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对高职生自信心的影响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y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职教育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相应,有关高职生心理健康状态的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自信是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快乐人生的根本支撑。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对人才自信的要求愈发显得强烈。
  自信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结构的心理构成物,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做出客观、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稳定性格特征。自信影响个体的行为及其效果,并且对个体心理健康发生重要影响。缺乏自信会以悲观的自我图式看待周围世界,不仅会带来自卑、抑郁、孤独等不良心态,还会在冲突和纠缠中走向盲从和放纵。这些负面效应发展成稳定的人格特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社会交往,抑制学生的能力发展。
  一、自信缺乏成为高职生中突出的心理问题
  处于人格确立重要时期的高职生,与本科生一样具有也具有自我认知、意志品质、人际适应等方面的诸多冲突和缺陷,但是,高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相对突出。其中比较明显的两个问题就是学习动机不足以及明显的自卑感。据对本院高职生的调查以及相关研究,发现高职生自卑感较严重。这种普遍存在的自信心缺失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除了某些个别的生理或心理上的资源不足、生活境遇不良等原因之外,导致高职生自信心缺失的直接原因在于他们尴尬的处境。
  (一)尴尬的出身。虽说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目前的高职教育处于大专层次,并且尚未被社会所广泛熟悉和认可,因此学生似乎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处境。据调查,多数高职生因为没有能力读上本科而有自卑感,部分学生认为高考失利是人生的一大挫折,因而有严重的挫败感。学生普遍认为上高职是不得已的选择,无辜背负了二流学生的身份,随之也自然产生了不小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二)尴尬的能力。相对于本科生,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稍逊一筹,主要表现为学习动力明显不足,学业成绩不甚理想。就录取的分数段上来看,这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先天不足"有直接的关系。很多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方法选择不适当,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学习上产生挫折感与厌学情绪,考试问题上混字当头。即便有的学生也十分努力,但经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尴尬的就业。与中等教育阶段不同,进入大学后,高职生对自己未来前途的预想由简单的憧憬逐渐转为严酷的现实选择。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都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前两条讲到的尴尬的学历、尴尬的能力都使得高职生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缺乏优势感,看不到自己竞争的实力,常常会显得无所适从,并因此惶惑不安。有的甚至导致心理失衡,不仅影响择业的成功,还会干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影响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导致高职生产生自卑心理的终极因素是,没有自我认可度与社会认可度的呼应。在自我认可方面,高职生既缺乏成功的经验,也缺乏文化素质方面的优势地位;在社会认可方面,高职生既缺乏来自外界的客观的评价,也缺乏应有的社会期待值。主客两方面的因素构成了对高职生的消极暗示,严重地抑制了自信心,于是,抑郁者有之,悲观者也不乏其人。
  二、提升高职生自信的有效策略
  人的自信既有先天的内源性的自信、也有环境影响下的外生性自信。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人的信念系统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后果;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习得。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心理学理论都深刻揭示了教育环境对人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因此,除了整个国家的政策支持以及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力之外,学校教育作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人文关怀的理念下,通过内外挖潜、资源整合,积极帮助高职生重建和发展自信,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校教育对高职生的自信心培养,要重点在提高认识、能力培养、优化教育环境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澄清学生对高职教育的模糊认识
  1、指导学生明确认识高职教育的性质和作用。无论是高职生还是目前的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都存在许多偏颇,导致了对这一新兴教育类型的认可度较低。要让学生了解高职教育虽然处于大专层次,但它属于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而不是层次的概念;高职不是职高,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学生需要达到高级人才相应的素质和能力。与此同时,要通过传达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理念和相关政策、介绍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等,让学生意识到高职教育还具有塑造应用型人才的独到优势。这种意识的传导,会让高职生有更踏实的归宿感,并产生较高的成就动机。
  2、指导学生准确定位专业价值与前景。高职生学习动机的不足,除了兴趣与能力条件之外,还有个客观原因就是对专业了解不足。据调查,高职生对自己报考的专业与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同样模糊。并且,很多学生所学专业也并非自己所愿,基本上是家属或外人的建议。这些因素导致了高职生专业思想有不确定性,个别学生甚至有强烈的转专业的意愿。学校应该加强专业思想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通过介绍专业优势、接触专业对口的企业文化以及聆听成功人士的典型案例,努力激发学生的职业价值感和成才意识。
  (二)帮助学生提升素质与能力
  1、要动用各种教学手段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文化基础的薄弱是高职生学习动机缺乏并产生自卑的主要根源,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学生学有所获便成为重中之重。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素质支撑,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只要有人人是人才的观念,就会有培养人才的热情和举措,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人的发展,只有在主动参与和主动投入的实践中才会有效实现。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开展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心理剧等活动,在教学中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气氛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让他们意识到有些时候不是能力不足,而是其对自身能力的感知不足;要通过个别化教学法的研究,让不同状态的高职生都有发展的机会,为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以及社会生活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奠定信心和基础;另外还要通过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特别是形成性的评估,让学生得到客观的评价以及真实的快乐体验。
  2、进行美育层次上的完全之人的教育。教育应该始终以人的教育作为根本宗旨,高职教育也不应脱离综合的素质结构,只把学生当作工具来培养。长期以来,高职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可怕的理念,就是认为高职生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就可以了,其他都是多余。可是没有注意到,许多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关键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教育就能达成的。并且,从更长远的意义上来说,高职生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来存在,无论是对职业适应还是对人生环境的适应都是更为重要的。因此,除了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的影响之外,高职院校还要高度重视人文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多种媒介和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引导他们成为一个在人生旅途中有价值感效能感的人。众多研究显示,高职生对人文课程的兴趣和价值评估,对提升个体的自信事实上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三)营造赏识教育的优良环境
  1、开展放大优势教育。大学期间是自我意识发展最强烈的时期,科学的自我认知是主导自信的前提条件。充分发现和发展自己的优势,这对一贯处于自信边缘地段的高职生来说尤为重要。可以通过让学生给自己的自信心打分,让其学会分析和确认自己的总体面貌;让学生列出自己性格中积极方面,可以找到支撑自信的要素特质;通过回忆和分享成功的体验,给自己强烈的自我暗示,提高对自我的评价,并产生自我激励;有计划有目标地赋予学生不同的社会角色,让其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进而找到自我价值感,并使学生在履行责任中强大自己的能力。
  2、利用现实的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进程中,经典的创业案例以及优秀事迹层出不穷。找出一个与高职生比较贴近的典范,最好是同龄人、高职生中的典型代表、模范人物,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引起学生的广泛共鸣,激发他们追求理想的热情。要让学生体会到,尽管曾经被忽略惯了,但是所有人都像这些模范一样是有潜质的,有成功的可能的。这种近距离的有意识的比较,可以促使学生重审自己的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规划,提高自信心,在更高的层面上设计和要求自己。
  (四)专业的心理干预
  1、重视挫折应对教育。人的成长除了成功体验也包含挫折体验,在挫折体验中会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要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以及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的辅导员的有效工作,帮助高职生克服归因的偏差,摆脱高考失利的阴影,正确看待及学历与成功的关系,正确认识挫折对于人生的价值,不要再对所谓失败的经历耿耿于怀。当高职生遭遇新的挫折时,应引导他们客观地查找失利的原因,尽可能为有合理而积极的解释,从而学会愉快地接受一个完整的、带有缺陷的、同时也是一个通过挫折不断进步的自己。
  2、提供专业的心咨询服务。高职院校要有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活动,打开高职生隐秘的心理结构,与心灵接轨。除了各种团体的教育和训练,一对一的个体咨询会显得深入和慰贴。在咨询过程中,要对高职生有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有效地分析来访学生独有的人格特征,找出内在的深层意识根源以及外在的影响因素,及时帮助高职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通过咨询活动,让高职生真切地意识到心灵的呵护需要良好的认知结构做铺垫,需要来自内在的清醒和自觉,也可以通过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达到自我成长,达成良好的社会适应,并最终获得一种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车丽萍.自信的概念,心理机制与功能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其他文献
职业院校很多课程理着重专业技能训练实训环节的教学,在实训环节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复杂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是电工类专业高级工阶段课程《高级维修电工专业技能训练》课的一个重要项目。结合《高级维修电工专业技能训练》这门课程的特点,我们在实
期刊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重要标志就是计算机的普遍应用,而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必然是最应该接受计算机学习的人群之一。很快,计算机课程在普通大学成为了必修的基础课程。随着高校计算机课程的开设和推广,问题也随之突出起来,笔者对此进行了总结。  一、在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科技更新速度与实际教学之间的差距过大。由于计算机行业的特殊性,它的发展和更新速度远远快
期刊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是事关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随着经济发展的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状态和行为特点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以思想灌输、制度管理为主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以"学习成长"为前提,激发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开拓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思路,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近年来有关体育教学改革,大学生体质测量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都已取得可喜成果,然而,同属于学校体育教育阶段,但不开设体育必须课的高年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情况如何?体质状况怎样?少人问津。联想到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我国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恶化,疾病缠身,甚至一些科技人才英年早逝,我国中、高级知识分子寿命低于国人平均寿命10年之多等的报导,认为这个问题也应该研究,应引起重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
期刊
在复习中,如何达到较高的效率,具体来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后者则是质的飞跃,教师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
期刊
大学数学是理工类、经管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兴趣不浓;感觉大学数学内容抽象,学习难度大;学生适应不了大学的教学方式,学习方法不当;等等。下面本人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大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谈几点体会。  一、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对待学生要严格
期刊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社会上各种名目繁多的兴趣班也应运而生,尤其是美术兴趣班,在我们幼儿园附近,就有五、六个美术兴趣班。家长多半是冲着老师的名气而去,实际上家长并不了解幼儿美术的真谛,看到孩子拿回来一幅象样的作品,心里就美滋滋的。但是据我调查,社会上的幼儿美术班,提倡的是铅笔作画,画的不象(画错了),擦了再画,孰不知,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绘画能力提高很慢,幼儿学习习惯拖沓,对看见的事物不敢表现。那
期刊
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方针指导下,屡战失利,军力、民力和物力消耗巨大,根据地日益缩小,在内线粉碎敌人"围剿"已经很困难。中国共产党被迫领导工农红军主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如毛泽东所说:长征是光荣的,但实际上是由于犯了路线错误,被敌人追赶得不得不走的。[1]  万里长征经历了两年英勇卓绝、艰苦曲折的斗争;沿途粉碎了蒋介石几十万
期刊
高中学生学习负担较重,不同程度地存在畏难或厌学情绪,而地理科课时少、内容多、记忆难度大,所以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趣味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创新,为学生驾起兴趣这一记忆桥梁,使学生在充分情趣的教学状态中记住零散、难记的地理知识。例如,陕西省的轮廓像"冲锋枪",青海省的轮廓像"一只长鞋子"。通过饶有趣味的比喻,很快就能
期刊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课上学生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硬着头皮写成的文字往往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走进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机会呼吸社会人生的新鲜空气和时代气息。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往往要想尽办法,采用多种形式,创设作文场景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生活经历。而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弥补学生课堂上的这一"生活空白"。因为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