麻又辣的饮食习惯,而一杯清新柔和的茉莉花茶正好解决了。而当地人不急不慢的生活节奏也是茶馆文化的起源。
每一种茶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区域,更是其几千年来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和人文精神的象征。
结语:茶文化源远流长,茶中既有“落月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悠闲,“雪夜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的安逸,“雪沫乳花浮午盛,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清旷,也有“廉、美、和、敬”的茶德。茶道喻人道,茶品见人品,茶文化进入小学校园,与相关课程进行融合的主题活动,能让学生诗意起来,高雅起来,并从茶中学会爱,学会善,学会感恩,学会孝道,知行合一,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达到生态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萍.茶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6):233-234.
[2]李焕有,李梅.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郑州师范教育,2019,8(05):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