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大数据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型分析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国内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扩大,各大院校需要适应市场变化,构建新的教育培养模式。为解决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学校需要以开设专业的现状为切入点,运用计算机大数据,探索人才培育方向。本文根据大数据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影响内容,提出优化培养模型的举措,包括设置立体化的资源库及开启一课双师模式等。
  关键词:计算机大数据;技能型人才;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0-020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大数据是立足于现代信息科技,实现的庞大且繁杂数据集合,借此推进的教育革新,应用云平台达到掌握动态学情及教育效果的目的,促使各项资源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科技的成熟及应用普及,增加了教育平台的总量,随之产生诸多教学模式,对国内教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1 计算机大数据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在计算机大数据的逐步成长中,对于人才培养的影响力愈发突出。一方面,促进各类院校加快信息化构建。大数据以及移动终端的发展、人工智能等多项现代科技的诞生与实践,教育事业为跟上现代发展的步伐,各大院校纷纷在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增加投入与应用,为推进建设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打好基础。另外,已经有部分院校实现智能化的建设程度。另一方面,有效推进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基于大数据背景,海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蜂拥而至,对于原本的教育模式及学习方式等均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推行混合式培养模式,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同时,大量的教育平台与数据库等逐渐增多,提高了资源的共享程度,扩大了学习空间,为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创造了条件。
  计算机大数据为各类院校带来正面的教育模式调整,但同时也有部分问题需要改善。例如,数字化资源较为零散,在庞大的网络资源出现后,和原本的教育资源存在各自独立的情况。又如,教育资源的使用程度有限,实践中可能因为对计算机大数据缺少认知,较多的教育院校建立资源库后,未能明确构建的根本意图,造成利用率不理想。
  在培养技能型人才中,充分运用大数据,比较符合当代市场的运转方向。通过合理运用大数据,可以增强学生独立剖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提升自学的水平,优化此类人才教育的质量。基于大数据,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模式调整,并主动对接前沿的科技产业,致力于培养出高素养的人才,并将此归纳到教育革新的主要项目。
  2 基于计算机大数据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方向探索
  2.1 构建立体化资源库
  在移动网络及计算机大数据持续成熟优化的进程中,利用大数据采集数据及资源是未来整体的发展方向。各类院校推进教育革新是提升技能型人才综合教育的有力支撑。设立多方向覆盖的资源服务平台,应当是改善教育模式的基础,更是教育培养和专业构建的基石,并为数字化教育予以稳定全面的教育平台。各类教育院校机构需围绕学习,构建开放度高、覆盖面广以及多层次立体化的资源库,对此需做到以下四点:首先,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调整课程体系。多层次资源库应满足教育活动的特点,融合各类院校的教育方向,并将各专业从业领域及市场需要定为教育总体动力,围绕培养技能型人才,依托于市场主体的资源,结合行业标准及岗位需要,把校园教育和行业生产活动有效对接,继而调整课程设置及教育的标准。其次,需保证资源库内容全覆盖。运用计算机大数据,建立系统化的完整在线教育资料,涉及数字化教案、题目库、实例库以及微课等,帮助开展线上线下的联合教学。再次,形成立体化资源库。利用系统设计,增加教育内容的总体容量,保障技术的先进性,以适应差异化学生对应的学习需要[1]。最后,持续性补充并更新教育资源。借助计算机大数据,对于教育资源库采取动态的检测,结合对受教育者学习曲线的规律探究,確保教育资源和市场需要保持同步的更新速度,并不断完善现有的教育资源,深化资源的全面共建共享,以提升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效果。
  2.2 尝试一课双师模式
  各教育院校需深化校企合作的进程,打造一课双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职业化的双师协调教育队伍,梳理并发挥出学校任职教师与市场主体派遣导师的实际优势,以保障培养团队的全面性。两方面的教育人员中,任职教师需完成常规考试的理论内容教育,而企业派遣的导师需完成实操项目的教育,继而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课堂教育和认证培训的有效结合方式,推动认证教育的有效进行,由此提升教育的质量。
  构建创意性的课证融合体系,把认证教育均深入到常规教育中,各院校利用和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丰富培训课程的形式,同时也针对学校任职教师展开专业化的培训,以增强教师的技能教育能力。此外,需鼓励学生考取与专业有关的资格证书,若学生可以获得从业资格认证或有关的技能证书,需利用学分或期末成绩加分、相应课程免修等方式,对学生加以激励。而各类职业课程应建立课程结合的培养模式,保障所有学生均能获得相关证书,并持有学习的余力,继续考取更高级别的证书。借此,为技能型人才的今后发展乃是创业就业能力,都能起到帮助作用。
  2.3 推行个性化的模式
  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是基于受教育者学习期间产生的庞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梳理出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波动规律,由此展开学情分析,结合其实际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行为反馈信息,分析其的学习方式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由此给每位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育资源和学情反馈资料,为其制定更适宜的学习方案,促进其的全方位发展。个性化培养为现代化教育的主流方向,需适应当代技能型人才教育的需要,推进个性化教学中,各大院校应当调整教学观及思维模式,进一步加深学生的主体化程度,调整学习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挑选数字化资源期间,可以基于个人的兴趣及需要,获得更加适合自身的课程。   在教学期间,需利用计算机大数据,构建学情数据库,并不间断地进行数据分析,针对每位学生的学情加以预测。而教师借此能及时改变教育方式,提高培养的灵活度[2]。从而有利于实现:首先是开展分层教学,利用采集学习行为及评估数据,具体设计在线微课学习总量及一段时间内的频率、各科作业的上交情况、阶段性测试成绩等,利用数据分析,教师能随时掌握学情,以逐渐摸索出学习规律,结合其实际需要与偏好等,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其次,优化教育内容,借助实时的信息分析与挖掘,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倾向的学习方式等,由此改变教学方案,以补充教育的内容,给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再次,有利于正确调整教学方式,在分析学情的同时,教师也能使用大数据分析,了解自身的教学情况,得出课堂教育的成效,健全教育方式及技巧,维护个性化培养的建设需要;最后,有助于优化考评机制,以往的单一考试形式,会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考察有较大的片面性,而运用大数据分析,可扩大对受教育者的考评范围,可综合运用混合式的分析模式,实现多角度考评分析,以加强受教育者的自主性。构建学情数据可以为教师创建深入了解学情的机会,同时,师生也能对自身的情况有更准确了解,继而自觉改变教育及学习形式,调整下一阶段的整体发展方案。总体而言,利用计算机大数据,可以推动个性化教育与学习,利于增强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及水平,帮助每位学生顺应大数据趋势,拥有更为全面的技能优势,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4 增强思政教育渗透
  在社会经济总体推进发展中,市场需求的变化初始各大院校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有更高的追求。在当代的信息科技产业中,各行业岗位的任职条件变化,使得对各毕业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技能有新的标准。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中,需要每位毕业生具备职业技能与理论知识,同时还注重人才的职业素养。而为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可以有更好发展,增强思政教育是必要的,全面推进理想信念及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实现将此类教育深度渗透到所有专业课程中。在推进专业教育期间,学校需强调对受教育者知识面的扩展,尽可能提高其对专业内容的理解水平以及逻辑性、处理实践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更高效地吸收新的知识內容,继而达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完美契合。围绕大数据的有效应用,为学校今后的课程设置赋予新的角度。
  基于计算机大数据,推进职业课程设置,落实思政教育革新。一方面,需将思政内容和职业知识进行充分结合。课程设计人员需融合学校具体技能型人才培育模式及方向,借助大数据,全面深度梳理有关职业教育中的经典案例,由此再度发掘隐藏的思政教育资源。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专业课的教师应和思政教师有效交流,以在专业课程中提炼思政内容及元素。从而专业教师结合课程教育具体状况,确定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内容的对接点。同时在教学期间,同步开展在线及线下的教育渠道,实现全面融合。另一方面,学校应增强专业课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认识度。在提升教师团队质量期间,需强调对其职业能力及思想观念上的调整,改变教师只强调专业课程的理念,适当融入思政方面的培育内容,同样开展多为维度的教育方式,尽可能强化对教师政治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养成,继而增强其创新教育的水平,确实把思政教育渗透到专业培养中。通过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政资源,能从侧面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真度,自觉开展学习活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技能教育有极大的帮助作用[3]。
  3 结束语
  大数据使得原本的教育理念及模式得以积极改变,扩大教育资源,增进教育手段,扩展学生接收新知的途径,有助于优化教育效果,提升人才教育的质量。实践教学中,保障专业知识理解效率的同时,深化技能教育,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新文,闫绍惠.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3):24-27.
  [2] 黄朝波.大数据产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6):28-31.
  [3] 魏萌.大数据应用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现状探析[J].科技资讯,2020,18(17):18,20.
  【通联编辑:唐一东】
其他文献
摘要:新工科背景下,为了更好培养适合IT信息产业和智能产业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该文从探索适合高职“云物大智”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从人才培养定位、新专业群与旧专业群的互补互推、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对接、建立产业学院“双主体”育人四个方向来展开探索,同时结合所在单位的实践工作进行全面阐述。为其他高职或应用型本科开展“云物大智”专业群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
多媒体技术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加强该课程考评体系构建,促进课程建设,能更好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本文简要分析了OBE理念的特征与多媒体技术课程传统考评的不足之处,从渗透教学发展评价理念、科学选定课程评价维度、优化课程评价体系内容等角度进行探索该课程的评价体系,力争实现优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摘要:该文阐述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现状,教学内容中的基础理论、计算机操作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等内容的基本构成情况。以某高校大学一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学生们学习的两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相应的考核结果,通过分析得出三者之间的关联,找出学生不能够熟练掌握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原因,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提出了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非计算
摘要: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也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催生教育的深刻变革。该文通过调查分析宁夏高职院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现状,研究提出通过建设智慧校园、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加强专业技术保障人员队伍建设,助推宁夏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关键词:信息技术;宁夏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中
摘要: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数字电路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契合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求,课程改革迫在眉睫。以提高课堂成效和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出发点,以提升计算机系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行业发展要求、企业岗位需求和学生职业生涯成长需求为指引,立足课堂、课程双维度,通过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构建多课堂协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等措施,拓展师生互动方式与渠道,提升课堂教学
摘要:在新工科建设的过程中,计算机专业在创新创业创意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分析三创教育在高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设计进阶培养模式来实现三创工作,提升创新思维,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教育新途径。  关键词:新工科;计算机专业;进阶式;三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0-019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摘要:针对少学时专业实践课进行课程改革,给出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立的原则和方法。采用项目教学让学生系统掌握重要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利用PBL教学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以突破教学难点;借助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实践表明,上述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克服学时少的困难,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少学时专业实践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页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最终目标,对于技术性应用型大学来说,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水平是高校就业水平的重要体现。该文基于《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结合近八年的学生专业竞赛孵化团队建设及实施,立足于学生竞赛进行教学研究,通过“以赛促学、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该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从教学模式的改革形成、目标及实施方案等三个方面研究,通
近几年,人脸识别技术已在很多社会领域有所应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人脸识别中的表情特征提取技术已在教学反馈与评价阶段有所涉及,该文内容是有关课堂教学即时反馈系统现状的调查研究与综述,通过罗列分析近几年出现的课堂教学即时反馈系统,得出课堂教学即时反馈系统的应用现状与应用形式。重点分析了基于微表情追踪的课堂教学即时反馈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总结当下课堂教学实时评价手段的长处与不足,为更多的教学工作者
摘要:R语言数据分析编程课程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大数据专业及其相关课程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以《R语言数据分析编程》为例分析了大数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资源,突出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利用竞赛提高学有余力同学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大数据专业课程;课程教学资源;实践环节;数据分析竞赛  中图