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发挥主体能动性,对教材进行选择、创造、应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用哲学眼光来解读语文教材。
【关键词】解读;语文教材;哲学眼光
1 学生与自我——基于学生发展要求解读语文教材
在钻研语文教材时,我们要突出全人发展的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致力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自我意识——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我们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要告诉大家吗?”像这样外延很大的问题往往适合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发现教材的作用。如《我要一本书》,学生从中发现了罗蒙诺索夫多方面的优点:热爱学习、爱动脑筋、遇事勇敢沉着、热爱父母等。同时,学生也能自觉地将自身与刚刚接触到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在讨论学习罗蒙诺索夫热爱父母家庭这一优点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罗蒙诺索夫小小年纪就经常跟父亲出海打鱼,说明他很爱劳动。我们要向他学习。”有的说:“罗蒙诺索夫很爱父母,帮助父母干那么危险的事,真了不起。我在家里几乎不做什么事情,连书包都是妈妈替我整理,真不应该。以后我也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学生在判断、比较、取向中,有意识地接纳教材中隐含的家庭伦理因素。
2 学生与他人——基于合作意识培养要求解读语文教材
在解读教材时,既要在教材中寻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内容,又要在设计中渗透培养合作意识的方法。
教材内容体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课文有很多,如《公鸡的脸红了》、《我喜欢》、《互相帮助》等课文,教学目标中都明确地提出初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懂得互相帮助等合作理念。
有一些课文,尽管没有明显的关于合作的内容,但通过挖掘或即时发现,还是可以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的。如教学《称象》一课时,我提了一个问题:“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称象办法?”原意是为了引出教学目标之一“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一个学生回答:“他用船代替大秤;大象不能分,石头可以分开来称。”表面上看似乎文不对题,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教学亮点,应以此为突破口,指出官员们的办法虽然愚蠢,但有可以利用的地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利用、整合思考的思维方式,还可以注重指导学生统一认知、感悟、体验等生活形式,更可以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指责,不取笑,从对方的想法出发,抓住对方思考的本质所在,为对方设想,在大家的思路上进一步完善。
在教学一些适合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学习的课文或教学内容时,采用全班合作、小组合作、特定对象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合作意识,学习合作方法。
3 学生与自然——基于生命发展要求解读语文教材
“我们无所畏惧,但我们敬畏生命、敬畏美好!”这是我在教学《打碗碗花》一课时说的一句话。在学完《打碗碗花》后,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什么要给这么美丽的花取这么个怪名字呢?如果仅仅是因为它长得像碗,就叫碗花好了。为什么叫打碗碗花,吓得人不敢去摘它呢?”我决定从她自己的问题入手:“你现在已经知道打碗碗花不打碗了。如果你遇到这种花,会摘它吗?”她不假思索地点点头。这时有几位同学举手了,她又连忙改口:“不摘!因为它太美了,我会舍不得摘。摘掉多可惜呀!”三年级的学生,能领悟多少,我无法知道,我只看到几双若有所悟的眼睛。
4 学生与社会——基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解读语文教材
我们的语文课程应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五月端阳》之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为我国申报“端午节”文化遗产准备材料。经过同学们商量,我们决定起草一份证明端午节为我国文化遗产的研究报告。
通过“分析学习材料,确立辐射型问题”——“建立学习小组,选择命题型问题”——“形成学习主题,设计信息资源”——“组内分派任务,分头探索问题”——“小组沟通合作,形成新问题假设”——“汇报学习成果,感受成功喜悦”——“反思评价应用,形成完善报告”系列活动,在对同学展示的内容进行一定取舍、合并后,我们起草了一份充分证明端午节为我国文化遗产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计八千多字,学生们在报告中介绍了端午节起源的四种说法;端午节的十余种别称;介绍了四类共44种端午节习俗,内容涵盖多种民族;推荐、诵读了13首咏端午的诗词,还对每首诗词作了自己的理解说明;在“前言”和“结论”中有力地阐明我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和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5 学生与语言——基于语文学科发展要求解读语文教材
发挥语文学习本体——语言文字训练不可替代的作用,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同生辉。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我请学生初读课文后说说自己想说的话,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唐僧很愚蠢,自己人妖不分,还埋怨孙悟空。”当时也有学生表示异议:“唐僧不是愚蠢,只不过太讲慈悲了。”该生立即反驳:“孙悟空保护他那么久了,哪一次不是忠心耿耿?他连孙悟空都不相信,不仅愚蠢,而且不信任人!”几乎全班同学被他驳倒。我觉得此时若作生硬的裁判,必定是牵强。于是在精读“一打”时,利用课文只描写了人物语言和动作的特点,插入一个揣摩人物心理的说话训练:“白骨精想……于是……孙悟空想……于是……唐僧想……于是……”特意请他说唐僧的想法。他说得惟妙惟肖:“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这猴头不问青红皂白,便打死了这个村姑,如何是好?要知道,出家人是连吸自己血的蚊子都不能打的呀!阿弥陀佛!”还双手合十。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忍俊不禁,但我知道,他对唐僧的认识必定会因这次说话训练而更全面。从语文的整体追求目标来看,这一次语言训练比无谓的口舌大战要有效得多。
6 学生与生活——基于生活语文概念解读语文教材
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基础,我们应了解这一基础,意识到并善于利用这一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生活是阅读的背景。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生活感受的不同,他们对生活的视角也会不同,导致对教材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如《鸬鹚》一课中关于渔人和鸬鹚的关系的理解,学生就有多种看法:渔人在利用鸬鹚;渔人和鸬鹚是合作关系;渔人和鸬鹚相依为命;渔人剥夺了鸬鹚作为自然界一员的基本权利……
学生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提倡多写观察日记。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就要考虑课标的这些要求,有选择、创造性地进行作文教学。
【关键词】解读;语文教材;哲学眼光
1 学生与自我——基于学生发展要求解读语文教材
在钻研语文教材时,我们要突出全人发展的语文课程价值取向,致力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自我意识——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在学生学完一篇课文之后,我们常常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要告诉大家吗?”像这样外延很大的问题往往适合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发现教材的作用。如《我要一本书》,学生从中发现了罗蒙诺索夫多方面的优点:热爱学习、爱动脑筋、遇事勇敢沉着、热爱父母等。同时,学生也能自觉地将自身与刚刚接触到的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在讨论学习罗蒙诺索夫热爱父母家庭这一优点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罗蒙诺索夫小小年纪就经常跟父亲出海打鱼,说明他很爱劳动。我们要向他学习。”有的说:“罗蒙诺索夫很爱父母,帮助父母干那么危险的事,真了不起。我在家里几乎不做什么事情,连书包都是妈妈替我整理,真不应该。以后我也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学生在判断、比较、取向中,有意识地接纳教材中隐含的家庭伦理因素。
2 学生与他人——基于合作意识培养要求解读语文教材
在解读教材时,既要在教材中寻找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内容,又要在设计中渗透培养合作意识的方法。
教材内容体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课文有很多,如《公鸡的脸红了》、《我喜欢》、《互相帮助》等课文,教学目标中都明确地提出初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懂得互相帮助等合作理念。
有一些课文,尽管没有明显的关于合作的内容,但通过挖掘或即时发现,还是可以对学生进行合作教育的。如教学《称象》一课时,我提了一个问题:“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称象办法?”原意是为了引出教学目标之一“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一个学生回答:“他用船代替大秤;大象不能分,石头可以分开来称。”表面上看似乎文不对题,但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教学亮点,应以此为突破口,指出官员们的办法虽然愚蠢,但有可以利用的地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利用、整合思考的思维方式,还可以注重指导学生统一认知、感悟、体验等生活形式,更可以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指责,不取笑,从对方的想法出发,抓住对方思考的本质所在,为对方设想,在大家的思路上进一步完善。
在教学一些适合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学习的课文或教学内容时,采用全班合作、小组合作、特定对象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发展合作意识,学习合作方法。
3 学生与自然——基于生命发展要求解读语文教材
“我们无所畏惧,但我们敬畏生命、敬畏美好!”这是我在教学《打碗碗花》一课时说的一句话。在学完《打碗碗花》后,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问题:“为什么要给这么美丽的花取这么个怪名字呢?如果仅仅是因为它长得像碗,就叫碗花好了。为什么叫打碗碗花,吓得人不敢去摘它呢?”我决定从她自己的问题入手:“你现在已经知道打碗碗花不打碗了。如果你遇到这种花,会摘它吗?”她不假思索地点点头。这时有几位同学举手了,她又连忙改口:“不摘!因为它太美了,我会舍不得摘。摘掉多可惜呀!”三年级的学生,能领悟多少,我无法知道,我只看到几双若有所悟的眼睛。
4 学生与社会——基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解读语文教材
我们的语文课程应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五月端阳》之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为我国申报“端午节”文化遗产准备材料。经过同学们商量,我们决定起草一份证明端午节为我国文化遗产的研究报告。
通过“分析学习材料,确立辐射型问题”——“建立学习小组,选择命题型问题”——“形成学习主题,设计信息资源”——“组内分派任务,分头探索问题”——“小组沟通合作,形成新问题假设”——“汇报学习成果,感受成功喜悦”——“反思评价应用,形成完善报告”系列活动,在对同学展示的内容进行一定取舍、合并后,我们起草了一份充分证明端午节为我国文化遗产的《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计八千多字,学生们在报告中介绍了端午节起源的四种说法;端午节的十余种别称;介绍了四类共44种端午节习俗,内容涵盖多种民族;推荐、诵读了13首咏端午的诗词,还对每首诗词作了自己的理解说明;在“前言”和“结论”中有力地阐明我们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和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5 学生与语言——基于语文学科发展要求解读语文教材
发挥语文学习本体——语言文字训练不可替代的作用,让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同生辉。在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我请学生初读课文后说说自己想说的话,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唐僧很愚蠢,自己人妖不分,还埋怨孙悟空。”当时也有学生表示异议:“唐僧不是愚蠢,只不过太讲慈悲了。”该生立即反驳:“孙悟空保护他那么久了,哪一次不是忠心耿耿?他连孙悟空都不相信,不仅愚蠢,而且不信任人!”几乎全班同学被他驳倒。我觉得此时若作生硬的裁判,必定是牵强。于是在精读“一打”时,利用课文只描写了人物语言和动作的特点,插入一个揣摩人物心理的说话训练:“白骨精想……于是……孙悟空想……于是……唐僧想……于是……”特意请他说唐僧的想法。他说得惟妙惟肖:“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这猴头不问青红皂白,便打死了这个村姑,如何是好?要知道,出家人是连吸自己血的蚊子都不能打的呀!阿弥陀佛!”还双手合十。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忍俊不禁,但我知道,他对唐僧的认识必定会因这次说话训练而更全面。从语文的整体追求目标来看,这一次语言训练比无谓的口舌大战要有效得多。
6 学生与生活——基于生活语文概念解读语文教材
学生的生活本身和学生的经验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基础,我们应了解这一基础,意识到并善于利用这一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
学生的生活是阅读的背景。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不同,生活感受的不同,他们对生活的视角也会不同,导致对教材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如《鸬鹚》一课中关于渔人和鸬鹚的关系的理解,学生就有多种看法:渔人在利用鸬鹚;渔人和鸬鹚是合作关系;渔人和鸬鹚相依为命;渔人剥夺了鸬鹚作为自然界一员的基本权利……
学生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这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提倡多写观察日记。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就要考虑课标的这些要求,有选择、创造性地进行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