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文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暨谢灵运国际学术讨论会於1991年11月21日至26日在浙江温州雁荡山召开。到会代表140多人,其中有来自美国、法国和香港的部分汉学家。大会共收到论文120余篇。谢灵运研究是本次年会的中心议题。关于谢诗评价有的学者认为,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发掘自然美,自觉地以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诗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文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旅游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暨谢灵运国际学术讨论会於1991年11月21日至26日在浙江温州雁荡山召开。到会代表140多人,其中有来自美国、法国和香港的部分汉学家。大会共收到论文120余篇。谢灵运研究是本次年会的中心议题。关于谢诗评价有的学者认为,谢灵运是我国第一个大量发掘自然美,自觉地以山水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诗人。
其他文献
诗是心灵的艺术,亦可说是情感表达的艺术。但并非表达了情感就具有诗的特质,就是诗。情感是无形的,它必须与生动的物象相联系,具有形象的可感性,才是诗的情感,才会化为诗。这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则主要体现为意境的创造。
张碧诗存二十首,(《全唐诗》卷四六九收十六首、卷八八三收三首,另《文房四谱》卷二存一首,《全唐诗续补遗》卷八据以收入),其中无纪年文字,甚至连涉及时事,交游而可资考索的痕迹也没有。不过这似无碍于对其生活时代的确定,因为作为正史的《新唐书·艺文志》中,已明确记载:"《张碧歌行集》二卷,贞元人。"对此还可以找到一个很有力的支持。孟郊《孟东野诗集》卷九有《读张碧集》云:
无论对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持何种评价,但袁宏道短短四十三年的人生,却无疑极典型地呈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个体人格建构与社会现实、文化传统相依违的多重困境。本文就是这个特定的意义层面上来观照袁宏道的人生道路、价值取向与生命态度。虽然古代社会以儒家文化作为精神骨架,但社会文化的价值却仍然是多元的。加之社会个体独特的精神结构,人们的价值取向便有着不同的向度。因此,在同一社会形态下,人们便会持着不同的价值原则和生命态度,而生活之流又为人们经验和活动的场所带来一个又一个的价值关系,在这一个个的价值关系中,
唐代著名诗人綦毋潜,字孝通,开元十四年(726)考中进士,授宜寿尉,入集贤院待制,改校书郎,复授右拾遗,终著作郎。关于綦毋潜里贯,现存史料文献中有两种说法:一说荆南人,见《全唐诗》卷一三五《綦毋潜小传》,一说赣州人,见《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綦毋潜集》条。马茂元《唐诗札丛》(刊《中华文史论丛》1979年第四辑)一文中《綦毋潜里贯仕履及其诗》条下云:
姜夔自制《暗香》、《疏影》两曲,历来备受赞誉。其所以得名甚盛,当由于张炎在《词源》中率先推颂之故。其言曰: 白石《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真,且又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历举代表白石风格的佳构而首及此二词,其用意不难想见。不仅如此,张氏之言尤有甚者: 《暗香》、《疏影》两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令作梅词者不能为怀。张炎这两段评语,一就风格而言,一就立意而言。由于"自立新意"一语说得非常笼统、抽象,
读了《文学遗产》1991年第4期所载《〈盛世新声〉与臧贤》一文,获益不少,但其中有两点小的疏失,似也有必要纠正之。其一,该文云:"明宋懋澄《九篇论集》卷三曾说此书为‘武定侯’编。(见页97倒数第2行至第1行)这里该文作者把书名及卷数均搞错了,应是"《九籥集》卷十",而非《九籥论集》卷三"。是印刷上的错误,还是确有此书?对于后者,笔者将有关书目遍查一过,未发现宋氏有此专集传世。现知《禁书总目》及《清代禁毁书目(补遗)、清代禁书知见录》著录有《九籥集》一书,另有王利器先生的藏抄本《九籥别集》,现在通行的本子就
1991年12月2—7日,中国古代文论学会第七次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厦门市召开。近年来,经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不但在古文论的搜集、注释、整理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以中国文化为背景,从哲学、历史、美学、心理学等方面透视古文论,还把古文论置于世界文化大背景中,进行中西文论比较研究,有《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中西比较诗学》等学术著作出版。
编辑同志:关于郑平昆同志的意见,第一点“《九篇论集》卷三”应作“《九篇别集》卷三”,恐怕印刷有误。因郑所说的《九篇集》是原《九篇集》与《九篇别集》合成,我们引用的是二手资料,现手头也无《别集》可查,故无法确定这“卷三”究竟是否也有误。第二点,郭勋的死因,郑文所说颇有道理,当时我们因为文章重点不在此,且郭是名人,就未深查,失之率也。
[主持人语]理论是一个学科的立身之本,以实践取向见长的社会工作学科亦是如此.无论是何种取向的社会工作实践知识,大都是在社会工作者基本立场的导引下,通过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来展开服务,其达成的服务效果往往依靠的是专业方法、技术.但从学科发展和专业成长而言,其使命却不能仅仅停留在服务效果和操作技术本身,而是最终要回归理论层面,对社会工作实践作出必要的理论回应和知识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