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番茄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番茄的一种主要病害。青枯病发病急,蔓延快,发生严重时会引起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该病在番茄苗期即可侵染幼苗,但幼苗不表现症状,直到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和中部叶片相继出现萎蔫,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中午明显,傍晚以后又恢复正常。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稍变淡,故称青枯病。病株茎的中下部常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横切病茎,可见病茎维管束变为褐色,用手挤压或经保湿,则有白色菌液溢出
该病菌除了可以侵染番茄以外,不可以侵染辣椒、茄子等。病原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若无寄主也可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最长可达6年之久。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等传播,多从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皮孔和伤口侵入。前期属于潜伏状态,条件适宜时,即可在维管束内迅速繁殖。并沿导管向上扩展,致使导管堵塞,茎、叶因得不到水分的供应而萎蔫。
高温高湿易诱发青枯病发生。连阴雨天过后天气转晴,易引起病害流行。病原菌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存。土温25℃时,病菌活动最盛,田间容易出现发病高峰。中耕伤根,低洼积水,控水过重,干湿不均,均可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重病田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选择无病地育苗,夏秋育苗采用遮阳育苗。结合整地撒施适量的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采用高畦种植,幼苗定植不宜过深。忌大水漫灌,以防积水伤根;中耕时要避免伤根。
多粘类芽孢杆菌是一种以防治植物青枯病为主的、广谱、多功能生物农药,可以采取浸种,定植初期苗床泼浇,发病初期灌根等方式。此外,可用于发病初期灌根防治的药剂还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琥铜·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隔7天灌根1次,连续灌2~3次。
2 番茄溃疡病
番茄溃疡病又称细菌性溃疡病,是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各地均有发生。该病害蔓延迅速,危害严重,防治困难。
幼苗发病,叶片自上而下逐渐萎蔫,植株矮化或枯死。成株发病,下部叶片凋萎下垂、卷缩,似缺水状。病株枯萎很慢,不表现出萎蔫症状。随病情发展,叶脉和叶柄出现小白点,茎变粗,外部形成瘤状突起,内部变褐色,并自下而上扩展。发病后期茎中空乃至开裂,可见褐色条斑,易折、叶片枯死,植株上部呈青枯状,湿度大时,有褐色菌脓溢出,幼果发病后皱缩、滞育、畸形。在暴风雨多时,果实上往往出现白色圆形小点,病情发展后变为褐色,中心粗糙,略微突起,直径3毫米左右,斑点边缘围绕着白色晕圈,呈典型的“鸡眼斑”。
病原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能在土壤中存活2~3年。种子带菌是新病区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条件合适时,田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使病情逐渐加重。该菌主要由各种伤口侵入,包括损伤的叶片、幼根,也可从植株茎部或花柄处侵入。病原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特别是连阴雨及暴风雨,也可通过分苗移栽及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高温、大雾、重露、多雨等因素有利于病害发生,尤其是暴风雨后病害明显加重。播种出苗后,前期阴雨,后期又遇高温高湿,使病原得以快速蔓延,甚至短暂几天就会造成植株死亡。保护地内采用喷灌时也能造成果实发病加重。
防治措施:严禁疫区的种子、果实、幼苗等外调。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种30分钟,其间要保持恒定温度,并不断搅拌,捞出后晾干播种。也可用1.3%次氯酸钠浸种30分钟,再用清水冲净,晾干播种。建立无病留种田,从无病植株上留种。提倡用新苗床育苗或换用新床土。重病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取高垄栽培,避免带露水进行农事操作。各种农事操作要尽量在露水干后进行。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并用生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
发病初期要及时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73%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60%琥铜·乙膦铝可濕性粉剂500倍液,或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3~4次。在番茄定植后,喷洒1∶1∶2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性防治,每7~10天1次,连续3~4次。
3 番茄细菌性褐斑病
该病症状在叶缘及未成熟果实上最明显。叶片发病,初呈水渍状小点,随后扩大成不规则斑点,深褐色至黑色,直径2~4毫米,无轮纹,四周具有或无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发亮的菌脓。幼嫩果染病,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发病后期,病斑周围呈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茎部发病,初呈米粒状大小的水渍状斑点,随后逐渐扩大为椭圆形病斑。病斑颜色由透明转为灰色,再到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
病原菌在种子上、病残体及土壤里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病原可存活20年,并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发病。田间,病原菌通过雨水飞溅和农事操作传播。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因此,保护地番茄往往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是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播种前用56℃恒温水浸种30分钟;还可以使用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千克浸种2小时,然后经水洗30分钟后供播种使用。
选用耐病品种,从无病田采种。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避免喷灌和漫灌。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深翻土地。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在发病初期应先清除掉病叶、病茎及病果,然后再喷药。如保护地番茄发生过此病,在采收完时用硫黄熏烟。发病初期喷洒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1~2次。
4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
主要危害番茄茎和分枝,被害植株多在青果期表现症状。病茎表面先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多发生在茎下部,也可在茎中部或分枝上发生,最后全株枯死。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成黑色或出现坏死,维管束变褐。髓部发生病变的地方则长出很多不定根。湿度大时从茎伤口和不定根溢出黄褐色菌脓,别于溃疡病。果实发病,多从果柄开始变褐,终至全果褐腐、果皮质硬,挂于枝上。湿度大时从病茎伤口或叶柄脱落处溢出黄褐色菌脓。
病原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借雨水、灌溉水和农事活动传播,从伤口侵入植株。连作地、排水不良、氮肥过量的地块,发病重。
发病地块避免连作,可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施用腐熟有机肥,不偏施、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采取高畦地膜覆盖栽培,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避免在阴雨天气整枝打杈。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在田外深埋或烧毁。
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即开始施药防治。可选用新植霉素200毫克/千克、20%噻菌铜悬浮剂8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7.6%氢氧化铜悬浮剂10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
番茄青枯病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番茄的一种主要病害。青枯病发病急,蔓延快,发生严重时会引起植株成片死亡,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该病在番茄苗期即可侵染幼苗,但幼苗不表现症状,直到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和中部叶片相继出现萎蔫,也有一侧叶片先萎蔫或整株叶片同时萎蔫的,中午明显,傍晚以后又恢复正常。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稍变淡,故称青枯病。病株茎的中下部常增生不定根或不定芽,横切病茎,可见病茎维管束变为褐色,用手挤压或经保湿,则有白色菌液溢出
该病菌除了可以侵染番茄以外,不可以侵染辣椒、茄子等。病原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若无寄主也可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最长可达6年之久。病原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等传播,多从寄主根部或茎基部皮孔和伤口侵入。前期属于潜伏状态,条件适宜时,即可在维管束内迅速繁殖。并沿导管向上扩展,致使导管堵塞,茎、叶因得不到水分的供应而萎蔫。
高温高湿易诱发青枯病发生。连阴雨天过后天气转晴,易引起病害流行。病原菌适于在微酸性土壤中生存。土温25℃时,病菌活动最盛,田间容易出现发病高峰。中耕伤根,低洼积水,控水过重,干湿不均,均可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应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重病田与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进行4年以上的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选择无病地育苗,夏秋育苗采用遮阳育苗。结合整地撒施适量的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采用高畦种植,幼苗定植不宜过深。忌大水漫灌,以防积水伤根;中耕时要避免伤根。
多粘类芽孢杆菌是一种以防治植物青枯病为主的、广谱、多功能生物农药,可以采取浸种,定植初期苗床泼浇,发病初期灌根等方式。此外,可用于发病初期灌根防治的药剂还有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琥铜·乙膦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25%络氨铜水剂500倍液,隔7天灌根1次,连续灌2~3次。
2 番茄溃疡病
番茄溃疡病又称细菌性溃疡病,是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各地均有发生。该病害蔓延迅速,危害严重,防治困难。
幼苗发病,叶片自上而下逐渐萎蔫,植株矮化或枯死。成株发病,下部叶片凋萎下垂、卷缩,似缺水状。病株枯萎很慢,不表现出萎蔫症状。随病情发展,叶脉和叶柄出现小白点,茎变粗,外部形成瘤状突起,内部变褐色,并自下而上扩展。发病后期茎中空乃至开裂,可见褐色条斑,易折、叶片枯死,植株上部呈青枯状,湿度大时,有褐色菌脓溢出,幼果发病后皱缩、滞育、畸形。在暴风雨多时,果实上往往出现白色圆形小点,病情发展后变为褐色,中心粗糙,略微突起,直径3毫米左右,斑点边缘围绕着白色晕圈,呈典型的“鸡眼斑”。
病原菌可在种子和病残体上越冬,能在土壤中存活2~3年。种子带菌是新病区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条件合适时,田间可发生多次再侵染,使病情逐渐加重。该菌主要由各种伤口侵入,包括损伤的叶片、幼根,也可从植株茎部或花柄处侵入。病原借雨水和灌溉水传播,特别是连阴雨及暴风雨,也可通过分苗移栽及整枝打杈等农事操作进行传播。
高温、大雾、重露、多雨等因素有利于病害发生,尤其是暴风雨后病害明显加重。播种出苗后,前期阴雨,后期又遇高温高湿,使病原得以快速蔓延,甚至短暂几天就会造成植株死亡。保护地内采用喷灌时也能造成果实发病加重。
防治措施:严禁疫区的种子、果实、幼苗等外调。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种30分钟,其间要保持恒定温度,并不断搅拌,捞出后晾干播种。也可用1.3%次氯酸钠浸种30分钟,再用清水冲净,晾干播种。建立无病留种田,从无病植株上留种。提倡用新苗床育苗或换用新床土。重病田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取高垄栽培,避免带露水进行农事操作。各种农事操作要尽量在露水干后进行。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深埋或烧毁,并用生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处理。
发病初期要及时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73%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60%琥铜·乙膦铝可濕性粉剂500倍液,或50%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3~4次。在番茄定植后,喷洒1∶1∶200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性防治,每7~10天1次,连续3~4次。
3 番茄细菌性褐斑病
该病症状在叶缘及未成熟果实上最明显。叶片发病,初呈水渍状小点,随后扩大成不规则斑点,深褐色至黑色,直径2~4毫米,无轮纹,四周具有或无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发亮的菌脓。幼嫩果染病,初现稍隆起的小斑点,果实近成熟时,围绕斑点的组织仍保持较长时间绿色。发病后期,病斑周围呈黑色,中间色浅并有轻微凹陷。茎部发病,初呈米粒状大小的水渍状斑点,随后逐渐扩大为椭圆形病斑。病斑颜色由透明转为灰色,再到褐色,最后变为黑褐色。
病原菌在种子上、病残体及土壤里越冬。在干燥的种子上,病原可存活20年,并可随种子远距离传播。播种带菌种子,幼苗即发病。田间,病原菌通过雨水飞溅和农事操作传播。温度25℃以下,相对湿度80%以上时,有利于发病。因此,保护地番茄往往容易发病。
防治措施是加强检疫,防止带菌种子传入非疫区。播种前用56℃恒温水浸种30分钟;还可以使用硫酸链霉素200毫克/千克浸种2小时,然后经水洗30分钟后供播种使用。
选用耐病品种,从无病田采种。在干旱地区采用滴灌或沟灌,避免喷灌和漫灌。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深翻土地。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在发病初期应先清除掉病叶、病茎及病果,然后再喷药。如保护地番茄发生过此病,在采收完时用硫黄熏烟。发病初期喷洒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1~2次。
4 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
主要危害番茄茎和分枝,被害植株多在青果期表现症状。病茎表面先出现褐色至黑褐色病斑,多发生在茎下部,也可在茎中部或分枝上发生,最后全株枯死。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成黑色或出现坏死,维管束变褐。髓部发生病变的地方则长出很多不定根。湿度大时从茎伤口和不定根溢出黄褐色菌脓,别于溃疡病。果实发病,多从果柄开始变褐,终至全果褐腐、果皮质硬,挂于枝上。湿度大时从病茎伤口或叶柄脱落处溢出黄褐色菌脓。
病原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借雨水、灌溉水和农事活动传播,从伤口侵入植株。连作地、排水不良、氮肥过量的地块,发病重。
发病地块避免连作,可与非茄科蔬菜轮作2~3年。施用腐熟有机肥,不偏施、过量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采取高畦地膜覆盖栽培,雨后要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避免在阴雨天气整枝打杈。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在田外深埋或烧毁。
田间出现中心病株时,即开始施药防治。可选用新植霉素200毫克/千克、20%噻菌铜悬浮剂8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7.6%氢氧化铜悬浮剂10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