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成果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词语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掌握大量的词语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掌握关键词语,等于掌握全文。优化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犹如钥匙般的存在。那么如何优化词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水平呢?就必须强调词语的理解与应用、积累与沉淀,离开了这一点无异于筑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在日常词语教学中我们要精心施教,巧于引导,运用新颖有效的方式进行词语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达到效果,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得到快速提高。
  【关键词】优化词语教学 ;重要性;精心施教;巧于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都说作文教学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实际上,词语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小学语文课标》中关于词语教学目标是这样规定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可是,现如今,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部分老师的词语教学常以字典的解释为主,学生往往只是抄词语,抄解释,就了事了,至于他们是否能从语境中去理解词语,那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孩子们没有真正掌握词语,写起文章来,总是觉得无词可用,语言也显得干瘪贫乏,甚至还出现了词不达意的现象,语文水平自然无法提高。那么如何优化词语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水平呢?以下是我对词语教学重要性的阐述以及优化词语教学的浅见。
  一、词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掌握大量的词语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
  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若文章是楼,那么词语就是砖,无词无以成句,无句无以成文,就像学英语要掌握大量的英语单词,学习语文也得掌握一定数量的词语,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听说读写,才谈得上真正学会语文。所以,词语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摆在重要位置,应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二)掌握关键词语,等于掌握全文
  理解词意是体会句意的基础,而句子正是构成全篇课文的元素。在很多的课文中,有时会存在一个或几个词语,他们统帅了全文,掌握了这些关键词就理解了全文,所以,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犹如钥匙般的存在。例如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万年牢》一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写,展现了父亲做事做人认真、实在的品格,其中“万年牢”这个在题目中出现的词语,在文中也出现了多次,是全文重点,如果学生不理解该词的意思,或只是从字面上去解释,那么他们学习本文肯定困难较大。“万年牢”在文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课文描写得很清楚,教师只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就能明白“万年牢”的含义——父亲做的糖葫芦因为是靠人的实在和诚信做出来的,必将成为经久不衰的产品,从而赢得生意的万年牢。明白了万年牢的含义,接下来学生对作者通过文章想要表达的内涵—— “父亲在教孩子做个实实在在、讲诚信的人”也就很快体会了。抓住关键词语,优化语文教学,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词語教学能欲之千里先积跬步,欲成江海先积小流的重要。
  二、优化词语教学方法孕育
  既然词语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到底该怎样优化词语教学呢?以下是我多年的心得: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学生学好词语,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兴趣。对于词语教学,一些教师常常采用单一的讲解、抄写等机械的教学法,这不仅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最终效果也不尽人意。这正是朱熹说的“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须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成功之母,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它,没有兴趣,老师讲什么都觉得没意思,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陷入 “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窘境,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词语,词语教学首先要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多年来,我努力打造幽默风趣的授课风格,避免课堂过于沉闷乏味,比如用上猜词谜或开火车读词卡、夺小红旗、勇闯识词关、评选识词小能手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的学词兴趣,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二)词语教学涓涓细流
  要想学生学好词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上也应讲究方法,取之不竭。因为学好词语并不是会读、会写就可以了,还应该懂得词义,学会运用词语,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理解词义的方法局限在查字典上,还可以理解与应用、积累与沉淀: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有的词,意义比较抽象,但学生曾在生活中见过、体验过,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的自觉意识,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比如说“叮嘱”一词,意思是 “嘱咐再三,再三嘱咐”,比较抽象,不好理解,这样的词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来理解:要是你是最后一个出门,父母会再三嘱咐你要锁好门;要是天气快要下雨,在你出门前,母亲会再三嘱咐你记得带伞;要是天冷了,母亲又会再三嘱咐你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对叮嘱这个词就不难理解了。又如“乳白、米黄”这样的词语,看似生疏,但只要引导学生回忆牛奶、大米的颜色,那么这些词的意思就不讲自明了。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是课标的要求,也是理解词语的重要方法。以教学《生命生命》为例,“骚扰”就是课文中的生词,对词语积累尚不够丰富的三年级学生而言,这并不是容易理解的词语,但是其实只要学生仔细地把课文中“骚扰”前后的句子“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飞去”多读几遍,学生就比较好理解了,原来 “骚扰”是一直打扰,很讨厌的意思,在文中就是指飞蛾打扰了 “我”。文中还有个关键词“不屈向上”,说的是瓜苗“不屈向上”生长,“向上”好解释,“不屈”的理解却有一定的难度,但同样地,只要学生多读读该词的上下文,就会发现文中有很多词句都解释了“不屈向上”,比如“瓜苗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茁壮成长”,所以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这将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3.用演示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
  (1)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有些时候,词语的意思很难理解,但教学时如果用上多媒体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形象,学生就能准确生动地理解了。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瑰丽无比”“五光十色”,因海南与我们相距甚远,学生很难有实际感受,所以教学时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西沙群岛一带颜色鲜艳、异常美丽的海水,然后让学生读文中描写海水的段落,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找一找段中最能体现海水特点的词,学生很容易地就找到了“瑰丽无比”、“五光十色”,根据图片就理解了两个词语的含义。课件的使用再现了课文所描述的优美景观,很直观地解释了词语,理解了课文。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词语。
  “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乐趣,游戏是儿童的生命。”这是现代教育家陈鹤琴说的话,这话十分有道理,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课堂上让孩子用动作来表现词语,对他们而言,就像游戏般好玩,很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仍以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文章第三自然段描写海底生物的句子相当精彩: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蠕动”和“威武”分别生动贴切地描绘出了海参和大龙虾的模样,但是“蠕动”是个生词,“威武”看似常见却也不好解释。所以我让学生根据多媒体上蠕动的海参和划来划去的大龙虾的模样上台表演,由此,学生不仅切身体会到海参动作之慢和大龙虾的威武,而且也享受到了学习词语的乐趣。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通过动作演示来解释词语,是学习词语的有效途径。
  4.温故而知新。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一开始忘得比较快,不过一旦真正记住了,后面就不容易忘记,指导学生学习词语也要遵循这个规律,在遗忘得快的时间里,应让学生多复习词语、词义,以一些词语游戏或练习或听写的方法帮助学生,把词语熟练掌握,在之后遗忘的慢的时间里也不忘复习,才算真正掌握词语,在今后的学习或写作中呈现出“厚积才有薄发”。
  5.吸精华、多背诵。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切知识都以记忆为基础,强调背与记,绝不是限制创造,词语继承性很强,我们现在只有继承前人的东西,吸其精华,强调背诵,才能有所创新。背唐诗、宋词、元曲,沉淀的不仅是古典文化的熏陶,更多的是学其遣词造句,翻出新意,正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总之,理解和掌握课文中重要的词语,对于阅读文章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单一的词语教学会显得枯燥乏味,因此我们要精心施教,巧于引导,运用新颖有效的方式进行词语教学,这样我们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达到,学生的语文水平也才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3].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6.
  作者简介:陈周琴,女,1977年生,一级教师(小学语文)。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21世纪以来,教育的核心主题之一便是“学会协作”。事实上,对小学生而言,在语文课堂上,不但应该参与学习,还要主动进行合作。换言之,新教育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定位,要求我们变革课堂结构,选择协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帮助、交流分享,在不断的配合中,发展个体的主体性和创新性。事实证明,以协作思维重新定位小学语文教学,会对学生起到更自然的引领作用,让教学充满智慧的光泽。  【关键词】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摘要】新课标中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明确的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为学生拓展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获得更加丰富深刻的体验。拓展延伸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以及广度,构建精彩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中对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这样规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
【摘要】传统文化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课堂是传统文化学习的主阵地,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作为高层次教育,有必要承担起传统文化教育的责任。本文从契合生活实际、挖掘教材内容、实施活动策略、加强实践应用等方面,探讨了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文
【摘要】一定的阅读能力、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一切都要凭借课堂教学来培养,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成为语言积累的主渠道。我们只有立足阅读教学,凸显语用为主的语言训练,让学生学会积累、乐于积累、善于积累,才能实现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  【关键词】高年级阅读教学;语用;语言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读过一些书,也做过不少摘录,但
【摘要】“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亦是教育发展的目标导向。但应试教育长期主导教育舞台,以知识积累、成绩提升为教学目标的模式,成为思维定式。语文离“人文”越来越远。近几年,教育工作者开始提倡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作为教学风向标的高考,便是这场教育变革的先行者。“人文”色彩逐渐走进语文高考,并成为语文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人文色彩;语文高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
【摘要】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改的一个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提高语文素养;勇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堂活动的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里有一句话:发现优势比修正缺点更有教育意义。如果孩子能确认自己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常常自省:我的课堂将带给孩子们的是怎样的生长?最近学到了一位老师教学的《争论的故事》的课堂实录,我就带着生长的眼光来学习、分析这样的有生长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长性课堂;师生共生长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一、生长性课堂应该是能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状态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堂  教师不是知识的
【摘要】朗读是人们驾驭和运用语言的重要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的要求。朗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说与写的能力,引导学生与作品产生共鸣,激发审美意识,理解文章深层意蕴,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并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朗读;气韵;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叶圣陶先生也指出:“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剧本,就要好
【摘要】归有光作为明代“唐宋派”散文的代表人物,其文平淡冲和而韵味不穷,备受推崇,后世对此评价已非常详尽。细读归氏之文,其构思也颇具匠心。本文试从其代表作《项脊轩志》的情感角度入手,对作者情感铺排的技巧作浅近的赏析。  【关键词】《项脊轩志》; 悲情; 铺排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孔子说:“情欲信,词欲巧。”这就告诉我们写作过程中,要想让感情真实感人,文辞表述就得巧妙。
【摘要】目前小学教育教学遭遇种种困惑与尴尬。本文就走出尴尬做一番探索与思考,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反思和审视,以期引起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尴尬;困惑;童心;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人人会历经酸甜苦辣。那些层出不穷的小小事件就像银河系中的一颗颗星星,时不时眨眨眼睛,叫人尴尬、困惑,叫人深思、震撼。而今站在全新的角度来反思和审视,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