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题任务”为抓手践行新课标理念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safe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一轮课改,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施方案,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了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理念,但因为高考应试模式的影响,因为教师主导作用的惯性过于强大,因为有限的单篇文本带来的教材本位意识过于强烈,导致改革未达成初始的目标。鉴于此,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自主地通过一个个专题语言实践活动,完成18个语文任务群的学习,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落实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因此,一线语文教师的关键任务是读懂新课标,并贯彻落实好。
  一、新课标在考核评价方式上指向开放式情境任务
  这次出台的新课标,不再是通过语文课程线性知识扁平化的积累和应试技能的做题训练来应对固化的高考模式,获得好的高考成绩;而是一方面改革高考命题与阅卷机制,让学生在情境性任务中完成那些主观性、开放性、创新性、选择性的语言实践任务(比如一些世界名校的自荐材料里有这样的问题:假如你年老时要为自己写一部自传,你打算在倒数第2页写些什么,请写在这里),体现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考试协调一致的思想;另一方面,在系列任务群的框架下,通过各种专题学习活动的实施,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应对改革后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新高考。
  二、新课标在教学方式上指向资源整合背景下的任务驱动与专题实践活动
  与之前以预设为主、讲解分析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主不同的是,新课标要求在系列任务群的统率下,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设计一个个专题学习活动,并让学生在具体的专题任务驱动下,从现在的单篇阅读走向整本书阅读或群文阅读,进行自主学习、合作研讨,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完成专题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增强整本书或群文自我阅读、自我领悟的能力,需要增强根据专题任务寻找和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需要增强精读、略读、浏览和取舍的能力,需要团结协作和深度沟通的能力,需要养成深入思考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需要有结合整本书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确定学习专题的能力,需要有整本书的学习规划与指导能力,需要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做基础(如教师只有自己先阅读消化《红楼梦》,然后才能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在此过程中,教学活动由之前以教为主变成现在以学为主,由之前以文本为主变成现在以专题任务为主(不是以整本书或群文等学习载体为主),学生成为了专题学习的实践者和学习主体,教师变成了专题任务的设计者和推动者。
  三、任务群框架下的专题学习活动是践行新课标理念的关键抓手
  新课标系列任务群框架下每个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才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的关键抓手。任务群和专题活动的提出,是要彻底改变语文教学多年来的“少慢差费”局面,是要让学生从书本中心、被动低效的语文学习过程变成以任务主题为中心、主动有兴趣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一个个目标明确的语文实践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语文素養。
  下面以《老人与海》整本书阅读与专题学习活动设计为例,简要介绍一下任务群框架下专题学习活动实施的基本环节与步骤。
  1.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特点与需要确定相应的学习问题
  高中生对未来充满期待,渴望成功,但性格还未定型,情感容易起伏波动,往往遇到很小的挫折就过分担忧失落,多愁善感;加上现在的孩子大多缺少生活的磨练,不少孩子性格中脆弱的一面很明显。因此,若能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合适的文学作品,让他们吸取精神的钙质,增强他们面对困难和挫折的韧性与顽强斗争精神,是很有必要的。当然,如果这方面的问题不好确定,也可请学生参与发表意见,以便选择合适的问题。
  2.根据筛选确定学习问题,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选择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作为本次阅读的材料:因为这本书最突出地展现了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始终不服输、不愿被打败的硬汉精神,而且这本书也在新课标附录“关于课内外读物建议”之列,是适合高中生的语文读物,本次学习的基本定位是“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
  3.创设情境,设计好本次阅读活动的主题和导读的问题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本次专题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本次阅读活动的主题可以设计为“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打不败的人”。为了让整本书阅读活动持续走向深入,可以再分几个阶段设计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加强逐步引导。如:第一层次问题:讲讲圣地亚哥的故事,圣地亚哥为什么成为了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偶像?第二层次的问题:我的生活中曾遇到哪些挫折,如果圣地亚哥处在我的位置会怎么做?第三层次的问题:作为一本小说,这本书的情节构思与我们经常看到的国内小说有何不一样?它的语言有何特色?第四层次的问题:你是否想看看别人对这部作品如何评价的?它是否引起了你继续阅读海明威其他作品的兴趣?教师可根据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进入不同层次的多遍阅读,读出一定的深度。
  4.视情况拓展阅读,整合不同的任务群
  因为新课标不同任务群之间有交叉重叠关系,因此,我们在进行某一个专题学习时也可适当进行相关任务群之间的整合。比如,本次专题学习可以与贯穿始终的“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整合;可以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整合;如果学生阅读时借助了不同媒介与辅助工具,还可以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整合;如果学生读后有兴趣,还读了与作品相关的文学评论,那还可以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术论著专题研讨”进行适当整合。这些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基础与情况而定,不可一味贪多求深,要注意突出当初的专题设定,要循序渐进。
  5.组织专题研讨,通过多种形式汇报交流,总结阅读收获
  本环节是学生总结本次专题阅读活动的心得感受,主要围绕初始设定的与身心发展有关的学习问题进行,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拓展到更深更广的层面。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本次特定任务情境下的专题阅读实践活动,总结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价值观几方面实实在在的收获与进步,教师组织好效果评价和活动经验总结工作。研讨汇报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如讲故事、汇报心得;为主人翁写颁奖词;写诗文等各种形式的读后感悟;出专题黑板报、编写手抄报;形成专题报告、专题小论文,等等。
  综上所述,我们只有读懂新课标的精神,发挥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紧围绕“专题学习”这个关键抓手,才能根本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强化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语文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应有的功能。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继承与发扬中国书法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中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重视书法教育意义重大。习近平在参观北京海淀区民族小学时说,“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书法课必须坚持。”[1]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发展,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后称《纲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同时指出,“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文言文涉及的词汇以及语句跟白话文有较大差异。在文言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如果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陷入到“学习困境”中,久而久之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结合学生特性,开展有创意的教学。   一、突出中心,了解内容   文言文也有其中心思想所在,在学习当中,教师要突出文言文的中心,让学生了解其内容,才能更
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流传至今,是我国文化瑰宝,古诗文的文学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分析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发现,教材中收录诸多古诗文,由此可见,古诗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也占据较大比重。因此,教师在古诗文教学活动中,需重视古诗文价值的挖掘,借助古诗文阅读活动的展开,对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情”“理”加以理解,借此除可推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外,还可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围绕高中古诗文阅读的“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高中课本上的经典篇目。苏轼通过这首词抒发了他经历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失意、痛苦与故作旷达。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咏史怀古抒情,如果仅仅从写景咏史抒情的角度来解读诗文,会让这首词脱离写作背景,学生不仅不能全面地读懂这首词,也不能深刻地感受到苏轼痛苦的心境和复杂的情感。在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们可以以古解古,从苏轼入黄州的一系列诗文中带领着学生走入苏东坡的内心世界,领略词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选入课本的每一篇经典课文的解读,通常都有着两个思路:传统的课文解读思路是紧扣课文,完全以课文作为解读的对象,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具备应有的深度.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解读的对象只是课文本身,因此不足以保证学生具有必要的广度.而对于教师而言,日复一日的对课文解读,容易让教师形成一种课文解读疲劳,并且容易让教师的课文解读视角变得狭窄.为了规避这些缺点,近年来初中语文的教材分析以及课文解读呈现出一种新的样态,这样一种样态,强调基于课文的同时要超越课文,在课文
期刊
梁实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有两个特点,一是塑造人物形象使用的双重视角转换法,二是主要人物形象在作者心目中有一个逐渐清晰加深的过程,教师可以围绕这两点对文本进行更深刻的解读。  一、视角转换,形象鲜明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一向以精彩的人物塑造而闻名,欣赏者赞叹于文中精彩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对于文中大量的细节描写,读者更是津津乐道、击节赞叹。其实,文章中还有一种人物塑造方式,也值得
期刊
学生是作文的实践者,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抓住学生写作时“思考”的问题,才能让作文指导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支架引领可以让学生的写作思维显性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架构好写作的秩序,提高作文指导成效。  一、由回忆启发,提炼寫作的基本构思  1.梳理事件发展的经过  写一件事,对于学生,需要经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与这件事相关的所有头脑中的印象都要进行回忆。通过回
期刊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有30余年了,让我说出语文课应该怎样上,我可以说出很多条,但让我说出怎样解读文本才是一条正确的路,还真有些为难,这也代表了大多数语文教师的真实状态.
期刊
若一篇文章有线索,且有明暗两条线索,则暗线往往是该篇文章的灵魂之所在. 线索在文章中发挥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升华文章主题等作用. 引导学生把握线索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梳理情节、产生共情,还可以使学生将线索运用于写作之中,为文章创作增光添彩.
期刊
例证法,是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一种论证方法. 然而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生在例证的选择上往往陈旧老套,在例证的表述上往往游离于论点,在例证的分析上往往逻辑混乱. 这背后反映的则是学生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缺失,这些恰恰是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 笔者将结合日常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例证法时暴露出的问题,谈谈例证法在选例、述例、析例时的标准和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