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但随着教改进入深水区,困难和问题接踵而来。
一、影响数学教改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
1.课改是政府行为,需要层层推进,上级部门的评价导向、中考的命题取向、学校管理的方式理念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制约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主要因素。
2.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是受校情、班额、学情及教师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二是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但分层指导、分类要求仍然体现得不够明显,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教师知识点的讲解 “少数明白多数糊涂”,有的甚至是“一点都不明白”。
3.数学教改中教师的困惑。通过课堂观察和调研发现,教学中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加上课时量小,课时容量大,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以外的事务,很难静心专注于教学,因而教学问题设计、选题不够精准,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4.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任重道远。一是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初中生的自学能力不容乐观。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令人堪忧,尽管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等先进的教改、学改理念已为广大师生认同和接受,但理念认同并不等于行为改变,由理念到行为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二、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剖析
多种因素导致了初中数学教改过程中教学效果令人堪忧,下面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剖析。
从学生学的层面分析,一是对基本概念的本质含义理解不到位,迁移运用能力差;二是基本运算算理掌握不牢靠,在进行实数运算时,不能严格按照法则规范运算,不注重对运算过程进行反思和对运算结果进行检验;三是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找不准实际问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四是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差,对分步解决的实际问题,不能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五是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差;六是缺乏良好的数学思考和数学学习习惯,粗心大意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较为严重。
从教师教学层面分析,一是《课标》意识淡薄,不重视对《课标》的学习与研究,背离《课标》,人为降低或拔高要求,忽视重要基础知识的规范表达和强化运用;二是生本意识淡薄,对学情把握不到位。一方面,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角度审视数学知识的疑点和盲点,总觉得知识太过于简单、学生太过于懒惰和愚钝,造成核心知识教学走马观花、内容浮华。另一方面,不重视和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及任务设置没有层次,架空了“人人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标准要求。
三、建言献策
针对影响初中数学教改健康顺利开展的种种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有的放矢,积极应对。
1.进一步完善机制,注重激励导向。建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培训、管理评价、激励等长效机制,在提升专业技能、锻造专业精神、强化专业能力上鼓劲加油。学校应该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有利于教师排忧解难、减压充电、潜心研究的和谐管理途径,助推教师立足岗位、放眼全局,立足学段、放眼学科、立足课堂、放眼发展。
2.进一步强化专业引领,紧扣数学学科教学软肋,瞄准数学课堂教学的死角和盲区,为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提供培训引领、指导服务。围绕课堂教学效益整体提升,积极开展课例研讨、主题培训、展示交流活动,助推教师在观摩研讨中提高认识、改进教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遴选、研发优质资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提供资源支持。应该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组长的先锋引领作用,要勇挑重担、率先躬行,做好师徒对接,进一步实化活动价值、强化活动目标、活化教研内容、优化活动过程、深化活动效能,切實提高数学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真正解决教师的困惑,从而使教师能真正从中受益。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初级中学
一、影响数学教改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
1.课改是政府行为,需要层层推进,上级部门的评价导向、中考的命题取向、学校管理的方式理念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制约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主要因素。
2.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一是受校情、班额、学情及教师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二是虽然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关注差异,但分层指导、分类要求仍然体现得不够明显,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教师知识点的讲解 “少数明白多数糊涂”,有的甚至是“一点都不明白”。
3.数学教改中教师的困惑。通过课堂观察和调研发现,教学中困扰教师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加上课时量小,课时容量大,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二是教师疲于应付教学以外的事务,很难静心专注于教学,因而教学问题设计、选题不够精准,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4.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任重道远。一是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相对较差,初中生的自学能力不容乐观。二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令人堪忧,尽管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等先进的教改、学改理念已为广大师生认同和接受,但理念认同并不等于行为改变,由理念到行为是一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二、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剖析
多种因素导致了初中数学教改过程中教学效果令人堪忧,下面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剖析。
从学生学的层面分析,一是对基本概念的本质含义理解不到位,迁移运用能力差;二是基本运算算理掌握不牢靠,在进行实数运算时,不能严格按照法则规范运算,不注重对运算过程进行反思和对运算结果进行检验;三是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题意,找不准实际问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四是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差,对分步解决的实际问题,不能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五是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差;六是缺乏良好的数学思考和数学学习习惯,粗心大意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较为严重。
从教师教学层面分析,一是《课标》意识淡薄,不重视对《课标》的学习与研究,背离《课标》,人为降低或拔高要求,忽视重要基础知识的规范表达和强化运用;二是生本意识淡薄,对学情把握不到位。一方面,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角度审视数学知识的疑点和盲点,总觉得知识太过于简单、学生太过于懒惰和愚钝,造成核心知识教学走马观花、内容浮华。另一方面,不重视和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及任务设置没有层次,架空了“人人都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标准要求。
三、建言献策
针对影响初中数学教改健康顺利开展的种种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有的放矢,积极应对。
1.进一步完善机制,注重激励导向。建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助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培训、管理评价、激励等长效机制,在提升专业技能、锻造专业精神、强化专业能力上鼓劲加油。学校应该进一步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有利于教师排忧解难、减压充电、潜心研究的和谐管理途径,助推教师立足岗位、放眼全局,立足学段、放眼学科、立足课堂、放眼发展。
2.进一步强化专业引领,紧扣数学学科教学软肋,瞄准数学课堂教学的死角和盲区,为教师专业技能提升提供培训引领、指导服务。围绕课堂教学效益整体提升,积极开展课例研讨、主题培训、展示交流活动,助推教师在观摩研讨中提高认识、改进教法;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遴选、研发优质资源,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提供资源支持。应该充分发挥数学教研组和备课组组长的先锋引领作用,要勇挑重担、率先躬行,做好师徒对接,进一步实化活动价值、强化活动目标、活化教研内容、优化活动过程、深化活动效能,切實提高数学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真正解决教师的困惑,从而使教师能真正从中受益。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