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次李安的情感表达还是那么内敛,然而他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煽情—画面。巨幕上的《少年Pi》,美得让人敬畏,它达到了视域上的极限,让人沉浸在幻觉中。这样的画面时刻影响着观者的意识,因为根本无法回避它,你只能接受它的传教。万物之美铺天盖地地袭来,海水和长天融为一体,如潮的光芒涤荡着人的视界和心灵,这会让人在影院里不由自主地相信神。
Pi在大海上雨淋日炙时会想是谁赐予了这一切,无法主宰自身的时候只好把决定权抛向某个我们并不知道的去向,我们希望那个地方有上帝。神的祝福不会很快到来,而只能够缓缓地给出暗示,所以我们又看到了一只小船上的世界史。《少年Pi》的伟大当然不仅限于用像素去模仿神的存在,还在于整个故事的巧妙和李安的精妙处理,精简至极的情节把人性与自然法则的可能性展现得异常丰富。
小说家高超的才情集中体现在了故事的结尾。Pi在向记者完整地讲述了那个带有奇幻色彩的漂流故事之后,又讲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这一次没有动物,而是四个人,四个只能活一个。Pi为了求生,看着母亲死去,靠吃人肉来过活。
一段清晰的传奇经历,突然变得玄妙而隐秘。相信所有人的心中都会迎来暴风雨,因为显然第二个故事更符合事实的规律,但它一下子推翻了先前的所有设定,面目狰狞起来,然后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舍不得那第一个故事,或者是舍不得那一点点快慰和希望。
如果不是结尾令人称奇的剧情反转,这部电影将不幸沦为一部制作一流的奇观风光片,但显然,这不是富有智慧与野心的李安的水准。Pi轻描淡写地道出了第二个版本的故事,导演也狡黠地、四两拨千斤地将观众推入了叙事学的迷宫之中。Pi告诉听他讲故事的作家:真相是什么取决于你愿意相信哪一种叙述,而结局将交给你来书写。
然而,这个多义的结尾的开放性只是一个饱含隐喻色彩的噱头。真相只有一个,而且很可能是:占了影片三分之二篇幅的第一个版本的故事只是一段华丽的寓言,猛虎其实并未在救生艇上存在过,它只是Pi的另一重人格的化身。
也就是说,影片着墨最多的对微妙的、充满张力的人兽关系的描述,实乃对Pi的两重人格之间争斗、试探、驯服、和解的转喻。少年Pi这一重人格依靠理性驯服了猛虎那一重人格的兽性的蒙昧;同时,在死亡迫近、孤独无助的生存处境中,Pi意识到了理性的边界,并以心灵拥抱了对至高神的信仰和盼望。上岸获救之后,少年Pi这重人格仍然对猛虎那重人格充满了眷恋,猛虎的不回头和一去不返,则象征着派最终决绝地完成了对自己杀人之罪的忏悔、对兽性人格的克服,“新我”与“故我”在经过了“此岸”和“彼岸”之间的汪洋之上渺茫无期的漫长争战之后,以“新我”取代“故我”告终。在这个意义上,猛虎与少年Pi的分离,也意味着Pi不仅在肉身上,也在灵魂上获救了。
李安以一个美国新移民和华人的独特的通达,着眼于一种在全球化时代具有积极建构意义的信仰宽容。影片中同时信仰三种宗教的少年Pi在经过了生死历练、思考和沉淀的之后,仍然同时接纳三种宗教,虽然从实践层面上讲有点滑稽,但在文本意义上,则完全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基于未来的、对宗教和解的绝妙隐喻。
李安用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宗教多元国度的印度人的故事,借助影像的奇观和叙事的迷宫,在告诉人们信仰之必要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跨文化的宗教对话与包容的可能,这无疑是一种新世纪的政治正确,当然,也满怀着朝向未来的文化抱负。
Pi在大海上雨淋日炙时会想是谁赐予了这一切,无法主宰自身的时候只好把决定权抛向某个我们并不知道的去向,我们希望那个地方有上帝。神的祝福不会很快到来,而只能够缓缓地给出暗示,所以我们又看到了一只小船上的世界史。《少年Pi》的伟大当然不仅限于用像素去模仿神的存在,还在于整个故事的巧妙和李安的精妙处理,精简至极的情节把人性与自然法则的可能性展现得异常丰富。
小说家高超的才情集中体现在了故事的结尾。Pi在向记者完整地讲述了那个带有奇幻色彩的漂流故事之后,又讲了另一个版本的故事,这一次没有动物,而是四个人,四个只能活一个。Pi为了求生,看着母亲死去,靠吃人肉来过活。
一段清晰的传奇经历,突然变得玄妙而隐秘。相信所有人的心中都会迎来暴风雨,因为显然第二个故事更符合事实的规律,但它一下子推翻了先前的所有设定,面目狰狞起来,然后我们发现自己已经舍不得那第一个故事,或者是舍不得那一点点快慰和希望。
如果不是结尾令人称奇的剧情反转,这部电影将不幸沦为一部制作一流的奇观风光片,但显然,这不是富有智慧与野心的李安的水准。Pi轻描淡写地道出了第二个版本的故事,导演也狡黠地、四两拨千斤地将观众推入了叙事学的迷宫之中。Pi告诉听他讲故事的作家:真相是什么取决于你愿意相信哪一种叙述,而结局将交给你来书写。
然而,这个多义的结尾的开放性只是一个饱含隐喻色彩的噱头。真相只有一个,而且很可能是:占了影片三分之二篇幅的第一个版本的故事只是一段华丽的寓言,猛虎其实并未在救生艇上存在过,它只是Pi的另一重人格的化身。
也就是说,影片着墨最多的对微妙的、充满张力的人兽关系的描述,实乃对Pi的两重人格之间争斗、试探、驯服、和解的转喻。少年Pi这一重人格依靠理性驯服了猛虎那一重人格的兽性的蒙昧;同时,在死亡迫近、孤独无助的生存处境中,Pi意识到了理性的边界,并以心灵拥抱了对至高神的信仰和盼望。上岸获救之后,少年Pi这重人格仍然对猛虎那重人格充满了眷恋,猛虎的不回头和一去不返,则象征着派最终决绝地完成了对自己杀人之罪的忏悔、对兽性人格的克服,“新我”与“故我”在经过了“此岸”和“彼岸”之间的汪洋之上渺茫无期的漫长争战之后,以“新我”取代“故我”告终。在这个意义上,猛虎与少年Pi的分离,也意味着Pi不仅在肉身上,也在灵魂上获救了。
李安以一个美国新移民和华人的独特的通达,着眼于一种在全球化时代具有积极建构意义的信仰宽容。影片中同时信仰三种宗教的少年Pi在经过了生死历练、思考和沉淀的之后,仍然同时接纳三种宗教,虽然从实践层面上讲有点滑稽,但在文本意义上,则完全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基于未来的、对宗教和解的绝妙隐喻。
李安用一个来自第三世界的、宗教多元国度的印度人的故事,借助影像的奇观和叙事的迷宫,在告诉人们信仰之必要的同时,也提醒人们跨文化的宗教对话与包容的可能,这无疑是一种新世纪的政治正确,当然,也满怀着朝向未来的文化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